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地球資源的日益缺乏,地球上寒冷的南北兩極漸漸成為很多國家爭奪的焦點。兩極地區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天然氣以及礦產資源,隨著全球氣候不斷變暖,兩極地區冰層融化,開發兩極自然資源的想法已經變為可能。
前不久,俄羅斯、加拿大、丹麥、美國等國已經在北冰洋展開爭奪戰;現在,英國、智利等國家也紛紛採取行動,要在南極洲圈定領土範圍,一場新的「領土爭奪戰」即將在南極大陸的冰天雪地中上演。 沃姆斯利說:「南極地區是一個極其脆弱的地區,任何國家都不應在此進行油氣開採活動。該地區的一些海洋生物已因全球氣候變暖而滅絕。勘探活動一旦開始,將給整個地區的生物帶來毀滅性打擊。」
這場南極爭奪戰是由英國率先挑起的。 南極豐富的資源使其成為眾多國家爭奪的「戰場」。來源:廣州日報
英國挑起「戰爭」
據報導,英國政府計劃向聯合國提出一項動議,要求獲得南極海底大片海床所有權,面積超過100萬平方公裡,並享有在這一區域開採石油、天然氣等自然資源的權利。英國外交部目前已經證實了這一消息。
英國跟南極有著「不解之緣」,早在1772年,英國探險家庫克駕船環南極航行,拉開了人類南極探險的序幕。歷史上,英國對於南極主權的爭奪一直沒有中斷過。這次英國挑起「南極爭奪戰」的主要原因是籤訂於1959年的《南極條約》即將面臨修訂,英國希望「先下手為強」,在未來的修約談判中贏得主動。
早在1908年至1947年間,英國、紐西蘭、澳大利亞、法國、智利、挪威和阿根廷7個國家依據所謂的「發現論」、「佔有論」、「扇面論」等理論,先後對南極洲領土提出主權要求,而美國和前蘇聯也再三表示保留對南極提出領土要求的權利。這些領土要求的紛爭,致使南極大陸成了多種矛盾的焦點。
英國對南極的領土要求,使智利和阿根廷兩個國家感到尤其不滿。在當初正式對南極洲提出主權要求的7個國家中,澳大利亞、法國、紐西蘭、挪威4國互相承認各自要求,而阿根廷、智利、英國3國要求的領土互相重疊,各方堅持各自的主權要求,互不承認他方的主權要求。
智利被迫「應戰」
現在英國提出的100多萬平方公里海床,正是當年跟智利、阿根廷有爭議的地區。
面對英國的「攻勢」,智利方面已經開始行動。22日智利外長亞力山德羅·福克斯萊在首都聖地牙哥宣布,智利將向聯合國「大陸架界限委員會」提出對南極的領土要求。福克斯萊口氣堅定地說:「任何人都不能侵犯智利在南極的領土權利。」
智利外交部19日發表聲明表示,智利保留在南極海床問題上的「權利」,並指出其他國家「不應影響智利在南極領土和海域的權利」。智利部分議員認為,智利政府應與提出南極領土要求的國家就南極主權問題舉行一次特別會議。
阿根廷也對英國的做法非常不滿,但由於該國正在舉行總統大選,因此尚未對英國的「挑戰」做出正式回應。
英國等國「開發」南極資源的想法,受到環保組織的密切關注。特別是在環保意識非常強的英國,很多人都批評政府這種竭澤而漁的做法。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海洋項目英國負責人西蒙·沃姆斯利就是批評者之一。
小資料:《南極條約》
1959年,12個國家在華盛頓籤署了《南極條約》,宣布「凍結」對南極洲領土主權要求,倡導科學研究和合作。1991年,《南極條約》協商會議又促成了《關於環境保護的南極條約議定書》,決定全面禁止南極的礦產資源開發活動50年,使南極爭奪在表面上暫時趨於平靜。
到2009年,《南極條約》將籤署50周年,屆時該條約將會進行一定修正,英國現在重新挑起南極領土爭議,顯然是為了在修訂《南極條約》時爭取主動。此外,《南極條約》只是暫時凍結了各國的領土主權要求,附屬於領土的諸如大陸架等方面的權利則沒有界定。英國現在就是在利用《南極條約》的漏洞,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謀求南極領土之外的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