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熙生物系列二:HA獲批新食品原料,四輪驅動正當時| 專題 · 方正社服

2021-01-14 冠宇社服札記

點擊上方藍字獲取一手社服資訊


本文來自方正證券研究所於2021年1月12日發布的報告華熙生物系列二:HA獲批新食品原料,四輪驅動正當時》,欲了解具體內容,請閱讀報告原文。蘆冠宇 S1220520100001


摘要:

2021年1月7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正式公告,批准由華熙生物牽頭申報的透明質酸鈉作為普通新食品原料,使用範圍及推薦最大使用量為乳及乳製品(0.2g/kg),飲料類(液體飲料2.0 g/kg、固體飲料0.20g/kg),酒類(1.0g/kg),可可製品、巧克力和巧克力製品(包括代可可脂巧克力及製品)以及糖果(3.0 g/kg),冷凍飲品(2.0 g/kg)。


投資要點:

政策拓寬應用場景,食品級HA巨大潛力有望釋放

透明質酸原料市場的爆發增長往往伴隨著新應用場景的發現,政策拓寬HA作為普通食品添加,打開需求側彈性,食品級原料有望在口服HA終端產品市場培育完成後迎來爆發,預計到2024年全球食品級原料總規模有望達700噸量級,較2019年存在2.5倍增長空間。與此同時,食品級HA技術門檻較低,行業中小廠商均可參與,先進發酵技術和規模化帶來的成本優勢成為競爭關鍵要素;各廠商產能擴充競賽進行時,放量減價或成短期趨勢。從終埠服HA產品來看,國內市場HA食品種類少、普及率低,消費者教育不足,但關注度逐步提升,政策放開為廠商提供獲利動力,口服HA產品有望在經過市場培育後得到普及,預計到2024年終端市場規模達160億元量級。


成本優勢+充分準備,公司有把握食品原料獲批先機

高發酵率+規模化決定低成本,從2018年數據來看,公司食品級原料實際成本58.60萬元/噸,低於安華生物109.66萬元/噸,與焦點生物相近,處於行業領先水平,未來隨著競爭加劇,公司進行價格戰降價空間足。此外,公司自2004年起便開始申請HA作為食品新原料,堅持每年向國家有關部門提交研究報告。在積極牽頭申請的同時,公司積極擴充產能,申請相關資質,為原料獲批搶佔新市場份額做足準備。其中,2019年公司濟南二廠區150噸/年新產線投產,2020年收購佛思特再次擴大100噸/年產能;在食品級原料獲批時,公司食品級原料HAPLEX®Plus已獲得HALAL清真食品與KOSHER猶太潔食認證,為原料產品未來海外市場擴展與產品推廣提供便利。


更豐富C端運營經驗+品牌力,公司功能性食品有望脫穎而出

相較原料市場,終端消費市場空間更大,公司將功能性食品作為增長第四極,積極研發和儲備功能性食品SKU。與功能性護膚品類似,HA食品同屬於可選型消費產品,用戶主觀判斷比重大,營銷重要性凸顯,公司進入功能性護膚品領域4年,擁有經驗豐富的營銷團隊,打造出「次拋原液」、「故宮口紅」等爆款產品,營銷能力強勁。此外,公司已經具備成熟的電商團隊,線下渠道鋪設需要較長時間,而線上渠道有望快速放量搶佔市場份額。相較國內其他廠商過去業務均集中在B端原料,C端營銷經驗和運營團隊有一定欠缺,公司優勢明顯。此外,消費者對HA食用功能並無太多認知,加之對內服食品在選擇上更為謹慎,有大牌背書更易獲得消費者信任。公司是全球透明質酸領域龍頭,在醫美、醫藥、化妝品領域已經具有極高知名度,品牌破圈難度小。


全年預計收入增速28%,護膚品板塊維持高增長

2020年,受新冠病毒疫情的影響,公司業務略有波動,但得益於正確的戰略調整,公司業績保持高速增長。結合公司三季報與行業大環境,預計公司全年收入規模24億元水平/同比增速28%左右。其中,原料業務下半年恢復正增長,預計全年基本保持去年同期水平;醫美板塊屬於非剛性需求,線下美容院受疫情衝擊較大,但得益於眼科/骨科板塊爆發,預計醫療終端業務整體基本持平;功能性護膚品板塊維持高增長,據第三方爬蟲數據,預計收入規模達11+億元/同比增速80%以上。


投資建議:整體來看,公司功能性護膚業務產品力強勁,賽道景氣度高,有望維持高增長;食品級原料政策利好釋放,原料業務打開收入彈性,完成市場培育後放量可期;潤致Aqua水光針於2020年上半年合規獲批,尚處於市場教育與渠道鋪設階段,未來或能為醫美業務貢獻新增量。結合經營現狀,預計2020-2022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4.17/33.58/43.91億元,同比增速28.18%/38.91%/30.78%;歸母淨利潤6.53/9.06/11.55億元,同比增速11.53%/38.73%/27.50%,對應EPS 1.36/1.89/2.41元,維持強烈推薦評級。


風險提示:核心技術洩露、新技術替代;市場競爭加劇;化妝品營銷不及預期;新業務開展不及預期。


盈利預測:


政策打開,普通食品可添加透明質酸。2021年1月,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正式公告,批准由華熙生物主導申報的透明質酸鈉作為普通新食品原料,使用範圍及推薦最大使用量為乳及乳製品(0.2g/kg),飲料類(液體飲料2.0 g/kg、固體飲料0.20g/kg),酒類(1.0g/kg),可可製品、巧克力和巧克力製品(包括代可可脂巧克力及製品)以及糖果(3.0 g/kg),冷凍飲品(2.0 g/kg)。

食品級HA產業鏈上下遊分為原料端、品牌端和下遊渠道端。從產業鏈角度分析:1)上遊原料端:毛利率30%-55%,競爭格局穩定,但隨著食品級HA政策放開,廠商積極備戰擴充產能,競爭趨於加劇,供應商主要包括國內的華熙生物、焦點生物以及日本的Kewpie等。2)中遊品牌端:毛利率50%-70%,保健食品審批嚴格通過率低,2008年至今僅28款HA保健品合規上市,熱銷產品大多為國外進口,國內尚無專注做HA食品的企業。3)下遊渠道端:毛利率50%-80%,HA保健食品多為進口產品,主要通過線上渠道購買;從模式上來看,由於功能性食品的需求趨於細分,直銷模式更能把握目標客群並精準營銷,保健品企業多採用直銷模式。



食品級原料快速增長,2019年銷量達280噸。據Frost & Sullivan數據,中國憑藉技術迭代和規模化生產成為全球最大HA原料產銷國,2019年HA原料銷量佔全球市場份額81%。相較國內保健品審批嚴格、上市的口服HA終端產品少,國外對HA原料需求更為旺盛,因此食品級HA原料多用於出口。2017-2019年全球食品級HA原料銷量分別為192/230/280噸,CAGR 20.9%,在不考慮國內放開普通食品添加HA的情況下,2024年預計銷量達555噸,CAGR5 14.6%;基於華熙生物單價測算,2016-2018年全球食品級原料銷售額分別為5/6/8億元。


食品級HA技術門檻相對較低,成本是競爭關鍵因素。食品級HA分子量在8kDa-3000kDa之間,通常10kDa以下屬於小分子量產品,人體吸收效果更佳,多用於美容、改善關節功能類型口服產品;1000kDa以上的大分子量HA粘稠度高、分解速度慢,可以在胃壁上形成保護膜,多用於腸胃功能修復類產品。整體而言,食品級HA生產門檻和附加值低,屬於正常分子量範疇原料,在雜質含量上對蛋白質和內毒素並無要求,透明質酸鈉含量要求僅為87%,行業中小廠商均能參與生產,競爭最為激烈。因此,在低準入門檻背景下,先進發酵技術和規模化帶來的成本優勢成為競爭關鍵要素。



產能擴充競賽進行時,放量減價或成短期趨勢。食品級HA政策放開早有預期,各廠商已經陸續擴充產能做足準備:1)2019年12月,焦點生物公告300噸/年新原料生產線投產,產能合計達420噸/年,其中食品級產能預計210噸/年左右。2)2019年6月,華熙生物濟南二廠區150噸/年新產線試生產;2020年6月,華熙生物收購佛思特(產能100噸/年,食品級為主);預計2021年華熙天津300噸/年新產線(食品級、外用級)完成建設期,將在未來3年投產。作為可選的修飾性成分,HA原料在食品領域的應用是漸進的過程,市場培育需要一定時間,在行業內各廠商加大力度增產、搶佔份額的過程中,食品級HA毛利率逐漸下行,預計短期內食品級HA市場仍將持續放量減價的趨勢。



國內市場政策放開,食品級原料市場規模有望擴大2倍以上。將全球食品級原料市場拆解為兩部分,即不考慮國內政策放開背景下原本維持穩定增長的市場以及政策放開後的增量市場:1)原有穩定增長市場取Frost&Sullivan預測值,即到2024年預計全球銷量達554.5噸,CAGR5 14.6%。2)政策放開後的增量市場主要集中在國內,由於過去供給側限制,國內食品級原料大多用於出口,隨著下遊口服HA食品經過市場培育後逐步普及,國內原料增量市場也有望實現爆發。我們認為2018年食品級原料國內消費額0.6億元左右,按照衛健委推薦取人均每日HA攝入量200mg,倒推出滲透率;基於此核心假設,自下而上根據人口數據進行預測,我們大致預計到2024年食品級增量市場規模為150噸,全球食品級原料總規模達700噸量級,較2019年存在2.5倍的增長空間。



國外食品級HA產品發展成熟,產品種類豐富。20 世紀80 年代末, 口服HA 美容保健食品開始逐漸出現,截至2019年,透明質酸鈉及以其為主要成分的產品在日本、韓國、美國、歐盟、澳大利亞、紐西蘭和巴西被允許添加在食品或膳食補充劑中,其中日本和美國的食品級HA產品市場發展最為成熟。具體來看:1)在日本上市的食品級HA產品包括保健食品和普通食品,其中保健食品主要用於補充水分和增強皮膚彈性以及減肥,普通食品涉及飲料、酸奶、口香糖等細分領域。2)美國市場上含有食品級透明質酸的終端應用產品主要為膳食補充產品,主要功能定位在改善皮膚和關節保健。3)韓國市場上含有透明質酸成分的飲料類產品較為豐富,有維生素水和茶飲料等。



國內市場HA食品種類少、普及率低,消費者教育不足。2008年,我國批准透明質酸鈉為新資源食品,使用範圍為保健食品原料,食用量≤200毫克/天。由於國內對保健食品審批較為嚴格,截至2019年我國已上市的含透明質酸保健食品僅28種,申報功能大多為改善皮膚水分和增加骨密度,國內暢銷的HA食品以進口為主,價格偏貴主要為200-300元。供給端的限制導致HA食品普及率較低,與此同時在HA食品添加並未完全放開的情況下,廠商並無明顯的獲利動力進行大範圍營銷,HA食品的消費者教育嚴重不足。



食品消費功能性關注度提升,政策放開為廠商提供獲利動力,口服HA產品有望普及。隨著健康消費趨勢的興起,消費者對食品功能性關注度顯著提升。據Tastewise數據,超過三分之一的消費者關注食物重的功能性益處,包括養生、妝食等。據CBNData數據,口服美容品類在近一年的消費增速遠高於各個品類的平均增速,美白、抗老、補水、防脫四大熱門功能尤其受到消費者的追捧。聚焦HA成分來看,據Innova數據,2015年-2019年間,玻尿酸和膠原蛋白作為新生代美容原料,已趕超維他命家族成為產品增長速度最快的成分。口服HA產品需求端關注度提高的同時,政策放開含HA的普通食品準入市場,普通食品較保健食品應用更普遍、用戶畫像更廣,廠商獲利動力大大提升,C端市場營銷推廣力度也將有望加強。



供給側放開,含HA終端市場存在較大市場空間。過去,由於供給側的限制,國內功能性食品市場口服HA產品多為進口,主要來自日本和美國,以線上銷售為主。存量市場來看,國內口服HA普通食品市場規模極小,尚無官方統計數據;但整體保健品市場較大,2019年國內保健品市場規模1779億元,CAGR3 9.6%。從增量市場來看,自2021年起,政策放寬HA食品添加限制,華熙生物、魯商發展等原料廠商均儲備了HA食品SKU,含HA食品市場有望在市場培育期後迎來放量。基於上文對原料市場的測算,以普通食品每千克含HA 1g(衛健委規定每千克食品含有HA不超過2g)、日本coco cola烏龍茶每1g HA單價80元進行測算,我們大致預計到2024年HA食品市場規模達到160億元量級。



3.1 原料端:高發酵率決定低成本,規模化優勢明顯

高發酵率+規模化決定低成本,公司價格戰降價空間足。發酵率是決定單位生產成本的重要因素,單從發酵率來看,公司依託先進的發酵法,發酵率達12-14g/L,高於同行業強力競爭者山東東辰(子公司佛思特已被公司收購)9.5g/L、安華生物7-9g/L,而國外報導最高發酵率為7.6g/L(發酵率為專利授權信息)。從規模上來看,2018年公司食品級原料銷量58.7噸,焦點生物化妝品級與食品級原料合計銷量51.6噸,安華生物食品級原料銷量30.1噸,公司規模化優勢明顯。從實際成本來看,2018年公司食品級原料實際成本58.60萬元/噸,低於安華生物109.66萬元/噸,與焦點生物相近(據公司公告數據測算)。從價格上來看,公司食品級原料出廠均價1258元/kg,已經處於國內企業較低水平,而在成本上公司食品級原料仍有55.63%毛利率,高於專注做食品級原料的安華生物47.15%,略低於焦點生物61.09%(綜合毛利率,高毛利率的化妝品級原料佔比大)。未來隨著競爭加劇,公司進行價格戰降價空間足。



厚積薄發,把握透明質酸新食品原料獲批先機。公司早在2004年便開始對透明質酸作為新食品原料進行申請及呼籲,依託自身"兩個研究",堅持每年向國家有關部門提交研究報告。2021年1月7日,公司牽頭申報普通食品添加HA項目正式獲批。與此同時,公司積極擴充產能,2019年濟南二廠區150噸/年新產線投產,2020年收購佛思特再次擴大100噸/年產能,未來若出現價格戰,公司預計利用佛思特品牌進行降價競爭。此外,公司食品級原料HAPLEX®Plus已獲得HALAL清真食品與KOSHER猶太潔食認證,為原料產品未來海外市場擴展與產品推廣提供便利。


蓄勢待發,公司在功能性食品領域準備已久。早在2008年,公司便開始籌劃透明質酸保健食品的相關研發工作。2014年,公司成立「宋永民」工作室,專注功能性食品及保健食品領域的研發工作。截至2020年,工作室已經擁有上百個成型及在研的食品配方,除此之外,產品配方和供應鏈等儲備工作也有條不紊地被協同和推進。公司已經上市保健品牌包括「海明健牌」、「仙黎奧芙」,其中「海明健牌」主打優活膠囊,「仙黎奧芙」主打γ-氨基丁酸複合飲料。隨著政策落地,公司研發成果有望迅速轉化為產品,快速上市滿足市場的需求。預計公司將推出新的功能性品牌,在受眾較為廣泛的飲料、糖果領域進行嘗試,積極培育市場。


C端業務具有相似性,公司功能性品牌有望脫穎而出。化妝品市場競爭激烈,營銷搶佔用戶心智是關鍵。公司進入功能性護膚品領域4年,擁有經驗豐富的營銷團隊,與李家琦、薇婭等超頭主播合作密切,打造出「次拋原液」、「故宮口紅」等爆款產品。與功能性護膚品類似,透明質酸功能性食品在功能上為美容保健類,同樣屬於可選型消費產品,用戶主觀判斷比重大,營銷重要性凸顯。此外,公司已經具備成熟的電商團隊,相對線下渠道鋪設需要較長時間,線上渠道有望快速放量搶佔市場份額。對比國內其他備戰HA功能性食品的廠商,過去業務均集中在B端原料,C端營銷經驗和運營團隊有一定欠缺,公司功能性品牌有望搶先脫穎而出。 




C端品牌優勢明顯,大牌背書下更易獲得消費者信任。由於過去政策限制,透明質酸多用於外用鎖水保溼或者整形填充,在食用功能上消費者並無太多認知,加之對於內服產品,消費者在選擇上天然更為謹慎。相較其他廠商集中做B端原料業務,公司是全球透明質酸領域龍頭,在醫美、醫藥、化妝品領域已經具有極高知名度,品牌破圈難度小,大牌背書下更易獲得消費者信任,在透明質酸食品市場培育階段已經具有品牌優勢。




2020年,受新冠病毒疫情的影響,公司業務略有波動,但得益於正確的戰略調整,公司業績保持高速增長,預計全年收入規模24億+/同比增速28%左右。其中,原料業務基本保持去年同期水平,醫療終端業務得益於眼科/骨科收入爆發,預計基本持平去年同期,功能性護膚品板塊維持爆發,預計收入規模達11億+/同比增速80%以上。


整體來看,公司功能性護膚業務產品力強勁,賽道景氣度高,有望維持高增長;食品級原料政策利好釋放,原料業務打開收入彈性,完成市場培育後放量可期;潤致Aqua水光針於2020年上半年獲批,處於市場教育與渠道鋪設階段,或能成為醫美業務第二增長曲線。預計2020-2022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4.17/33.58/43.91億元,同比增速28.18%/38.91%/30.78%;歸母淨利潤6.53/9.06/11.55億元,同比增速11.53%/ 38.73%/27.50%,對應EPS 1.36/1.89/2.41元,維持強烈推薦評級。





核心技術洩露、新技術替代、市場競爭加劇、化妝品營銷不及預期、新業務開展不及預期。




蘆冠宇:社服首席分析師。杜倫大學/四川大學。曾就職於國泰君安證券、中信建投證券。主攻免稅、酒店、景區、餐飲、化妝品、人力資源等板塊。2017年新財富中國最佳分析師評選社會服務行業第二名核心成員;2017和2018年金牛獎餐飲旅遊行業最佳分析師第一名核心成員;2017和2018年水晶球社會服務行業第二名核心成員;2018年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最受歡迎賣方分析師餐飲旅遊行業第二名核心成員。

付玉美:美國羅格斯大學。主攻零售免稅及旅遊行業。深度覆蓋中國中免,凱撒等標的。

王書伶:華南理工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主攻化妝品、醫美及景區行業。


以上為報告部分內容,完整報告請聯繫對口銷售


  推薦文章,點亮在看


相關焦點

  • 華熙生物申報的透明質酸鈉獲批為新食品原料
    是的,國家衛健委日前發布相關公告,批准由華熙生物(688363.SH)申報的透明質酸鈉為新食品原料,可應用於普通食品添加。這標誌著我國透明質酸終端食品市場進一步放開,中國透明質酸行業迎來新的發展裡程碑。國外透明質酸食品非常普遍多項研究發現,口服透明質酸具有改善人體皮膚水分、改善關節功能、修復胃黏膜損傷等作用。
  • 資訊:創新驅動成長 華熙生物佔據未來發展「制高點」
    華熙生物以創新驅動成長,透明質酸的微生物發酵技術在行業內處於領先地位,同時掌握透明質酸單相交聯和雙相交聯技術,打破了國外透明質酸填充劑產品的壟斷,通過交聯技術豐富了透明質酸的物理學、生物學特性。華熙生物的技術也屢獲殊榮。獲得多項國家級、省部級科技進步獎項。目前華熙生物已申請專利109項。
  • 透明質酸新食品原料獲批 我國透明質酸行業迎來新裡程碑
    國家衛健委日前發布相關公告,批准透明質酸鈉(即透明質酸,又稱玻璃酸,俗稱玻尿酸)為新食品原料,可應用於普通食品添加。這標誌著我國透明質酸終端食品市場進一步放開,中國透明質酸行業迎來新的發展裡程碑。透明質酸廣泛存在於人體的關節腔、皮膚、眼玻璃體等組織中。
  • 玻尿酸巨頭華熙生物大漲15%,什麼情況?
    今日,華熙生物高開高走,早盤股價大漲15%。作為國產「玻尿酸第一股」,華熙生物在2019年底登陸科創板,股價從上市之初的78元漲至今日的160元,股價翻了一倍有餘,市值超過700億。對於今日股價大漲的原因,在於其主營業務透明質酸獲批食品原料,將進一步打開市場空間。
  • 併購加速行業整合,玻尿酸寡頭華熙生物迎來「集權時代」
    去年底,上市公司魯商發展就曾發布公告稱擬以2.58億元收購山東焦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60.11%股權,後者焦點生物是玻尿酸行業老二。據當時公告的信息披露,魯商發展收購的目的在於進一步完善健康產業鏈打造。一邊是上市公司,一邊是玻尿酸行業老二,當時這宗收購案公開後引發了不小的行業熱度,而且當時正值老大華熙生物登陸科創板,不少業內觀點認為這意味著玻尿酸行業的競爭將更加激烈。
  • 透明質酸全產業鏈龍頭華熙生物科創板上市在即 「核心技術+原料+下...
    領先的核心技術和全產業鏈布局可以視為華熙生物經營的重要「護城河」,而藉助科創板的強大推力,華熙生物也將開啟自身的全速發展模式。核心技術加持 領銜全球原料市場華熙生物是一家以透明質酸微生物發酵生產技術為核心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擁有從原料到醫療終端產品、功能性護膚品,以及功能性食品的全產業鏈業務體系,透明質酸產業化規模位居國際前列。
  • 華熙生物:用科技力打造世界玻尿酸領域的「3M」公司
    同樣是在這一年,科創板的橫空出世,開啟了我國資本市場的新時代。培養壯大硬科技企業,成為科創板的核心。高成長型、高創新型、高市場空間化的公司,在這個舞臺上得以發展,成為資本新一輪追逐的寵兒。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科技創新事業不斷取得重大突破。 創新驅動發展,建設科技強國,在制度與生態都在為擁有核心科技力的公司保駕護航時,什麼樣的公司才能稱得上創新驅動發展?
  • 佔據全球玻尿酸半壁江山,華熙生物是如何成為行業巨頭的?
    而華熙生物也成為國內最早實現微生物發酵法生產透明質酸的企業之一,改變了我國玻尿酸主要依靠進口且價格昂貴的局面。但是,發酵法的初始技術當時產率非常低,2001年每公升發酵液獲得玻尿酸不足3g。為了提高產率,郭學平帶著當時華熙生物3個人的研發團隊,從小小的發酵菌種開始琢磨,從誘變、篩選、過程優化、控制技術等多個方面下功夫。
  • 玻尿酸獲批成為食品原料!龍頭放量暴漲,邏輯是什麼?
    來源:財聯社APP昨日(1月11日),醫美板塊龍頭個股華熙生物走強,截至A股收盤,股價漲近14%至156.6元。消息面上,1月7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公告,批准由華熙生物申報的透明質酸鈉(即透明質酸,也稱玻尿酸)為新食品原料。
  • 華熙生物:依託生物科技 持續帶來健康美麗快樂的生命新體驗
    目前,華熙生物已成為全球領先的以微生物發酵技術為核心的高新技術企業,透明質酸產業化規模位居世界前列。憑藉微生物發酵和交聯兩大技術平臺,華熙生物建立了從原料到醫療終端產品及功能性護膚品的全產業鏈業務體系,服務於全球醫藥、化妝品、食品企業及醫療機構和終端用戶。我們衷心地希望通過本次網上投資者交流會,各位投資者能夠準確地了解華熙生物的投資價值,能夠在華熙生物長期可持續發展中獲益。
  • 華熙生物兩項原料產品榮獲2020榮格技術創新獎
    日前,由華熙生物(688363)自主研發生產的原料產品「超高分子聚穀氨酸鈉(PGA-SHM)」和「麥角硫因松蕈提取物(Bioyouth™-EGT)」榮獲2020榮格技術創新獎。這是繼今年6月摘取PCHi2020芳典獎之後,華熙生物再度奪取行業知名原料類大獎。
  • 華熙生物摘取原料大獎 生物活性物質麥角硫因榮獲PCHi2020芳典獎
    日前,PCHi2020芳典獎獲獎名單揭曉,華熙生物(688363)的原料產品"天然活性物麥角硫因松蕈提取物(Bioyouth-EGT)"榮獲"提亮、美白、改善膚色"類創新產品獎。目前個護及化妝品原料領域中,國外企業仍舊佔據領先地位,此次華熙生物憑藉自主研發生產的生物活性物質原料"麥角硫因松蕈提取物(Bioyouth-EGT)"摘取權威獎項,標誌著中國企業在個護、化妝品原料領域的發力崛起。華熙生物是全球知名的生物科技公司和生物活性材料公司,聚焦有助於人類健康的多糖類和胺基酸類物質。
  • 華熙生物摘取權威原料大獎 生物活性物質麥角硫因榮獲PCHi2020芳典獎
    日前,PCHi2020芳典獎獲獎名單揭曉,華熙生物(688363)的原料產品「天然活性物麥角硫因松蕈提取物(Bioyouth-EGT)」榮獲「提亮、美白、改善膚色」類創新產品獎。目前個護及化妝品原料領域中,國外企業仍舊佔據領先地位,此次華熙生物憑藉自主研發生產的生物活性物質原料「麥角硫因松蕈提取物(Bioyouth-EGT)」摘取權威獎項,標誌著中國企業在個護、化妝品原料領域的發力崛起。   華熙生物是全球知名的生物科技公司和生物活性材料公司,聚焦有助於人類健康的多糖類和胺基酸類物質。
  • 解構華熙生物:國產玻尿酸真的可以躺著賺錢嗎?
    華熙生物系華熙集團旗下生物科技板塊。前身為成立於2000年1月的中外合資企業——山東福瑞達,以玻尿酸原料及系列終端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和生物發酵技術為核心,公司於2008年10月在港交所掛牌上市。2017年11月公司私有化,從港交所退市。2019年11月登陸科創板。
  • 醫療美容材料專題報告:HA填充劑搭上美麗快車
    目前,我國生物醫用材料產業仍處於起步階段,其發展模式以資源消耗、廉價勞動力等物質要素驅動型為主,產品技術結構以低端產品為主,高端生物醫用材料市場國產產品佔有率不足 30%。國內常用生物醫用材料產品主要為低值一次性產品(如一次性注射器、輸液器、採血器、血袋等)、敷料、縫合線(針)等;而技術含量較高的植入性生物醫用材料則較為薄弱,主要依賴進口。
  • 打造「全球玻尿酸第一品牌」 華熙生物實力賦能「潤百顏」
    近日,華熙生物董事長趙燕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公司旗下品牌「潤百顏」是華熙生物在玻尿酸領域的核心品牌,未來定位是將「潤百顏」打造成為全球玻尿酸第一品牌。據了解,潤百顏是玻尿酸龍頭企業華熙生物旗下的核心終端品牌,主要擁有醫療美容、功能性護膚品兩大業務板塊,其所有產品均以「玻尿酸」為核心物質。近年來,玻尿酸(學名透明質酸)廣泛應用在醫藥、護膚品、食品等多個領域,其功效和作用得到市場和消費者的青睞。
  • 華熙生物實力上榜「2019中國科創企業百強」
    近日,在《中國企業家》雜誌社主辦的新領袖創新大課暨2019(第十九屆)中國企業未來之星年會上,華熙生物作為生物科技領域創新代表性企業,從多家科創企業中脫穎而出,榮登榜單。   《中國企業家》雜誌由經濟日報報業集團主辦,創刊於1985年,已有34年歷史,是中國主流商業財經雜誌公認的領導者,在業界保持極高的水準和深度。
  • 保險套中用玻尿酸 華熙生物的市場空間究竟還有多大?
    據了解,目前市場上為國內、外知名保險套生產企業提供玻尿酸原料的,正是剛剛於上交所啟動公開招股的中國透明質酸領軍企業——華熙生物。事實上,大眾熟知的玻尿酸很多來自醫美領域,但其還擁有眼科、骨科、胃腸科、皮膚科、整形外科、計生等非常廣闊的應用場景及市場空間。而華熙生物的公開招股,則意味著科創板即將迎來一支生物科技實力股。
  • 科創板投資逐漸理性化,華熙生物用實力獲認可
    公開資料顯示,華熙生物是透明質酸產業的全球龍頭,目前已形成了透明質酸及其他生物活性物質原料、醫療終端產品和功能性護膚品三大主營業務。華熙生物憑藉微生物發酵和交聯兩大技術平臺,開發有助於人類生命健康的生物活性材料,建立了從原料到醫療終端產品、功能性護膚品及功能性食品的全產業鏈業務體系,是世界最大的透明質酸生產及銷售企業,也是少有的擁有透明質酸全產業鏈的企業。
  • 華熙生物科技、微創心脈完成上市輔導,擬在科創板上市
    目前,該公司自主研發的Castor分支型主動脈覆膜支架及輸送系統,Hercules Low Profile直管型覆膜支架及輸送系統已經獲批上市。天眼查數據顯示,MicroPort Endovascular CHINA Corp.Limited為微創心脈直接控股股東,持有公司3290萬股,佔總股本的60.96%;其間接股東微創醫療,合計持有61.79%的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