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地形第一狹長的國家,南北長度超4000公裡,怎麼形成的?

2021-01-15 騰訊網

智利,世界上地形第一狹長的國家,高大險峻的安第斯山脈,使其成為了世界上版圖最狹長的國家。智利的南北跨度超過了4000公裡,這個距離相當於從中國山東青島到新疆烏魯木齊的直線距離。

但是東西跨度卻不到180公裡,幾乎和浙江省的南北跨度差不多。還有一點,智利如果加上它自己主張的南極領土,那麼它將成為世界上南北跨度最大的國家。

因為它版圖的南北跨度會超過了8000公裡。

天然的地理限制

智利的版圖如此狹長,並不是統治者的主觀意志的作用,而是客觀的地理要素嚴重限制了智利版圖的擴張方向。

在洋中脊的作用之下,太平洋舊的板塊被不斷推向消亡邊界。其中,位於太平板塊的右側部分俯衝到美洲板塊之下,重新進入地幔之中。

而美洲板塊則受到擠壓並抬升,形成了宏偉的科迪勒拉山系。

在南美洲,科迪勒拉山系也就是著名的安第斯山脈。高聳巍峨的安第斯山脈,讓翻越它幾乎成為了天方夜譚。自然也就成為了阿根廷和智利天然的國界線。

講到智利的版圖,就必須要講講智利的前身——印加帝國。

印加帝國可謂是世界上最為神秘的帝國,其活動範圍大致為現在的智利中北部,秘魯以及哥倫比亞地區,印加原本只是一個小國,之後的擴張運動讓它一躍成為帝國。

新的疆域,即南美洲的西海岸,安第斯山脈以西的地區,也就是現在的秘魯,智利中北部。隨著西班牙殖民擴張,印加帝國淪為西班牙的殖民地。

西班牙掠奪式的統治激起了當地民眾的反抗,很快演變為武裝起義。但是新生的政權豈會被殖民帝國西班牙所承認,其西班牙殖民軍在智利取得初次成功之後捲土重來,第一次革命宣告失敗。

而南美的解放者聖馬丁將軍和智利的革命領袖奧希金斯率領安第斯軍,翻越安第斯山脈,消滅西班牙軍隊,俘虜督軍龐特。

公元1818年2月12日,智利宣布成立共和國,宣告革命的最終勝利。

版圖的擴張

殖民者雖然被趕走了,但是新成立的智利可謂一貧如洗,由於曾經是西班牙的殖民地,智利在貿易上仍然還是以出口資源為主。

狹長的國土並不能夠提供足夠的自然資源,向周邊的弱小國家進行擴張就成為當時智利最好的選擇。

整個南美洲的海軍普遍較為薄弱,擁有數十艘火力強大的巡洋艦和鐵甲艦的智利海軍成為整個南美傲視群雄的存在。

憑藉所向披靡的智利海軍,智利得以在南美太平洋戰爭當中擊沉秘魯的主力鐵甲艦,掌握了南美洲西海岸的制海權。

智利依靠海軍掌握了秘魯以及玻利維亞近海的制海權,擊敗秘魯與玻利維亞軍事聯盟,取得了戰爭的最終勝利。

智利憑藉吞併的玻利維亞全部沿海地區,其北部疆域拓展到了南緯18度附近,與秘魯直接接壤。

至於這場戰爭的那個為什麼會爆發,最主要的原因是這片曾經被認為是鳥不拉屎的地方有著大量的硝石以及鳥糞,可以為國家帶來大量的經濟收入。

在北邊取得勝利之後,智利將目光轉向了南方的土著——馬普切人。

馬普切人是南美洲的原住民,屬於印第安人的分支。自古以來,馬普切人依靠自己的驍勇善戰保衛土地。

為了反抗西班牙殖民者,馬普切人成功擋住了他們的進攻,還長驅直入西班牙的殖民地,攻入聖地牙哥,擊斃殖民軍首領。

最終,馬普切人迫使西班牙放棄了對比奧比奧河以南土地的殖民行動。

智利明白吞併馬普切人的土地並不容易,西班牙的失敗經驗讓智利"受益良多",在擴張領土的方式上能夠更勝一籌。

通過對馬普切人使用傳統的談判和傳教等手段以外,智利還使用一些暗度陳倉的方式——進入馬普切人的領土,進行墾荒,修建具有強大防禦能力的堡壘樣式的定居點,逢山開路,遇水架橋,製造智利人在這裡定居的既定事實,達到步步蠶食馬普切人的土地的目的。

這種方式的效果是明顯的,智利人帶來的宗教,貿易,農業等對馬普切人的生產生活造成了巨大的衝擊。和北美的印第安人結局是相似的,馬普切人的土地最終全部被智利吞併。

有趣的是,對馬普切人的土地——巴塔哥尼亞的吞併的並不只有智利一個國家,阿根廷也加入其中,一起瓜分了整個南美洲南部地區。

南北跨度達8000公裡?

為什麼說這個是鬧劇,這是因為出來那些對南極洲提出領土要求的國家以外,在國際社會上根本沒有任何國家承認。

隨著南極大陸被發現之後,先後有多個國家提出對南極大陸的主權要求。原因非常簡單,南極洲有非常豐富的礦產資源。

1908年,英國正式提出了對部分南極大陸的領土要求,隨後,澳大利亞,法國,挪威等國也紛紛提出,智利也在其中。不過因為智利要求的南極洲領土和英國的有所重疊,所以一直未能夠達成一致。

隨著兩次世界大戰的結束,國際形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傳統歐洲列強沒落,以美國和蘇聯為首的超級大國崛起。

雖然美國和蘇聯在意識形態等方面有著巨大的分歧,但是在南極問題上卻是非常的一致——不允許任何國家將南極洲劃歸為自己的領土。

1959年,以美蘇為首的12個國家舉行會談,籤訂《南極條約》。該條約要求締約國遵守條約,只能夠在南極洲進行科學研究,不得進行任何與軍事,經濟有關的活動。

事實上,美蘇通過自己的軍事政治壓力,迫使那些對南極洲提出領土主張的國家,暫時放棄領土聲索。

包括智利在內的國家並沒有放棄對南極的主權聲索。因為在《南極條約》當中,並沒有明確要求這些國家放棄對南極的領土索要,只是暫時擱置。

所以在智利自己國家的版圖當中,它將要求的部分南極領土,繪製在了國家地圖上。這也就有了智利人認為自己國家南北跨度達到了8000公裡這個事實。

只不過除了智利,沒有國家承認罷了。

相關焦點

  • 智利南北長4000公裡,東西僅寬100公裡,該怎麼印地圖裡?
    1970年代,智利政變,皮諾切特將軍上臺,摒棄了南美國家普遍採用的國家資本主義政策,實行更適合智利國情的經濟自由化改革,國企私有化,抑制通貨膨脹,並將國內市場對接到全球貿易體系之中。 正是這一舉措,智利避免了南美國家普遍遭遇的經濟發展停滯不前的「拉美陷阱」,重新激發了經濟活力。在很短時間內,智利經濟就觸底反彈,並在1990年代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明星。
  • 世界上地形最狹長的國家,智利擁有獨一無二的自然景觀
    東同阿根廷為鄰,北與秘魯、玻利維亞接壤,西臨太平洋,南與南極洲隔海相望,是世界上地形最狹長的國家,國土面積756715平方公裡。智利擁有非常豐富的礦產資源、森林資源和漁業資源。是世界上銅礦資源最豐富的國家,又是世界上產銅和出口銅最多的國家,享有「銅礦王國」之美譽。境內的阿塔卡馬沙漠是世界旱極。此外,它還是世界上唯一生產硝石的國家。
  • 兩個國土狹長的國家,一個稱霸東南亞,一個雄踞南美洲
    【歷史】從世界範圍內來看,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而大部分國家的領土,那基本都是呈不規則的多邊形的,而且絕大部分是一塊,一塊的。最典型,我國和美國,法國,德國等都是如此,這樣的地形,也適合國家的開發和發展。
  • 世界上最狹長的國家
    沒錯,世界上最狹長的國家是智利。它南北長約4300多公裡,相當於從黑龍江到海南島,橫跨38個緯度,東西寬度從最窄的96公裡到最寬的360多公裡不等。西臨太平洋,東面通過安第斯山脈與阿根廷為鄰,北部是 與秘魯,玻利維亞接壤,南與南極洲隔海相望。
  • 世界上最「狹長」的國家,容易被忽略的強國智利,地圖都不好印刷
    世界上地形最狹長的國家——智利,從最北端的海港城市阿里卡到最南端的火地島(東部大部屬阿根廷,西部和南部約三分之一屬智利),南北僅陸地跨度就達到了4352公裡,比我國黑龍江的黑河到海南省的三亞距離還要長將近200公裡,而東西平均寬度大約只有180餘公裡。
  • 「中南半島」的地形特徵:山河相間呈南北縱列分布,地勢北高南低
    「中南半島」的地形特徵世界上主要的半島多分布在大陸的邊緣地帶,亞歐大陸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陸,同時也是擁有半島數量最多的大陸。中南半島西側沿海,剛好是呈南北走向的消亡邊界經過,由於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之間的強烈碰撞擠壓,使得中南半島,特別是靠近我國的北部地區隆起形成巨大的一系列褶皺山脈。板塊的碰撞擠壓,也使得中南半島南部地區形成了狹長的馬來半島。
  • 世界狹長的國家,南北不能相接,卻很發達,是拉丁美洲富有的國家
    ,例如由10,000多個島嶼組成的印度尼西亞和極度狹長的越南。智利,世界上最著名的線性國家,智利被稱為智利共和國,它位於南美的西部,毗鄰太平洋,智利共和國的面積僅超過750,000平方公裡,這在世界和南美尤其是南美並不算太大,與巴西,阿根廷和其他國家的差距非常明顯,只能被視為一個小國,智利是南美的西部沿海國家,它的領土基本上分布在太平洋沿岸,總土地面積超過750,000平方公裡,人口1800萬,這個規模在拉丁美洲不是一個大國
  • 智利、印度、俄羅斯等世界各國是怎樣劃分南北的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給大家整理了美國、英國、法國、義大利、德國這幾個國家是如何劃分南北的有,裡面有什麼歷史淵源和有趣的南北差異,因為篇幅的限制,將剩下的國家放在這篇文章講述。包括了大家非常好奇的世界上最狹長的國家智利,也有同中國一樣是人口大國的印度,還有因巨大的東西差異而被忽略的俄羅斯,以及其他一些國家。
  • 「中南半島」的地形特徵:地勢北高南低,山河相間呈南北縱列分布
    「中南半島」的地形特徵世界上主要的半島多分布在大陸的邊緣地帶,亞歐大陸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陸,同時也是擁有半島數量最多的大陸。特別是亞洲,擁有世界上最大的三大半島,分別是阿拉伯半島(約322萬平方千米)、印度半島(約209萬平方千米)和中南半島(約206.5萬平方千米)。這三大半島都分布在亞洲的南部地區,也就是西亞、南亞和東南亞地區。
  • 西藏自治區自然資源以及地形地貌
    西藏受到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動物達125種,佔全中國保護動物的三分之一還多,西藏野驢、野犛牛、孟加拉虎、黑頸鶴、雪豹等45種為中國特有的珍稀保護動物。   西藏還擁有舉世無雙的自然景觀和人文資源。西藏有7000米以上山峰50座,8000米以上的山峰7座;有世界第一大峽谷雅魯藏布江大峽谷;有古老的文化、淳樸的民俗風情,自然和人文景觀魅力無窮,發展特色旅遊得天獨厚。
  • 解刨臺灣島地形,四面臨海,為什麼沒有大型海港,看完你就明白了
    臺灣島,夏商時期屬於九州中的揚州,我國第一大島,位於東海南部,處在臺灣海峽與太平洋之間,東北與琉球群島與那國島僅有約110公裡,向南隔巴士海峽與呂宋島相望,距離菲律賓北部巴坦群島約為140公裡。
  • 世界最大山脈,比我國東西長度還長3900公裡,卻只是此山系一部分
    山脈是地球上的常見地形,表現為具有一定長度的連綿起伏的高山,比如我國的喜馬拉雅山、崑崙山、天山、太行山等,都是世界知名的大山,那麼全世界哪座山脈最長呢?很多朋友都知道是安第斯山脈。安第斯山脈位於南美洲西側,從南到北橫貫了整個南美洲西部,總長度達到了8900公裡,以我國從東到西的長度還多了3900公裡,超過了地球表面所有單一山脈的長度。如果將安第斯山脈的一端放在我國的北京市,另一端向西延伸,那麼其中點將直達大西洋中,如果是另一端向南延伸,將可到達澳大利亞中部,有此可體會安第斯山脈有多長。
  • 火星上的水手峽谷:太陽系內最大最長的峽谷,長度超過4500公裡
    峽谷是地表形態的一種,通常是指兩側地形對峙,中部谷地狹長的地形形態,往往是由巖層的構造運動和外力侵蝕共同作用而成,是一種常見的地表形態。
  • 世界上最長的國家:形狀就如同細長木棍,地圖還得分為4段印刷
    在世界上有200多個國家,每個國家的地圖都是不一樣的,比如我們國家的地圖,就像一直昂首挺胸的大公雞,還有一些國家的領土就如同長棍一樣,比如挪威、智利、越南,這些國家的領土都是極其狹長的,南北的長度能夠達到幾千公裡。
  • 史上印地圖最難的國家:南北跨近40個緯度,卻比臺灣省還窄
    中國佔地遼闊,是世界上面積第三大的國家,形狀也是一隻雄赳赳氣昂昂的雄雞。我們的國家從世界版圖上來看,也算得上是「氣派」了,但是對於有的國家來說不是這樣的,對於智利說,印個地圖甚至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 讀讀世界地形地圖,聊聊各大洲的地形特徵
    首先我們來看看亞洲的地形特徵,亞洲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洲,其面積達4400多萬平方千米。由於受到歐亞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碰撞擠壓,使得亞洲中部地區隆起形成巨大的高原山地,從而使得亞洲的中部地區地勢最高。歐洲地形分布圖亞洲的地形特徵可以概括為以山地、高原地形為主,地勢中部高四周低,地形起伏大。
  • 安第斯山脈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它也被稱為「南美洲的脊梁」
    安第斯山脈,這兩列山脈對於南北美洲的地形分布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安第斯山脈位於南美洲的西側沿海,距離太平洋非常近,南北延伸近9000千米,東西寬度約為300千米,平均海拔3660米,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安第斯山脈被稱為「南美洲的脊梁」。安第斯山脈往西到太平洋之間的區域示範狹窄,主要分布一些狹長的沿海平原,也造就了世界上最狹長的國家智利,智利位於安第斯山脈西側,國土南北長度超過4300千米。
  • 世界上地圖最「奇葩」的國家,印刷地圖是個頭疼的問題
    有這樣一些國家,地圖的確很奇葩,在世界地圖上看起來很顯眼。當我們打開世界地圖,把目光聚焦於南美洲之時,你會在第一時間被智利這個國家所吸引。
  • 海底地形可以分為幾部分?分別是什麼?
    地形是指地球表面的形態,也就是陸地表面呈現出的各種高低起伏的形態,地形可以分為陸地地形和海底地形。由於我們人類生活在陸地上,所以我們對於陸地地形更為了解,常見的陸地地形形態有平原、高原、丘陵、山地和盆地等五種基本形態。
  • 北美洲地形特徵:中部大平原貫穿南北,地勢東西兩側高中部低
    地球表面的形態稱為地形,我們根據不同的地形形態劃分為五種基本地形類型,分別是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世界上不同的地區,有著不同的地形類型,以及不同的分布狀況,形成不同的地勢高低起伏,從而形成了不同的地形特徵。世界七大洲都有各自的地形特徵,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北美洲的地形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