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最新一期《科學》雜誌4月24日報導,瑞典科學家在南極洲的一個半島上發現了一隻4000萬年前青蛙的化石,證明這裡當時氣候溫暖,物種多樣。
據報導,瑞典自然歷史博物館的託馬斯·莫爾斯率領的科考團隊在南極洲賽摩爾半島上發現了這隻青蛙的化石,這裡最靠近南美洲的南端。
發現頭盔蛙的賽摩爾半島。
科學家曾經在賽摩爾半島上發現過有袋類動物的化石,但蛙類化石在這裡是首次發現。
從頭顱和骨盆化石來看,這隻蛙屬於智利蟾科,俗名「頭盔蛙」。頭盔蛙如今仍然生活在智利溫暖潮溼的低洼地帶。
頭盔蛙化石。
由於頭盔蛙不可能生活在南極洲今天的嚴寒環境中,科學家因此想了解南極大陸當年溫暖的氣候究竟延續了多長時間。
據悉,科學家認為,南極大陸曾經與澳大利亞、南美洲合在一起,是一個巨大的大陸,被稱為「盤古大陸」(Pangaea)。當時大陸上覆蓋著溫帶雨林,生活著多樣化的物種。
大約3400萬年前,盤古大陸開始分裂,南極洲逐漸變冷,形成大型冰川,最終不適合大多數動物生活在這裡。
莫爾斯率領的科考團隊希望了解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裡氣候變冷。他表示,對這裡物種的研究將有助於解開謎團。
【來源:南方都市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