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發現最早人種 會使用工具偶爾樹上生活

2020-12-05 科學網

    這個顱骨樣本被稱作Stw 53,它有助於激發人們討論有關這個新人種的名字問題。(圖片提供:Darren Curnoe) 

北京時間5月31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導,一項最新研究發現,雖然最新確定的樹居人(Homo gautengensis)可能是一種殘暴的小型樹人,但研究證實,它是人類家族的一員。論文作者達倫·克諾表示,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人類,它們可能已經會使用工具,甚至會使用火。

 

研究人員在南非豪登省史特克方登石洞(Sterkfontein Caves)裡發現了一些距今200萬到80萬年的顎骨、牙齒和其他骨骼等化石碎片,從而確定它們是新人種。據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的人類學家克諾說,雖然目前只找到大約6個個體的一些化石碎片,但是科學家認為,直立行走的樹居人站立時身高有3.5英尺(1米),體重大約是110磅(50公斤)。

 

與現代人相比,這種新確定的人種擁有更長的胳膊、像黑猩猩一樣更加突出的臉、更大的牙齒和更小的大腦,不過它們的腦容量足以進行語言交流。克諾說:「儘管從這些跡象來看,樹居人已經擁有自己的語言,但是與我們的語言相比,它們的語言非常簡單,沒有複雜的語氣和語法。」

 

是人類但非能人

 

克諾表示,儘管科學家認為樹居人(或稱「豪登人」)是最早的人類,但是它顯然在進化時間軸中出現得太晚,不是我們的直系祖先。「直立人等體型更大的類人,可能是我們的祖先,它們的發現時代,有些跟樹居人相同。」這說明直立人的祖先比樹居人直立行走的時間更早。類人或稱原始人是人類、人類的祖先及其旁系親屬的統稱。

 

此外克諾注意到,在東非發現的人類化石,大約比樹居人早30萬年,而且到目前為止它們還沒被歸類。他說:「恕我直言,我至今仍不清楚在人類進化時間軸裡,哪個人種是我們的直系祖先。」儘管樹居人看起來不像是我們的直系親屬,不過它可能具有人類特徵。

 

克諾表示,他發現的40個特徵,顯然都可以把這種兩足動物與更像猿的人類祖先南方古猿區分開。這些特徵包括,與南方古猿相比,樹居人長著「更小的臉、細長的牙齒和更小的咀嚼肌及頜骨」。

 

幾十年來,包括克諾在內的科學家一直認為,目前發現的這些樹居人化石,是能人留下的。能人可能在200萬到150萬年前出現,它們曾被普遍認為是最早的人類。不過克諾說:「對南非人類記錄進行14年的研究後,我認為我們已經有充分的證據證明樹居人是新人種。」

 

樹居人是與能人不同的人種,而且出現時間更早。與能人相比,首先樹居人的大腦更小,可能體積只有現代人的三分之一。除此以外,這種新人種還擁有更小的牙齒和頜骨。這或許能說明它們具有不同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

 

樹居人偶爾生活在樹上

 

克諾表示,雖然樹居人可能主要生活在地上,但是有證據證明,這種人類偶爾也會生活在樹上。內耳平衡器官的化石跡象顯示,「它們的生活方式比較複雜,有些個體經常生活在樹上,其他一些則喜歡生活在陸地上。」他注意到,目前在大猩猩和生活在森林裡的狒狒身上,這種行為相當常見,雌性往往比雄性更愛爬樹。

 

科學家在樹居人化石的附近還發現了石器和使用火的跡象。在沉積層裡發現的與樹居人有關的最完整的人類祖先顱骨化石是Stw 53,它是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被發現的。樹居人可能利用石器割肉和砸斷骨頭,獲得骨髓,除此以外,它們或許還用石器進行挖掘工作,獲得可以食用的植物。

 

Stw 53顱骨上的砍痕顯示「它不是被同類吃掉的,就是宗教儀式的犧牲品」。克諾表示,在相同洞穴發現的被燒過的傍人屬(Paranthropus)的骨骼上的痕跡說明,「類人也是樹居人的食物來源」。不過樹居人並不只吃肉食。這種新人種的牙齒,顯然說明它適於吃那些需要大量咀嚼的植物。該研究成果不久將發表在HOMO雜誌上。

 

找到缺失的一環

 

發現這個新人種的地方被稱作人類搖籃,最近宣布的南方古猿也是在這裡發現的,據說它是類猿南方古猿和第一批人類之間「重要的一環」。但是克諾表示,這項最新研究令人們對南方古猿的發現產生懷疑。新發現的南方古猿的大腦很小,臂膀很長,跟猿的一樣,而且腕關節也適於在樹上生活,儘管兩種生物都生活在同一時期,而且在相同地區,但是「它比樹居人更加原始」。

 

如果南方古猿與這個新人種生活在同一時期,那麼前者「是人類祖先的可能性更小」。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協會進化人類學研究所的古生物學家佛瑞德· 斯普爾也認為,樹居人和南方古猿的說法相互矛盾。他注意到,事實上一個研究南方古猿的科研組也同意Stw 53是比南方古猿出現時間更早的頭骨。也就是說,樹居人也許根本不是人,只是一種類猿南方古猿。

 

斯普爾沒有參與這項研究,但他表示,多年來專家們一直對Stw 53感到困惑不解。首先,「沒有足夠的骨骼保護可以使它的顱骨發生如此改變」。此外,確定南非類人化石的年代,比確定東非化石的年代更困難。「因為東非有很多火山灰層,你可以藉助它確定化石的年代。」這個「奇怪的樣本」跟目前已知的其他類人顱骨樣本並不相符,這可能說明它是一個新人種。但是,這個新物種到底是人類還是南方古猿呢?這個問題還需要進一步探討。

 

克諾說:「發現這個新物種的真正意義,是它顯示了我們的進化樹是多麼複雜、多麼枝繁葉茂。同一時期有很多不同種類,直到最近仍是這種情況。」至於樹居人,克諾表示:「我的同事們將決定它是不是新品種,並決定是否會在他們的研究中使用這個名字。最終歷史會為我們做決定。」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最早人種:性格殘暴偶爾樹上生活
    南非發現最早人種:性格殘暴偶爾樹上生活這個顱骨樣本被稱作Stw 53,它有助於激發人們討論有關這個新人種的名字問題。(圖片提供:Darren Curnoe)北京時間5月31日消息 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導,一項最新研究發現,雖然最新確定的樹居人(Homo gautengensis)可能是一種殘暴的小型樹人,但研究證實,它是人類的家族一員。論文作者達倫·克諾表示,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人類,它們可能已經會使用工具,甚至會使用火。
  • 外媒:研究稱真實「霍比特人」或是最早人種之一
    參考消息網4月24日報導 外媒稱,新研究顯示,由於身材矮小而被稱為「霍比特人」的已滅絕佛羅勒斯人也許是最古老人種之一。據英國《獨立報》網站4月21日報導,自2003年在印度尼西亞弗洛勒斯島發現其遺骸後,關於他們在進化樹上位居何處,學界一直爭論不休。甚至有人提出,他們不過是一些身材矮小的智人。
  • 藏在我們身上的「幽靈」人種DNA
    從那時起,遺傳學家一直在尋找更多過去跨人種雜交的證據。他們的研究沒讓我們失望。但是,就在他們旗開得勝之際,「幽靈」也跟著來了:有跡象表明,在人類基因組中隱藏著某些DNA片段,來自我們從來不知其存在的人種。遺傳學家稱他們為「幽靈」人種。我們沒有關於這些未知人種的實物記錄——既沒有骨骼化石,也沒有工具,沒有任何考古遺蹟。
  • 三聯生活周刊:羚羊的人民——南非桑人
    對於南非最古老的土著桑人,當他們在巖壁上畫下一幅大羚羊的時候,不僅是對日常狩獵生活的描繪,也在對神獸表達一種敬意,羚羊變身為精神的圖騰。起源中心是為了讓南非人感到自豪,也向每個人解釋他們和非洲之間存在的關係。最早的人類DNA攜帶者桑人是源頭——不是說他們就是最早的人類,但就現存的人類來看,他們是最早的。」南部非洲的巖畫,主要分布在南非、辛巴威、尚比亞和納米比亞山區,它們的創作者被確認為這片土地上最古老的一支土著居民——桑人(San),也稱布須曼人(Bushman)。
  • 最早人種「現身」
    據新華社電科學家在7日出版的《自然》雜誌上報告說,新得到的一些化石證據和計算機成像都表明,早期在查德挖掘到的一具化石屬於迄今發現的最早人種。  2002年,法國普瓦捷大學的米歇爾·布呂內及同事曾在《自然》雜誌上報告說,他們在查德沙漠中發現的一個頭蓋骨、牙齒和下顎碎片距今有700萬年的歷史。
  • 揭秘人類為什麼會有不同膚色的人種?
    人類誕生後,必然會不斷地遷移,由於遷移的地方不同,所處的環境不同,從而產生了不同的膚色。居住在非洲的因為陽光強烈,膚色變黑;歐洲因為陽光較弱,膚色就白;亞洲居中,膚色也居中。那麼,世界上多色人種都起源於何處,特別是在當今世界上頗有影響的白人與黑人的最早起源地,這是長期以來科學家們關心考證的熱門問題。
  • 最早的人類長什麼樣子,北京猿人是我們的祖先嗎?
    與人類血緣最近的類人猿黑猩猩生活在非洲,而非洲也同樣發現有種類最多和最古老的古人類化石。紅毛猩猩目前已知的最早的人類是距今大約 550 萬年前生活在非洲的南方古猿,南方古猿因最早發現於非洲南部而得名。狒狒是唯一適應叢林外生活的的猴科動物然而人類祖先南方古猿走了一條和狒狒完全不同的演化路線——使用工具。猿猴在樹上時,手忙著攀爬和進食,當在地上行走或坐下時,就可以使用工具,如狒狒就經常用石頭獵取蠍子為食。南方古猿則更進一步,他們通過直立行走,解放了雙手來使用天然工具捕捉小動物,人類由此進入始石器時代。
  • 人種:「造物主」留下的謎團
    事實上,如果世界上真有什麼「造物主」,那麼,它為什麼會如此「造人」,也是至今人們的認識難以說清的問題。  林耐最早提出四大膚色人種劃分  對人種進行劃分,並標明人類在自然界中的位置,首推林耐。林耐是18世紀的一位瑞典博物學家,他在幼年時就對形形色色的自然生物發生濃厚的興趣。1735年他寫出了《自然體系》一書,對植物、動物包括人在內進行了系統的分類。
  • 黑人在美國生活200年,皮膚為何無法變白?人種皮膚是太陽曬得?
    這在考古學上也是有證據的,20世紀的90年代,美國考古學家在衣索比亞發現了卡巴地猿始祖種的化石,卡達巴地猿生活在580至520萬年前的地球上,卡達巴地猿的犬齒甚至比黑猩猩的犬齒還要原始,但是,他已經能直立行走了,是人類與黑猩猩分道揚鑣之後的最早的動物。
  • 一顆頭骨發現「新人種」,卻深陷偽科學論戰,結果卻成為一場鬧劇
    一顆頭骨發現「新人種」,卻深陷偽科學論戰,結果卻成為一場鬧劇文/收藏大事記 圖/來源網絡「考古界特大欺騙案」的「皮爾丹人」事件,發生在英國。世界一流的博物館,以及眾多知名的考古專家、古生物學家、醫生和作家,都被捲入了這一「世紀騙局」。
  • 藏在我們身上的「幽靈」人種DNA,科學家:喀麥隆巴卡人就含有
    從那時起,遺傳學家一直在尋找更多過去跨人種雜交的證據。他們的研究沒讓我們失望。但是,就在他們旗開得勝之際,「幽靈」也跟著來了:有跡象表明,在人類基因組中隱藏著某些DNA片段,來自我們從來不知其存在的人種。遺傳學家稱他們為「幽靈」人種。 我們沒有關於這些未知人種的實物記錄——既沒有骨骼化石,也沒有工具,沒有任何考古遺蹟。
  • 迄今最早人類化石在哪裡發現的?是什麼時候的?
    原標題:迄今最早人類化石在哪裡發現的?是什麼時候的? 據報導,中國科學院多名研究員表示發現了迄今最早人類化石,據了解,這些化石是在湖南省道縣發現的,牙齒屬於距今約8萬至12萬年前的現代人祖先。
  • 人類「表兄弟」現身南非,距今200萬年,它們看起來更像大猩猩
    有意思的是,最早發現羅百氏傍人化石的地點,也是在南非,這意味著,羅百氏傍人很可能是在南非演化的,目前已知最早的羅百氏傍人化石,距今大約有230萬年的歷史,它們看起來其實更像是大猩猩,和現代人類有著很大的區別。羅百氏傍人化石攜帶哪些答案?
  • 這個消失的人種竟然是地球上最早的藝術家?
    科學家們說,6.5萬多年前,一個尼安德特人用紅赭石,在一處洞穴的牆壁上劃出了一根根線條,由此成為了地球上已知最早的藝術家。這一發現推翻了一個曾被普遍接受的觀點,即現代人類是唯一會通過藝術作品進行自我表達的物種。研究人員說,在相隔幾百公裡的洞穴中,尼安德特人在洞壁上塗抹、畫畫和繪色,創造出一幅幅藝術作品,而現代人類在幾萬年之後,才來到這裡。
  • 科學家發現中國最早古人類活動的證據
    這一發現表明,古人類可能很早就出現在非洲以外的地方——比此前認為的更早。資料圖片  迄今最早的非洲以外古人類證據來自喬治亞的德馬尼斯,該區域發現了185萬年前直立人的化石及其使用的工具。其他在中國和印尼爪哇島發現的早期古人類化石可以上溯至150萬年至170萬年前。不過,一些科學家表示,有證據顯示古人類活動從200萬年前就開始了。
  • 最早使用工具的動物:5億年前海蠍用貝殼呼吸
    最早使用工具的動物:5億年前海蠍用貝殼呼吸 2009-04-15 08:28:06 國家地理  【大 中 小】 發表評論     據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報導,一項最新研究稱,世界上最早學會使用工具的動物是生活在5億年前類似蠍子的海洋生物,這種現已滅絕的海洋生物使用其他動物的外殼幫助它們在陸地上呼吸空氣。
  • 7個已經滅絕的神秘人種!人類能夠脫穎而出真是不容易
    人類發源於非洲這個說法,已經得到了認同,因為許多類人猿生活在非洲。杜博斯卻相信,人類與長臂猿更為接近,而且他認為,亞洲是人類的搖籃。在1890年初期,他的團隊在爪哇島東部發現了一顆牙齒,頭蓋骨和股骨,屬於人類物種中一個未知的人種。研究表明,這個種族生活在距今70萬到50萬年,在當時,這是原始人類中,發現的最古老的遺骸。通常認為,爪哇人比北京人更為原始些。
  • 南非的輓歌:種族隔離始末
    文|王子銘(華東師大、歷史研習社社員)說到南非,你會想到什麼呢?世界盃?鑽石?好望角?曼德拉?但要說到南非的歷史,想必「種族隔離」會是第一個想到的詞彙。南非的種族隔離政策實在是太有名了,以至於英語中專門有一個詞「apartheid」來特指南非的種族隔離。
  • 為何有人會說智商最高的人種是中國人?今天總算是漲知識了
    為何有人會說智商最高的人種是中國人?今天總算是漲知識了從古至今,人類對於自身的探索一直沒有停止過。關於我們的大腦和智商,科學家們大都各執一詞。愛因斯坦是目前全人類公認的智商最高的一位偉人,所以在他去世後,大腦受到了各方的關注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