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地形最狹長的國家——智利,從最北端的海港城市阿里卡到最南端的火地島(東部大部屬阿根廷,西部和南部約三分之一屬智利),南北僅陸地跨度就達到了4352公裡,比我國黑龍江的黑河到海南省的三亞距離還要長將近200公裡,而東西平均寬度大約只有180餘公裡。
智利位於南美洲的西南部,處在太平洋東海岸和安第斯山脈西麓這片狹長的區域,其北面和東面分別與秘魯、玻利維亞、阿根廷三國接壤,南面隔970多公裡的德雷克海峽與南極半島相望,國土總面積為75.6715萬平方公裡,比我國青海省面積(72.23萬平方公裡)略大,總人口1860萬人,人口規模介於我國的天津市(1561.83萬人)和北京市(2153.6萬人)之間。
智利處在美洲大陸的最南端,被稱之為「天涯之國」,其國土南北地跨約39個緯度共4352公裡,比俄羅斯的南北跨度還要大,但東西寬度卻「太寒酸了」,最寬處為362.3公裡,最窄處僅僅只有96.8公裡。由於智利的地形非常狹窄,以至於連地圖都不太好印刷,誇張點的話如果視力不太好的人看智利地圖,要麼拿望遠鏡,要麼就要搭梯子了,再或者製成橫圖(橫屏)。
從地圖上不難看出,智利將鄰國阿根廷靠太平洋方向完全阻斷,並且兩國之間被綿延8900多公裡的安第斯山脈(屬於科迪勒拉山系)分割開來。別看智利國土面積狹長且人口較少(人口規模在世界上大約排名第65位),但智利卻是南美洲實打實的強國,它與阿根廷、巴西並稱為「ABC強國」,擁有較高的國際競爭力和生活質量。
智利地處安第斯山脈的西坡,而安第斯山脈約佔其全境東西寬度的1/3,海岸線更是長達1萬餘公裡,這種特殊的地理位置也成就了智利非常豐富的礦產資源、森林資源和漁業資源,尤其是銅礦資源約佔全球儲量的30%,既是世界上產銅最多的國家,也是出口銅最多的國家,被譽為「銅礦王國」,就好比形容澳大利亞是「騎在羊背上的國家」和「坐在礦車上的國家那樣」。
實際上早期的智利領土並沒有現在這麼狹長,且面積也現在這麼大,是經過一步步「擴張」最終才形成了如今陸地南北跨度最大的國家,而這一切還得從西班牙殖民南美洲開始說起。
早在西班牙殖民時代,除了巴西曾經是葡萄牙的殖民地外,南美洲其餘地盤幾乎都歸西班牙管,而為了方便管理西班牙就將其殖民地分為三大總督區,分別是新格蘭納達總督區(以哥倫比亞主體)、拉普拉塔總督區(以阿根廷主體)以及的秘魯總督區(以秘魯為主體),當時的智利就屬於秘魯總督區管轄。直到1778年智利都督府成立的時候,才形成了現在智利的雛形,既馬烏萊區以北、阿塔卡馬區以南的這片領域,約為智利目前面積的三分之一(首都聖地牙哥就大致位於中間)。
1818年2月12日,智利獲得獨立,但這時候它的領土也沒有現在這麼「長」,一句話形容就是「掐頭去尾」,其北部原來是秘魯和玻利維亞的地盤,而南部則屬於馬普切人的地盤。
其實玻利維亞原先並不是內陸國家,而是控制了很長一段海岸線,也就是南北綿延約1000公裡現在主體位於智利境內的阿塔卡馬沙漠的很大一部分曾是玻利維亞的地盤。
別看阿塔卡馬沙漠平均年降水量小於0.1毫米,甚至在歷史上曾有差不多一個世紀沒有下過雨,被稱為「世界旱極」,但是這裡有兩大寶貝讓秘魯和智利眼紅:一個是鳥糞,另一個則是硝石。這兩種資源也很好理解,前者既是農業生產的肥料之一,而且鳥糞也會變成天然的磷酸鹽礦(磷酸鹽是重要的食品配料和功能添加劑,例如南太平洋島國諾魯就是靠賣「鳥糞」發家),後者則是製造火藥的重要原料,有了火藥槍桿子就硬了,腰杆子也就直了。
對於智利來說,北邊的阿塔卡馬沙漠無疑是一塊肥肉,但這畢竟是人家的地盤,想要做硝石生意只能找玻利維亞商量。實際上一開始智利夥同英國公司在玻利維亞的安託法加斯塔做硝石生意,智利是每年交給玻利維亞一大筆稅收,提出的條件是玻利維亞25年內不準漲租金。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智利在玻利維亞開採硝石的協議籤完以後,玻利維亞並沒有遵守協議中25年不漲價的承諾,竟然坐地起價單方面提高開採費用,且態度很堅決。
玻利維亞這一舉動也讓智利很為惱火,於是夥同合作夥伴英國一起來對付,英國鬼子也是唯利是圖,豈能容忍玻利維亞隨意漲價。儘管玻利維亞找來了一直對阿塔卡馬沙漠眼紅的秘魯作為幫手,但這絲毫擋不住堅船利炮裝配的英國和智利軍隊,最終在1879年11月爆發了著名的「硝石戰爭」。
戰敗後的玻利維亞和秘魯,只有任由智利宰割的份,玻利維亞將包括阿塔卡馬沙漠在內的一大片區域當作「戰利品」讓給智利,曾經富得流油的沿海國家玻利維亞成為了內陸國,而秘魯則將最南端的塔拉帕卡省等領土割讓給智利,至此智利版圖向北延伸了近千公裡。
現在智利的南部地區曾是馬普切人的地盤,「硝石戰爭」後智利將特別能「賺錢」的阿塔卡馬沙漠收入囊中,這反倒激起了智利人繼續擴張的野心。然而相對於北部已成型的近代化國家以及受制於東側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的安第斯山脈的限制,向北、向東擴張的難度較大,向西又是大海,因此唯有被西風帶太平洋海風哺育的南方地區擴張難度較低。最終,智利在馬普切人手裡奪得了大片土地,將版圖擴張到了瀕臨德雷克海峽的火地島(約1/3屬智利、2/3屬阿根廷)南部。
如今,智利人憑藉著豐富的礦產資源、森林資源和漁業資源以及守著能賺錢的阿塔卡馬沙漠,GDP已超過3010億美元,一躍成為美洲國家第七大經濟體,排在美國、巴西、加拿大、墨西哥、阿根廷、哥倫比亞之後,石油大國委內瑞拉之前,而智利的人均GDP也達到了1.6萬美元以上。
而失去阿塔卡馬沙漠的玻利維亞卻一落千丈,GDP總量只有400多億美元,人均GDP則只有大約0.36萬美元。在此,可以求一下玻利維亞的「心理陰影面積」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