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沒有衛星,地圖是怎樣繪製的?徒步丈量法兩千年前就過時了

2020-09-03 雲敘古今

據《尚書·顧命》記載:「大玉,夷玉,天球,河圖在東序」。

2020年6月23日,第五十五顆北鬥衛星發射完成,至此北鬥終於實現了全球組網,歷經三十多年,中國終於擁有了自己完整的衛星導航系統。過了幾天,北鬥導航就正式上架應用商城,用戶可以自由下載使用。衛星在現代社會擁有重要意義,從國家層面來說具有軍事意義,從社會層面來說對普通民眾的出行也有很大幫助。這不由地讓人想到,從前沒有衛星,以前的地圖是怎樣繪製的?其實徒步丈量的方法早在兩千年前就過時了。

原始的測量方式

上世紀七十年代馬王堆漢墓的發現震驚了考古界,當時出土的文物除了大名鼎鼎的素紗襌衣,還有三幅地圖,分別是《地形圖》、《駐軍圖》和《城邑圖》,這三張地圖填補了中國地圖史上的空白,對研究漢代的軍事、城鎮分布等具有重要意義。

在當時,地圖還是需要依靠人工來完成。漢代斥候,也就是現在所說的偵察兵,主要的任務就是刺探敵情、勘查地貌以及繪製地圖。他們的工作就是將自己在戰場附近看到的一切事物,村落、河流、橋梁全部記錄下來。當時沒有現代化的工具,只能夠依靠斥候的繪製技術,所以在精準性等方面存在一定問題。而且繪製的範圍越大,事物越多,精準性也會越差。所以測量一副地圖所含的元素在古代也是一項大工程。

技術的改良

由於靠人工徒步測量距離實在是太辛苦,智慧的古人們製造出了一種測量工具,名叫鼓車。鼓車能夠記錄下來車輛的行進距離。車分為兩層,每層有一個木質小人,鼓車每前進一裡,下層的小人就會敲一下棒槌。每前進十裡,上層的小人就會敲響棒槌。負責繪製地圖的人只需要記錄下來上下層的小人分別敲了多少次棒槌即可。相比於徒步丈量距離,這種方法不僅省時省力,精確度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除此以外,人們測量的方式也從以山川為基準變成了以航線為基準,這樣人們可以坐船行進,速度上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一旦遇到了天氣不好,船隻無法航行的的時候,繪製任務就無法進行下去。但饒是如此,依靠這種方法和工具測量出來的地形地貌已經非常貼合實際了。

製圖六體

當測量完一副地圖中的要素之後,就需要進行繪製。在這裡必須要提到一個人,那就是三國時期的裴秀。他提出的製圖六體可謂是中國製圖歷史上的一個裡程碑了:這個理論中包含了方位、比例、距離、高度、坡度還有距離的換算,是一套完整且實用性強的製圖理論,一直到明清時期還被廣泛沿用。後來,隨著經線和緯線的概念傳入了中國,人們的繪圖方法也隨之發生了改變,但是製圖六體創立的重要意義卻是無法抹去的。

現在我們一提到中國古人們的奇思妙想,最先想到的肯定是「四大發明」,但是實際上除了造紙術、指南針、火藥以及印刷術以外,老祖宗留下的很多東西都對世界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不得不說,幾百年前的中國就是一顆璀璨奪目的珍珠,全世界聞名。

相關焦點

  • 古代沒有衛星,地圖要如何繪製,有一個人解決了這項難題
    科技的發展,讓人們利用現有的衛星技術就能將一張衛星圖製作成高清的地圖,然而古代沒有衛星,那麼他們的地圖又是怎樣繪製完成的,即使沒有發達的設備,也阻擋不了這樣一個人,他親自為人們解決了這一難題。  早期的地圖測量  面對著殘酷的現實,人們只好腳踏實地對每一個地方進行實地測量,不論是什麼樣的地圖,這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古人是怎樣繪製地圖的?拉著「機器人」全國跑,繪製方法了不起
    歷史九點半/文古人沒有衛星,是怎樣繪製地圖的?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大家都知道繪製一幅地圖,需要知道疆域的大致輪廓線,內部的山川河流走向,山脈的等高線,以及兩地之間的距離等。這些在我們現代的科學技術下是很容易做到的,但對古人來說,沒有現代科技設備輔助,辦到是非常不容易的。《山海經》作為一部先秦時期的百科全書,上面就記載了大量的山川河流以及距離,兩座山相隔多少裡,都有大致記載,雖然很多人覺得《山海經》摻雜著神話傳說不可信,但其中關於地理方面的敘述,還是可信的。
  • 古代中國人是如何繪製地圖的?
    「輿」指的是車輛,古人繪製地圖時就是駕著一種叫做「記裡鼓車」的馬車丈量世界,馬車行到哪裡,地圖便畫到哪裡。至於地圖之外的世界,不是一片蠻荒,就是與己無關。在古代中國,只有統治階級才有能力組織大規模的地圖測繪,也只有作為知識分子精英的士大夫才掌握著繪製地圖的秘密。
  • 古代沒有北鬥衛星,那古人是怎麼繪製地圖的?此人解決了這個難題
    譬如傳統的地圖繪製業便是如此,自從人類發明了遙感衛星,繪製地圖的工作就徹底告別的人工。如今,我國成百上千顆「北鬥」遙感衛星在地球外太空公轉,24小時全方位將地球的各種影像資料拍下傳回地面,繪製一張地圖足不出戶,在室內便可輕鬆完成。 那麼,在沒有衛星的時候,我國古人又是如何繪製地圖的呢?
  • 古代沒有衛星和無人機如何繪製最早的「世界地圖」?
    ——雨果(法)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761字,閱讀約2分鐘歷史對事業的是否崇高,是以它的結果來評定的。——喬萬尼奧裡(意)文章類型|歷史文化字數|684,閱讀約2分鐘1986年,天水市放馬灘秦墓公之於眾。在這座墓葬中發現了7幅距今2400多年的地圖。這也是我國最早的地圖,比《禹跡圖》提前1300多年。
  • 沒有衛星以前,中國人畫的地圖是怎樣的?
    我們享受著衛星導航系統帶來的巨大方便,但你可曾想過,沒有衛星以前,古人畫的地圖又是怎樣的呢?在圖形表現上,「華」「夷」兩部分有明顯的差異:「華」被詳細勾勒出了輪廓線;「夷」的部分,除了朝鮮之外,所有國家均沒有呈現出外形,僅以文字(國名)標識。因此,「華」與「夷」(中國與外國)的具體關係,在這裡以圖形的語言,被表現為一種「有形」與「無形」的差別。《華夷圖》的外國部分的繪製參照了唐賈耽的《海內華夷圖》。
  • 達文西發明了「衛星地圖」?
    如今我們走在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穿梭在每一條街道,只要打開一款地圖APP,就能導航到目的地。可是能想像出,在沒有飛機,沒有衛星,沒有精準測繪儀器的年代,是怎樣將地圖繪製出來的呢?沒錯,就是站在制高點繪製地圖,在那個時代,標準地圖一般是鳥瞰圖,鳥瞰圖主要在山上觀測繪製的。
  • 地圖作為世界的圖像——歐洲人繪製的世界地圖的千年之旅
    地圖作為世界的圖像——歐洲人繪製的世界地圖的千年之旅作為16世紀地球儀和世界地圖補充讀物的相關指南中,經常包含這種類型的介紹。在此類介紹中,作者會強調,一個人坐在椅子裡,在一本地圖書陪伴下所完成的對遙遠異域的旅行,要比被難以預料的海洋所支配、在一條船搖晃的甲板上完成的旅行,更愉快也更安全。
  • 古代沒有北鬥衛星,那古人是如何繪製地圖的?這人搞定...
    但是當時並沒有像北鬥衛星這樣的導航系統,那古人究竟是通過何種方法完成地圖的繪製呢?事實上,古代的地圖是十分少見的,並不像我們現在這樣只要打開手機便可以看見地圖了。古代的地圖大多用於軍事或大型的水利工程項目等,所以古代地圖的繪製大多是以人工測量來完成的。例如,我國歷史上出現的最早的一張地圖「禹跡圖」,就是使用準繩和尺規,然後人工繪製出來的。
  • 通過人工智慧、衛星圖像和智能無人機繪製全球汙染地圖
    從繪製全球捕魚船隊到繪製地球上不斷變化的森林,數據、計算和人工智慧都可以得到非常積極的利用。如果我們可以用同樣的方法來處理全球汙染,特別是測繪非法垃圾堆積物,結果會怎樣?四年前,我遇到了下級法官Kenk讓我們基金會的使命是「連接,使世界各地的人們和組織,使我們的地球浪費自由」,當時有113個國家的1500萬名志願者工作清除非法傾倒世界各地的網站。
  • 美繪製出迄今最精細的高清晰度南極衛星地圖
    美繪製出迄今最精細的高清晰度南極衛星地圖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3月13日 09:16 來源:   來源:科技日報   美國宇航局7日發布報告說,宇航局和美國地質勘探局研究人員利用衛星拍攝的1000多張圖片,繪製出了迄今最精細的高清晰度南極洲地圖
  • 歐洲"蓋亞"衛星繪製十億星圖 提高宇宙地圖"解析度"
    原標題:歐洲"蓋亞"衛星繪製十億星圖 提高宇宙地圖"解析度"「蓋亞」衛星繪製十億星圖。(圖片來源:ESA)中國網新聞9月19日訊 據美國《每日科學》報導,近日歐洲航天局「蓋亞」衛星繪製出十億星圖。如上圖所示,該十億星圖為一份高空間解析度的太空地圖,基於歐洲航天局發射的「蓋亞」衛星的觀測數據繪製。每個單位區域的光源數量不同,體現在地圖上的灰度也不同。最淺的區域對應的光源數量為500000每平方度(參考近地圖中心的半人馬座)。
  • 古代人如何繪製地圖?古希臘人完全靠步行丈量
    雖然技術的發展讓繪製地圖變得相當簡單,但是人類事實上花了幾個世紀的時間來完善繪製地圖的技術。那麼你知道古人如何繪製地圖嗎?可能有人會認為地圖描繪的都是陸地、河流和道路,但最早的地圖實際上描繪的是夜空,也就是說,描述的是人們對天空觀察的結果。
  • 中國古代沒有衛星,是怎麼畫地圖的!網友:祖先太牛了
    這些在我們的現代科學技術下很容易實現,但對於古人而言,如果沒有現代技術設備的幫助,就很難做到這一點。  《山海經》作為先秦時期的百科全書,上面記載了大量的山川與遠方,兩山相互分離,有大致記載,雖然很多人認為是《山海經》混有神話和傳說不能寫信,但地理方面的描述仍然可信。
  • 繪製海底地圖:衛星數據顯示海床以下1英裡處有未知山脈
    · 海底約有80%的版圖被沉澱物覆蓋或沒有繪製出來。  · 該地圖是到目前為止關於海底世界最詳細的描繪。  通過衛星的最新數據,科學家們已經揭示了海底的一些從未被記錄的特徵。  直到現在,海洋深處仍然是我們在這個星球上探索的最少的地方,80%海底版圖還沒有繪製出來。  但是,結合歐洲太空總署和美國太空總署的數據,地球物理學家可以繪製出迄今為止最詳盡的山脈、溝壑和海底高原的地圖。
  • 在沒有衛星的古代,人們靠什麼畫地圖?
    以天文定位法結合三角測算繪製地圖必然要超出給定領土的限制,國家地圖將不再作為一個獨立實體存在,繪圖將變成一項全球性的努力,整個歐洲的地圖都需要以這種新標準重新繪製。測繪法國地圖之時,皇家科學院便認識到可以用同樣方法勘定地球上其他各點及國家間的界線,開始設法派人去歐洲各國、法屬蓋亞那、西印度、非洲、南亞和東亞等地測繪,並且匯集起耶穌會士等各修會成員以及其他旅行者從異國他鄉發來的報告。
  • 4000年前的古老地圖,繪製精確無比,或是史前未知文明繪製
    後來,自從日心說被提出以後,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地球本身並沒有活動,星辰和太陽也沒有活動。在過去,人們一直在爭論地球和太陽誰是「中心」,直到近代,人們發明了太空飛行器和探測器,才終於明白地球是圓的。地圖的精確繪製是在1513年完成的。這個領航員也畫過其他地圖,從他的筆記中,一些研究小組了解到他畫的古代地圖年代不同,從公元500年前到印地安時代。
  • 古代就有「世界地圖」,以前沒有衛星,他們是如何做到的?
    自從有了地圖之後,就為人們的出行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即使去往一個陌生的地方,只要有地圖的幫忙,我們也不會迷失方向。隨著現代科技的快速發展,地圖的形式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最初的紙質地圖,到現在的電子地圖,甚至還出現了語音導航的地圖。
  • 神秘的遠古文明——是誰繪製了最早的古地圖
    可是,一幅古地圖的發現卻打破了人們這固有的觀念,這幅古地圖說明了早在幾千年前,人類就已經開始了對南極的探險,並且繪製了最早的地圖,這是多麼不可思議的事情,令人驚訝不已又令人高度興奮。最早的古地圖是皮瑞雷亞斯的地圖,它不是任何的騙局,而是公元1513年在君士坦丁堡繪製成的。
  • 愛好者收藏30張日軍繪製長沙地圖 部分至今仍準確
    其中,大部分地圖在1936年至1938年印製。  「待地圖印製完畢,日軍發動了長沙會戰。1939年9月,日軍突破汨羅江和新牆河兩道防線,從東、北兩個方向直撲長沙而來,第一次長沙會戰打響。」成洋認為,日軍前後發動3次長沙會戰,絕對不是打到哪裡是哪裡這樣簡單,而確實是依據早前準備好了的地圖有備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