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設99個省控斷面 基本實現重要流域幹支流及江河湖泊水功能區...

2021-01-09 瀟湘晨報

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機構改革精神,科學、全面、客觀反映全省地表水環境質量狀況及江河湖泊水體功能保障情況,構建統一的水生態環境監測體系,更好支撐「十四五」全省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需求,真正把「精準治汙、科學治汙、依法治汙」落到實處。2020年,省生態環境廳組織完成了「十四五」省控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網優化調整工作,按照「科學監測、釐清責任、三水統籌」原則,在「十三五」地表水省控斷面、國控科研趨勢斷面、工作斷面和水利部門水功能區斷面基礎上,進一步優化調整點位布局,形成《青海省「十四五」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網斷面設置方案》,「十四五」在全省共布設99個省控斷面,點位覆蓋全省各市州重要流域幹流及主要支流、重要水體省市界和重要及一般江河湖泊水功能區,有效實現生態環境部門水環境質量監測網和水利部門水功能區監測網的「兩網合一」。

12月28日,省生態環境廳邀請中國環境監測總站、黃河流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有關專家,組織各市州生態環境部門召開水功能區和水環境控制單元整合研究項目部分成果技術驗收暨青海省『十四五』地表水環境質量省控斷面設置方案論證會,研究並通過了《青海省「十四五」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網斷面設置方案》。該方案將於2021年1月起實施。

來源:廳水生態環境處

【來源:青海生態環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淮河流域「十二五」全國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控制指標...
    2013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辦法》,明確了淮河流域各省全國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2015、2020和2030年水質達標率控制指標。為及時掌握水功能區水質變化情況,「十二五」期間,淮委組織湖北、河南、安徽、江蘇、山東五省水利部門持續開展水功能區水質監測。
  • 省控斷面河湖覆蓋率明顯提升
    原標題:省控斷面河湖覆蓋率明顯提升   《江蘇省「十四五」地表水環境監測網設置方案》近日發布。
  • 中國力爭到2030年水功能區水質基本達標
    (權威訪談)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重要舉措  ——水利部副部長胡四一解讀《全國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劃》  新華網北京2月8日電(記者於文靜)國務院近日正式批覆《全國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劃(2011-2030年)》(以下簡稱《區劃》)。
  • 各類監測斷面(點位)增加到850個!江蘇發布「十四五」地表水環境...
    《方案》堅持科學性、代表性、延續性、全面性的優化調整原則,圍繞評價考核排名、水功能區管理、上遊無過錯舉證、跨省界水體聯防聯控、入江入海入湖支流支浜以及南水北調和大運河沿線治理、農田面源整治等環境管理需求,統籌兼顧、突出重點,共設置各類斷面(點位)850個(河流監測斷面775個,湖庫監測點位75個),斷面數量較「十三五」期間翻一倍多,實現「三提升,一突破」。
  • 斷面數量較...
    1月8日,記者從江蘇省生態環境廳獲悉,江蘇從2019年11月起全面啟動了江蘇省「十四五」地表水環境監測網(以下簡稱省控網)的優化調整工作
  • 2020年山東省控重點河流基本達到地表水環境功能區劃要求
    記者從會上獲悉,山東此次發布5項水汙染物綜合排放系列地方標準有多個必要條件,其中最重要的一項為2020年省控重點河流基本達到地表水環境功能區劃要求。落實省「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實現流域水質管理目標的需要按照《山東省「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和《山東省落實<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要求,到2020年,省控重點河流基本達到地表水環境功能區劃要求。
  • 河北省水功能區管理規定
    本規定所稱水功能區,是指為滿足水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和有效保護的需求,根據水資源的自然條件、功能要求、開發利用現狀,按照流域綜合規劃、水資源保護規劃和經濟社會發展要求,在相應水域依照其主導功能劃定並執行相應管理要求的特定區域。第三條 水功能區管理應當堅持統籌兼顧、分類指導、全面保護的原則,注重水量、水質、水生態的協調性,發揮水資源的多種功能。
  • 地表水監測斷面的設置方法
    2、入境斷面,用來反映水系進入某行政區域時的水質狀況,應設置在水系進入本區域且尚未受到本區域汙染源影響處。  3、控制斷面用來反映某排汙區(口)排放的汙水對水質的影響。應設置在排汙區(口)的下遊,汙水與河水基本混勻處。
  • 引岷濟沱看變 四川枯水期跨流域生態應急調水啟動
    本報記者 何海洋 攝(視覺四川資料圖片)  「流量119立方米/秒,達標;岷江輸入水流量穩定……」12月1日中午前,四川省水利廳水資源處陸續收到沱江沿線14個控制斷面的監測數據。數據顯示,汛期結束後沱江幹流的水質維持在合格區間,說明本年度引岷濟沱方案「經受住了考驗」,這讓省水利廳相關負責人鬆了口氣。
  • 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編制思路與重點
    2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面臨的機遇與挑戰2.1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為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提供了重要機遇黨的十九大提出了2035年「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的奮鬥目標,為未來一段時期水生態環境保護指明了方向。
  • ...控——生態環境部黃河局組織流域跨省(區)突發水汙染事件聯合會商
    此次會商,是全面落實兩部《指導意見》的具體實踐和重要舉措,不僅較好地搭建了流域各省(區)聯合會商、環保與水利互通交流的平臺,對進一步構建流域統籌、區域協同的管理機制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對流域上下遊突發水汙染事件聯防聯控的機制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黃河景泰龍灣夕照 甘肅增強區域聯動意識,防範化解流域突發水汙染事件風險。
  • 今年1至10月份 我省38個地表水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100%
    12月1日,省生態環境廳召開2020年第7次新聞發布會,就全省水生態環境管理工作和2020年全省自然生態保護工作有關情況向媒體作了通報。2020年1至10月,全省38個地表水國家考核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到100%,高於國家平均水質優良比例約17個百分點,劣V類水體斷面比例為0%;城市建成區18條黑臭水體消除比例為100%;17個重點監管地級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優良比例94.1%,如果扣除地質背景值的影響,比例達到100%;35個地下水國考點位極差控制比例為5.7%。
  • 施懿宸:關於黃河流域生態補償機制建立的建議
    流域的水資源衰減、徑流量減少不僅明顯影響流域工農業發展轉型和城市化推進,也削弱了幹支流對汙染物的稀釋能力。同時全域水資源利用較為粗放,工農業用水效率不高,水資源開發利用率高達80%,遠超一般流域40%的生態警戒線。
  • 環保立體聲|甘肅:今年1-10月全省38個地表水國考斷面100%優良
    同時圍繞《甘肅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確定的重點任務,在前期完成《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汙染防治專項規劃》大綱和框架的基礎上,初步形成了《汙染防治專項規劃(初稿)》。二是紮實開展調查。在全國範圍內較早啟動了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及汙染現狀調查工作,以入河排汙口調查為切入點,完成黃河流域4個水系36條重要幹支流8大類22小類入河排汙口排查工作。
  • 破解黃河流域複雜水問題的基本思路
    □韓宇平    水資源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要素,破解黃河流域水資源短缺、水環境汙染、水生態系統退化、水沙關係失調導致洪水泛濫、水資源利用效率低下、湖泊溼地萎縮、生物多樣性下降等問題,對於流域生態保護、黃河長治久安、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和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 發揮溼地功能 淨化河湖水質
    為實現中國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緩解我國能源、資源和環境的壓力,解決制約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重大水汙染科技瓶頸問題,根據《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我國從「十一五」開始設立水專項,下設河流主題、湖泊主題等6個主題。10年來,在國家水專項的持續支持下,我國河流、湖泊水生態保護與修復技術研發與應用取得重大突破。
  • 江西全省江河湖泊已落實河長湖長2.5萬名
    目前全省江河湖泊共落實河長湖長2.5萬餘名,配備河湖管護、保潔人員9.42萬。據了解,2017-2019年,全省河湖地表水斷面水質優良率分別為88.5%、90.7%、92.4%,水質逐年提升。2019年全省縣級及以上斷面未出現劣V類水,長江幹流江西段所有水質斷面全部達到II類標準,鄱陽湖區的總磷濃度均值比上年下降15.9%,今年1-4月份,總磷濃度又有所下降。2017年起啟動流域生態綜合治理,每個縣至少有一條河流或流域實施綜合治理項目,總投資達464.5億元,一批治山理水、顯山露水美麗河湖、幸福河湖逐步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