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我們發現了4000萬年前的鯨魚化石,它有「四隻腳」!

2020-12-03 蒙書書

近日,科學家在秘魯的海岸發現了一個4000萬年前的鯨魚化石。神奇的是,這隻鯨魚長有四隻腳!

這隻鯨魚有4米長,樣子有點像我們現代的水獺或者海狸。既然長腳了,就說明這隻鯨魚能在岸上走。

這種新的太平洋長尾鯨,為研究海洋哺乳動物的演化提供了線索。我們現在的海豚和鯨魚,可能是由四隻腳的動物進化而來的。科學界曾經證實,這些動物4120萬年前到達北美,而這次的發現又刷新了記錄。

從這隻鯨魚的髖骨看得出,這隻四腳鯨魚走路的樣子很特別。此前,科學家也在秘魯發現過相似的化石,保存的非常完好。下巴、前腿、後腿、脊椎和尾巴。

這個骨架在這裡出現說明了什麼?說明了這隻鯨魚是從其他地方遊過來的。從手指的大小,就能看得出,這隻鯨魚有蹼。

整個學界都很激動,因為化石就是——證據。他們正在試著對周圍進行深入探索,希望能發現更古老的物種,有更多神奇的東西等著去發現。

看到這裡,似乎只能感受得到科學家的欣喜,而對於平常人沒什麼用。4000萬年前很遙遠,當我得知有化石的時候,我覺得美人魚也可能存在,山海經也是真的。不知道大家怎麼看?

相關焦點

  • 四足鯨魚最早出現在什麼時期?它是不是現在鯨魚的祖先?
    鯨魚有四條腿?是的,你沒看錯,鯨魚的祖先確實有四條腿。其實,鯨魚的祖先以及演化史一直以來在科學界都是個謎團。在沒有發現一些與鯨魚相關的化石之前,科學界比較統一的說法就是鯨魚是由早期的水生哺乳動物進化而來的。但是,隨著一些化石的被發現和研究,鯨魚的演化之路被重新的改寫和定義。下面我們來簡答的看一下鯨魚的演化史。
  • 科學家發現海底「霸王鯨」化石(組圖)
    製圖/李鐵雄  古鯨身份:可能是鬚鯨的祖先  澳大利亞科學家發現了一種長有鋒利牙齒的看起來十分兇殘的遠古鯨魚化石,這些化石是在東南部維多利亞一個名叫JanJuc的小鎮附近發現的,因此科學家將它命名為「Janjucetus」。
  • 南極洲驚現4000萬年前蛙化石,顯示當時這裡氣候溫暖物種多樣
    據最新一期《科學》雜誌4月24日報導,瑞典科學家在南極洲的一個半島上發現了一隻4000萬年前青蛙的化石,證明這裡當時氣候溫暖,物種多樣。據報導,瑞典自然歷史博物館的託馬斯·莫爾斯率領的科考團隊在南極洲賽摩爾半島上發現了這隻青蛙的化石,這裡最靠近南美洲的南端。發現頭盔蛙的賽摩爾半島。科學家曾經在賽摩爾半島上發現過有袋類動物的化石,但蛙類化石在這裡是首次發現。
  • 澳發現巨眼肉食鬚鯨化石 或重寫鯨魚進化史(圖)
    這一新發現的鯨魚化石,屬於一種不知名的種類,大約生活在2500萬年前,屬於現代鬚鯨的一個早期祖先,鬚鯨靠海水中的浮遊生物為生。同時,鬚鯨的種群中還包括藍鯨這種在地球上生活過的最大型動物。  但是,這種新發現的食肉鯨很可能依靠捕食鯊魚及其他魚類來生存,儘管它的體型相對較小。這就意味著,我們今天所見到的這些無齒鬚鯨並不是一直那麼溫柔,在很久很久以前,它們也曾兇猛過。
  • 「螃蟹界的鴨嘴獸」,科學家發現9500萬年前的螃蟹化石原來長這樣
    餐桌上,面對它堅硬的外殼,讓人難以下口。但我們有沒有想過,螃蟹的祖先可能長得更奇怪呢?根據美國媒體4月26日報導,本周三在權威期刊《science advances》(《自然》的子刊)發布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有著9500萬年歷史的史前螃蟹。
  • 埃及荒漠出現數千條鯨魚化石,揭開了進化過程的真相
    鯨魚,應該是人類公認的海洋中最大的海洋生物之一。哪怕有些人沒有親眼見識過鯨魚的龐大,也能從那些影視中得到一個大概的認識。此外,它也是仍存於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動物。鯨魚的龐大的體格特別引人注目,連某些鯊魚都鞭長莫及,而鯨魚的源頭和生存能力也特別驚人。
  • 快看它正在孵蛋!江西贛州發現7000萬年前竊蛋龍化石,舉世罕見!
    來源 | 都市現場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說到江西贛州,除了贛南臍橙,還是「中國恐龍之鄉」,贛州是江西省內出土恐龍化石和恐龍蛋化石最多的地區,而最近我國古生物學家通過研究江西贛州出土的一組恐龍化石後,發現了世界上罕有的竊蛋龍化石,距今約7000萬年,同時保存有成體、胚胎和蛋窩
  • 這10個化石讓我們看到遠古世界比我們想像更恐怖
    原標題:這10個化石讓我們看到遠古世界比我們想像更恐怖 化石是個非常有趣的東西。他保存了古生物的遺體,揭露我們不曾知道的過去,就像這十大令人吃驚的化石絕對會讓你大開眼界,發現這個千變世界的神秘過去。
  • 科學家新發現,鯨魚起初或在陸地生活,並非是在海洋中!
    深扒鯨魚的進化史,發現它最開始不是海洋霸主,是陸地「王者」!提到海洋我們會同一時間想到鯊魚、鯨魚的存在,因為它們在海洋當中是一個巨型的存在。大約在5000萬年前,鯨魚並非是生活在海洋當中,而是在陸地生活生活,因為環境發生很大的變化,所以鯨魚上的食物越來越少,導致它們逐漸進入了海洋當中。在短短的時間內讓鯨魚生活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它也是一種最大的哺乳動物,那麼它究竟是怎樣一步步的成為現在這般模樣呢?
  • 鯨魚「聲納系統」至少有2800萬年歷史—新聞—科學網
    騰訊科學訊(過客/編譯)據國外媒體報導,一種被稱作Cotylocara macei的新鯨魚物種在頭骨中擁有氣腔,與海豚用於發射聚焦聲束的氣腔類似。這項研究的合著者,紐約理工大學的解剖學家Jonathan Geisler說道,這一發現將回聲定位能力的起源推回到至少3200萬年以前,這表明回聲定位能力在有齒鯨魚等群體的進化史上很早就已經出現。
  • 科學家發現遠古巨魚 堪比現代鯨魚
    中國日報網消息:據美國《連線》雜誌網站報導,科學家在博物館裡對幾乎被遺忘的古生物化石進行研究,發現了兩種巨大的濾食性史前魚類物種。這兩種大魚曾經統治地球海洋上億年,它們在生態系統中的位置之後被鯨魚和鯨鯊佔據。英國牛津大學古生物學家馬特·弗裡德曼說:「我們知道曾經存在巨大的史前魚類,但是認為它們只存活了2000萬年。
  • 迄今為止,10個最令人震驚的考古發現,揭秘數億年前的歷史!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發現是一具20米(65英尺)長,3700萬年前的古老鯨魚骨骼化石。今天的鯨魚的一個遠祖,這個特殊的物種,被稱為始祖鯨,現在已經滅絕了。這些古老的鯨魚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古老的物種。 3.「媽媽育雛」是這個擁有7千5百萬年歷史的化石的名字,它描述了一種擬卵龍恐龍,保護其卵到最後一口氣。
  • 科學家發現距今143萬年前,帶DNA的史前人類「糞便化石」
    提到糞便,大家一定是捏著鼻子都嫌臭,但你知道有些遠古時代的糞化石,其擁有的價值是什麼嗎?什麼是糞便化石關於史前的生物糞便化石,據科學家說,可以在其糞便化石內,了解到遠古滅絕動物的大量信息。其實在地球上從有生命開始,任何事物都不停的在歲月中變遷。
  • 贛州發現7000萬年前的竊蛋龍化石
    說到贛州,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贛南臍橙,其實贛州還有著「中國恐龍之鄉」的稱號,贛州是江西省內出土恐龍化石和恐龍蛋化石最多的地區,而最近我國古生物學家通過研究江西贛州出土的一組恐龍化石後,竟發現了世界上罕有的,距今約7000萬年,同時保存有成體、胚胎和蛋窩的竊蛋龍孵卵化石。
  • 探索鯨魚過濾餵養的進化之路,3400萬年前鬚鯨祖先長有鋒利的牙齒
    這種神奇的海洋生物叫做Llanocetus denticrenatus,這種鯨魚大概生活在距今3400萬年前,不過它們的體型也是非常龐大的,而且科學家認為它應該是現在所看到的座頭鯨以及藍鯨的祖先,但是它又跟現在的這些鯨魚有著很大的不同,可以說它是一種特立獨行的海洋生物,主要是因為它的嘴巴裡面有厚厚的牙齦,而且鑲嵌著牙齒,大家都知道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這些鯨魚,雖然說在海洋之中個頭非常大
  • 深扒鯨魚的進化史,發現它最開始不是海洋霸主,是陸地「王者」!
    科學家新發現,鯨魚最開始是在陸地生活,並非是在海洋中!提到海洋我們會同一時間想到鯊魚、鯨魚的存在,因為它們在海洋當中是一個巨型的存在。大約在5000萬年前,鯨魚並非是生活在海洋當中,而是在陸地生活生活,因為環境發生很大的變化,所以鯨魚上的食物越來越少,導致它們逐漸進入了海洋當中。
  • 800萬年前深海巨獸角逐,為什麼頂級掠食者巨齒鯊輸給了鯨魚
    在八百萬年前的海洋裡,鯨魚的長度只有三到四米,體積相當於現在的一頭白鯨,它們靠著過濾浮遊生物生存,儘管它們顯得如此與世無爭,但是深淵之下一頭巨齒鯊,仍然是它最大的威脅,在超過一千萬年的時間裡,巨齒鯊一直都是頂級海洋獵食者,他的一顆牙齒與一個人的手掌差不多,根據其牙齒的大小,推算出此種鯊魚平均長度為
  • 沙漠裡竟有鯨魚化石!「鯨之陵」到底是怎麼形成的?
    之所以取了這個聽起來有些悽美的名字,是因為過去在這裡常會發現鯨的化石。那麼問題來了,沙漠中怎麼會出現鯨魚化石呢?這些鯨魚都是怎麼死的?鯨墓地是怎麼發現的,裡面都有啥?2010年,正在附近泛美高速公路緊張施工的建築工人報告當地的博物館,說他們挖出了幾塊巨大的骨頭。
  • 生命演化|鯨魚先祖——龍王鯨與梅氏利維坦鯨
    龍王鯨,又稱帝王蜥蜴、械齒鯨,是龍王鯨科中的一個屬,被認為是現代鯨的祖先,約生活於晚始新世4500萬-3600萬年前,現已滅絕。
  • 1.1萬年前的石器時代新人種化石在中國發現
    這些化石是在兩個洞穴內發現的,主人是此前未知的石器時代人種,他們兼具古代人類和現代人類特徵,是一個非常獨特的人種。  新發現的人種化石年代在1.45萬至1.15萬年前,是在亞洲發現的距今最早的人類化石。由於他們獵殺馬鹿,這個人種被命名為「馬鹿人」。在此之前,科學家認為生活在亞洲的早期人類競爭並不激烈。科學家表示馬鹿人的發現為了解亞洲的早期人類提供了重要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