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洲發現首個現存蛙類化石,證明南極半島曾擁有暖溫帶氣候

2020-12-03 中國青年網

歐洲科學家團隊報告在南極洲發現首個現存蛙類的化石,這一發現提供了進一步證據,證明了南極半島在與南部超大陸(岡瓦納大陸)分離之前擁有暖溫帶氣候。新發現的化石屬於「頭盔蛙」科,這一化石的出現為人們帶來了對古代南極的全新認識。相關研究報告23日發表在英國《科學報告》雜誌上。

瑞典自然歷史博物館研究人員託馬斯·摩爾斯及其同事,在2011年至2013年期間前往南極半島西摩島探險,期間發現了一個髖骨和有紋飾顱骨的化石殘骸。這些化石樣本大概有4000萬年的歷史,來自始新世,全都屬於智利蟾科,也被稱為「頭盔蛙」。此前,人類尚未在南極洲發現過屬於現存科的冷血兩棲動物或爬行動物的痕跡。

既往證據顯示,在南部岡瓦納超大陸最終裂解成今天的南半球(包括南美洲和南極洲)之前,整個南極半島都有冰蓋形成。但此次新發現可以表明,南極半島在中始新世晚期的氣候條件,可能與今天南美洲雨林的潮溼溫帶氣候差不多,後者是迄今仍能發現「頭盔蛙」全部五個現生種的唯一地點。

現在的南極洲無疑是一片冰封的大陸,但在很久以前,那裡或也曾經是一片溫暖之地。研究人員表示,南美洲雨林可能是南極洲氣候在南大陸即將發生冰川作用前的「現代類似物」,時至今日,南美洲雨林可能也演變成了最初遍布南極洲半島物種的棲息地。

(來源:科技日報)

相關焦點

  • 南極洲發現首個現存蛙類化石
    【來源:科技日報】科技日報北京4月23日電 (記者張夢然)歐洲科學家團隊報告在南極洲發現首個現存蛙類的化石,這一發現提供了進一步證據,證明了南極半島在與南部超大陸(岡瓦納大陸)分離之前擁有暖溫帶氣候。新發現的化石屬於「頭盔蛙」科,這一化石的出現為人們帶來了對古代南極的全新認識。相關研究報告23日發表在英國《科學報告》雜誌上。 瑞典自然歷史博物館研究人員託馬斯·摩爾斯及其同事,在2011年至2013年期間前往南極半島西摩島探險,期間發現了一個髖骨和有紋飾顱骨的化石殘骸。這些化石樣本大概有4000萬年的歷史,來自始新世,全都屬於智利蟾科,也被稱為「頭盔蛙」。
  • 最新研究:4000萬年前遠古南極或擁有暖溫帶氣候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網北京4月24日電 (記者 孫自法)自然科研旗下國際學術期刊《科學報告》最新發表一篇古生物學研究論文稱,南極洲已知最早現代兩棲動物——約4000萬年前蛙類化石的發現帶來對遠古時代南極的新認識,它提供了進一步證據的證明,
  • ...發現第一塊青蛙化石 或許說明這片寒冷的大陸曾覆蓋一層溫帶雨林
    瑞典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古生物學家摩爾斯博士在南極發現了第一塊青蛙化石,這也是南極大陸出土的首塊兩棲動物化石。這或許說明,這片寒冷的大陸曾經也覆蓋著一層溫帶雨林。這是一隻頭盔蛙?摩爾斯博士所帶領的團隊,曾在2011、2012及2013年多次到南極進行研究,帶回上千件的樣本,包括睡蓮種子、鯊魚和魟魚牙齒的化石等。
  • 南極洲驚現4000萬年前蛙化石,顯示當時這裡氣候溫暖物種多樣
    據最新一期《科學》雜誌4月24日報導,瑞典科學家在南極洲的一個半島上發現了一隻4000萬年前青蛙的化石,證明這裡當時氣候溫暖,物種多樣。據報導,瑞典自然歷史博物館的託馬斯·莫爾斯率領的科考團隊在南極洲賽摩爾半島上發現了這隻青蛙的化石,這裡最靠近南美洲的南端。發現頭盔蛙的賽摩爾半島。科學家曾經在賽摩爾半島上發現過有袋類動物的化石,但蛙類化石在這裡是首次發現。
  • 恐龍時代的溫室效應,南極出現了溫帶雨林
    德國的地質學家Johann Klages在發表於《自然》雜誌裡的一篇論文中說,他們發現了一個沉積層,驚奇的的發現在9000萬年前,當恐龍在朝鮮半島南海岸漫遊時,南極洲正被溫帶雨林覆蓋,而不是冰天雪地。另外,導致當時冰在南極洲消失的原因可能是當時氣候的極端變暖,這很可能是由大氣中高濃度的二氧化碳引起的。白堊紀是地球歷史上最熱的時期之一,熱帶海的表面溫度達到35度,海平面比今天高170m,但是當時的具體氣候和環境是什麼樣子的,還是一個未知的謎團。
  • 外媒:七大洲都有青蛙 南極洲曾是青蛙家園
    參考消息網4月27日報導外媒稱,古生物學家託馬斯·默斯透過顯微鏡對出土於南極半島北端附近西摩島的有4000萬年歷史的化石進行分類時,意外發現了青蛙的髖骨和頭骨。瑞典自然歷史博物館科學家、近日發表在英國《科學報告》雜誌上的研究論文的第一作者默斯說:「這完全是顯微鏡下的意外發現。我先看到了髖骨,當即意識到我發現了一隻南極青蛙——第一隻……這太令人激動了。」報導稱,這一發現說明,南極洲在變成今天我們熟知的為冰雪覆蓋的荒原的600萬年前,曾遍布森林、河流和池塘,充滿生機。
  • 冰封的歷史,那片綠色的南極洲!
    熱帶植物無法在寒冷的氣候中生長,因此科學家們根據在冰蓋下發現的這些化石記錄,認為這塊冰封的大陸曾經是一個非常炎熱的地方,氣候如同今日赤道附近的熱帶氣候。棕櫚科植物大陸的氣候變得靈活多變,始新世時期的南極洲擁有著各種各樣的生態系統。
  • 冰封的歷史,那片綠色的南極洲!
    熱帶植物無法在寒冷的氣候中生長,因此科學家們根據在冰蓋下發現的這些化石記錄,認為這塊冰封的大陸曾經是一個非常炎熱的地方,氣候如同今日赤道附近的熱帶氣候棕櫚科植物大陸的氣候變得靈活多變,始新世時期的南極洲擁有著各種各樣的生態系統。
  • 南極發現遠古溫帶雨林,全球氣候變暖,這片雨林能否重生?
    常年的低溫使得這些地方幾乎寸草不生,然而最近一項研究表明,在90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時期,這片冰雪之地曾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溫帶雨林。鳥語花香,恐龍奔走,是眾多動物繁衍生息的家園。科學家稱,那時的海平面比現在高出170多米,整個表面溫度在35攝氏度左右。這樣的適宜氣候使得南極洲大部分地區被植被覆蓋,根本沒有永久的冰蓋。
  • 9000萬年前,南極附近竟有一片溫帶雨林
    但最近,一個來自英國和德國的研究團隊,在距南極點約900公裡的位置,發現了白堊紀時期的森林土壤。能夠發現保存了如此多完好細節的古老森林本就已是一件令人驚嘆的事,而更令人驚訝的是,它還揭示了一個比之前以為的要溫暖得多的南極世界。○ 在8.3千萬年前到9.2千萬年前,在距離南極900公裡以內的一片溫帶雨林。
  • 美科研人員發現森林化石:南極洲在2.8億年前曾有森林覆蓋
    美科研人員發現森林化石:南極洲在2.8億年前曾有森林覆蓋 科技日報微信公號 2018-01-08 09:46
  • 南極洲危險群島發現企鵝世外桃源,150萬隻超過南極半島總和
    最近,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個以前從未探明的阿德利企鵝「超群群落」,它們隱藏在南極洲偏遠的危險群島上。島上生活著超過75萬對企鵝,也就是150萬隻。這比南極半島其他地區的總和還要多。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這是件令人難以置信的事情。
  • 科學家最新發現,南極洲冰蓋下方存在遠古溫帶雨林
    德國著名的赫爾姆霍茲極地和海洋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最近在專業期刊《自然》雜誌上發表文章(DOI:10.1038/s41586-020-2148-5)表示,他們找到了南極洲一段獨特的氣候歷史時期。研究人員從2017年南極西部阿蒙森海獲得的鑽芯中發現了森林沉積物。
  • 數百萬年前,南極洲還是一個溫帶雨林
    南極洲溫帶雨林想像圖 9000萬年前,南極洲遍布溫帶雨林,即使在冬季漫長的極夜中也是如此 如今冰雪覆蓋的南極洲似乎不可能不是這樣,為了更多地了解這塊冰凍大陸,研究人員分析了他們從地下近100英尺處獲得的沉積物樣本。 這個團隊使用了一個來自德國不萊梅大學的海底鑽探器,當時他們正在北極星號研究船上進行一次海底鑽探,他們驚奇地發現他們的樣本中含有來自西南極大陸架的泥巖中保存下來的化石根、花粉和孢子。
  • 南極曾有熱帶雨林!科學家發現9000萬年前植物化石,種類達65種!
    此外科學家在南極的沉積物中發現了保存相當好的花粉、孢子甚至植物根系,且種類高達65種,也發現了首例開花植物存在的證據。據悉,多國科研人員組成的科學團隊搭乘破冰船「RV極星號」(RV Polarstern)於2017年遠徵南極開展科學研究,在南極洲西部海床下27至30米(88至98英尺)的深度、靠近派恩島和思韋茨冰川(Thwaites Glacier)的位置,採集了一批沉積物。沉積物的歷史可追溯至9300-83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時期,當時恐龍還是主要的陸生動物。
  • 受暖化影響,劍橋大學研究人員在南極發現綠色雪藻苔原!
    達維博士在南極採集綠藻。(圖/劍橋大學)全球暖化已延伸到南極,科學家利用衛星觀測全球綠藻的分布,結果發現,隨著全球溫度升高,南極半島的海岸也出現綠色雪藻。物理學網(phys.org)報導,該團隊由劍橋大學和英國南極調查局的研究人員組成,他們將衛星數據與南極洲夏季的實地觀測相結合,以檢測和測量綠雪藻。儘管單株藻類相當微小,但是當它們成批生長時,它們會將當地的雪或是冰染成鮮綠色,並且可以從太空中看到。
  • 南極在史前曾有人類居住?盤點哪些你從未聽過的南極洲秘密!
    最新的研究發現,地球人類的文明可能源於萬年冰雪覆蓋的南極大陸!而這一發現甚至曾得到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的支持。據俄羅斯《真理報》披露,愛因斯坦和不少的科學家堅信,如今冰天雪地毫無生機的南極曾經是人類文明的發祥地!愛因斯坦認為,一萬多年前,北極不在北極點上,而在今天的加拿大北海岸附近;南極也不在南極點上,而位於溫帶地區。
  • 去過南極點、北極點,半島記者劉延珉再出發探南極
    為了探尋全球氣候變暖對生物的影響,研究氣候變暖和氣候變化的危險,9月27日下午,23名由我國各領域科學研究人員組成的中國科考探險隊,從中國香港國際機場出發,將經美國、智利、巴西、阿根廷等國家,穿越南美洲亞馬遜熱帶雨林,然後奔赴南極大陸進行全方位的科考探險旅程。
  • 距今9000萬年,南極曾被溫帶雨林覆蓋,地球的過去你真的了解嗎?
    早在20世紀初,由於人類技術與裝備落後等因素,使得南極洲成為了我們根本無法踏足的地方。但是現代的地質學家、古生物學家表示,南極洲並不總是這樣,很久以前,它曾擁有過茂密的雨林,並且這裡的溫度也非常溫和。當然,這對於如今的人類來說的確難以理解,但根據南極洲的沉積物樣本顯示,大約在9000萬年前,這裡的地貌環境的確屬於溫帶氣候,植被茂盛且充滿了各類生物。
  • 全球暖化:南極洲首度出現20.75度高溫 帽帶企鵝棲息地急速消失
    全球暖化日趨嚴重,迎來夏季的南極地區,狀況尤為險惡。巴西研究計劃「Terrantar」團隊13日指出,南極洲西摩島9日首度記錄到攝氏20.75°C,是當地有史以來最高溫度,比1982年1月的溫度高出19.8°C,令科學家驚呼:「這很不正常,令人難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