科學家發現極其罕見的深海琵琶魚 目前世界上只有6條

2021-02-08 海洋網


 海南賽區報名開始啦 點擊圖片查看詳情 

據國外媒體報導,現在我們所看到的是一種罕見的琵琶魚名為「Chaunacops coloratus(C. coloratus)」,直到2002年才有首次正式記載。這種琵琶魚最早的描述是在1891年,當時科學家們在中美洲哥斯大黎加附近的科科斯洋脊附近採集到一個死亡的魚類樣本,但自那之後科學家們便再也沒有發現過存活的該種魚類個體。

罕見琵琶魚C. coloratus

據觀察體型最大的C. coloratus 身長可達到8英寸(約合20釐米)左右,最小的大約在3英寸(約合7釐米)上下。體型較大的C. coloratus 均呈紅色,體型較小的往往呈藍色。它們可以改變體色,幼年時呈藍色,成年後變成紅色。還能利用胸鰭和腹鰭在海床上「行走」。

體型較大的C. coloratus 均呈紅色,體型較小的往往呈藍色

當時一臺遙控深潛器碰巧在加州外海的戴維森海山(Davidson Seamount)附近發現了這種魚的存在,隨後研究小組又於當年在塔尼海山附近發現了另外6條。

由一臺遙控運行的深潛器在美國加州6中部外海的深海巖礁上抓拍到的。

深海巖礁上抓拍到的 C. coloratus

延伸閱讀:

深海琵琶魚是人類已知的最迷人而且最奇特的海洋生物之一,生活在1000米深的水下。它們的名字源自從它們的鼻子處長出來的形狀如釣魚竿的器官。這個充滿生物發光細菌的器官能夠發光,用來引誘小魚成為其獵物。

這種深海琵琶魚,對其他魚類來說,它是一個貪婪的掠食者,能吞下比它長一倍以上的魚。它們不僅以其古怪的捕食技巧聞名,它們的交配習慣也很出名。

雌性琵琶魚的體型是雄性琵琶魚體型的幾十倍,交配時雄性琵琶魚將自己的身體扎進雌性琵琶魚的身體內,下頜逐漸與雌性的身體相融合,自己的身體也逐漸縮小消失直至只剩下生殖腺。從此以後,雄性的血液與雌性相融合,雄性琵琶魚幾乎「寄生」於雌性琵琶魚,依靠雌性的養分存活。

來源:米爾網

中國海洋網通訊員招募令:

為了給廣大海洋愛好者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和機會,進一步豐富中國海洋網的原創內容,現面向全國招募通訊員,並向社會各界人士廣泛約稿,我們將選取有價值的原創內容在海洋網及海洋網微信平臺進行推送。同時,成為我們的通訊員後,您還將獲得「中國海洋網通訊員」榮譽證書,參加我們定期舉辦的培訓及相關活動。

了解詳情請加工作QQ:2640898331

版權聲明:中國海洋網致力於好文推送,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繫,或無法查實原作者姓名,在這裡對你們表示深深的歉意。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原作者留言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地球上即將消失的物種 深海琵琶魚 全球僅存有6條
    這種琵琶魚最早的描述是在1891年,當時科學家們在中美洲哥斯大黎加附近的科科斯洋脊附近採集到一個死亡的魚類樣本,但自那之後科學家們便再也沒有發現過存活的該種魚類個體。還能利用胸鰭和腹鰭在海床上「行走」。罕見琵琶魚C. coloratus
  • 深海山脈發現神奇新物種:琵琶魚刺尖帶毒
    目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科學家們正在海底山脈進行生物多樣性調查。以下是科學家們發現的新奇海底物種。 1. 「黑色魔鬼魚」:琵琶魚 在海面下1000米,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黑色魔鬼魚」:琵琶魚。琵琶魚以各種小型魚類或幼魚為食。 2. 深海水母 海底生物多樣性調查工作是在遠離大陸的印度洋中部海域進行的。在海面以下700米,科學家們捕獲了這隻深海水母。
  • 在深海世界被人們發現的6種生物
    海洋世界擁有大量神秘的生物,事實上,海洋世界的大多數都沒有得到足夠的探索。因此,即便是在現在,依然有許多的神秘生物在不斷的出現著。其中一些可能擁有非常可愛的面孔,還有一些則擁有恐怖的形象。這一次,小編就要為你介紹,在深海世界被人們發現的6種生物。
  • 科學家在深海拍到地球上最醜的魚:身長一米五,魚鰭可當腳爬行
    《每日郵報》12月20日報導,一群科學家進行了為期一年的研究旅行,他們拍攝到了一種罕見的深海魚類,這種魚可以將魚鰭當作腳一樣來行走。這條魚是在墨西哥灣的一個小島幹託爾圖加斯附近海平面以下3000英尺(約1500米)處被發現的。這是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海洋勘探研究所為期一年遠徵的最後一站。據報導,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在對這次任務的描述中寫道,這個地區擁有廣泛但鮮為人知的深海海底和中海動物棲息地,以及獨特的地質特徵。
  • 3353米深海拍到罕見鮟鱇魚:迄今只發現7條(圖)
    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導,科學家們日前在美國加州海岸外的深海中拍攝到一種罕見的鮟鱇魚品種,這一種類極其罕見,迄今只觀察到7條個體,因此科學家們仍然對其知之甚少。在2002年時,科學家們在一座海底死火山附近發現了一條這一品種的鮟鱇魚,地點是蒙特利海灣西南方向80英裡(約合128.7公裡)。而2010年前往塔尼海山(Taney Seamounts)的一次考察行動發現了另外6條這種奇特的魚,這一數量已經足夠科學家們對這一物種展開考察研究。
  • 深海山脈發現神奇物種:黑色魔鬼魚刺尖帶毒(圖)
    據英國媒體報導,深海是地球上最大的可持續生態系統和最大的生物圈,同時也是人類研究最少的領域。目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科學家們正在海底山脈進行生物多樣性調查。以下是科學家們發現的新奇海底物種。1.「黑色魔鬼魚」:琵琶魚「黑色魔鬼魚」:琵琶魚在海面下1000米,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
  • 一周發現三條罕見深海魚 日民眾擔心是地震海嘯先兆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3日報導,日本本州北部沿海地區的漁民一周內接連發現三條罕見的深海魚類——皇帶魚,消息傳開後引發不安,民眾擔心此為地震或海嘯的先兆。此前多次災難如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發生前,也有多條這類魚被衝上岸。不過專家指出,至今未有確實證據證明皇帶魚與地震有關。
  • 深海900多米處!科學家發現稀有魚,重約100斤,還有「腿」
    作者:文/虞子期在地球上,海洋生物可以說非常多,但是人類對海洋的研究可以說是有「局限性」的,很多生物可能我們都沒有見過,在每次發現的時候,基本上都是以「罕見生物」或者「新生物」來進行說明,這也算是沒有什麼問題,畢竟我們的全球海洋太大了,並不是任何地區都可以清晰地了解到。
  • 俄漁民捕獲雙嘴深海怪魚 盤點世界上的怪魚
    據英國《每日郵報》9月13日報導,近日,俄羅斯漁民在俄羅斯東南部沿海的濱海邊疆區海域,捕獲了一條長相怪異的魚。這條魚形態醜陋,還長著兩張嘴。網友指責這可能是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汙染了相關海域,導致魚類基因變異,才有了這樣的怪魚。
  • 被科學家發現隱藏在馬裡亞納海溝的7種罕見生物
    位於太平洋的馬裡亞納海溝,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海洋裡最深的海溝,其深度距離海平面大約有11034米左右,這個深度已經超過了陸地的珠穆朗瑪峰的高度,因此,馬裡亞納海溝也成為了科學家最喜歡探究的地點,畢竟在這樣神秘的深海下面,蘊藏著到底有哪些生物,這的確需要人類的破解,而在近些年,科學家也的確成功地發現了許多極其罕見的生物,也證明了這裡是有生物可以存活的,那麼今天小編來分享一下
  • 帶您去青島海底世界,一條漂亮河豚魚被珊瑚卡住了,好想救救它呀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科學家們,在對海底山脈進行生物多樣性調查時,科學家發現了新奇的海底物種——琵琶魚。鰩魚的「黑色魔鬼魚」——「琵琶魚」。「琵琶魚」。,且市場價格極其昂貴。
  • 印尼深海發現奇異新物種 四足琵琶魚海底悠閒漫步
    科學家們認為,這種動物可能是一種食肉型海綿。科學家們證實,這次科考探測項目發現了40餘種新物種,包括圖中這種罕見的蟹類動物。 北京時間8月3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一個科學研究小組近期利用聲吶繪圖系統和遠程遙控器械等尖端技術對印度尼西亞北部海域進行了為期3周的深海科考探測。在科考研究過程中,科學家們拍攝了大量震撼人心的精彩照片。照片顯示,該海域海底生活著許多奇異的深海動物,如「四足」琵琶魚等。 在一張照片中,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長相怪異的魚類。
  • 6.6級地震後菲律賓漁民在海面上撈到罕見深海巨魚,有人恐為噩兆
    英國《鏡報》8月26日報導,在一場裡氏6.6級地震發生過後,一群菲律賓漁民們在海面上發現一條65千克(130斤)的罕見深海巨魚,他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運氣,但也有人擔心,這可能是壞事即將來臨的噩兆。
  • 科學家發現新型深海蝸牛魚 被帶出水面後竟會「迅速融化」
    北青網訊 紐卡斯爾大學的科學家最近發現了三種新的深海蝸牛魚,它們非常適應極端的環境,但如果被帶到水面,它們會「迅速融化」。這條黏糊糊的魚是在國際探險隊探索阿塔卡馬海溝深處時發現的。阿塔卡馬海溝是太平洋最深的海溝之一,位於秘魯海岸附近。
  • 日本地震現罕見怪魚 盤點全球深海恐怖怪獸(組圖)
    中新網4月19日電日本漁民於當地時間15日,在三重縣尾鷲市港口附近五公裡的地方捕到了一隻體長達5.2米的極其罕見的深海巨口鯊魚。而在4月1日這裡發生了6.1級地震,因此有專家推斷稱,可能是因為地殼變動造成深海魚跑來近海。  報導稱,這種巨口鯊的壽命長達100年,白天它們下沉到海底160米處休息,晚上則上浮12米覓食。
  • 日本沿海頻現罕見深海魚 民眾擔心地震或海嘯先兆
    原標題:日沿海現罕見深海魚引民眾擔心 此前多次大地震前這類魚被衝上岸日本本州北部沿海地區的漁民一周內接連發現三條罕見的深海魚類,消息傳開後引發不安,民眾擔心此為地震或海嘯的先兆。此前多次災難如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發生前,也有多條這類魚被衝上岸。
  • 深海奧秘:人類在深海世界,所發現的5大奇異生物
    據說世界上有95%的水域仍未被開發,尤其是海洋的最深處。這對於人類來說是一個需要解開的挑戰,因為光是到達那裡就會帶來許多生物學和工程學上的挑戰。因此,幾乎任何從黑暗深處被發現的東西對我們來說都是奇異和幾乎是陌生的。在本文中,小編準備了,人類在深海世界,所發現的5大奇異生物。
  • 身長達6米,生活在深海的「龍王魚」被捕獲,據說可以感知地震
    魚類,伴隨著人類超過了五千年,主要分為溫帶魚、熱帶魚和冷帶魚等,目前世界上現存已經發現的魚類大約32000種。魚類屬於脊椎動物,在五大類脊椎動物中,最低等的是魚類,魚類也成為人類平常極為普遍的食品和觀賞寵物。
  • 罕見深海魚被海浪衝上岸:長得像帶魚,名字卻叫「鮭魚之王」
    起初她以為那是一塊金屬皮,走近才發現是一條魚。這條魚眼睛超大,形狀像一把刀,身長大約1米5,身上泛著銀白色的金屬光澤,雖然看起來有點像帶魚,但這形狀又不太對。達娜是從溫哥華來的,問了本地人才知道,這條魚還挺有來頭的,它的俗名叫「鮭魚之王」。可這明明不是鮭魚啊?
  • 罕見深海魚被海浪衝上岸:長得像帶魚,名字卻叫「鮭魚之王」
    起初她以為那是一塊金屬皮,走近才發現是一條魚。比起皇帶魚和帶魚,高鰭粗鰭魚還是屬於比較罕見的品種,它們很少被衝上海岸,而且目擊到它們的時間多數發生在9月到10月,這個時間段恰好就是鮭魚洄遊產卵的時間,印第安土著肯定也是觀察到了這一現象,才會誤認為它們和鮭魚有什麼關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