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最早人類化石在哪裡發現的?是什麼時候的?

2020-12-03 東方網

原標題:迄今最早人類化石在哪裡發現的?是什麼時候的?

據報導,中國科學院多名研究員表示發現了迄今最早人類化石,據了解,這些化石是在湖南省道縣發現的,牙齒屬於距今約8萬至12萬年前的現代人祖先。

東亞地區現代人的祖先最早是在何時、何地出現的?長期以來,因缺乏古人類化石樣品,這一直是世界古人類學研究的空白。如今,這一研究出現新進展,47枚古人類牙齒化石在我國湖南道縣的福巖洞被發現,有望填補相關研究的空白。中國科學院多位研究員今天在《自然》雜誌發表論文,宣布在湖南省道縣發現47枚具有完全現代人特徵的人類牙齒化石,表明8萬至12萬年前,現代人在該地區已經出現,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具有完全現代形態的人類。

這47枚古人類牙齒化石屬於距今約8萬至12萬年前的現代人祖先,比歐洲和西亞具有同樣特徵的現代人祖先至少早3.5萬至7.5萬年。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劉武、吳秀傑等人發現了這些古人類牙齒,他們發表在《自然》雜誌的論文稱,這項發現填補了現代人祖先在東亞地區最早出現時間和地理分布的空白,對東亞現代人起源和演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據劉武介紹,古人類在演化過程中,牙齒呈現出尺寸由大到小,形態由複雜到簡單的規律性變化,此次發現的人類牙齒呈現典型現代人特徵。同時,這些牙齒的尺寸較小,相比原始人而言,更加接近現代人。這說明這些人類牙齒已經具有完全的現代形態,比此前在我國湖南張家界黃龍洞、廣西崇左智人洞等地發現的早期現代人更為進步,是最接近現代人的人類祖先。由於湖南道縣福巖洞的巖層沉積非常穩定,十幾萬年來沒有發生大的擾動,沉積物呈現出明顯的年代分層。以放射性物質鈾進行年代測定結果表明,這47枚化石的埋藏年代確實在8萬至12萬年前。

而此前,因缺乏化石樣品,曾有學者推測東亞地區的現代人演化出現了中斷,此次發現說明這一地區現代人類的演化並非如此簡單,位於東亞的中國華南地區甚至有可能是現代人類出現和演化的中心區域。

此前已有研究顯示人類進化在我國呈現出南北分化的態勢。據吳秀傑介紹,目前在北方,距今10萬年前所發現的化石已經呈現出最原始的人類祖先的特徵,而南方同一時期的人類化石則更加接近現代人,此次在我國華南地區的道縣出現了完全現代形態特徵的人類化石,更加證實了這樣的分化。吳秀傑認為,這意味著,在同一時期,東亞地區生活著不同演化階段的人類,而現代人祖先在中國可能沿著由南向北的路徑遷徙,很可能在遷徙過程中與當地處於不同演化階段的原始古人類混居,這使得東亞地區現代人演化的複雜程度遠超過以往的認識。

根據現有的化石證據,最早的現代人祖先在歐洲和西亞出現的時間在4.5萬至5萬年前。儘管此次發現的現代人早於歐洲和西亞,但劉武指出,這只能說明現代人祖先在中國的華南地區出現較早,對於探討現代人在歐亞地區的出現和擴散具有重要的意義,但並不能據此證實歐洲的現代人祖先由東亞遷移而去。現代人祖先在東亞、歐洲和西亞究竟如何演化,還需提取這些人類牙齒化石的DNA開展進一步研究,並且需要發現更多的化石樣本才能推演出更加詳細的演化過程。

而就在不久前,南非出土了今約250萬年古人類化石。

1974年,在衣索比亞東北部的阿法爾地區,美國人類起源研究所的考察隊伴著披頭四樂隊的「鑽石天空中的露西」這首歌,挖掘出了當時最古老的古人類——阿法南猿,於是他們靈機一動,把這位被稱為「人類祖母」的女性,起名叫「露西」。

就這樣,披頭四的歌曲和人類起源進化研究領域的裡程碑聯繫在一起。人類始終在追溯自己從何而來、如何而來,在人類社會生產力和文化高度發達的今天,現代人類對自身的進化史和其他「近親」的歷史卻依然所知不多,甚至可以說是僅僅觸及皮毛。對於現代人的起源和祖先,目前學術界並沒有統一明確的定論。

不過最近,南非的科學家們發現了許多可能是人類祖先的類人物種化石,他們把他命名為霍莫·納勒迪,霍莫有人類近親之義,而納勒迪則是南非塞索託語「塞索託之星」的意思,這個發現被認為有可能更新人類進化史。

新發現的物種,來自南非約翰尼斯堡附近的一個野外洞穴,那個地區有「人類搖籃」之稱。在一個叫「啟星之洞」的山洞裡,有一條十分狹長的地道,盡頭是一個大坑。南非金山大學的研究人員匍匐通過地道後,在大坑裡發現了大量骨骼化石,研究人員給這些化石的來源物種命名為納勒迪人。金山大學的教授李·博格介紹了納勒迪人的特點:

李·博格:納勒迪人是2013年被明日之星項目組發現的,我們把發現他們的洞穴稱為星辰洞穴。我們發現了超過1550塊化石遺蹟,分別來自至少15個不同的個體,其中有嬰兒、小孩兒、少年、青年和成年人、老人。這個種族的特徵非常顯著,它的腦子很小,還不如一個橙子大。牙齒也很小,牙的樣子也處於初級階段,我們發現的這個身高很高,大概1.5米,其他男性、女性的身高大概1.4-1.45米,有像人類一樣的手臂,胸部卻像猿類,手掌與人類的非常相似。而且手指像非常原始、古老的人類祖先一樣,是可以彎曲的。他們從大腿中部往下,非常像人類,有長長的腿,還有和人類差不多的雙腳,而這樣的組合是我們在化石歷史上從未見過的。

果殼網主筆,古生物學博士生恩特介紹說,這次發現的納勒迪人,雖然還沒能確定在人類進化樹上的具體位置,毫無疑問也是人屬的人類祖先之一,甚至有可能是人類的直系祖先

恩特:以前我們在中學的時候學的觀點是,人類從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這麼一條線走過來的,但是現在的人類學早就不是那個觀點了,現在我們發現了非常非常多的人類物種,然後這些人類物種組成了一棵龐大的樹,現代人類是這棵樹上的一支,我們知道有些人類可能是它的旁支,有些人類可能是我們的祖先,但是這些人的具體位置我們還不太能確定,是這樣的背景。現在南非發現了一個新的人類物種,他具體的地位我們還不太能確定,但肯定是一個新的物種,因為他跟其他所有物種都不太一樣,他的特徵出現了很多混合的情況,有些特徵是比較早的,另外一些特徵是比較晚的。他現在初步的情況我們還不能確定到底在樹的哪裡,但確實有可能是我們的祖先,而不是在旁支上。

除了剛才所說的這些特點之外,關於納勒迪人的另外一個發現,更是可能顛覆我們已知的古人類進化史。博格教授介紹說,納勒迪人可能生活在距今二百萬到三百萬年之前,可是他們卻已經有了安葬逝者的習俗

博格:由此我們得出結論,這個非人類的種群,把這個洞穴專門用於放置他們同類的屍體,不避艱辛不怕危險,長途跋涉把同伴帶到這個深深的洞穴裡,讓同伴的遺體免受人獸打擾。我們原本以為這樣的行為只屬於我們人類,現在看來並非如此。

在此前人們的認知當中,安葬死者的儀式或者習俗,從距今十萬年前開始才出現在原始人種群當中,關於納勒迪人的發現,無疑會大大打破了人們此前的認知。果殼網主筆,古生物學博士生恩特認為,納勒迪人之所以被廣泛報導為具有重大意義的發現,正是因為他們這種類似安葬死者的行為

恩特:這本身在眾多的人類物種中算不了什麼,但他有一個有趣的特點,就是考古學家認為,我們發現的化石點,並不是這些人生活的地方,而是他們埋葬死人的地方,埋葬死人的行為就很有趣了,我們會認為這是一種比較高級的文化,因為他們既然懂得尊重死者就可能會有祖先崇拜啊,來世啊,最原始的這種宗教觀念,出現了某種文化。他們現在還沒有定出具體時間,我們不知道什麼時候,但是有可能很早,如果真的很早的話,那就影響到我們對人類演化的觀點了,因為說明我們人類很早就有非常高級的文化了。

目前,金山大學的明日之星項目組已經召開發布會展示了他們的發現,並且還會繼續研究關於納勒迪人的更多細節,而現在已經發現的納勒迪人遺骸,也將會出現在博物館裡供人們參觀,

金山大學博士後馬裡娜·艾利奧特:我現在在做的,就是準備化石材料,把他們送到博物館,這其中的一部分會用來做科學方面的發布,其他的以供公眾參觀,我們將組建一個具有代表性的骨骼樣本以供大眾參觀,我們會把一個代表樣本與其他部位組合以成為一個人的樣本,因為各種部位很多,所以效果會非常好。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962007

相關焦點

  • 中國發現47顆迄今最早現代人類牙齒化石
    中國科學院多位研究員今天在《自然》雜誌發表論文,宣布在湖南省道縣發現47枚具有完全現代人特徵的人類牙齒化石,表明8萬至12萬年前,現代人在該地區已經出現,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具有完全現代形態的人類。現代人在東亞地區的起源與演化一直是古人類學研究與爭議的熱點,學術界對於具有完全現代形態的人類在東亞地區的出現時間尚不清楚。2010年以來,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劉武研究員、吳秀傑研究員,中科院地球環境研究所蔡演軍研究員等合作,在道縣境內的福巖洞進行連續發掘,先後發現47枚人類牙齒化石以及大量動物化石。
  • 我國發現迄今最早真雙子葉被子植物化石
  • 遼寧發現迄今最早的真雙子葉被子植物化石
    真雙子葉被子植物化石照片記者31日從瀋陽師範大學古生物研究所獲悉,遼寧省凌源距今約1.24億年的地層中首次發現迄今最早的真雙子葉被子植物化石——「李氏果」。今日出版的英國《自然》雜誌以封面文章的形式介紹了由瀋陽師範大學、吉林大學、中科院植物所和美國印第安納大學、佛羅裡達大學科學家組成的課題組的這一重大發現。據介紹,這次發現的「李氏果」化石保存完好,形態特徵與現生的毛茛科植物基本一致,在葉形、脈序和果實特徵等方面特別像現生的鐵線蓮、翠雀花等。
  • 我國南方發現最早的現代人類化石
    原標題:我國南方發現最早的現代人類化石 一個由中國科學家領導的國際團隊刊登在10月15日《自然》雜誌上的論文稱,在我國湖南省道縣福巖洞發現了47枚約8萬年到12萬年前人類的牙齒化石,以及多種滅絕和現生哺乳動物的化石。這是迄今在東亞地區發現的最早的現代人的蹤跡。
  • 我國科學家發現迄今最早的真雙子葉被子植物化石
    新華社瀋陽3月31日電(記者 陳夢陽、王瑩)科學家最近在我國東北遼寧凌源距今約1.24億年的地層中首次發現迄今最早的真雙子葉被子植物化石——「李氏果」,這一古老的真雙子葉植物非常接近現生的毛茛科植物,也是現生的大多數有花植物有直接系統演化聯繫的迄今最早的「祖先」。
  • 我國發現迄今最早有完整舌骨的原始哺乳動物化石
    日前,由中國古生物科學家領導的國際合作課題組在我國距今約1.64億年的侏羅紀地層中,發現並證實了迄今最早具有完整舌骨的原始哺乳動物化石——「微小柱齒獸」。19日,這一研究成果發表於美國《科學》雜誌,這對於研究我國及全球早期哺乳動物演化做出了新的重要貢獻。
  • 中國發現東亞最早現代人類化石 牙齒尺寸較小
    47枚人類牙齒化石(劉武供圖)  高清組圖看這裡:中國發現東亞最古老現代人化石  10月15日,《自然》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劉武、吳秀傑等在湖南省道縣發現47枚具有完全現代人特徵的人類牙齒化石的研究論文,表明8萬~12萬年前,現代人在該地區已經出現
  • 迄今所知最早古人類「圖邁」距今700萬年
    說起人類祖先,許多人印象中「輩分」最高的可能是著名的「人類老祖母」露西,但實際上在非洲發現的另一個古人類圖邁的年代更早。在中國,北京猿人聞名遐邇,但要論輩分也坐不上頭把交椅。那麼,世界各地最早的古人類都是誰呢?  新華社記者就此採訪了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吳秀傑,她介紹了迄今在世界各地發現的最早古人類。
  • 發現最早古人類,尋找生命的希望
    (資料圖)尋找生命的希望——訪發現最早古人類的團隊負責人布呂內■新華社記者 陳晨「曾有人對我說:『我相信你將什麼也找不到。』」法國法蘭西公學院教授米歇爾·布呂內在回憶發現迄今所知最早古人類化石圖邁的歷程時,經常提起考古路上的艱辛。布呂內團隊2001年在非洲中部查德發現的圖邁化石,被認為屬於一名生活在700萬年前的男性,這是迄今所知最早的古人類化石,布呂內也因此名揚天下。
  • 中國最早的人類起源來自哪裡?
    據新的遺傳基因研究,300年前的東非阿法神南猿是人類的直系祖先,最遲在170萬年前,直立人的足跡己到達中國。中國最早的人類起源來自哪裡?並稱發現現代非州人歷史達20萬年,西歐大法現代人歷史只有13萬年。由此斷定現代人起彌於非州同一個祖先。
  • 重慶發現我國最早古人類化石 國人祖先源於三峽
    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 黃萬波/供圖  晨報訊(記者王大鵬)我國科學家在重慶市巫山縣龍骨坡發現的一顆牙齒化石經過年代測定,距今204萬年,這是我國發現的最早的古人類化石,由此將我國人類起源的時間往前推進了100萬年!
  • 最早的原始哺乳動物化石在中國發現完整的舌骨
    原標題:迄今為止在中國發現的最早的具有完整舌骨的原始哺乳動物化石最近,由中國古生物學家領導的一個國際合作研究小組已經發現並證實了中國侏羅紀地層中最早的原始哺乳動物化石——「微柱齒」,其大約有1.64億年前。該研究於19日在美國雜誌「0x9A8B」上發表,為中國和世界早期哺乳動物進化研究做出了新的重要貢獻。
  • 巫山人是最早的人類嗎 中國最早人類是巫山人嗎
    「巫山人」化石是中國境內迄今發現最早的人類化石,這一發現揭示了人類發展的進程,填補了中國早期人類化石的空白,對於研究人類的起源和三峽河谷的發育史,具有極為重要的科學價值。西方學者曾提出人類起源於非洲,亞洲直立人則是從非洲擴散而來。我國學者也曾提出過亞洲也可能是人類起源地之一的看法,但一直缺少200~400萬年前人類化石材料的證明。
  • 中國科學家在遼寧發現世界上最早的帶毛恐龍化石
    新華社瀋陽9月25日電(記者 陳夢陽)中國科學家日前在遼寧省建昌縣玲瓏塔地區發現了距今約1.6億年的帶毛恐龍化石,這是迄今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帶毛恐龍化石,是鳥類起源研究一個新的、國際性的重大突破。
  • 科技日曆|440萬年前的「最早人類化石」被發現,揭秘人類與類人猿...
    科技日曆|440萬年前的「最早人類化石」被發現,揭秘人類與類人猿之間的進化  Evelyn Zhang • 2019-09
  • 湖南發現現代人類化石 到底是東亞還是世界最早的現代人?
    10月15日凌晨,《自然》雜誌在線發表了題為《中國南方已明確的最早現代人》的文章,揭示了中國科學家發現了東亞地區最古老的現代人化石,它們來自該地區最早出現的現代人類。對這些化石的研究表明,早在8萬年前到12萬年前,中國南方地區就出現了跟現存人類很相像的現代人,這比歐洲地區早了3萬到7萬年。
  • 早期人類的歷史:最早的人類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在人與黑猩猩進化分野的過程中,凡倒向人類一側的猿都被稱為人猿。在過去的50年裡,古生物學家已發現大約30種人猿化石遺骸。我用「大約」這一詞,是因為有時真的很難確定哪些是獨特的物種,甚至古生物學家同樣莫衷一是。
  • 發現已知最古老的古人類化石:這場相遇 都是「猿」分
    隨著不同時期古人類化石的發掘,古人類出現的年代被一而再、再而三地推向歷史上遊。 2001年,一個由法國和查德合作組成的團隊在非洲中部發掘到「圖邁」化石,被認為屬於一名生活在700萬年前的男性。這是迄今所知最早的古人類化石。
  • 人類祖先曾兩次「走出非洲」,第一次最早的證據在中國發現
    考古學把人類的起源稱作「走出非洲」(Out of Africa),即人類起源於非洲,之後才遷徙到世界各地。但其實「走出非洲」有過兩次。最近的一次是現代人(也叫「解剖學意義上的現代人」,Anatomically modern humans)走出非洲,考古學界目前找到的最早的證據是在以色列一處山洞中發現的一件距今 17.7~19.4 萬年的上顎骨及齒列化石。這個發現於今年 1 月發表在《科學》雜誌上。
  • 尋找生命的希望——訪發現最早古人類的團隊負責人布呂內
    (新華社記者高靜攝)新華社巴黎8月18日電(記者陳晨)「曾有人對我說:『我相信你將什麼也找不到。』」法國法蘭西公學院教授米歇爾·布呂內在回憶發現迄今所知最早古人類化石圖邁的歷程時,經常提起考古路上的艱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