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繪製的第一幅世界地圖,不愧是海洋強國 : 那時南海全是中國的...

2020-12-02 搜狐網

原標題:明朝繪製的第一幅世界地圖,不愧是海洋強國 : 那時南海全是中國的 連菲律賓都是附屬國

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到京獻圖,深受明神宗喜愛。這個圖是地圖,叫《坤輿萬國全圖》,這是中國最早的世界地圖。1608年,明神宗下詔摹繪12份,以傳於後世。

鴉片戰爭爆發後,滿清朝廷沒有一個人知道英國在哪裡。更可悲的是,明朝已經繪製出較為準確的世界全圖,卻被乾隆下令銷毀、導致在中國失傳。

坤輿萬國全圖,傳教士利瑪竇主編,明朝官員李之藻發行。此圖繪製成功後,深得明神宗讚許、影響極大。這幅圖質量怎麼樣、準確性如何,讓我們來看一下。

繪圖技巧上,坤輿萬國全圖延續了中國傳統。著色方面,明顯比前代更絢麗。地形展示上則有一定的失真,不過,這是客觀條件限制。當時,東西方在投影技巧上都處於萌芽階段。

大明朝全景圖及周邊國家

在明朝疆域的展示上,不僅標註出漢地十八省的省會和重要城市,還把山川河流一併附上。對於羈縻領土,圖中除了用淡色來區分外,還詳細標註出大明在這些地區的建制。除此之外,類似朝鮮這樣的藩屬,也都詳細列出。

最難得的是,交趾布政司和安南都統司這些不為人知的明朝領土也沒有被遺漏。

大明海,即現在的中國東海海域。

中國南海,註解說這一片當時都是明朝的附屬國,要給明朝納貢。

這是日本全景圖。旁邊的註解說日本人多習武,少習文。看來利瑪竇也挺了解日本的,知道他們是尚武民族,但沒什麼文化。

朝鮮半島。旁邊還有注釋,朝鮮乃箕子封國,漢唐皆中國郡邑,今為朝貢屬國之首。

白令海峽,右邊是阿拉斯加,左邊有個狗國,這是什麼國家!

當時把美國叫墨利加,應該就是我們現在叫的美利堅。只是那時候美國還只是英國的殖民地呢。

加拿大叫北亞墨,這個挺奇怪的。

加勒比海諸島國,古巴、牙買加等等。

狹長的中美洲地區,那個「哇的麻剌」應該就是現在的瓜地馬拉吧。

南美洲全景圖,當時叫亞墨利加。

南美智利,甚至還標註了「此山多銀礦」。這不僅僅是地圖,還有一些地理的介紹。

歐洲全景圖

英倫三島和愛爾蘭

利瑪竇雖然是義大利人,可是這個義大利疆域畫的可不是很標準。

阿拉伯半島和紅海

埃及尼羅河部分,旁邊的注釋說「天下惟此江至大」,說明那時候已經知道尼羅河是世界第一長河了。

馬達加斯加島,翻譯成仙勞冷祖島。

非洲好望角以及南極部分

北半球、北極

南半球,南極

除明朝外,當時歐洲人對亞洲了解最多的國家就是日本了。地圖上,除北海道外,日本疆域基本是準確的。對北海道的表示,也是符合當時實際情況的。明治維新前,日本勢力局限在北海道南部。

依靠詳實的史料記載,明朝學者對西伯利亞和中亞有個大致的映像。不過,因為瓦剌、韃靼、察合臺汗國的阻隔,明朝和這些地區聯繫並不多。至於歐洲人,他們一向視俄羅斯為蠻族,對東歐的了解不比明朝多多少。

利瑪竇是義大利人,義大利是文藝復興的發源地,而西歐內部經濟、文化聯繫十分密切。所以,這種聯繫反應到地圖上,就是西歐部分的詳細程度僅次於明朝本土的漢地十八省。

中國和印度的聯繫自漢朝就開始了,到東晉更是有了直接往來。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開闢後,印度更是中國船隻貿易的重要中轉站。因而,圖中的印度疆域的表現已經非常接近現在版圖了。

得益於明初國力的強盛,鄭和七次下西洋不僅到達過東非肯亞沿岸,還把非洲東海岸的輪廓大致摸清。大明已有的資料結合葡萄牙人的探索,地圖上對非洲東部的展示也較為準確。

明末,人地矛盾尖銳、農民起義頻發。美洲高產作物番薯、土豆的傳入,對中國農業產生了極為重要的影響。明朝官員、學者對這些作物的原產地也有一定的興趣。

作物中華文明最瘋狂的崇拜者,坤輿萬國全圖發行後即傳入日本。雖然此圖沒有躲過滿清的禁毀,但是最終又從日本傳回中國。

更多精彩盡在大千文史彙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相關焦點

  • 西洋人繪製的第一幅中國分省地圖
    由葡萄牙耶穌會士、傑出的地理學家巴布達(LUIZ JORGE DE BARBUDA)1584年繪製的西方世界第一幅單張的、並以中國命名的中國分省地圖,最近在北京大學圖書館發現。  在這幅地圖上,巴布達概括了自16世紀以來葡萄牙的航海探險者、商人、國家公使、耶穌會士傳教士等在中國的發現和觀察。
  • 明朝世界地圖,原版全部流落海外,中國在世界地圖的中心
    說到最早的世界地圖,我們不得不提到明朝的《坤輿萬國全圖》。這張地圖已經非常接近我們今天的世界地圖,中國第一次被放在世界地圖的中心。《坤輿萬國全圖》是明朝太僕寺少卿李之藻繪製的。它是以當時的西方世界地圖為基礎,改變了歐洲在地圖中心而東亞在世界地圖中,為中國繪製世界地圖開創了先例。清代,出於閉關鎖國政策的需要,甘龍皇帝親自下令燒毀《坤輿萬國全圖》。所以在鴉片戰爭期間,許多清朝官員甚至不知道英國在哪裡,離大清帝國不遠。《坤輿萬國全圖》包含豐富的地理信息,反映在四大洲和五大海洋中。
  • 看過明朝人繪製的世界地圖,才發現,清朝的統治者究竟有多愚昧
    此外,也曾經有傳教士來到明朝,隨後明朝人繪製了一幅中國版的地圖,看到這張地圖時,才發現清朝的統治者有多愚昧。 清王朝距離我們的年代很近,因此有較多的史料存在,有利於我們研究這個朝代。了解清王朝的人都知道,清朝有「康乾盛世」,這時的國力強盛,可此後清朝卻由於不與外界交流,慢慢開始走了下坡路,直到最終被西方人打開了國門,一步步受制於人。
  • 天主教與中國地理繪製,傳教士與中國最早世界地圖和現代地理學
    1,他繪製出了第一張中文世界地圖利瑪竇進入中國後,被中國文化所折服,他學習中國文化,穿上了中國人的衣服,也向當地人傳授他從西方帶來的文化,數學,科學,地理這些都是中國人聞所未聞的。在這裡,他繪製出了第一張中文世界地圖,當時的世界地圖不是以中國為中心的,王泮並不滿意,他要求利瑪竇繪製一張以中國為中心的世界地圖。利瑪竇又花了很長時間修改,運用本初子午線投影的方法,畫出了第一張以中國為中心的世界地圖。這張地圖受到大家的關注,也讓利瑪竇在明朝有了永久居住的特權。
  • 十八世紀的古老世界地圖,朝鮮人繪製的地圖中國是世界中心
    1、這幅 地圖是18 世紀晚期由奧格斯堡出版商出版的世界地圖。這是根據法國地圖繪製師繪製的地圖。該地圖使用彩色色調和邊界來劃定各大洲,歐洲、亞洲和非洲之間的邊界劃分的非常清晰。2、這幅地圖屬於木刻地圖。
  • 鄭和下西洋體現了明朝人怎樣的海洋意識?
    其中舟師考中含有「西洋針路」和「東洋針路」,是有關航海針經記錄的總結,可以作為了解明人海洋意識的重要資料。利瑪竇的世界地圖及其影響明人的海洋意識,除了以鄭和下西洋為代表的航海實踐的總結外,還有一個知識來源是西方耶穌會士帶到中國來的大航海時代所形成的世界知識。其中最重要的是利瑪竇傳來的世界地圖。
  • 歐洲人過去是怎麼繪製中國地圖的?
    巴爾布達的《中國新圖》       巴爾布達繪製的《中國新圖》,是西方歷史上繪製的第一幅單幅中國地圖。在西方以往繪製的地圖上,中國常被畫在亞洲或東亞地圖上,不被當作一個獨立地理單元來繪製。該圖於1584年問世,最早收錄在奧特柳斯(Abraham Ortelius)的《寰宇大觀》地圖集中,在西方造成巨大影響,並成為接下來近70多年中西方人繪製中國地圖的標杆。巴爾布達地圖在西方地圖繪製史上無疑是有重大意義的,因而,復旦大學周振鶴教授說,「這是歐洲人繪製中國地圖的奠基之作。」巴爾布達的1584年版《中國新圖》及圖上信息。
  • 中國最早的世界地圖,地圖細節讓人驚嘆,唯一遺憾沒有萬裡長城
    那創造出絢爛文明的我們老祖宗,對當時整個世界的認知又是怎麼樣的呢?其實透過一幅中國最早的世界地圖,或許能看出一些端倪。現存最早的中國地圖,是成圖於明朝初年的《大明混一圖》。這幅地圖的尺寸非常大,長3.86米,寬4.56米,具體的繪製日期,史書中和地圖上都沒有記載,但根據地圖上的行政區劃,史學家推測其成於明朝初年朱元璋時期。同時,這幅地圖也是世界上顯存的最古老的東亞地圖之一,有著非常重要的史學研究價值,也是我國的國家級重量文物之一。可以肯定的是,這幅地圖的主人肯定是來自朝廷的頂層,換句話說,有很大可能是朱元璋。
  • 1820年人類發現南極洲,為何提前兩百年畫在明朝第一張世界地圖上
    中國古代第一張官方完整的世界地圖是明朝萬曆時期的《坤輿萬國全圖》,由當時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主導繪製,被當時的大明官方所接受。以現在的眼光看,明朝晚期這張世界地圖是有很多比例失調和缺陷的,不過除了澳洲外,世界地理格局已經非常清晰了;然而很有趣的是這份當時世界通行的地圖南端出現了一個廣袤白色大陸,而南極大陸卻直到兩百多年後的1820年才被發現,這提前兩百多年畫上去的大洲,到底是咱中國古人、西方學者哪一邊的預言?
  • 明代西方傳教士繪製的地圖為你揭秘
    公元1582年,利瑪竇從印度果阿出發,輾轉來到中國澳門,並於次年獲準在廣東肇慶居住。公元1584年,利瑪竇在肇慶繪製出了第一幅近代意義上的中文世界地圖,但歷史資料中,並沒有保留下來這幅地圖的中文名稱。1935年,中國學者洪業曾經對此提出觀點,認為公元1584年利瑪竇在肇慶繪製的那一幅世界地圖,中文名稱應是《山海輿地圖》。
  • 看了明朝人畫的世界地圖,才明白,清朝統治者愚昧到了什麼地步
    1583年,一個名叫利瑪竇的外籍傳教士來到中國,他拜見了當時的明朝皇帝明神宗,並帶了很多貢品,其中有一份特殊的貢品,就是一冊《萬國圖志》,這是一份當時的世界地圖。
  • 古人眼中的世界什麼樣?答案就在這六幅老地圖裡
    本文圖片均為資料圖(除署名外)這幅繪製在一塊泥板上的地圖,誕生於公元前900年-600年之間,是現存最古老的世界地圖。地圖由兩個同心圓構成,最中間的圓點並沒有文字說明。有人認為它很可能是指尼普爾城(Nippur),因為這個城市曾被古代兩河流域的人們視為世界的肚臍眼(最中心)。
  • 坤輿萬國全圖:中國最早的彩繪世界地圖
    《坤輿萬國全圖》原圖由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和明朝官員李之藻共同繪製,是中國最早的彩繪世界地圖,它以當時的西方世界地圖為藍本,改變了當時通行的將歐洲居於地圖中央的格局,而是將亞洲東部居於世界地圖的中央,此舉開創了中國繪製世界地圖的先例。明代最詳細的中文版世界地圖義大利人利瑪竇是最早進入中國的耶穌會傳教士,他於公元1581年來到廣東肇慶傳教。
  • 中國最早的「世界地圖」,沒有高科技手段,古人是如何繪製來的?
    1986年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位於甘肅省天水市的放馬灘秦墓出土了7幅地圖,經過文物考古專家的研究確定這些地圖是迄今為止中國最早的地圖。中國國家測繪局證實,它們比中國經實測保存至今的最早的地圖——西安碑林中的《華夷圖》和《禹跡圖》早1300多年,比1973年湖南長沙馬王堆出土的《西漢圖》約早300年。沒有高科技手段的幫助,那我們的古人又是怎麼繪製出這些地圖的呢?
  • 《十二幅地圖中的世界史》:如何通過地圖加深對世界的了解?
    在繪製這幅「世界文學地圖」之前,他已經繪製了「網際網路地圖」、「氣候變化地圖」、「政治地圖」和「國家的刻板印象地圖」等等。「世界文學地圖」最特別的地方,在於Martin的自定義分類。整幅地圖由不同國家的文學流派、作品類型和文學家三大板塊構成。連考試用書,勵志雞湯和暢銷書的銷量也包含在內。
  • 地圖作為世界的圖像——歐洲人繪製的世界地圖的千年之旅
    地圖作為世界的圖像——歐洲人繪製的世界地圖的千年之旅作為16世紀地球儀和世界地圖補充讀物的相關指南中,經常包含這種類型的介紹。在此類介紹中,作者會強調,一個人坐在椅子裡,在一本地圖書陪伴下所完成的對遙遠異域的旅行,要比被難以預料的海洋所支配、在一條船搖晃的甲板上完成的旅行,更愉快也更安全。
  • 古代沒有衛星和無人機如何繪製最早的「世界地圖」?
    在這座墓葬中發現了7幅距今2400多年的地圖。這也是我國最早的地圖,比《禹跡圖》提前1300多年。1602年,明代地理學家李之藻和傳教士利瑪竇共同繪製了一幅世界地圖,起名字叫《坤輿萬國全圖》。地圖的繪製參考了西方的相關資料,但並沒有把歐洲放在世界的中心,而是以中國為中心。這幅最早的世界地圖勾勒出五大洲,並以不同的顏色加以區分。
  • 一張民間寶圖,揭開400年前中國對世界的了解,遠超西方人的想像
    這幅繪製於明朝中葉時期的地圖,它是應用了何種技術,畫出了如此精準的地圖呢?於是很多國內外的學者加入了研究的行列,而且博德利圖書館還專門開設了一個網站,為全世界研究者服務。同時中國學者也將這幅《塞爾登的中國地圖》命名為《明代東西洋航海圖》加拿大學者卜正民教授,在2013年出版了《塞爾登地圖:破譯神秘製圖師的密碼》一書,詳細介紹了這幅圖所產生的歷史背景,以及這幅圖背後的秘密。400年前,中國對世界的了解,遠超西方人的想像。
  • 給大腦迅速繪製高清地圖,深圳先進院參與完成世界首幅猴腦全腦圖譜
    其中,由深圳先進院腦信息中心參與完成的「猴腦全腦圖譜」,為目前世界上公開的第一幅。中心主任畢國強表示,團隊歷時數年自主研發的高分辨全腦三維顯微成像技術(VISoR),成像速度是其他方法的十倍到百倍。> △VISoR技術成像的小鼠腦片(楊朝宇製作) 為大腦繪製高清地圖
  • 意傳教士利瑪竇400年前古地圖面世 中國曾是世界中心
    據美國《西雅圖時報》1月12日報導,義大利的耶穌會傳教士利瑪竇400多年前繪製的一幅地圖日前在美國國會圖書館展出,這幅珍貴地圖將當時的中國標示為世界中心,而將美國佛羅裡達州稱為「花卉之鄉」。利瑪竇是天主教在中國傳教的開拓者之一,也是16世紀末第一位訪問中國北京的西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