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以女王名字命名南極領土 阿根廷智利不高興

2020-12-04 搜狐網

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在社交網絡上說:「黑格先生的這份禮物要比卡梅倫內閣送我的60個杯墊好多了。」

女王領地所在南極洲上的位置

  英國廣播公司18日報導,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當天在唐寧街10號首相府罕有地出席政府內閣會議後,又在外交大臣黑格的陪同下前往英國外交部參觀。黑格隨後宣布,將以女王的名字命名英屬南極洲領地的南部地區,作為英國外交部贈予女王登基60周年的禮物。

  送給女王的賀禮

  這片以「伊莉莎白女王」命名的南極洲土地面積約43.7萬平方公裡(差不多是四個浙江),位於英屬南極領地(並不被世界許多國家承認)的南部。黑格說:「英屬南極領地是英國十四塊海外領土中獨特而重要的一員。把這片土地和女王陛下永遠聯繫起來,是極大的榮耀。」英國外交部表示,這片土地將來會作為英國領土的一部分出現在英國的地圖上。

  儘管這看上去是一份「大禮」,不過對於伊莉莎白女王本人來說,要視察這塊「領地」,可能有點困難。英國《獨立報》說,南半球目前正處於夏季,但是18日「伊莉莎白女王」地區的最高溫度只有零下20攝氏度。那裡實在太偏僻了,不僅溫度低、海拔高,距離海岸線還遠,別說是人了,連棵草、連只企鵝都看不到。而離這片土地最近的英國人,是居住在距此地725公裡的科學家。

  不錯的賀禮,危險的警告

  英國外交部以女王名字命名南極洲土地的消息一出,就受到世界媒體的關注。美國《一周》雜誌評價說,這是份不錯的賀禮。不過,對於阿根廷和智利來說,這是個危險的警告。因為與阿根廷、智利等國在南極洲聲稱擁有的領土互相重疊,英屬南極領地一直有爭議。

  今年是伊莉莎白女王登基60周年,也是馬島戰爭30周年。英國倫敦大學地緣政治學教授克拉斯·多茲說:「以女王名字命名南極洲土地,這一定是英國政府早就計劃好了的,為的是強調英國在這塊地區的利益。」

  自19世紀佔領馬爾維納斯群島之後,英國就在南大西洋佔有一席之地。1908年,英國擴大了對這一地區的主權要求。

  當時的英國政府宣稱自己擁有部分南極洲領地,包括格拉漢姆地、南奧克尼群島和南設得蘭群島等,並交由馬爾維納斯群島總督管理。因此,英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對南極洲領土聲明主權的國家。

  1943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最激烈的時候,英國秘密開展了一項名為「塔伯倫」的軍事計劃,以便獲得南大西洋的偵察和氣象情報。隨著二戰結束,負責這項「秘密」戰時項目的部門慢慢演變成民間組織馬爾維納斯群島屬地調查局。後來,經過再次更名,今天的英國南極調查局就這樣誕生了。目前,英國南極調查局負責英國在南極洲大部分的科學研究。

  它們也想佔個座

  英國的做法引得許多國家爭相效仿。許多其他國家也開始在南極立界宣誓主權。到了1959年,阿根廷、智利、美國、英國和蘇聯等12個國家經過60多輪的談判,終於達成協議,籤訂南極條約。該條約規定南極洲只能用於和平科研目的,並禁止新的領土要求。不過,這項條約既不承認,也不否認之前的領土要求。

  目前,在南極洲有領土要求的,除了英國、阿根廷、智利,還有法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和挪威四國。這四個國家的領土要求與英國不重疊,因此都承認英屬南極領地。

相關焦點

  • 北極國家為什麼要聲索南極領土?
    英國人划走了一塊從西經20到80度之間的土地作為英國的南極領地。1928年,紐西蘭將位於西經150度至東經160度之間的土地命名為「羅斯屬地」,並提出主權聲索。1933年,澳大利亞將東經160度至東經142度,東經136度,至東經44度之間的陸地劃為本國領土,這兩塊地約合590萬平方公裡,超過澳大利亞現有領土的三分之二。
  • 南極江湖地圖
    於是有了所謂的「南極領地」。所謂南極領地,是指部分國家宣布聲稱在南極洲擁有主權的領土,通常將在南極大陸與南緯40度以南的島嶼並稱為南極領地或南方領地。部分國家之間互相承認對方的主張,這些主張在國際社會沒有得到普遍承認。國際法意義上的南極,是《南極條約》籤署國的共管地,凍結任何國家的領土主張。但是,一紙條約,似乎無法遏制部分國家對南極的覬覦。
  • 南極洲上演"領土爭奪戰"
    前不久,俄羅斯、加拿大、丹麥、美國等國已經在北冰洋展開爭奪戰;現在,英國、智利等國家也紛紛採取行動,要在南極洲圈定領土範圍,一場新的「領土爭奪戰」即將在南極大陸的冰天雪地中上演。    沃姆斯利說:「南極地區是一個極其脆弱的地區,任何國家都不應在此進行油氣開採活動。該地區的一些海洋生物已因全球氣候變暖而滅絕。
  • 南極為什麼不屬於任何國家?
    而這些最初造訪的勇士們踏上南極洲的後,他們的名字也往往被作為新發現地的名稱流傳至今。例如,美國的威爾克斯探險隊在1840年發現了一片陸地,這裡就被命名為「威爾克斯地」,一年後,探險家詹姆斯·克拉克·羅斯先後探索到後世以他為名的羅斯海、羅斯島與羅斯冰架。
  • 智利38人失聯軍機確認墜毀 這個時候智利軍隊跑去南極幹什麼?
    我們知道根據南極公約讓南極成為了國際領地,但在這個公約籤訂之前已經有包括智利、阿根廷、澳大利亞、紐西蘭、英國、法國、挪威等國在南極劃分了自己的勢力範圍,智利宣稱擁有南極洲多達120萬平方公裡土地的主權,並為此不斷投入力量達到實質性控制的目的。
  • 智利繪製全國地圖,為何經常把南極畫進去?
    這一度讓智利非常煩惱,後來經過不斷探索,智利採用了長寬1比8的紙張,效果大約相當於我國的對聯,後來為了避免地圖過長,又採用了將版圖從中截斷,合二為一的地圖繪製方式。這些地圖繪製方式都導致智利地圖在國際上非常有特點。不過除此之外,智利地圖還有一個更加有特點的地方,那就是很多智利地圖經常包括南極地圖。
  • 把南極當作領土宣示,還不止一個國家,百年來一直爭論不休
    眾所周知在我們地球的兩級上,有兩塊地方,這兩個地方常年冰天雪地,由於他們都是在最南端和最北端,因此分別叫做南極和北極,相比起來這兩塊地方雖然常年寒冷,但是自發現以來,一直就爭論不斷,尤其是對於南極大陸的爭奪,更是如此,根據現有的資料來看,南極大陸字發現以來,就有不少的國家曾在上面宣示過主權
  • 世界上三個超級壯觀的瀑布,其中一個是以英國女王的名字命名!
    1855年,蘇格蘭探險家大衛李文斯頓是第一個看到莫西奧圖尼亞瀑布的歐洲人,他對瀑布的美麗感到敬畏,因此他以英國女王的名字命名維多利亞瀑布,到目前為止,維多利亞瀑布是南非最重要的景點之一,它的兩個國家公園也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尼亞加拉瀑布位於美國和加拿大的交界處,是北美尼亞加拉河上三個瀑布的總稱。
  • 如果當年不是蘇聯,或許我國就不能在南極建科考站了
    在1940年以前,智利忙於內務,對於南極一直無力顧及,但是到了1940年,智利宣布在西經53度到90度之間,所有已經發現的,或者沒發現的島嶼都屬於智利,更是宣稱智利早在十六世紀就發現了南極,所以智利理所應當對南極提出主權要求。
  • 英國與阿根廷為什麼爆發馬島戰爭?與南極洲有關,看地圖一目了然
    英國當然不會放棄馬爾維納斯群島,明面上的理由是寸土不讓,暗中還有一個理由。這個理由決定英國不可能放棄福克蘭群島,即使與阿根廷開戰。1982年,英國與阿根廷爆發了著名的馬島戰爭,英國大獲全勝,繼續控制福克蘭群島。什麼原因呢?很簡單,在英國看來,福克蘭群島距離南極洲相對比較近。 世界上距離南極洲最近的陸地,其實就是阿根廷與智利共有的火地島,位於南美洲最南端。
  • 世界上最「狹長」的國家,容易被忽略的強國智利,地圖都不好印刷
    智利位於南美洲的西南部,處在太平洋東海岸和安第斯山脈西麓這片狹長的區域,其北面和東面分別與秘魯、玻利維亞、阿根廷三國接壤,南面隔970多公裡的德雷克海峽與南極半島相望,國土總面積為75.6715萬平方公裡,比我國青海省面積(72.23萬平方公裡)略大,總人口1860萬人,人口規模介於我國的天津市(1561.83萬人)和北京市(2153.6萬人)之間。
  • 智利地勢偏僻狹窄,土地貧瘠,為何卻是南美唯一的發達國家
    說起智利,唯一能讓人想起的,可能就是美味水果車釐子了。不過智利可不止是光有車釐子這麼簡單,它還是南美洲唯一一個發達國家。智利位於南美洲西側的邊緣地帶,整個領土範圍狹長窄小,地理位置十分偏僻。但就是這麼一個沒有戰略縱深,土地貧瘠的二流小國,卻能讓巴西阿根廷這樣的大國都不敢招惹,被人冠以「南美小霸王」稱號,這是為什麼呢?一、豐富的礦產和漁業資源。
  • 智利南北長4000公裡,東西僅寬100公裡,該怎麼印地圖裡?
    ABC」與地球「貪吃蛇」 智利在南美諸國中,很多方面的稟賦並不算突出:論面積,比不上巴西、阿根廷;論人口,還比不上哥倫比亞、秘魯;論地理位置,智利處於相對冷清的太平洋沿岸一角,與南極隔海相望,也比不上相對發達的大西洋沿岸的烏拉圭、委內瑞拉等國。
  • 南極百科:南極條約的籤訂 南極發現者是誰?
    原標題:南極百科:南極條約的籤訂 南極發現者是誰?  南極洲是地球上最後一個被發現、唯一沒有土著人居住的大陸。南極大陸的總面積為1390萬平方公裡,居世界各洲第五位。南極大陸被一個巨大的冰蓋所覆蓋,平均海拔為2350米。南極洲蘊藏的礦物有220餘種。
  • 南極為何為沒有和北極一樣成為各國爭奪的領地?
    發現南極自庫克船長在1775年環繞南極航行之後,南極海域存在著大量海豹的報告極大地刺激了英國和美洲的海豹捕獵者。19世紀的南極成為了南極海豹的墳墓,南極漁業資源率先成為被掠奪的對象。這種探險活動的結果自然讓這些探險家所屬的國家對南極提出了領土要求,但是並沒有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圖/南極點上的阿蒙森-斯科特站和平開發二戰之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曾經對南極進行了廣泛的調查(坊間傳言希特勒在南極建立了最後的雅利安基地)。這場調查之後,西方國家並沒有對南極利益進行瓜分。
  • 世界七大洲面積排名,你可知道南極洲有7個國家提出了領土要求
    英國、法國、挪威、澳大利亞、智利、阿根廷和紐西蘭七國已對83%的南極大陸提出了領土要求。其中澳大利亞、法國、紐西蘭、挪威四國互相承認各自的領土要求;美國和俄羅斯不承認任何國家對南極的領土要求,同時保留他們自己對南極提出領土要求的權利。TOP4南亞美利加洲簡稱南美洲,位於西半球南部。
  • 100年前就被「瓜分」的南極,如今中國還有機會嗎?
    ▲斯科特和妻子凱薩琳為了讓人們永遠地紀念他們,美國把1957年建在南極點的科學考察站命名為「阿蒙森—斯科特站」。最重要的是,南極大陸這片140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至今不屬於任何國家的領土,這樣的情況能夠保持嗎?3 和平從來不曾到來事實上,對南極的爭奪從來就沒有停止過。當然,這種事情永遠少不了英國人的身影。
  • 為什麼南極的人越來越少?
    為什麼南極的人越來越少?時間:2015-12-25 09:25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為什麼南極的人越來越少? 獵鯨灣位於斯瓦爾巴群島的西北部,這片海灣由法國南極探險家於1908~1910年命名。20世紀初,挪威人為了煉油而在此捕獵鯨,因此稱之為獵鯨灣。
  • 智利天文臺望遠鏡天線首次以日本人姓氏命名
    智利「阿爾瑪望遠鏡」森田耕一郎【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產經新聞》5月9日報導,南美智利的高地上正在建設世界上最大的電波望遠鏡「阿爾瑪望遠鏡」。日本國立天文臺近日正式發布消息稱,此天文望遠鏡的碟形射電天線將會以日本研究者森田耕一郎的名字命名,叫做「森田天線」。
  • 智利、印度、俄羅斯等世界各國是怎樣劃分南北的
    火地島風光最終因為同秘魯和玻利維亞的太平洋戰事爆發,為避免兩線作戰,智利作出妥協,與阿根廷於1881年籤訂條約,以一比二的比例劃分火地島的雙方權益,智利佔主島的三分之一。通過近百年的擴張,智利將自己的領土擴張了一倍,南北跨度也從2000多公裡,擴張到現在4352公裡,成為世界上最狹長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