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天內,海事局連發警告,接連三天,黃海南、長江口密集發射火箭
其中,火箭發射計劃也在逐漸增多,9月15日,中國再次進行火箭發射,中國海事局一天內連發警告,接連三天近海動作頻頻,將在黃海南部、長江口密集發射火箭,此次發射釋放強烈信號,標誌著中國運載火箭海上發射常態化將到來。
-
長江口、黃海發射火箭,軍演!上海、寧波港等船期受影響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局15日、16日共公發布三項航行警告。涉及火箭發射、軍演。一:滬航警0640將在長江口發射火箭,請各航船注意。滬航警0640 長江口自9月15日至9月17日,每日0730時至1130時發射火箭,一級子殘骸落區為:30°57′49.37″N/122°34′31.46″E、31
-
通告:黃海南部、長江口連續三天發射火箭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局15日發布兩項航行警告。一:滬航警0640將在長江口發射火箭,請各航船注意。二:雲航警0054將在黃海南部水域內進行火箭發射,禁止駛入。滬航警0640 長江口自9月15日至9月17日,每日0730時至1130時發射火箭,一級子殘骸落區為30°57′49.37″N/122°34′31.46″E、31°56′03.43″N/122°48′53.71″E、31°49′12.81″N/123°26′05.16″E、30°51′02.89″N/123°11′21.13″E四點連線內水域
-
火箭實驗室執行長警告說,空間變得過於擁擠
上周,發射初創公司Rocket Lab的執行長表示,該公司已經開始體驗到外層空間日益擁擠的影響。火箭實驗室執行長彼得·貝克(Peter Beck)說,目前太空中的物體數量之多,部分由於SpaceX的衛星網際網路星座Starlink而迅速增長,使得尋找火箭發射新衛星的清晰路徑變得更加困難。
-
長江口禁捕力度加強
本報北京11月22日電(記者高雲才、季覺蘇)為打造覆蓋捕撈、運輸、銷售全鏈條的監管體系,實現長江口禁捕執法監管常態化、長效化,確保長江禁漁令落實落地,日前,農業農村部設立長江口禁捕管理區並啟動專項整治聯合執法行動。
-
火箭發射!人工圖解!
導語 9月4日,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第14次出戰,成功發射一型可重複使用的試驗太空飛行器。 你知道火箭是怎麼發射的麼?
-
朝火箭再發射 世界火箭發射基地大盤點
自從朝鮮2012年3月16日宣布衛星發射計劃後,朝鮮的火箭發射地引來目光無數,2012年12月11日,朝鮮宣布即將發射光明星三號第二號,西海衛星發射場再次成為全世界的焦點,下面隨小編一起盤點全世界著名的火箭發射地吧。
-
SpaceX完成今年首次火箭發射,也是二手火箭第50次發射
1月8日消息,當地時間周四晚上,SpaceX公司旗下一枚獵鷹9號火箭從佛羅裡達州成功發射升空,將一顆土耳其通訊衛星送入地球同步轉移軌道
-
短短1年4次發射失敗,中國航天異常的背後,專家警告:絕非巧合
據新京報報導,在我國酒泉發射中心進行的一場衛星實驗發射失敗了。此次發射任務是將一顆高分02C衛星送進預定軌道,該衛星屬於吉林一號組網衛星中的一顆,但是發射任務沒能成功。一次失敗不能證明什麼,但是短短1年4次發射失敗就需要引起重視了。如此高的失敗頻率意味著我國在技術開發上出現了問題。在中國航天異常的背後,有專家警告,這件事就絕非巧合,所以必須要認真排查導致失誤的真實原因。
-
兒童手工火箭發射
大家好,今天Jason媽給大家介紹一個很好玩的手工,叫火箭發射。這個手工用剪刀的地方比較多,小朋友弄的時候需要爸爸媽媽在旁邊幫忙哦。快來看看吧。③拿出彩色卡紙,用鉛筆在上面畫上一個圓形並將它剪下,以圓心為中點剪去圓的四分之一,並圍繞中點捲起,用雙面膠固定,火箭的「保護罩」就做好了。④將剩餘的彩色卡紙剪成長條形,將它對摺,在對摺處畫出火箭的「翅膀」並剪下,預留出劃線區域用來粘貼雙面膠。剪下後在兩個「翅膀」的中部剪開,這樣就得到了兩個「翅膀」,再將劃線處折起即可。
-
火箭發射再也不怕雷雨天了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火箭和雷電的那些事兒。火箭發射為什麼怕雷電01 雷電電流破壞火箭殼體我們都知道,飛機在飛行中怕雷擊,火箭也一樣,發射需要儘量躲開雷雨天。因為雷電電流高度集中,溫度很高,破壞力很強,其分解氣化的產物,具有劇烈衝擊力,能破壞火箭殼體,形成孔洞,導致飛行失利。所以,火箭發射場都要嚴密監測天氣變化,提前做好氣象觀測,規避雷電。可是,現在火箭發射密度越來越高,實現全天候發射勢在必行,火箭需要從「躲」走向「防」,要能抗住雷擊,在雷雨天也可以發射。
-
為什麼火箭和太空飛行器是垂直發射的而不是以傾斜發射?
在平時,我們看到有許多的飛彈是傾斜發射的,但是在所有的火箭發射中,基本都是垂直地面發射的。其實飛彈將其傾斜是有意義的,因此對於所施加的力,飛彈行進的距離最遠。而且,目前飛彈的速度足以在世界範圍內飛行而不會撞到地面。其實飛彈和火箭的原理非常不同,首先,他們的動力是不同的。飛彈是一種以自身動力裝置為動力,由控制系統控制,以目標為導向的武器。
-
發射在即,走近長徵五號火箭發射塔架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將於11月上旬擇機發射,這是我國目前運載能力最大、推力最大的火箭。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發射前夕,記者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工程建設指揮部工程師周湘虎的帶領下走近長徵五號火箭發射塔。
-
日H2A火箭發射成功
據新華社電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人士26日說,搭載多用途衛星的H2A火箭於當地時間26日18時25分在鹿兒島縣種子島宇宙中心順利升空,約40分鐘後衛星進入預定軌道,H2A火箭發射成功。 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獲悉H2A火箭發射成功後說:「真是很高興,總結經驗教訓終於獲得成功,對各方的努力表示敬意。」
-
為何火箭愛好者偏愛內華達?這裡可以發射自製火箭
攝影師羅伯特·奧默羅德(Robert Ormerod)離開公路,來到黑巖沙漠(Black Rock Desert)乾涸的湖床上,尋找火箭發射場景。在地平線上,他能辨認出成排的模糊人影,他們都是參加這場著名業餘火箭發射盛會的人。
-
【火箭揭秘】海上發射的神秘艙
這次發射前後端的通信採用的是無線通信方式,讓本次發射有了一個更加靈活的前後端部署環境,可以實現對火箭前端的遠程指揮和控制。 那麼,為什麼會叫「三合一艙」呢?是因為艙內的整體布局是由指揮控制系統、火箭測量系統和遠程測控設備三個模塊組成。
-
記者走進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探訪火箭發射塔架
今年是中國航天創建60周年,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作為我國唯一一座發射高軌太空飛行器的中心,執行的航天發射任務超過中國航天發射總數的40%。記者走進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探訪功勳累累的火箭發射塔架。在過去的26年裡,這座火箭發射塔架曾經頂「風雲」、舉「北鬥」、託「嫦娥」、鑄「天鏈」,並即將完成第69次發射任務,是我國目前執行發射任務數量最多的一座火箭發射塔架。活動塔部分重4700噸,託舉著它沿鐵軌運行的就是底部的64個直徑1米的承重輪,其中32個主動輪、32個從動輪,由8臺42千瓦的電機驅動運行。
-
大洋彼岸傳來噩耗,美火箭升空前3秒再次終止發射,現場濃煙滾滾
在8月29日大洋彼岸傳來了噩耗,美國聯合發射聯盟的德爾塔4重型運載火箭的發射再次被終止,當時德爾塔4火箭已經點火,在升空前3秒鐘被突然終止了發射,由於火箭發動機已經點火,因此現場是濃煙滾滾。其最大推力僅次於美國SpaceX公司的獵鷹9巨型運載火箭,全新的德爾塔4是採用了推力更大的液體火箭發動機作為助推器,通過這個可以實現近地軌道28噸和地球同步軌道14噸的發射能力,不過如今德爾塔4重型運載火箭連續兩次推遲發射,這個讓外界開始懷疑這款運載火箭的可靠性。
-
陸地發射火箭了這麼多年,為何還要到海上發射?
為什麼在陸地上發射了這麼多年後,這一個個都紛紛把火箭運到海上去發射?在海上發射究竟有什麼特別之處? 相較於陸地發射火箭,海上發射優點多多,最獨特的優勢是靈活經濟,安全性,高效。由於火箭飛行過程中可能出現火箭助推器,整流罩等部件脫離等安全隱患問題。這就需要刻意地避開人口活動區域,讓殘骸落到荒漠等無人區,以防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因此火箭就無法選擇最優飛行路徑,需要消耗更多的燃料。而如果實在無法避開,在發射前,還要對落區進行人員疏散,不僅提高了火箭的發射成本,也增加了工作難度。而在海上發射,這種風險可以說基本不存在!
-
中國成功發射大型火箭,火星計劃正式拉開序幕
日本的H-2A火箭於上周日搭載由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美國科學家們合作打造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而NASA的阿特拉斯-5型運載火箭則將於7月10日搭載NASA的「毅力號」火星探測器從卡納維爾角發射升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