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詩歌精選|山重水複,都是油鹽柴米寫細水長流的日子

2020-12-04 讀睡詩選

燕子斷章

文/馬維駒

一排底商開著五個相似的飯店

決定我選擇其中一家用餐的,僅僅是

房簷上的那一窩燕子

.

燕子幾乎在不停頓地飛行

在飛行中捕食

在飛行中墜落和死亡

這應該是燕子區別於麻雀的顯著特點

.

只有在大雨天,燕子才停止捕食

安靜地站在電線上,小聲交談著什麼

偶爾撲騰幾下翅膀,以抖落雨水

這很像我們鄉下的婦女們

只有在雨天,才能停止勞作,扎堆拉家常

偶爾活動活動鏽死的關節

.

一個繁殖季,它們先後哺育了十二隻小燕子

真是一對英雄父母

我的一位遠方奶奶,在食物極其匱乏的年代

養活了十二個女兒,只因沒生兒子

受了一輩子嫌棄

這一年

文/深沉

從歲末往回翻閱

死灰復燃後,一團火焰

一隻蝴蝶飛越萬水千山,回到

繭裡,是夢的發源地

再回溯,千絲萬縷

都在一念之間

.

如果,從歲首往前

山重水複,都是油鹽柴米

寫細水長流的日子

每一個背影,在日落前

仿佛都很有光澤

卻經不起月下推敲

.

堪稱經典的時刻

竟然惜墨如金,無跡可尋

想到人生,大多如此

倒也不用虛擲涕淚

若生死,不過是此消彼長

何須傷悲秋風秋雨

.

我本凡俗之人,懷平常之心

無須因碌碌無為而悔恨

這一年,只當是一個生活的影子

身在黑暗,仍追尋光明

推開窗,眺望2020

我聽見遠方,飛來一聲鳥鳴

按照習俗

文/塗之時

.

按照習俗

她只得讓出最好的房間

給弟弟當婚房

自己連同舊家具一起

被擱在隔壁光線暗淡的偏房

家庭地位的重心從此傾斜

她的思想也偏向了一邊

「你是外姓人

你的地盤只有你的房間

房子是我們建的,你沒份」?

.

按照習俗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她把一顆心撲在新家上

像鋪天蓋地而來的雪

要把大地換成另一個世界

該對娘家執行的禮節則像?雪後的枝丫

光禿禿的不見半點生機的綠芽?

「我是要嫁了

但必須給我留一個房間

房子有我的份

我的東西不能碰」?

面朝大海,用黑色的眼睛尋找光明。讀睡詩社創辦於2015年11月16日,詩社以「為草根詩人發聲」為使命,以弘揚「詩歌精神」為宗旨,即詩的真善美追求、詩的藝術創新、詩的精神愉悅。現已出版詩友合著詩集《讀睡詩選之春暖花開》《讀睡詩選之草長鶯飛》。#讀睡詩選#

相關焦點

  • 山重水複,柳暗花明
    在「想告訴大家什麼」這個問題上,如果讀的這篇文章是關於愛情婚姻的,自己一直以來都認為,兩個人要能聊得來,相處愉快很重要,讓彼此心安,有一點默契更好。這些觀點在很多文章中出現過,要麼一起出現,要麼單個兒出現,我印象中就有好幾次,用心讀文章的朋友可能也有同感。
  • 逍遙派詩歌《傍晚天邊的雲彩》原創
    大家好,我是逍遙派詩歌的小陳,請幫忙「關注」一下我,謝謝。認識您就是最美好的開始。下面是詩歌正文:雲燒天邊紅勝火,映入水裡色滿灼。風吹爐膛煙消去,落下晚霞金一坨。投影映在水裡就像是把水煮沸了一樣,兩隻眼睛都被這樣妖豔的顏色所灼傷,而我卻被它這樣的景色所迷住了!一陣陣習習的微風吹過就像是把這樣的火焰熄滅了化作了雲煙慢慢消逝,剩下的卻是這滿天的晚霞就像是熔煉出來的金子一樣,非常漂亮,灑落在了天邊,等待有緣的人去分享它這樣奇蹟般的景色呢!
  • 陸遊罷官後寫下的紀遊詩,山重水複、柳暗花明,治癒了後世一千年
    詩歌的開頭,怎樣寫才算好?譬如紀遊抒情詩,到底是應該先將背景情況交代一番呢?還是老老實實地寫出時間地點,先將讀者帶入情境中呢?這樣的問題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一個詩人都有自己的抒情重點,在謀篇布局時也就各有側重了。而陸遊這首詩的首聯,可謂極具特色,他啥也不交代,直接把鄉村正月裡的「盛況」「端出來」給你看。
  • 淡,都是細水長流的修養與沉澱
    …有人曾為她寫道:「在她的創作中不管是器皿或物件,都呈現一種無重的狀態,白色的釉體加上一點淡淡的藍或粉紅,輕輕的看似無風無雨的日子,或只是微風細雨、雲淡風輕。」可在我心裡,那朵淡淡的山茶,就像李國文先生曾在《淡之美》中寫道那樣:「一般說,濃到好處,不易;不過,淡而韻味猶存,似乎更難。」
  • 原創詩歌精選|在生活的園子裡,晨曦初露歸鳥啼鳴
    《翻日曆》文/正行(湖南)在生活的園子裡晨曦初露,歸鳥啼鳴母親用鬆土播種澆水除蟲的姿勢翻日曆,翻肥了一畦白菜翻紅了辣椒,翻綠了冬瓜茄子翻出一園五彩的日子.讀睡詩社創辦於2015年11月16日,詩社以「為草根詩人發聲」為使命,以弘揚「詩歌精神」為宗旨,即詩的真善美追求、詩的藝術創新、詩的精神愉悅。現已出版詩友合著詩集《讀睡詩選之春暖花開》《讀睡詩選之草長鶯飛》。
  • 因詩歌相聚半輩子他們還要繼續寫下去
    在此相遇的,是「三十而立」的浙江詩群「北回歸線」的成員,以及十多位著名詩人、詩歌理論家、翻譯家和漢學家——吳思敬、林莽、嚴力、唐曉渡、楊煉、耿佔春、臧棣、汪劍釗、沈葦等。不少人是跨越大半個中國,甚至從海外趕來赴約,為了40歲的中國先鋒詩歌,30歲的《北回歸線》。薄薄的詩刊穿越時空40年前創辦的《今天》雜誌,被詩評家認為是中國先鋒詩歌的發端。
  • 百草園【原創詩歌】|布穀鳥鳴
    詩歌《聽蟬》、《舊巢》分別在2016年第二屆、2017第三屆上海市民詩歌節中獲一等獎;詩歌《一本厚實的書》在2017第三屆上海市民詩歌節「初夏物語,美麗鄉村——浦東書院田園詩會暨書院詩社成立儀式」現場賽詩會上獲一等獎;獲靜安區2018年教育系統「走進黨的誕生地,時代新人在身邊」師生詩詞作品徵文比賽教師組一等獎。
  • 原創詩歌精選|青春在弦上綻放,如三月的花朵在風中搖曳
    時光在這樸素的小排擋中靜靜流淌 生活在一堆鍋碗瓢盆中磕磕碰碰 日子在油鹽醬醋茶中浸泡出五味雜陳 他們的結合有色香味俱全的時候 也有偏鹹偏淡或偏辣的時刻 但回味過來
  • 現代詩歌精選|我們圍繞著朽木之聲,只取一抹光亮
    寫在首語:這一組詩整體的質量很高,也是社長精心挑選的每日好詩,這一組詩帶給讀者的感覺,首先在思想而言,是積極進取的,令讀者引發思考的,是有高度的。再從感情講,是理性的思考著,雖並不是濃厚,在理性中思考問題,無疑是最佳的方式。
  • 趕時間送外賣 間隙裡寫詩歌
    一年多前,剛決定送外賣時,家裡人都反對。大女兒已經嫁人,在電話裡哭得驚天動地,「你要多少錢?我給你錢!」女兒家的日子也不寬裕,他安慰她,「我在家裡悶,騎車出去玩」,還在路上拍花花草草的視頻發過去。  剛開始,送外賣的確像旅遊。看見風景好的地方,王計兵就停下車,花十幾分鐘轉悠一圈,寫寫詩,一天下來只跑十多單,賺幾十塊錢。現在不一樣了。一旦開始,送單就是當前最緊要的事情。
  • 真正幸福的婚姻,是在細水長流的日子裡默默相守,不離不棄!
    婚姻裡,愛情的美,從來都不是因為夫妻兩個人過得有多好,而是在逆境中兩個人都能自信地活出別樣的順境。而婚姻最重要的基礎是相互的愛慕、欣賞、 信賴和感情的交融,以及對責任和義務的共同承擔。進入婚姻的秩序意味著你不能逃離了,你要承擔你必須承擔的責任和義務。真正幸福的婚姻,是在細水長流的日子裡相親相愛,不離不棄。
  • 原創詩歌精選|在沒有風的寂靜裡,你仿佛呼喚我又旁若無人離去
    角落裡,墨綠色的本子上,最後一段,寫著他對她,最後的話:我歷盡了人世間的繁華,最後也變成了一個心口結痂的啞巴。你拒絕拍照我保證不發朋友圈但沒告訴你為何留著照片等到白髮蒼蒼再次燭光搖曳的暮年你會驚見年輕時的笑顏會記起那個蛋糕不香但我們都吃得很甜
  • 山重水複疑無路暗語下一句是啥 山重水複疑無路的作者是誰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閒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吹著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經接近,布衣素冠,淳樸的古代風俗依舊保留。  今後如果還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閒遊,我隨時會拄著拐杖來敲你的家門。
  • 「原創」詩論《談幾種對詩歌美的錯誤理解與追求》陳虛炎
    別人精心製作的袈裟上截取一片,貼在自己的衣服上,即便本身這衣服再漂亮,其實都大大破壞了「原創價值」,因為那嫁接上去的「袈裟碎片」太知名,太炫目了!另外還有個問題,文字的內容太虛了。意像表達太虛,構不成具體的,清晰的畫面。因為沒有具體真實事件為支撐,整首詩就像空中樓閣,海市蜃樓,就像風箏完全飄蕩在虛空中。
  • 【原創詩歌】楊心貴 ‖ 元旦獻詞一一外國的月亮不比中國圓
    元旦獻詞一一外國的月亮不比中國圓  作者:楊心貴 原創  新年寄語  楊心貴/湖北宜都  新年首日  豔陽高照  讓所有的不爽都隨風飄去  用喜悅的心情迎接新的到來  金牛已邁步春光裡  萬物復甦指日可期
  • 在詩歌中,詩歌符號的含義是什麼,詩歌是語言符號還是意象符號?
    在符號論者那裡,一切都是符號。如何給人下定義,如何給藝術下定義,從不同的角度均可作出不同的結論。用符號學的眼光去看一切,結論是否妥當,這並不是我們所迫切關心的,倒是有一點必須論及,那就是語言符號問題。語言是一種符號,任何人都不反對這個說法;詩歌是運用語言寫出的,也沒有任何人否定這個事實。那麼,詩歌符號究竟是屬於一種什麼樣的符號呢?
  • 「詩歌小鎮」的農民詩人
    身居陋室的談敬炘,日子過得很清貧。三畝田上種一些龍眼和糧食,他每年靠賣些龍眼,才賺1000多元。但談敬炘卻很豁達,「糧食不過是吃自己種的,這些錢交電費、換一點肉,足夠。」村民作詩互相應和「村裡的農民、特別是那些上了年紀的人會寫詩,其實並不奇怪。」
  • 這個情人節,谷川俊太郎把詩寫在巧克力上
    這個情人節,谷川俊太郎把詩寫在巧克力上 一本秋刀魚 2020-02-14 09:19 來源:澎湃新聞
  • 「世界地球日」,說說中國最早寫了「地球」的詩歌是哪一首
    在古代各國,對地球形狀的猜測就有多種,這裡面自然也有認為是球形的,但畢竟都是假說和猜測,直到十六世紀才由葡萄牙人麥哲倫率領的第一次人類環球航海證實。在明末,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來到中國,為中國帶了這種理念,他在為中國皇帝繪製的《坤輿萬國全圖》上,第一次出現了「地球」這個名詞。在此之前,中國有大地的概念,卻沒有地球的概念,所以把地球作為一個概念和名詞寫進詩詞裡肯定不會很早。
  • 廖偉棠以詩歌寫自傳---深圳商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在香港詩人廖偉棠看來,詩歌就是挖掘自己的回憶、情感和欲望,以及一些生命中流過的人的關係。他將這種詩歌寫作稱為「情感自傳」,是對杜甫具有「自傳」性質的詩歌實驗的踐行。廖偉棠將自己20多年的體悟寫成詩歌,彙編成詩集《春盞》。日前,廖偉棠攜新詩集《春盞》在西西弗書店·深圳萬象城店舉行新書分享會,與讀者暢談自己在詩歌中的情感體驗。 廖偉棠1975年出生於廣東新興,後移居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