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人種:性格殘暴偶爾樹上生活

2020-11-25 手機鳳凰網

南非發現最早人種:性格殘暴偶爾樹上生活

這個顱骨樣本被稱作Stw 53,它有助於激發人們討論有關這個新人種的名字問題。(圖片提供:Darren Curnoe)

北京時間5月31日消息 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導,一項最新研究發現,雖然最新確定的樹居人(Homo gautengensis)可能是一種殘暴的小型樹人,但研究證實,它是人類的家族一員。論文作者達倫·克諾表示,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人類,它們可能已經會使用工具,甚至會使用火。

研究人員在南非豪登省史特克方登石洞(Sterkfontein Caves)裡發現了一些距今200萬到80萬年的顎骨、牙齒和其他骨骼等化石碎片,從而確定它們是新人種。據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的人類學家克諾說,雖然目前只找到大約6個個體的一些化石碎片,但是科學家認為,直立行走的樹居人站立時身高有3.5英尺(1米),體重大約是110磅(50公斤)。

與現代人相比,這種新確定的人種擁有更長的胳膊、像黑猩猩一樣更加突出的臉、更大的牙齒和更小的大腦,不過它們的腦容量足以進行語言交流。克諾說:「儘管從這些跡象來看,樹居人已經擁有自己的語言,但是與我們的語言相比,它們的語言非常簡單,沒有複雜的語氣和語法。」

是人類但非能人

克諾表示,儘管科學家認為樹居人(或稱「豪登人」)是最早的人類,但是它顯然在進化時間軸中出現得太晚,不是我們的直系祖先。「直立人等體型更大的類人,可能是我們的祖先,它們的發現時代,有些跟樹居人相同。」這說明直立人的祖先比樹居人直立行走的時間更早。類人或稱原始人是人類、人類的祖先及其旁系親屬的統稱。

此外克諾注意到,在東非發現的人類化石,大約比樹居人早30萬年,而且到目前為止它們還沒被歸類。他說:「恕我直言,我至今仍不清楚在人類進化時間軸裡,哪個人種是我們的直系祖先。」儘管樹居人看起來不像是我們的直系親屬,不過它可能具有人類特徵。

克諾表示,他發現的40個特徵,顯然都可以把這種兩足動物與更像猿的人類祖先南方古猿區分開。這些特徵包括,與南方古猿相比,樹居人長著「更小的臉、細長的牙齒和更小的咀嚼肌及頜骨。」

幾十年來,包括克諾在內的科學家一直認為,目前發現的這些樹居人化石,是能人留下的。能人可能在200萬到150萬年前出現,它們曾被普遍認為是最早的人類。不過克諾說:「對南非人類記錄進行14年的研究後,我認為我們已經有充分的證據證明樹居人是新人種。」

樹居人是與能人不同的人種,而且出現時間更早。與能人相比,首先樹居人的大腦更小,可能體積只有現代人的三分之一。除此以外,這種新人種還擁有更小的牙齒和頜骨。這或許能說明它們具有不同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

樹居人偶爾生活在樹上

克諾表示,雖然樹居人可能主要生活在地上,但是有證據證明,這種人類偶爾也會生活在樹上。內耳平衡器官的化石跡象顯示,「它們的生活方式比較複雜,有些個體經常生活在樹上,其他一些則喜歡生活在陸地上。」他注意到,目前在大猩猩和生活在森林裡的狒狒身上,這種行為相當常見,雌性往往比雄性更愛爬樹。

科學家在樹居人化石的附近還發現了石器和使用火的跡象。在沉積層裡發現的與樹居人有關的最完整的人類祖先顱骨化石是Stw 53,它是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被發現的。樹居人可能利用石器割肉和砸斷骨頭,獲得骨髓,除此以外,它們或許還用石器進行挖掘工作,獲得可以食用的植物。

Stw 53顱骨上的砍痕顯示「它不是被同類吃掉的,就是宗教儀式的犧牲品」。克諾表示,在相同洞穴發現的被燒過的傍人屬(Paranthropus)的骨骼上的痕跡說明,「類人也是樹居人的食物來源」。不過樹居人並不只吃肉食。這種新人種的牙齒,顯然說明它適於吃那些需要大量咀嚼的植物。該研究成果不久將發表在《HOMO》雜誌上。

找到缺失的一環

發現這個新人種的地方被稱作人類搖籃,最近宣布的南方古猿也是在這裡發現的,據說它是類猿南方古猿和第一批人類之間「重要的一環」。但是克諾表示,這項最新研究令人們對南方古猿的發現產生懷疑。新發現的南方古猿的大腦很小,臂膀很長,跟猿的一樣,而且腕關節也適於在樹上生活,儘管兩種生物都生活在同一時期,而且在相同地區,但是「它比樹居人更加原始」。

如果南方古猿與這個新人種生活在同一時期,那麼前者「是人類祖先的可能性更小」。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協會進化人類學研究所的古生物學家佛瑞德·斯普爾也認為,樹居人和南方古猿的說法相互矛盾。他注意到,事實上一個研究南方古猿的科研組也同意Stw 53是比南方古猿出現時間更早的頭骨。也就是說,樹居人也許根本不是人,只是一種類猿南方古猿。

斯普爾沒有參與這項研究,但他表示,多年來專家們一直對Stw 53感到困惑不解。首先,「沒有足夠的骨骼保護可以使它的顱骨發生如此改變」。此外,確定南非類人化石的年代,比確定東非化石的年代更困難。「因為東非有很多火山灰層,你可以藉助它確定化石的年代。」這個「奇怪的樣本」跟目前已知的其他類人顱骨樣本並不相符,這可能說明它是一個新人種。但是,這個新物種到底是人類還是南方古猿呢?這個問題還需要進一步探討。

克諾說:「發現這個新物種的真正意義,是它顯示了我們的進化樹是多麼複雜、多麼枝繁葉茂。同一時期有很多不同種類,直到最近仍是這種情況。」至於樹居人,克諾表示:「我的同事們將決定它是不是新品種,並決定是否會在他們的研究中使用這個名字。最終歷史會為我們做決定。」

請熱愛生活的你加入女友生活官方群:80978758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南非發現最早人種 會使用工具偶爾樹上生活
    (圖片提供:Darren Curnoe) 北京時間5月31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導,一項最新研究發現,雖然最新確定的樹居人(Homo gautengensis)可能是一種殘暴的小型樹人,但研究證實,它是人類家族的一員。論文作者達倫·克諾表示,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人類,它們可能已經會使用工具,甚至會使用火。
  • 外媒:研究稱真實「霍比特人」或是最早人種之一
    參考消息網4月24日報導 外媒稱,新研究顯示,由於身材矮小而被稱為「霍比特人」的已滅絕佛羅勒斯人也許是最古老人種之一。據英國《獨立報》網站4月21日報導,自2003年在印度尼西亞弗洛勒斯島發現其遺骸後,關於他們在進化樹上位居何處,學界一直爭論不休。甚至有人提出,他們不過是一些身材矮小的智人。
  • 最早人種「現身」
    據新華社電科學家在7日出版的《自然》雜誌上報告說,新得到的一些化石證據和計算機成像都表明,早期在查德挖掘到的一具化石屬於迄今發現的最早人種。  2002年,法國普瓦捷大學的米歇爾·布呂內及同事曾在《自然》雜誌上報告說,他們在查德沙漠中發現的一個頭蓋骨、牙齒和下顎碎片距今有700萬年的歷史。
  • 朱元璋善疑、殘暴,什麼原因造成了扭曲的性格?
    01引言朱元璋是明朝的開國君主,這樣一個從草根農民一路摸爬滾打上來的一位統治者,雖然確實是一個優秀的統治者,但是在執政的過程中許多措施讓我們不寒而慄,比如說著名的「胡藍之獄」、「空印案」以及各項高壓政策都讓我們不寒而慄,朱元璋的性格與常人不同,這種性格又是怎麼造成的呢
  • 藏在我們身上的「幽靈」人種DNA
    遺傳學研究還揭示,丹尼索瓦人曾分布於從西伯利亞到東南亞的廣大地區,並且他們身上至少有一個基因幫助現代藏族人克服缺氧的困難,能夠生活在高海拔地區。我們祖先與其他人種雜交的想法一度被人質疑、摒棄,但照現在的情況看來,他們似乎一點不介意跟其他人種交配。
  • 長在樹上的野菜,渾身是刺,有人種卻很少人吃,出口日本成高端菜
    摘要:長在樹上的野菜,渾身是刺,有人種卻很少人吃,出口日本成高端菜! 文/農夫也瘋狂 隨著這幾天南北方大部分地區大降溫,有些蔬菜也迎來了價格的上調,其中黃瓜的漲幅比較大。不過在農村裡,多數人都有種植蔬菜,一年四季也很少購買蔬菜。
  • 基因與人種:人類的同一性與多樣性
    包括人在內的一切生物都是一個不斷生長、分支的進化樹上的一個支點,很難說哪個更高等。人類和其他生物一樣,都是從共同祖先進化而來的,是進化過程中的偶然產物,既非進化的目的,更不是進化的頂峰。達爾文主義雖然早已成為生物學界的主流,但遠遠沒有成為社會的主流。許多人仍然象18世紀的林耐一樣,拒不承認生物進化的事實,而那些接受進化的人當中,又大多抱著的是拉馬克式的直線進化觀。
  • 世界上人種最複雜的國家,不是印度,而是這個「人種大熔爐」!
    世界上有如此多的國家,每個國家因為其位置不同,因此造成了其人種的不同。有的國家則是因為歷史原因造成的人種的不同。
  • 瀛寰新譚|按膚色劃分人種若靠譜,張飛是黃種人還是黑種人?
    小時候,「請勿圍觀外國人」尚被寫在行為規範之類的本子上,偶爾見到了「高鼻深目」,雖然不至「圍觀」,還是要多看兩眼,似乎早就擁有了不經提醒的分辨能力。某屆亞運會,忽聽室友故作萌狀地驚呼:他們賴皮,請了外援。
  • 亞洲最小的恐龍被發現,如同一隻雞大小,性格卻殘暴酷愛吃肉
    在恐龍生活的時代,地球處於富氧環境,所以恐龍的外型都很大,對於人類來說,恐龍絕對可以算得上龐然大物了,矯健的四肢、長長的尾巴、龐大的身軀就是我們對於恐龍的基本認識。不過,前段時間科學家們卻發現了一個新的恐龍化石,它的個頭只有一隻雞的大小,可以說是目前科學家們所發現的亞洲恐龍中,個頭最小的一個。
  • 這個消失的人種竟然是地球上最早的藝術家?
    科學家們說,6.5萬多年前,一個尼安德特人用紅赭石,在一處洞穴的牆壁上劃出了一根根線條,由此成為了地球上已知最早的藝術家。這一發現推翻了一個曾被普遍接受的觀點,即現代人類是唯一會通過藝術作品進行自我表達的物種。研究人員說,在相隔幾百公裡的洞穴中,尼安德特人在洞壁上塗抹、畫畫和繪色,創造出一幅幅藝術作品,而現代人類在幾萬年之後,才來到這裡。
  • 除了四大人種外,還有神秘的藍色和綠色人種!
    四大人種是以人類膚色將人分為四大人種。最早的人種分類,是3000多年前古埃及第十八王朝西替一世墳墓的壁畫,它以不同的顏色區別人類,將人類分為四種。第一,將埃及人塗以赤色;第二,亞洲人塗以黃色;第三,南方尼格羅人塗以黑色;第四,西方人及北方人塗以白色。成為今日將人類分成白種人、黃種人、黑種人、棕種人的基礎。不過除了四大人種之外,還有許多其他顏色的人種,其中就包括了藍種人和綠種人,是不是讓你想到了阿凡達和精靈族?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黑人在美國生活200年,皮膚為何無法變白?人種皮膚是太陽曬得?
    這在考古學上也是有證據的,20世紀的90年代,美國考古學家在衣索比亞發現了卡巴地猿始祖種的化石,卡達巴地猿生活在580至520萬年前的地球上,卡達巴地猿的犬齒甚至比黑猩猩的犬齒還要原始,但是,他已經能直立行走了,是人類與黑猩猩分道揚鑣之後的最早的動物。
  • 印度人究竟是什麼人種
    作為如今印度主體民族的印度斯坦族屬於地中海人種,不過他們並不是印度最早的土著民族。大約在公元前2500~公元前17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就已出現了灌溉農業和城市建築。這是迄今為止人類在印度次大陸發現的最早的遠古文明。創造這一文明的是印度河流域的土著居民達羅毗荼人。達羅毗荼人是南亞現存最古老的居民,屬於尼格羅-澳大利亞人種。
  • 雲南馬鹿洞人,神秘的「穿越」人種
    原標題:雲南馬鹿洞人,神秘的「穿越」人種   新華網北京12月18日電 歷經對一根神秘人腿骨化石的數年研究,中國和澳大利亞古人類學家發現,1.4萬年前生活在中國雲南蒙自的「馬鹿洞人」雖然一直生存到農耕文明曙光前一刻,但卻保留著能人或直立人的許多特徵。「馬鹿洞人」到底是誰?
  • 藍血人種,藍血人種是新人種?
    原標題:藍血人種,藍血人種是新人種? 藍血人種從表面上看是一種渾身呈藍色的稀有人種,成為藍色人或藍血人。美國生理專家韋斯特在智利海拔6000米的奧坎基爾查峰山區發現了一群藍色人種。藍色人屬於稀有種族,是與其生活環境密切相關的。據研究,新發現的藍種人長期適應了高山生活,他們生活在高海拔山區,空氣稀薄,氧含量只有海平面的二分之一,這是個終年積雪不化的冰雪世界,常年氣溫在零下四五十度。為獲取足夠的氧分子供呼吸之用,體內不得不大量合成血紅素,形成供多於求的局面,許多血紅素蜂擁在血管中,給這種人塗抹上藍的色彩。
  • 為何人種是單一的?
    為何人類的人種都是從非洲演化過來的?而且還是單一的?其實,這是因為地球上的各個大洲的環境和氣候是不一樣的,而且在非洲起源說裡面,,環境和氣候因素還剛好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你想人類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一開始是在森林裡生活的
  • 地球上人種如何劃分?為何美國和巴西,已成為人種最複雜國家
    近現代的科學家根據膚色、發色、眼球顏色等特徵將人類劃分為白色人種、黃色人種、黑色人種、紅色人種、棕色人種,也有科學家依據人種起源分為不同區域的人種,如亞洲人種、澳大利亞人種等等。包容的美國美國是世界上經濟高度發達的國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移民國家
  • 人種:「造物主」留下的謎團
    林耐最早提出四大膚色人種劃分  對人種進行劃分,並標明人類在自然界中的位置,首推林耐。林耐是18世紀的一位瑞典博物學家,他在幼年時就對形形色色的自然生物發生濃厚的興趣。1735年他寫出了《自然體系》一書,對植物、動物包括人在內進行了系統的分類。林耐的分類方法,即以種為單位的等級劃分,至今仍被生物界廣泛應用。
  • 在地球上曾生活過許多人種,為什麼今天只剩下了智人種?
    如今地球上只有智人這一個物種,無論是非洲人、歐洲人還是亞洲人都同屬於智人種。在生物學中,生物學家給地球上的生物分類,在分類中有一個「屬」的概念,在了解人種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人屬。人屬之下至少有17個種,這是目前發現的,如果以後有更多的發現,這個數字還要增加,而如今呢,16個種都消失了,只剩下了智人種,也就是我們。一般來說,可以把南方古猿作為人屬的起源,因為南方古猿被稱為「正在形成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