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當年不是蘇聯,或許我國就不能在南極建科考站了

2020-11-22 大國令牌

南極大陸,一塊超過一千二百萬平方公裡的大陸,隨著南極的不斷開發,越來越多的資源展現在人們眼前,各國都對這樣一塊資源豐富、面積龐大的大陸非常重視,今天咱們就來看看南極的百年歷史,有哪些國家對南極想入非非。

離南極最近的國家之一智利

智利位於南美洲,國土狹長,仿佛攀附在南美之上,同時他也是世界各國距離南極最近的國家之一。

那麼智利對於南極的看法是怎樣的呢?

在1940年以前,智利忙於內務,對於南極一直無力顧及,但是到了1940年,智利宣布在西經53度到90度之間,所有已經發現的,或者沒發現的島嶼都屬於智利,更是宣稱智利早在十六世紀就發現了南極,所以智利理所應當對南極提出主權要求。

最早對南極提出主權要求的國家,英國

英國在二十世紀初期的世界上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更是如此,倘若世界上有大事那必然是能和英國人扯上關係。英國是最早對南極提出主權要求的國家,在1908年,英國決定把馬島的領海向南延伸到南極洲。並宣布對南緯50度以南延伸到南極的所有陸地享有主權,英國之後跳出來的就是法國等西歐國家。

阿根廷

阿根廷離南極也非常近,1941年阿根廷新地圖上出現了南極大陸的身影,並且表示阿根廷擁有對西經25度到西經75度的南極領土的主權。而且開始在南極上面插上各種有關於自己國家的標誌。

以上都是主要國家,其他的就不一一列舉了,不過這些都是二戰前的,二戰以後世界重新洗牌,美國和蘇聯成為了世界最頂級的兩大巨頭,這也是為什麼現在南極屬於世界的原因。

其他國家喊得再厲害都必須要看這兩個國家的臉色,二戰結束後各國對於南極越來越覬覦,包括日本、比利時、巴西等等都迫不及待地想要在南極當中分一杯羹,而蘇聯卻落後了,其實蘇聯想的很簡單,你說是你的就是你的?插個旗就算是你的地方了?1950年蘇聯發表聲明:沒有蘇聯的參與,蘇聯不承認任何國家對南極的版圖劃分。

這也就為南極的事情劃了基調,你們誰想要南極先問過我蘇聯。1955年,蘇聯開始在南極建立科考站,甚至宣布使用核潛艇以及核動力破冰船用作南極考察,而且隨後在南極建立了九個科學考察站,其距離相當,明顯並不是用於科學考察,倒是像圈地運動。

南極的凍結

在蘇聯的影響下,美國知道根本不可能在南極當中撇開蘇聯了,不僅如此蘇聯還幫助華約國家建立南極科考站,南極已然成為冷戰對抗的一部分,為了不把冷戰擴大化,在美國的提議下才有了《南極條約》,但是條約既不承認之前各國的主權要求也不否認,只是凍結起來,以後大家共同開發,誰都可以在南極進行科研活動,直到條約有限期結束,中國在1983年加入,此後也建立了科考站,不過這個條約非常鬆散,如果到期不再續約也是可以的。

南極這塊被冰雪覆蓋但是資源豐富地大陸一直是各國眼熱的目標,從歷史而言中國參加南極事務時比較晚的,從地理位置上而言也不如阿根廷和智利,如果不是二戰之後世界實力重新洗牌,蘇聯與美國不相上下,南極從冷戰轉變為熱戰哦都是有可能的,所以《南極條約》實際上是各國平衡之下的結果,不過也讓我國有了相當充分的理由參與到南極事務當中去。

相關焦點

  • 我國建北極科考站 武大版地圖為科考導航
    荊楚網消息 (楚天金報)記者趙飛通訊員張文燕報導:記者昨從武漢大學獲悉,我國科學家已於近日啟程前往北極建立我國首個科學考察站,武大中國南極測繪研究中心共有兩位專家參與,而由武大製作的兩種北極地圖,將為整個科考行動導航。據介紹,我國首個北極考察站將建在挪威斯瓦爾巴群島上的西斯匹卑爾根島新奧爾松地區。
  • 那些在南極洲的知名科考站 我國數量位居第五
    ·法捷耶維奇·別林斯高晉遠徵時期的補給艦米爾尼號,該站是俄羅斯(蘇聯)第一處南極洲科研考察站。-斯科特站和俄羅斯沃斯託克站之後,第三個在南極高原地帶建立的科考站。中山站我國目前在南極一共擁有五處南極科考站(包括一處在建),其中三處常年站(長城站、中山站、羅斯海新站)和兩所夏季站
  • 探索南極已有百年 南極科考都在研究什麼
    我國第24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員經過10天的晝夜奮戰,於1月15日將「雪龍」號極地科學考察船上1500噸的各類物資和油料,全部卸運到我國南極長城站,圓滿完成了第一階段的卸貨任務。我國第24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員經過10天的晝夜奮戰,於1月15日將「雪龍」號極地科學考察船上1500噸的各類物資和油料,全部卸運到我國南極長城站,圓滿完成了第一階段的卸貨任務。
  • 走近第一座北極科考站:北極科考與南極有何不同—新聞—科學網
    黃河站是我國繼南極長城站、中山站兩站後的第三座極地科考站。中國也成為第八個在斯匹次卑爾根群島新奧爾松建立科考站的國家。 黃河站的建立,為我國在北極地區開創了一個永久性的觀測研究平臺,為解開日地相互作用、北極氣候環境變化及其與全球變化的關係等眾多課題提供了一個窗口。
  • 中國將建第五個南極科考站 這塊寶地有啥奧秘
    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冬天,北極寒流凍了個半死後,我們深信不疑——如果讓南極有哪怕一丁點可趁之機,這個地球上溫度最低、風最暴戾、地勢最高的大陸,一口吞掉我們也是輕而易舉的事。於是人類一次又一次地來到這裡,不斷解密地球的原始信息。  中國的第五個南極科考站的選址考察工作,日前已經收官。
  • 我國首張南極科考站真三維地圖製作完成
    近日,我國首張南極科考站區真三維實景地圖《長城站真三維實景地圖》由黑龍江省測繪地理信息局製作完成。該地圖具有精度高、現實感強、可量測等特點,能夠直觀反映地物的外觀、位置、高度等屬性,可為科考站區的空間演示、規劃研究、分析評估等工作提供有力支持,長城站也成為我國首個將真三維實景地圖用於科考任務的極地科考站區。
  • 南極科考四個必爭之點:極點、冰點、磁點和高點。
    南極四個必爭之點:極點、冰點、磁點和高點;僅高點未被某個國家建立科考站。;(南極極夜下的神秘星空;1957年美國人就在南極極點建立了永久性的考察站"阿蒙森-斯科特站")二,南極冰點。南極冰點是指南極最冷的地方,也被稱之為「寒極」。1983年7月2日,科考人員在(前蘇聯)俄羅斯南極科考站「東方站」測得零下128華氏度(零下89.2攝氏度)的溫度,由此人們將這裡稱為南極的「寒極」。
  • 為什麼要進行南極科考?南極有外星人嗎?你知道多少?
    長城站、中山站、崑崙站和泰山站,這裡面包含著幾代南極科考人的全部心血,為我國極地科學領域的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於此同時,研究人員小心謹慎,儘自己最大的可能減少對於南極環境的汙染。通過科考我國在國際極地科學考察領域的地位得到了顯著提升,有效地爭取和維護了國家權益。
  • 中國在南極洲建四個科考站,其中一個是全球海拔最高的站
    目前有30個國家在南極洲建立了科研考察站,中國建了4個:長城站、中山站、崑崙站、泰山站。1985年,中國建了第一個科考站長城站,緯度是南緯62°13′01″,在南極圈(南緯66°33′)之外。長城站所在的喬治王島,距南美洲南部智利的合恩島約960公裡,是距離其他大洲最近的南極地帶,建站條件最好。長城站海拔10米,夏季平均氣溫在0°以上,冬季平均氣溫有隻有-8℃,這在南極洲真是世外桃源。喬治王島不僅有中國的長城站,還有智利、俄羅斯、烏拉圭、韓國等國家建立的科考站。不過喬治王島距離南極大陸仍有約130公裡,在這裡建站還未登上南極大陸。
  • 我國第37次南極科考起航,為什麼南極科考都選擇在冬半年前往?
    我國的四個南極科考站我國為了在南極大陸進行科學考察,自1985年開始,此外,我國自1980年開始就組織人員進行南極科學考察,到如今已經完成了36次南極科學考察任務。2020年11月10日,我國第37次南極科學考察隊,乘坐「雪龍2」號極地科考破冰船從上海起航,前往南極開展科學考察任務,這次考察任務的總航程大約為3萬海裡。
  • 澳大利亞科考站升起中國國旗!最大的功臣是雪龍2號,給中國長臉了
    文|米君,優質原創作者、自由撰稿人據報導,中美澳三國經過跨海陸空的努力之後,成功援助了澳大利亞的一名南極科考隊員,讓其撤離南極。澳大利亞感嘆:「很幸運」能夠遇見中國破冰船,澳大利亞南極科考站還升起了中國的國旗。
  • 你想了解南極科學城嗎?到我國南極科學考察站一探究竟吧→
    你想了解南極科學城的工作和生活嗎?那就到我國南極科學考察站一探究竟吧!我國在南極有2個常年科學考察站,分別是南極長城站、南極中山站。下面,我們跟隨「雪龍探極」一起揭秘我國南極考察站安全運行背後的「密碼」。
  • 2004年,中國為啥把首個北極科考站建在了歐洲的挪威?
    在這個所覆蓋的巨型冰蓋下面南極洲約有140個以上的冰下水體(包括冰下湖泊),其中目前發現的最大的冰下湖泊是位於南極洲東部的東方湖,此湖長約250公裡,最寬處約50公裡,面積約8000平方公裡,此湖的位置接近俄羅斯南極科考站東方站的下方,因此得名東方湖(沃斯託克湖),湖面上方是厚約4000米的冰蓋。
  • 2004年,中國為啥把首個北極科考站建在了歐洲的挪威?
    在這個所覆蓋的巨型冰蓋下面南極洲約有140個以上的冰下水體(包括冰下湖泊),其中目前發現的最大的冰下湖泊是位於南極洲東部的東方湖,此湖長約250公裡,最寬處約50公裡,面積約8000平方公裡,此湖的位置接近俄羅斯南極科考站東方站的下方,因此得名東方湖(沃斯託克湖),湖面上方是厚約4000米的冰蓋。
  • 當詩詞遇上南極科考……
    在比賽進行到44分多時,一道身臨其境題一下子將觀眾帶入了南極。晶瑩剔透的雪山,憨態可掬的企鵝,破冰前行的「雙龍」……閃過幾個鏡頭後,中國第36次南極考察隊科考隊員慄多武出現在視頻中。他說:「我現在所在的位置是我國南極中山站,儘管時值春節,我們都願意為祖國事業堅守在南極陣地。
  • 我國科考成果:首獲大範圍南極海底三維「地圖」
    ,我國首幅大面積南極海域海底近三維地形地貌高精度「地圖」正式亮相,這也是我國首次在南極開展大範圍、立體式的多波束海底地形探測。中國地質調查局副局長王研在14日舉行的科考成果發布會上介紹說,「海洋六號」累計完成多道地震測量1420千米、多波束測量12326千米,淺層剖面測量7083千米,深海攝像138千米,以及重力柱狀取樣、箱式取樣、地熱測量以及溫鹽深探測共74個測站等,獲取了一批寶貴的第一手資料,取得了豐碩的科考成果。  這條「科考弧線」還刷出了多項我國極地和深海科考新紀錄。
  • 首張南極科考站區真三維實景地圖製作完成
    記者2月24日從國家海洋局了解到,近日,我國首張南極科考站區真三維實景地圖《長城站真三維實景地圖》製作完成,長城站成為我國首個將真三維實景地圖用於科考任務的極地科考站區。
  • B站直播連線南極科考站!南極企鵝能rua嗎?
    在今晚的第一個環節中,我們首次連線南極中山站,在線對話南極科考隊員,了解他們的越冬科考的日常吃住行和站區環境。其實許多越冬的科考隊員都是90後,有的也是B站用戶,他們在祖國萬裡之遙的世界之南,不僅要維持科考站正常運轉,還要進行科學考察研究,365天挑戰南極極限生存。
  • 百年瞬間:中國首個南極科考站——長城站建成
    1985年2月15日,我國第一個南極科考站——長城站在南極洲喬治王島菲爾德斯半島南部建設完成。五天後,長城站的落成典禮在大雪紛飛中舉行。【同期】紀錄片《南極,我們來了》:中國南極長城站落成典禮儀式開始……(敲鑼打鼓、放鞭炮、放國歌)
  • 我國正新建首艘極地科考船 破冰能力超「雪龍」號
    專家指出,機動性和破冰能力不足,是雪龍船此次受困的原因之一,因此迫切需要一艘在南極破冰能力強大的科考船。目前,我國僅有雪龍船一艘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因同時兼顧南、北極多項考察任務,無法開展大規模極地環境調查工作,多年來已超負荷運行,經歷幾次大修。雪龍船破冰能力約為1米,沒有專門破冰設備,僅靠自身重量碾碎冰塊再行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