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法)
文章分類|歷史奇聞
文章字數|761字,閱讀約2分鐘
歷史對事業的是否崇高,是以它的結果來評定的。——喬萬尼奧裡(意)
文章類型|歷史文化
字數|684,閱讀約2分鐘
1986年,天水市放馬灘秦墓公之於眾。在這座墓葬中發現了7幅距今2400多年的地圖。這也是我國最早的地圖,比《禹跡圖》提前1300多年。
1602年,明代地理學家李之藻和傳教士利瑪竇共同繪製了一幅世界地圖,起名字叫《坤輿萬國全圖》。地圖的繪製參考了西方的相關資料,但並沒有把歐洲放在世界的中心,而是以中國為中心。
這幅最早的世界地圖勾勒出五大洲,並以不同的顏色加以區分。河流是雙曲線,山脈用景觀法勾勒,海洋用墨綠色代替。地圖上顯示了海豹,鯊魚等許多海洋生物,還有鴕鳥,大象等生物。地圖出版後,引起轟動,讓國人大開眼界。萬曆皇帝非常激動。
然後有人問,古代沒有衛星,飛機,無人機。古人是如何繪製記錄山川的地圖的?
其實,最早的繪圖方法是記錄鼓車,即在雙層車上安裝兩個木製機器人。走一裡路,下層就會敲一次鼓,每隔五公裡,上層就會敲一次鍾。這種方法出現在先秦時期。秦朝建立後,測繪工作加快。技術在西漢時期已經完善成熟。
每繪製一幅全國地圖,鼓車只要沿著山川邊緣行走,就能畫出大致輪廓和距離。戰爭時期,地圖非常重要,所以歷朝歷代都非常重視地圖的繪製。
西晉時,有個叫裴休的學者對地圖很感興趣。在多年的研究中,他創造了「六體成圖」法和《禹貢地域圖》。這也是最早的地圖集。其精確的測量結果大大提高了我國的測繪技術。因此,他也被譽為「地圖之父」。
這兩種測繪方法雖然需要實地考察,但在當時要畫出來並不容易。不得不說,這是祖先的智慧。
歷史上生產資料,都是同一定的科學技術相結合的;同樣,歷史上的勞動力,也都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學技術知識的勞動力————鄧小平
這裡是《把酒換一醉》,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咱們後會有期。
歷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時走到艱難險阻的境界。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夠衝過去的。——李道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