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圖是根據繪圖法則,將地球上各種事物的空間分布繪製在一定載體之上的圖形。這個載體可以是布帛,也可以是紙張。古代的地圖基本用於軍事領域,屬於行軍打仗的必備之物,由於非常珍貴,大多都是繪製在布帛之上。而現在的地圖,廣泛應用於科學、文化、教育、交通等實踐活動中的各個領域,種類複雜多樣,已經屬於普通的消費品,所以主要繪製在紙張之上,而且隨著技術的進步,現在的地圖還可以做成電子地圖,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使用。
通過各種各樣的地圖,人們可以清晰直觀地得到想要的訊息,比如交通地圖,想要查詢的具體位置和方位,都可以一目了然。歷史地圖,可以看到歷史上各個王朝的疆域範圍。世界地圖,可以看到各個國家的名字、範圍、位置,以及版圖形狀等等。當然還有各個國家的地圖,這是根據每個國家的領土範圍繪製而成的地圖。由於涉及各個國家的國界線,所以相應的要求更加嚴格。
世界各國的地圖繪製,主要採用等面積割圓錐投影或方位投影的方式,比例尺為一比一萬到一百萬不等,依據具體國家的領土面積而定,還可以更小。地圖的長寬比,通常為五比四。這種長寬比例,基本可以適用於各個國家的版圖。
比如我國的很多地圖冊,通常都是五比四的比例,就可以把全國的範圍完美的展示,不過南海諸島大多都是繪製在地圖的一側,這是因為,如果完全繪製出我國的範圍,包括南海諸島,南北的跨度太大,所以會選擇分別展示。同理,美國的地圖也比較類似,把阿拉斯加,夏威夷單獨展示,原因也是跨度太大。所以,凡是版圖跨度太大的國家,都很難在五比四的地圖中完全展示。特別是那些版圖狹長的國家,南北跨度大,東西跨度小,基本無法繪製五比四的地圖。
最典型的國家就是南美的智利,智利是世界上版圖最狹長的國家,南北長4352千米,東西最大寬度為362.3公裡,平均寬度為180公裡,長寬比例為24比1,這就好比一位身高1米7的姑娘,腰部寬度還不足15釐米,A4腰算什麼,這可以說是32開的腰。如果智利這樣長寬比例,印在五比四的紙張之上,那就相當於在紙張的中間,印上一根豎條,兩邊有大片空白,不僅難看,而且地圖也根本看不清。所以智利24比1的長寬比,很難使用傳統的地圖繪製方式。那麼智利怎麼繪製全國地圖呢?
這個問題曾經一度難倒智利人,但經過不斷的探索,以及市場的檢驗之後,智利最終產生了六種比較主流的地圖繪製方式。第一種就是橫著印,把智利版圖橫著印在地圖之上。
第二種,斜著印,把智利版圖傾斜印在地圖上。這兩種方式,不再遵循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原則。主要應用於不強調自然地理信息的地圖種類,採用這兩種繪製方式,基本都是行政區劃的地圖冊。
第三種,買一贈一方式。即買智利地圖,贈送阿根廷地圖,由於智利版圖過於苗條,很多地圖廠商為了美觀,在繪製本國的地圖時,通常會印上隔壁阿根廷的地圖,以達到地圖充實的效果。當然側重點還是智利本國的地圖,阿根廷基本就是一個輪廓,起到襯託的作用。
第四種,合二為一方式。即印製兩種智利全圖,一個為智利全圖,一個為智利主要地區的細節圖,然後將其合二為一。其中的主要地圖,指的是智利中北部地區,首都聖地牙哥南北約700多公裡,總長約1500公裡的範圍內,是智利人口的主要聚居區。這種方式的地圖也比較美觀實用,應用比較廣泛。
第五種,一分為二方式。即不再繪製智利全圖,而是把智利一分為二,分成南北兩部分,分別繪製在地圖的左右兩邊。其中具體的分界點為馬烏萊河,這也是實際智利南北的分界線。這種方式也比較美觀,但由於沒有繪製整體全圖,常受到詬病。
第六種,傳統方式。即採用最傳統的豎印方式,不過地圖的比例不可能是五比四,而是一比四,甚至更小,繪製完成後,基本就是一張長條形的地圖,酷似我國的對聯。以上大體就是智利常用的地圖繪製方式,體現了智利人在地圖繪製方面的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