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長寬比例達到24比1,如何繪製全國地圖?

2021-02-13 史官

地圖是根據繪圖法則,將地球上各種事物的空間分布繪製在一定載體之上的圖形。這個載體可以是布帛,也可以是紙張。古代的地圖基本用於軍事領域,屬於行軍打仗的必備之物,由於非常珍貴,大多都是繪製在布帛之上。而現在的地圖,廣泛應用於科學、文化、教育、交通等實踐活動中的各個領域,種類複雜多樣,已經屬於普通的消費品,所以主要繪製在紙張之上,而且隨著技術的進步,現在的地圖還可以做成電子地圖,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使用。

通過各種各樣的地圖,人們可以清晰直觀地得到想要的訊息,比如交通地圖,想要查詢的具體位置和方位,都可以一目了然。歷史地圖,可以看到歷史上各個王朝的疆域範圍。世界地圖,可以看到各個國家的名字、範圍、位置,以及版圖形狀等等。當然還有各個國家的地圖,這是根據每個國家的領土範圍繪製而成的地圖。由於涉及各個國家的國界線,所以相應的要求更加嚴格。

世界各國的地圖繪製,主要採用等面積割圓錐投影或方位投影的方式,比例尺為一比一萬到一百萬不等,依據具體國家的領土面積而定,還可以更小。地圖的長寬比,通常為五比四。這種長寬比例,基本可以適用於各個國家的版圖。

比如我國的很多地圖冊,通常都是五比四的比例,就可以把全國的範圍完美的展示,不過南海諸島大多都是繪製在地圖的一側,這是因為,如果完全繪製出我國的範圍,包括南海諸島,南北的跨度太大,所以會選擇分別展示。同理,美國的地圖也比較類似,把阿拉斯加,夏威夷單獨展示,原因也是跨度太大。所以,凡是版圖跨度太大的國家,都很難在五比四的地圖中完全展示。特別是那些版圖狹長的國家,南北跨度大,東西跨度小,基本無法繪製五比四的地圖。

最典型的國家就是南美的智利,智利是世界上版圖最狹長的國家,南北長4352千米,東西最大寬度為362.3公裡,平均寬度為180公裡,長寬比例為24比1,這就好比一位身高1米7的姑娘,腰部寬度還不足15釐米,A4腰算什麼,這可以說是32開的腰。如果智利這樣長寬比例,印在五比四的紙張之上,那就相當於在紙張的中間,印上一根豎條,兩邊有大片空白,不僅難看,而且地圖也根本看不清。所以智利24比1的長寬比,很難使用傳統的地圖繪製方式。那麼智利怎麼繪製全國地圖呢?

這個問題曾經一度難倒智利人,但經過不斷的探索,以及市場的檢驗之後,智利最終產生了六種比較主流的地圖繪製方式。第一種就是橫著印,把智利版圖橫著印在地圖之上。

第二種,斜著印,把智利版圖傾斜印在地圖上。這兩種方式,不再遵循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原則。主要應用於不強調自然地理信息的地圖種類,採用這兩種繪製方式,基本都是行政區劃的地圖冊。

第三種,買一贈一方式。即買智利地圖,贈送阿根廷地圖,由於智利版圖過於苗條,很多地圖廠商為了美觀,在繪製本國的地圖時,通常會印上隔壁阿根廷的地圖,以達到地圖充實的效果。當然側重點還是智利本國的地圖,阿根廷基本就是一個輪廓,起到襯託的作用。

第四種,合二為一方式。即印製兩種智利全圖,一個為智利全圖,一個為智利主要地區的細節圖,然後將其合二為一。其中的主要地圖,指的是智利中北部地區,首都聖地牙哥南北約700多公裡,總長約1500公裡的範圍內,是智利人口的主要聚居區。這種方式的地圖也比較美觀實用,應用比較廣泛。

第五種,一分為二方式。即不再繪製智利全圖,而是把智利一分為二,分成南北兩部分,分別繪製在地圖的左右兩邊。其中具體的分界點為馬烏萊河,這也是實際智利南北的分界線。這種方式也比較美觀,但由於沒有繪製整體全圖,常受到詬病。

第六種,傳統方式。即採用最傳統的豎印方式,不過地圖的比例不可能是五比四,而是一比四,甚至更小,繪製完成後,基本就是一張長條形的地圖,酷似我國的對聯。以上大體就是智利常用的地圖繪製方式,體現了智利人在地圖繪製方面的無奈。

相關焦點

  • 智利繪製全國地圖,為何經常把南極畫進去?
    而智利一個國家的南北長度就達到了4350公裡,比第二第三名相加還要長一千公裡。如此獨特的版圖形狀,給了智利很多便利,也為智利增添了很多煩惱,便利是為智利節省基礎設施建設的開支,全國只修了一條貫通南北的鐵路,就基本解決了智利南北交往的問題。而煩惱則是地圖繪製方面。
  • 智利南北長4000公裡,東西僅寬100公裡,該怎麼印地圖裡?
    ,其國土長寬比達到驚人的22:1,是國土最狹長的國家,東西方向最窄處97千米,最寬處也不過362千米,南北卻長4352千米,橫跨了38個緯度。 智利在北方和南方對領土的貪婪徵服,也使該國領土形狀像一條貪吃蛇一樣,不斷地拉長,最終成就了今天的世界最狹長國家。而且智利人民對如今22:1的國土長寬比例還是不夠滿足,想要進一步發揚人定勝天的開拓精神,對海峽對面的世界極地南極半島提出了主權要求,打算再接再厲創造國土狹長新的世界紀錄。
  • 古人是怎樣繪製地圖的?拉著「機器人」全國跑,繪製方法了不起
    歷史九點半/文古人沒有衛星,是怎樣繪製地圖的?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大家都知道繪製一幅地圖,需要知道疆域的大致輪廓線,內部的山川河流走向,山脈的等高線,以及兩地之間的距離等。目前考古發現中國最早的地圖繪製於戰國時期,1986年在甘肅天水放馬灘秦墓出土,共有7幅,但這7幅地圖繪製的主要是秦國境內山川水系,目前存世的最早的全國地圖主要是《禹跡圖》和《華夷圖》。《禹跡圖》和《華夷圖》參考唐代的《海內華夷圖》,宋朝時繪製,經過不斷地完善,和今天我們看到的全國地圖已經非常接近,特別是境內的長江、黃河等水系的輪廓十分接近當下,看完讓人驚訝古人的智慧。
  • 古代中國人是如何繪製地圖的?
    「輿」指的是車輛,古人繪製地圖時就是駕著一種叫做「記裡鼓車」的馬車丈量世界,馬車行到哪裡,地圖便畫到哪裡。至於地圖之外的世界,不是一片蠻荒,就是與己無關。在古代中國,只有統治階級才有能力組織大規模的地圖測繪,也只有作為知識分子精英的士大夫才掌握著繪製地圖的秘密。
  • 根據比例和尺寸怎麼計算屏幕的長寬
    首先要知道的是,屏幕尺寸說的是屏幕對角線的長度,單位是英寸,1英寸=2.54釐米。拿ipad mini5距離7.9英寸距舉例,它的屏幕對角線長度為7.9英寸,換算為釐米就是7.9x2.54=20.066釐米。
  • 中國最早的「世界地圖」,沒有高科技手段,古人是如何繪製來的?
    1986年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位於甘肅省天水市的放馬灘秦墓出土了7幅地圖,經過文物考古專家的研究確定這些地圖是迄今為止中國最早的地圖。中國國家測繪局證實,它們比中國經實測保存至今的最早的地圖——西安碑林中的《華夷圖》和《禹跡圖》早1300多年,比1973年湖南長沙馬王堆出土的《西漢圖》約早300年。沒有高科技手段的幫助,那我們的古人又是怎麼繪製出這些地圖的呢?
  • MatrixNets:可替代FPN,用於目標檢測的可感知比例和長寬比的網絡結構
    xNets將具有相似大小和高寬比的目標映射到專門的層中,從而使xNets是一種可感知比例和長寬比的網絡結構。作者利用xNets來增強單階段(One-stage)目標檢測框架。首先,作者將xNets應用於基於錨(anchor)的目標檢測,用於預測目標中心並回歸左上角和右下角。
  • 用R繪製最完整中國地圖
    我們前邊用三篇推文介紹了用R對世界地圖搭配數據的繪製,分別是:用ggplot2包繪製主要地區和城市的疫情格局:用tmap包繪製國家/地區水平的整體情況:如何用R繪製新冠病毒世界格局(二)(附完整代碼)。
  • 古代沒有衛星和無人機如何繪製最早的「世界地圖」?
    在這座墓葬中發現了7幅距今2400多年的地圖。這也是我國最早的地圖,比《禹跡圖》提前1300多年。1602年,明代地理學家李之藻和傳教士利瑪竇共同繪製了一幅世界地圖,起名字叫《坤輿萬國全圖》。地圖的繪製參考了西方的相關資料,但並沒有把歐洲放在世界的中心,而是以中國為中心。這幅最早的世界地圖勾勒出五大洲,並以不同的顏色加以區分。
  • 史上印地圖最難的國家:南北跨近40個緯度,卻比臺灣省還窄
    智利的國土的長寬比達22:1,而我國則是接近1:1的狀態,這就導致我們的地圖看起來很飽滿,而智利的地圖只能像捲軸一樣 地圖如何畫才好呢?
  • 科學家繪製迄今最完整宇宙3D地圖呈現5萬星系
    據悉,這是迄今為止繪製的最完整的3D本地宇宙地圖,所涵蓋的星系最遠距地球3.8億光年  北京時間6月17日消息,科學家繪製了一幅壯觀的臨近宇宙3D地圖,呈現2微米全天巡天計劃(以下簡稱2MASS)在紅外線條件下觀測到的5萬個星系。這幅不可思議的星系圖可幫助科學家了解宇宙如何形成和演變。據悉,這是迄今為止繪製的最完整的3D本地宇宙地圖,所涵蓋的星系最遠距地球3.8億光年。
  • 古代沒有衛星,地圖要如何繪製,有一個人解決了這項難題
    科技的發展,讓人們利用現有的衛星技術就能將一張衛星圖製作成高清的地圖,然而古代沒有衛星,那麼他們的地圖又是怎樣繪製完成的,即使沒有發達的設備,也阻擋不了這樣一個人,他親自為人們解決了這一難題。  早期的地圖測量  面對著殘酷的現實,人們只好腳踏實地對每一個地方進行實地測量,不論是什麼樣的地圖,這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古代沒有北鬥衛星,那古人是怎麼繪製地圖的?此人解決了這個難題
    譬如傳統的地圖繪製業便是如此,自從人類發明了遙感衛星,繪製地圖的工作就徹底告別的人工。如今,我國成百上千顆「北鬥」遙感衛星在地球外太空公轉,24小時全方位將地球的各種影像資料拍下傳回地面,繪製一張地圖足不出戶,在室內便可輕鬆完成。 那麼,在沒有衛星的時候,我國古人又是如何繪製地圖的呢?
  • 「地圖開疆」?日本繪製植被地圖以宣示對爭議島嶼主權
    據日本《讀賣新聞》5日報導,有消息人士稱,日本政府計劃在2021財年期間編制日本北方地區的植被地圖。報導稱,由於日本政府無法對「北方四島」(俄羅斯稱南千島群島)進行現場視察,就計劃利用衛星圖像繪製地圖。此舉旨在向國際社會宣示「北海道東部的群島是日本領土的固有部分」。
  • 古代人如何繪製地圖?古希臘人完全靠步行丈量
    雖然技術的發展讓繪製地圖變得相當簡單,但是人類事實上花了幾個世紀的時間來完善繪製地圖的技術。那麼你知道古人如何繪製地圖嗎?可能有人會認為地圖描繪的都是陸地、河流和道路,但最早的地圖實際上描繪的是夜空,也就是說,描述的是人們對天空觀察的結果。
  • 古代沒有北鬥衛星,那古人是如何繪製地圖的?這人搞定...
    但是當時並沒有像北鬥衛星這樣的導航系統,那古人究竟是通過何種方法完成地圖的繪製呢?事實上,古代的地圖是十分少見的,並不像我們現在這樣只要打開手機便可以看見地圖了。古代的地圖大多用於軍事或大型的水利工程項目等,所以古代地圖的繪製大多是以人工測量來完成的。例如,我國歷史上出現的最早的一張地圖「禹跡圖」,就是使用準繩和尺規,然後人工繪製出來的。
  • 1.3.1《 知道地圖的比例尺有什麼用處?》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一章《地球和地圖》第三節   地圖的閱讀之微課1①比例尺的定義及公式是什麼?
  • 目前全國月薪上萬的人數比例是多少?能達到20%嗎?
    雖然目前在一些發達地區月薪上萬是非常普遍的一個事情,比如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方,月薪過萬的人數比例都達到25%以上,但是從全國範圍來說,真正能夠月薪達到1萬以上的比例其實是非常少的。在今年4月份的時候,騰訊曾經利用大數據做過一份市場調研報告,根據這份市場調研報告結果顯示,目前我國月薪在1萬塊錢以上比例最多的6個城市大概如下。
  • 避免繪製「問題地圖」!廣西上線海量標準地圖供公眾免費下載使用
    8月29日是全國測繪法宣傳日。今年全國測繪法宣傳日暨國家版圖意識宣傳周的主題為「規範使用地圖 一點都不能錯」。細心的市民可能會注意到,在標準的中國地圖上,會特別標註一些島嶼,即使這些島嶼在地圖上僅是一個小點,實際面積也很小。這些不起眼的小點能否隨意去掉?答案是「一點都不能錯」。
  • 愛好者收藏30張日軍繪製長沙地圖 部分至今仍準確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為資料圖片  本版撰文/記者 範亞湘  長沙東、北部重點鄉鎮和關隘都專門單獨繪製了地圖,連一條鮮為人知的羊腸小道都可以在地圖裡找到,「日軍70多年前繪製的長沙地區地圖,那樣精密、詳盡,有些地圖至今還很準確」。1939年9月到1942年1月期間,中國軍隊與侵華日軍在長沙進行了3次大規模的激烈攻防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