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地圖出現在何時?當時是如何製作的,地圖用在哪兒?

2021-01-11 騰訊網

中國古代地圖出現在何時?當時是如何製作的,地圖用在哪兒?

我們生活在現在的人們對於地圖是相當熟悉,工作和生活中越來越離不開地圖,去一個單位或地方,駕車旅遊等等都用上了電子地圖了。但是你們知道在古代是什麼時候開始出現地圖的嗎?我們的先民在那個時候是怎麼樣製作地圖和實用地圖的呢?老龍在下面就在本期圖文中和大夥談一談。古代地圖一般畫在羊皮紙或石板上,傳統地圖的載體多為紙張,隨著科技的發展出現了電子地圖等多種載體。

01

關於地圖的定義:地圖(dì tú,英文:map),是依據一定的繪製法則,使用製圖方法,通過製圖綜合在一定的載體上,表達地球(或其他天體)上各種事物的空間分布、聯繫及時間中的發展變化狀態繪製的圖形。

現階段地圖的定義是:以一定的數學(Math)法則(即模式化)、符號化、抽象化反映客觀實際的形象符號模型或者稱為圖形數學模型。地圖是根據一定的數學法則,將地球(或其他星體)上的自然和人文現象,使用地圖語言,通過製圖綜合,縮小反映在平面上,反映各種現象的空間分布、組合、聯繫、數量和質量特徵及其在時間中的發展變化。

02

關於地圖的製作方法,可以這樣表述:地圖是按一定的比例運用線條、符號、顏色、文字註記等描繪顯示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行政區域、社會狀況的圖形。隨著科技的進步,地圖的概念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如將地圖看成是"反映自然和社會現象的形象、符號模型",地圖是"空間信息的載體"、"空間信息的傳遞通道"等。

地圖是按照一定法則,有選擇地以二維(2D)或多維形式(3D)與手段在平面或球面上表示地球(Earth)(或其它星球)若干現象的圖形或圖像,它具有嚴格的數學基礎、符號系統、文字註記,並能用地圖概括原則,科學地反映出自然和社會經濟現象的分布特徵及其相互關係。

03

中國夏禹時鑄造了九鼎圖;《周禮》中有"天下地圖"、"土地地圖"、"金玉錫石之圖"等記載。公元前168年繪在帛上的地形圖、駐軍圖和城邑圖是我國現存最早實測地圖。

希臘的託勒密(公元90--168年)是第一個用普通圓錐投影繪製地圖的人。

約公元前2500年製作在粘土片上的古巴比倫地圖(用簡單方法表示山脈、四個城鎮、入海河道及地形特徵),是現存最古老的地圖。

04

地圖在中國古代是指描摹土地山川等地理形勢的圖,今稱說明地球表面的事物和現象分布情況的圖,上面標著符號和文字,一般都著上顏色。

關於地圖的記載,中國古籍不同時期的史料均有詳細的記載。

《周禮·地官·土訓》:"掌道地圖,以詔地事。"鄭玄註:"說地圖九州形勢山川所宜。"《戰國策·趙策二》:"臣竊以天下地圖案之,諸侯之地,五倍於秦。"

《史記·刺客列傳》:"誠得樊將軍首與燕督亢之地圖,奉獻秦王,秦王必說見臣。"

宋周輝《清波別志》卷上:"上命取地圖視之。"

陸定一《老山界》:"我們決定要爬一座三十裡高的瑤山,地圖上叫越城嶺,土名叫老山界。"

按,地圖之學,中國自古重之。《史記》、《漢書》明言輿地圖者甚多;晉裴秀自製《禹貢地域圖》十八篇;唐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以當時四十七節鎮為標準,每鎮篇首皆有圖,但俱佚不存。

現存最古的地圖有1974年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帛繪地圖二幅,其次為現存西安碑林之劉豫阜昌七年刻石的《華夷圖》與《禹跡圖》。

05

春秋戰國以來,戰爭頻繁,產生了對地圖的需求。當時已經提出:「凡主兵者必先審知地圖,…然後可以軍襲邑,舉措知先後,不失地利。」

據《漢書·藝文志》所記,著名的《孫子兵法》就附有圖九卷,全部兵書53家共有附圖43卷之多,可惜現在都已失傳。

同時,郡縣制的逐步發展,也使戰國諸王既有需要又有可能繪製地圖以便於集權統治。所以戰國時提起割地常常就聯繫到獻圖著名的如荊軻藏匕首的圖卷,就是燕國督亢地區的地圖。

秦統一後更製備了全國地圖,蕭何入關便先收取了秦王朝的「律令圖書」,因而能「具知天下厄塞、戶口多少、強弱之處」。其後兩漢建立封國也往往根據地圖區劃疆界,淮南王劉安謀反時,又曾同其左右考察地圖部署進兵路線。說明當時中央王朝以至各地方政府都備有詳明適用的地圖。

06

但是,這些地圖也沒有保存下來。而照晉學者裴秀的說法,似乎漢代地圖水平很差,千多年來一直弄不清楚。1973年,在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墓發現三幅用帛繪製的地圖,這才提供了確鑿的實物資料,證明西漢初年我國製圖學已達到相當高的科學水平。

比如一幅當時長沙國南部地圖,其主區是按十七萬分之一至十九萬之一的例,繪製了今湖南、廣東、廣西交界的地區,包括地貌、水系、居民點、交通網四大要素,其主要河流、山脈和城邑的方位都很準確,繪製技術也達到相當熟練的程度並有統一的圖例。

這不僅是目前世界上已發現的最早的一幅地圖,它的精確度甚至比明清時代有關這一地區的地圖還要高些。這可能是由於它的主區是通過製圖者親身經歷、實地勘測而繪製成的。這同一幅圖上的近鄰區和遠鄰區還是繪得不很準確以至很不準確的。另兩幅一是長沙國南部駐軍圖,繪的是同一地區,但突出標明幾支軍隊的配置情況。另一幅是一個縣城的平面圖,繪有城垣和房屋等,也都有一定價值。

07

全世界的地方的方向都是統一的。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但是,古代世界各地的地圖是不一樣的。

在歐洲中世紀的若干世紀裡,受基督教文化的影響,歐美地圖是上東到上南到上北,耶路撒冷成為地圖圓盤的朝向,東方被要求放在上方,仰望著伊甸園。

在大航海的時代,義大利的一位僧侶法·莫拉於1459年出版了一張圓形地圖,第一次正確顯示出印度洋和大西洋在非洲南端是相通的。但是,這張地圖將南方設置在頂部,據說是受到了早先伊斯蘭地圖的影響。實際上,澳大利亞人也使用過南方在上的地圖。

08

中國上古時期地圖多以南為上,與古代的方位觀有關。中國古代在各個方位中,以南為尊,如古代祭天的地方就位於城市南郊。這一觀念反映在地圖上,便是把南方置於圖的上方。

宋代保存下來的一些石刻地圖珍品《華夷圖》《平江圖》《地理圖》《長安城圖》《禹跡圖》《九域守令圖》等,它們多是以北為正方位的。

到了中國封建時期,南宋以前,北方政治經濟發展相對發達南方還屬於蠻夷之地,皇帝定都幾乎都在北方,所以就有了以北為尊的說法。那麼北上南下的說法就很自然了。

皇帝的坐位的方向一向都是坐北朝南的,南面朝臣的成語你也應該聽過吧!北為皇帝,高高在上,南為臣子,俯首在下。

另外,中國人生活在北半球,但古人卻不這樣認為,他們的意識裡,中國是世界的中心,而中國的"中"就是這樣來的。他們白天看到的太陽無論東升西落,它始終都是在南方,晚上夜觀星象,抬頭正對著象徵帝王的北鬥七星,這樣,"上北下南"也符合一般百姓的生活習慣。

看了老龍寫的本期圖文,您對中國古代的地圖這件事是怎麼看的呢?歡迎留言討論,別忘記給老龍的文章點個讚!

相關焦點

  • 地圖上的中國:帶你看看中國古代地圖製作的歷史
    ,要靠衛星在天空中拍攝並且對地面傳輸數據,由此才有了如此精準詳細的現代地圖,但是與此同時我們也很疑惑這樣一個問題,人類上個世紀才發明了衛星,那麼我們中國古代是如何繪製出地圖的?(關注微信公眾號「水經注GIS」,回復「下載器」獲取插圖所示地圖軟體)中國古代地圖學原理的規範化始於西晉的裴秀。唐宋時期,隨著地圖學技能的不斷提高,出現了越來越多超越上一代的地圖和地圖學理論,標誌著我國地圖學水平的開始到了一個全新的階段。
  • 世界地圖是怎麼產生的,中國又是何時被歐洲人納入世界地圖?
    那麼中國何時出現在世界地圖之上的呢?世界地圖的繪製還得提一個出生在十七世紀末期的天文學家,他就是卡西尼,他是法國皇家的一位天文學家,他的出現為繪製地圖帶來了一項很重要的貢獻,利用天文方面的知識來精確確定經緯度,經緯度可以確定一個坐標點,確切的經緯度就是用他出版的月球時刻表來體現,當時他擔任的是法國皇家天文臺的臺長,直到他的去世法國也沒有完成全國地圖的繪製工作,不過在他研究測繪的基礎上,他的後人繼續完成這項偉大的工作
  • 經天緯地:中國古代地圖博覽
    中國古代地圖的影響和存貯都並不局限於中國,一部中國古代地圖流傳史就是一部中外文化交流史,對中國古代地圖的研究也具有超越中國本身的世界意義。中國文化在對外交流方面的態勢是西入東傳,地圖文化也是如此。一方面,從唐代開始中國地圖大量傳入朝鮮半島、日本和越南,推動了漢字文化圈內的朝鮮、日本和越南等國地圖的發展,構成了以中國為中心的「東亞地圖文化圈」,共同反映了東亞的世界觀和地理觀。
  • 古代中國人是如何繪製地圖的?
    「輿」指的是車輛,古人繪製地圖時就是駕著一種叫做「記裡鼓車」的馬車丈量世界,馬車行到哪裡,地圖便畫到哪裡。至於地圖之外的世界,不是一片蠻荒,就是與己無關。在古代中國,只有統治階級才有能力組織大規模的地圖測繪,也只有作為知識分子精英的士大夫才掌握著繪製地圖的秘密。
  • 遠古地圖之謎——「皮爾·裡斯地圖」
    「皮爾·裡斯地圖」是一張揭秘遠古地球的地圖,它精確地顯示著的部分歐洲西海岸和非洲北部地形和巴西海岸的地形地貌,其上描繪了包括亞述爾群島和加納利群島在內的多個大西洋島嶼,這些島嶼被認為是古代神話虛構出來的場景,據說此張神秘的地圖是由16世紀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海軍上將家皮爾·裡斯繪製的。
  • 古代地圖是怎樣「畫」出來的
    最近大家對於中國古代的地圖有很大興趣。今年央視春節聯歡晚會上的《絲路山水地圖》不僅反映了明代中國和西方的陸路交通,還代表了中國古代地圖製作的一種傳統,注重旅行者視角。   中國歷史上,更科學的製圖傳統來源於魏晉時期的裴秀。裴秀曾任職司空,負責地籍管理。他發現前人地圖沒有比例尺,而且方位也不嚴謹。他摸索出繪製地圖的六項原則:分率、準望、道裡、高下、方邪、迂直。
  • excel圖表技巧:如何用VBA製作動態地圖
    「數據地圖」是很多行業領域都需要的,但是要把它做好卻並不容易,難度係數:中,複雜係數:高!在全國一盤棋的抗疫戰略中,我們部落窩總覺得應該做點什麼來表示我們也是這其中的一份子,所以作者E圖表述還是將這個圖做了出來,希望用我們EXCELER的特有方式來為這次「戰疫」奉獻我們特有的力量。
  • 中國古代地圖數量龐大,為何沒有得到重視
    數量如此龐大的地圖在以往中國古代地圖的整理與研究中基本被忽略了,其原因一方面是古籍中的插圖大多是刻版印刷的,精美程度難以與繪本地圖相比;另一方面,傳統中國古代輿圖的研究大都只關注那些體現了「科學性」、看上去繪製「準確」的地圖
  • 古代沒有衛星,地圖要如何繪製,有一個人解決了這項難題
    科技的發展,讓人們利用現有的衛星技術就能將一張衛星圖製作成高清的地圖,然而古代沒有衛星,那麼他們的地圖又是怎樣繪製完成的,即使沒有發達的設備,也阻擋不了這樣一個人,他親自為人們解決了這一難題。  早期的地圖測量  面對著殘酷的現實,人們只好腳踏實地對每一個地方進行實地測量,不論是什麼樣的地圖,這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古代沒有衛星和無人機如何繪製最早的「世界地圖」?
    在這座墓葬中發現了7幅距今2400多年的地圖。這也是我國最早的地圖,比《禹跡圖》提前1300多年。1602年,明代地理學家李之藻和傳教士利瑪竇共同繪製了一幅世界地圖,起名字叫《坤輿萬國全圖》。地圖的繪製參考了西方的相關資料,但並沒有把歐洲放在世界的中心,而是以中國為中心。這幅最早的世界地圖勾勒出五大洲,並以不同的顏色加以區分。
  • 世界最神秘的地圖, 誕生於500年前, 地圖上出現了不該出現的畫面!
    地圖是人類在發展的過程中,為了研究世界環境而製作出來的一種圖像,地圖上記載的是不同時代和地區人們對世界真實面貌的描述,不同地方的人們在地圖的製作上也有所差異
  • 在沒有衛星的古代,人們靠什麼畫地圖?
    其中有的是經耶穌會士流傳到歐洲的中國地圖,有的是耶穌會士編輯或製作而在歐洲出版的地圖,還有的是歐洲製圖家利用耶穌會士提供的資料完成的地圖。此圖之出版意味著耶穌會士對知識界的影響範圍和當時歐洲製圖界的最高成就。出版者(約翰·布勞Joan Blaeu)為荷蘭首席製圖家,而阿姆斯特丹是當時歐洲的製圖及地圖出版中心,歐洲人對中國的興趣和對海外地圖的興趣產生大面積交集,耶穌會士塑造的中國形象通過地圖在歐洲更為人知。
  • 中國古代沒有衛星,是怎麼畫地圖的!網友:祖先太牛了
    目前,中國考古發現的最早地圖是在戰國時期繪製的。它們於1986年在甘肅省天水市天茂海灘秦墓出土。  共有7幅地圖,但7幅地圖主要是秦國的山區河流。世界上最早的國家地圖。  然後,像《跟蹤地圖》和《華誼地圖》這樣的國家地圖,1000年前,人們不依賴現代技術,它如何如此準確?  事實上,古人繪製地圖,有些是方法,甚至今天仍然使用一些方法。
  • 古地圖秘密:中土世界存在?美洲出現中文地圖時,有侵華打算嗎?
    古地圖裡有很多秘密,繪製方法東西也有差異,。中國古代繪製地圖的的方法獨樹一幟,與西方繪製地圖的方法還不一樣。但地圖其實都是遵從數學法則的。出現在圖上的,是自然現象或社會現象的概括和符號,而且被縮小了很多。據歷史考證,石器時代的人類就開始製作地圖。古埃及人用蘆葦繪製地圖,但蘆葦易損,所以古埃及的地圖留下來的並不多。
  • 古地圖上的方向
    東南西北的概念,在中國歷史上從神話傳說時代起就已有之,如「伏羲氏立渾儀,測北極高下,量日影長短,頂南北東西」(《宋史·方技·韓顯符傳》);古代也用「四象」作為方位,先秦的《禮記·曲禮》記載:「行前朱鳥而後玄武,左青龍而右白虎。」這裡用朱鳥、玄武、青龍、白虎四方星宿名表示前南後北,左東右西。
  • 中國最早的「世界地圖」,沒有高科技手段,古人是如何繪製來的?
    利瑪竇在繪製《坤輿萬國全圖》時參照了西方世界地圖,但並沒有採用將歐洲作為世界中心的一貫做法,而是將東亞地區居於世界地圖中央,這樣一來中國便位於了世界的中央,這也開創了中國繪製世界地圖的新模式。在當時《坤輿萬國全圖》上已經展現出了五大洲最早的輪廓,並且各州都有特有顏色以便區分,山脈還採用了寫景法的描繪方式十分直觀,而河流則由雙曲線來取代,海洋還用了深綠色來代替。
  • 地圖的歷史⑥︱遊走在製圖學與山水畫之間的中國傳統地圖
    之所以現在的大眾對古代中國的製圖學成就知之甚少,最大的原因恐怕有二:第一是相比於西方世界,古代中國留存下來的地圖文物實在是不多,比如從東晉一直到唐朝中後期,中國拿得出手的地圖類文物可以用少得可憐來形容;第二是傳統地圖發展到後期,引入了過多的美學元素,尤其是山水畫的技巧,從而削弱了其科學性。
  • 地圖作為世界的圖像——歐洲人繪製的世界地圖的千年之旅
    這幅1472年的T-O地圖是世界上已知的第一幅印刷地圖。德克薩斯大學阿靈頓分校。)本書介紹了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和巴洛克時期的歐洲人如何在地圖上描繪世界;歐洲人的世界地圖在這一千年中如何變化和發展;誰製作了世界地圖,他們製作地圖有什麼用途;他們為誰製作地圖,他們又是如何製作的。
  • 古代沒有北鬥衛星,那古人是怎麼繪製地圖的?此人解決了這個難題
    如今,我國成百上千顆「北鬥」遙感衛星在地球外太空公轉,24小時全方位將地球的各種影像資料拍下傳回地面,繪製一張地圖足不出戶,在室內便可輕鬆完成。 那麼,在沒有衛星的時候,我國古人又是如何繪製地圖的呢?
  • 地圖的「進化史」世界上第一幅地圖,是什麼時候被製作出來的?
    在希臘古代,許多哲學家和數學家在地圖製作的理論研究中發揮了不可磨滅的作用從17世紀下半葉起,地圖製作的主導地位從荷蘭轉移到法國。路易十四繪製了法國新地圖,實施了「歐洲勘測計劃」後,派人到世界各地進行實地考察,準確繪製了世界地圖。其中多名傳教士來到中國來華參加清政府組織的全國測繪製圖調查,推動西方地圖學傳入中國。測繪工作持續了10年。1718年,共完成黃禹圖和各省分圖32幅。然而,清政府將其隱藏在政府內部,未能發揮其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