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PS:鋰快離子導體應用於全固態鋰電池

2020-12-04 掰特瑞

一、研究背景

鋰固態電解質離子電導率低,化學及電化學穩定性差,.需要開發新型固態電解質來滿足應用要求。

二、研究亮點

一種新型的鋰固態電解質Li10GeP2S12:具有1D的離子傳輸通道,室溫離子電導率12mS/cm。

三、研究內容

1、結構

同步輻射XRD和中子衍射揭示其結構為四方晶系,空間群為P42/nmc(137),晶胞參數為a=8.71771(5) and c = 12.63452(10) 。

2、離子電導率及電化學穩定性

室溫離子電導率為12mS/cm,激活能為24 kJ/mol;電化學穩定性測試條件:1mV/S,-0.5-5V,可以看出電解質對金屬鋰穩定。電導率測試的電解質片厚度3-4mm。

3、電池性能

電池測試條件:1.9-3.6V,1.4mA/g。

4、工藝

Li2S, GeS2 , P2S5原料在真空石英管中550℃燒結8h,ICP測得P/G=0.662:0.338,相當於P/G=2, 不鏽鋼罐子經搖擺30min混合均勻,30pa壓片後置於真空石英管中。

點評

這是鋰固態電解質走向突破的第一篇文章,於2011年發表,開啟了全固態電池的研究熱潮。首次突破室溫離子電導率10-2數量級,高的離子電導率源於其獨特的晶體結構。雖然表徵其對金屬鋰穩定,但後期的理論及實驗也證明了硫化物固態電解質對鋰金屬都不穩定,其能夠應用到基於金屬鋰負極的固態電池取決於與金屬鋰反應的中間產物能夠進一步保護電解質進一步分解以及鋰枝晶的生長帶來的電池性能嚴重下降。

參考文獻

Kamaya, N.; Homma, K.; Yamakawa, Y.; Hirayama, M.; Kanno, R.; Yonemura, M.; Kamiyama, T.; Kato, Y.; Hama, S.; Kawamoto, K.; Mitsui, A., A lithium superionic conductor. Nature Materials 2011, 10, 682.

相關焦點

  • 密西根學院科研團隊在《Chemical Reviews》發表固態離子導體的...
    固態離子導體不僅具有可媲美液態材料的離子電導率,同時具有不易燃與不具腐蝕性的特點,是一種更安全的選擇,可廣泛地應用於全固態電池、燃料電池和傳感器等領域。全面理解離子在固體中的輸運機理對於發現性能更加優越的新型固態離子導體具有重要的意義。然而固態離子導體中的離子輸運是一種複雜的物理現象。一方面,不同時間和長度尺度下的離子輸運特性可能存在顯著差異,需要從多尺度出發開展全面研究;另一方面,新型固態離子導體的設計與發現需要理解固體中的離子輸運特性,並將結構與離子輸運特性聯繫起來,找出二者之間的構相關係。
  • 全固態鋰電池的產業化現狀如何?
    解析一:半固態鋰電池的產業化道路進展如何?全固態鋰電池具備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高、柔性化等優勢,同時又存在離子電導率低、界面阻抗大等問題短期無法商業化,這個已經得到市場普遍的認可,我們不再贅訴。我們本篇報告將深度解析市場最關注的三個問題:1、半固態鋰電池對現有產業鏈的影響?2、全固態鋰電池體系的產業化進程如何?
  • 全固態聚合物鋰電池 循環使用次數和穩定性得到提升
    (瀋陽日報、沈報全媒體記者嶽雨)9月23日記者獲悉,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瀋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先進炭材料研究部新型電化學材料與器件團隊,近日在聚環氧乙烷基高性能電解質和固態電池方向研究取得新進展,提高了全固態聚合物鋰電池循環使用次數和穩定性,並實現在室溫和低溫下(0℃)的優異電化學性能。
  • 上海科技大學在全固態鋰電池固體聚合物電解質研究中取得突破
    隨著電動汽車以及各種電子產品對於高能量密度的安全儲能設備的需求不斷增長,全固態鋰電池受到了極大的關注。傳統的鋰離子電池系統由於使用了易燃的有機電解液,其安全性一直以來都是人們關注的焦點,而固態電解質憑藉其固有的熱穩定性以及兼容高能量密度鋰金屬負極的特性,被認為有希望取代傳統的液態電解液。
  • 豐田開發全固態鋰電池 稱2025年可商業化
    在開發鋰空氣電池技術的同時,豐田也在開發全固態電池,目前其實驗中的原型產品可達到400瓦時/升的體積能量密度。兩位專家對該類電池技術也作出了預測,在克服技術障礙的前提下,全固態電池可在2025年實現商業化,比鋰空氣電池早5年。全固態電池具有能量密度大和額定功率高的特點,使它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經驗證全固態電池放電率可達到50C。
  • 又薄又柔的固態電解質,讓全固態鋰電池飛起來!
    解決電池安全性能的重要任務,就這樣落到了全固態鋰電池的肩上。為了獲得與基於液體電解質的鋰電池相當的能量密度,固體電解質需要具有高離子電導率、力學強度好、不可燃、化學穩定性等特性。然而,用於液體電解質的商業聚合物電解質隔板厚度僅有10 μm左右,如果採用如此薄的固體電解質勢必會極大地增加電池短路的風險。
  • 劉玉龍教授:聚合物全固態鋰電池的研究
    固態聚合物電解質,又稱為離子導電聚合物。固態聚合物電解質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可用作鋰離子電池電解質。固態聚合物電解質在電子、醫療、空間技術、電致顯色、光電學、傳感器等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因此,與液態電解液相比,具有高安全性能的固態聚合物電解質得到了飛速發展。同時,在全固態電池當中,有望搭配高容量的鋰金屬(3860 mA h g−1)作為負極,可以大幅度提高固態電池的能量密度。
  • 固態電池全面分析——必經之路,2020準固態,2025全固態?
    下遊應用根據結構設計的差別,全固態鋰電池可分為薄膜型和大容量型。技術路線:半固態→準固態→全固態3.電極材料:固固界面問題電解質由液態換成固體之後,鋰電池體系由電極材料-電解液的固液界面向電極材料-固態電解質的固固界面轉化,固固之間無潤溼性,界面接觸電阻嚴重影響了離子的傳輸,造成全固態鋰離子電池內阻急劇增大、電池循環性能變差、倍率性能差。
  • 全固態鋰電池的產業化現狀如何?|半導體|蔚來汽車(NIO.US)-智通...
    解析一:半固態鋰電池的產業化道路進展如何?全固態鋰電池具備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高、柔性化等優勢,同時又存在離子電導率低、界面阻抗大等問題短期無法商業化,這個已經得到市場普遍的認可,我們不再贅訴。我們本篇報告將深度解析市場最關注的三個問題:1、半固態鋰電池對現有產業鏈的影響?2、全固態鋰電池體系的產業化進程如何?
  • 【高比能鋰離子電池專刊*崔光磊】PEO/LITFSI固態電解質的離子傳輸與壓力構效關係
    相比之下,鋰離子電池(LIBs)具有高能量密度、長循環壽命等特點,且被廣泛應用於可攜式電子產品、電動汽車等商業化設備,優勢明顯。2004年日本研發了用於Shinkai6500深潛器的大容量充油壓力補償式LIBs,並順利完成海試。然而,傳統LIBs往往採用易燃燒,易揮發的有機電解液,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制約了其進一步的廣泛應用[7]。
  • COF固體離子導體將有望成為下一代電池存儲的原料
    打開APP COF固體離子導體將有望成為下一代電池存儲的原料 蓋世汽車 發表於 2020-04-06 08:35:00 (文章來源
  • 固態鋰電池研發願景和策略
    現階段,採用無機陶瓷固體電解質的全固態大容量電池電芯的質量和體積能量密度還顯著低於現有液態鋰離子電池。設計兼顧力學特性、離子電導率、寬電化學窗口的固體電解質,自然的想法是形成聚合物與無機陶瓷電解質複合的材料。兩相複合後,原來連續相的離子通道有可能不連續。無機陶瓷電解質在薄膜和薄片中主要通過體相或晶界傳導離子。
  • 固態鋰電池產業化及其影響深度研究報告
    解析一:半固態鋰電池的產業化道路進展如何?全固態鋰電池具備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高、柔性化等優勢,同時又存在離子電導率低、界面阻抗大等問題短期無法商業化,這個已經得到市場普遍的認可,我們不再贅訴。我們本篇報告將深度解析市場最關注的三個問題:1、半固態鋰電池對現有產業鏈的影響?2、 全固態鋰電池體系的產業化進程如何?
  • 鋰電池固態電解質機理研究取得進展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馬騁課題組在鋰電池固態電解質的離子傳輸機理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研究者用球差校正透射電鏡直接觀測到了一種奇特的非周期性結構。該結構儘管只有一個原子層厚,但卻能對鋰離子的傳輸產生顯著影響,從而成為除了晶界、點缺陷以外的又一類需要受到固態鋰電池研究者密切關注的非周期性結構。
  • 淺談全固態鋰電池的優勢和挑戰
    如果通俗地講,全固態電池就是裡面沒有氣體、沒有液體,所有材料都以固態形式存在的電池。而考慮到現在人們日常生活中最為常見的電池為鋰離子電池,我們在這裡將默認把「全固態鋰離子電池」當做全固態電池的代表(暫時忽略全固態鋰硫等新型電池)。 本文也會著重介紹全固態鋰離子電池(以下將全部簡稱為「全固態電池」)的各方面,以饗讀者。
  • 固態電解質電池具有怎樣的魅力呢
    而固態電解質不可燃、無腐蝕、不揮發、不存在漏液問題,也克服了鋰枝晶現象,因而全固態電池具有極高安全性。 能量密度高。目前,市場中應用的鋰電池能量密度為200Wh/kg,如果採用固態電解質,鋰電池能量密度基本可達300-400Wh/kg,幾乎翻了一番。 相對較輕。相比液態電池,相同容量的電池組,固態電解質電池相對較輕。
  • 鋰電池宿命:繞不過的固態電池
    當時,固態聚合物電解質首先引起鋰金屬二次電池研發者的興趣,因為固態聚合物電解質層可以做得很薄,電池可做成任意形狀而且防漏,並且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鋰枝晶的形成,改善電池的循環性能。但在Armand最初提議之後的20年內,固態聚合物電解質沒有在鋰電池應用上取得實質性的進展。離子導電率不高是其無法克服的障礙。
  • 電力設備行業:從三個問題,深度解析固態鋰電池當前產業化進度
    解析一:半固態鋰電池的產業化道路進展如何?全固態鋰電池具備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高、柔性化等優勢,同時又存在離子電導率低、界面阻抗大等問題短期無法商業化,這個已經得到市場普遍的認可,我們不再贅訴。我們本篇報告將深度解析市場最關注的三個問題:1、半固態鋰電池對現有產業鏈的影響?2、全固態鋰電池體系的產業化進程如何?
  • 鋰電池固態電解質機理研究獲進展—新聞—科學網
    全固態鋰電池因兼具安全性和高能量密度成為當前電池研究的熱點,而構築這一新型電池的關鍵在於找到合適的固態電解質材料。
  • 一文速覽近三年固態/準固態鋰電池領域TOP 10高被引研究論文
    固態鋰電池採用固態電解質替代傳統有機液態電解液,有望從根本處解決電池安全性問題,是電動汽車和規模化儲能理想的化學電源。當前固態鋰電池的研究重點主要在於製備高室溫電導率和電化學穩定性的固態電解質和適用於全固態鋰離子電池的高能量電極材料,以及改善電極/固態電解質界面相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