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世界上地形第一狹長的國家,高大險峻的安第斯山脈,使其成為了世界上版圖最狹長的國家。智利的南北跨度超過了4000公裡,這個距離相當於從中國山東青島到新疆烏魯木齊的直線距離。
但是東西跨度卻不到180公裡,幾乎和浙江省的南北跨度差不多。還有一點,智利如果加上它自己主張的南極領土,那麼它將成為世界上南北跨度最大的國家。
因為它版圖的南北跨度會超過了8000公裡。
天然的地理限制
智利的版圖如此狹長,並不是統治者的主觀意志的作用,而是客觀的地理要素嚴重限制了智利版圖的擴張方向。
在洋中脊的作用之下,太平洋舊的板塊被不斷推向消亡邊界。其中,位於太平板塊的右側部分俯衝到美洲板塊之下,重新進入地幔之中。
而美洲板塊則受到擠壓並抬升,形成了宏偉的科迪勒拉山系。
在南美洲,科迪勒拉山系也就是著名的安第斯山脈。高聳巍峨的安第斯山脈,讓翻越它幾乎成為了天方夜譚。自然也就成為了阿根廷和智利天然的國界線。
講到智利的版圖,就必須要講講智利的前身——印加帝國。
印加帝國可謂是世界上最為神秘的帝國,其活動範圍大致為現在的智利中北部,秘魯以及哥倫比亞地區,印加原本只是一個小國,之後的擴張運動讓它一躍成為帝國。
新的疆域,即南美洲的西海岸,安第斯山脈以西的地區,也就是現在的秘魯,智利中北部。隨著西班牙殖民擴張,印加帝國淪為西班牙的殖民地。
西班牙掠奪式的統治激起了當地民眾的反抗,很快演變為武裝起義。但是新生的政權豈會被殖民帝國西班牙所承認,其西班牙殖民軍在智利取得初次成功之後捲土重來,第一次革命宣告失敗。
而南美的解放者聖馬丁將軍和智利的革命領袖奧希金斯率領安第斯軍,翻越安第斯山脈,消滅西班牙軍隊,俘虜督軍龐特。
公元1818年2月12日,智利宣布成立共和國,宣告革命的最終勝利。
版圖的擴張
殖民者雖然被趕走了,但是新成立的智利可謂一貧如洗,由於曾經是西班牙的殖民地,智利在貿易上仍然還是以出口資源為主。
狹長的國土並不能夠提供足夠的自然資源,向周邊的弱小國家進行擴張就成為當時智利最好的選擇。
整個南美洲的海軍普遍較為薄弱,擁有數十艘火力強大的巡洋艦和鐵甲艦的智利海軍成為整個南美傲視群雄的存在。
憑藉所向披靡的智利海軍,智利得以在南美太平洋戰爭當中擊沉秘魯的主力鐵甲艦,掌握了南美洲西海岸的制海權。
智利依靠海軍掌握了秘魯以及玻利維亞近海的制海權,擊敗秘魯與玻利維亞軍事聯盟,取得了戰爭的最終勝利。
智利憑藉吞併的玻利維亞全部沿海地區,其北部疆域拓展到了南緯18度附近,與秘魯直接接壤。
至於這場戰爭的那個為什麼會爆發,最主要的原因是這片曾經被認為是鳥不拉屎的地方有著大量的硝石以及鳥糞,可以為國家帶來大量的經濟收入。
在北邊取得勝利之後,智利將目光轉向了南方的土著——馬普切人。
馬普切人是南美洲的原住民,屬於印第安人的分支。自古以來,馬普切人依靠自己的驍勇善戰保衛土地。
為了反抗西班牙殖民者,馬普切人成功擋住了他們的進攻,還長驅直入西班牙的殖民地,攻入聖地牙哥,擊斃殖民軍首領。
最終,馬普切人迫使西班牙放棄了對比奧比奧河以南土地的殖民行動。
智利明白吞併馬普切人的土地並不容易,西班牙的失敗經驗讓智利"受益良多",在擴張領土的方式上能夠更勝一籌。
通過對馬普切人使用傳統的談判和傳教等手段以外,智利還使用一些暗度陳倉的方式——進入馬普切人的領土,進行墾荒,修建具有強大防禦能力的堡壘樣式的定居點,逢山開路,遇水架橋,製造智利人在這裡定居的既定事實,達到步步蠶食馬普切人的土地的目的。
這種方式的效果是明顯的,智利人帶來的宗教,貿易,農業等對馬普切人的生產生活造成了巨大的衝擊。和北美的印第安人結局是相似的,馬普切人的土地最終全部被智利吞併。
有趣的是,對馬普切人的土地——巴塔哥尼亞的吞併的並不只有智利一個國家,阿根廷也加入其中,一起瓜分了整個南美洲南部地區。
南北跨度達8000公裡?
為什麼說這個是鬧劇,這是因為出來那些對南極洲提出領土要求的國家以外,在國際社會上根本沒有任何國家承認。
隨著南極大陸被發現之後,先後有多個國家提出對南極大陸的主權要求。原因非常簡單,南極洲有非常豐富的礦產資源。
1908年,英國正式提出了對部分南極大陸的領土要求,隨後,澳大利亞,法國,挪威等國也紛紛提出,智利也在其中。不過因為智利要求的南極洲領土和英國的有所重疊,所以一直未能夠達成一致。
隨著兩次世界大戰的結束,國際形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傳統歐洲列強沒落,以美國和蘇聯為首的超級大國崛起。
雖然美國和蘇聯在意識形態等方面有著巨大的分歧,但是在南極問題上卻是非常的一致——不允許任何國家將南極洲劃歸為自己的領土。
1959年,以美蘇為首的12個國家舉行會談,籤訂《南極條約》。該條約要求締約國遵守條約,只能夠在南極洲進行科學研究,不得進行任何與軍事,經濟有關的活動。
事實上,美蘇通過自己的軍事政治壓力,迫使那些對南極洲提出領土主張的國家,暫時放棄領土聲索。
包括智利在內的國家並沒有放棄對南極的主權聲索。因為在《南極條約》當中,並沒有明確要求這些國家放棄對南極的領土索要,只是暫時擱置。
所以在智利自己國家的版圖當中,它將要求的部分南極領土,繪製在了國家地圖上。這也就有了智利人認為自己國家南北跨度達到了8000公裡這個事實。
只不過除了智利,沒有國家承認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