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水平越低的人,往往越固執

2021-01-14 哈叔職場微課堂

你可能會有這樣的經歷:

與某個人溝通,儘管已經解釋了很多遍,拿出了極其有說服力的證據,但對方卻始終堅持自己的觀點,就是不相信你說的,表現地非常固執。

讀者「清風明月」就講過一件事:

幾年前,在外賣還沒怎麼興起的時候,她就多次勸開小吃店的父母把外賣的生意做起來。

但她的父親卻認為完全沒這個必要,誰會在網上買吃的,涼了不好吃,出了問題怎麼辦,我開店這麼多年了,不一直好好的...

總之,就是不願意做外賣。

清風明月說,雖然店裡的生意還可以,但比之前還是差了不少,如果不是房子是自家,沒有房租的話,那肯定是虧本的。

生活中,類似這樣的例子其實非常多,很多人堅持己見的倔強程度,真的遠超乎你的想像。

堅持自己的觀點,並沒有問題。但不願聽取別人的建議,不願思考所堅持的有沒有道理,這種盲目的堅持就有問題了,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固執。

那麼,這種固執是怎麼形成的呢?

原因不唯一,但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認知水平低。

我相信,很多人應該都知道「井底之蛙」的故事。

當小鳥告訴它,天空很大,大到無邊無際,飛不到盡頭;海龜告訴它,大地很大,我爬了很遠才到這裡時,那隻井底的青蛙仍固執地認為天空只有井口這麼大,大地只有自己的這口深井這麼大。

這種固執形成的原因,是因為它沒有見識過井底以外的世界,而這其實就是一種很典型的「認知水平低」。

所謂認知水平,其實就是我們對事實真相的認識、了解程度。

所以,這種能力和特質之於人生而言,是極為重要的,將會直接影響到我們所做出的每一個決定。

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來簡單聊一聊認知水平的問題。

01

認知水平的三種表現

認知水平低的人,通常會有哪些表現呢?

我認為,主要有三種比較典型的表現。

1. 自以為是,拒絕接受不同的聲音

某次,我所在的一個群裡,討論學歷和收入的話題。

有個人堅持認為讀書對提升收入沒有用,他舉例自己公司的老闆,不過是初中學歷,一年掙幾百萬,而同事中有好幾個還是研究生,每個月也就七八千的收入。

以及現在每年這麼多的大學生畢業,還不是一樣打工,很多低學歷的同齡人,已在社會上打拼多年,錢早就賺到手了。

當有好幾個人反駁他的觀點時,他開始惱羞成怒,直接在群裡罵娘了。

認知水平低的人,第一種典型的表現就是:盲目自信,自以為是,總認為自己是對的,拒絕接受別人的建議,排斥不同的聲音。

而且,這樣的人往往還很情緒化,在與人溝通時,經常會因對方與自己的觀點不一樣而大發脾氣,偏激的很。

2. 視角狹窄,缺乏判斷力

還是以「井底之蛙」的故事分析。

青蛙因為沒有見過天地,沒見過水井以外的世界,所以它才會目光短淺,對小鳥和海龜的言論作出錯誤的判斷,結果鬧出了笑話。

認知水平低的人,第二種典型的表現就是:看問題的視角很狹窄,想法過於單一,對所遇到的人和事,缺乏一定的判斷力。

比如,看到一個很年輕的女生開著豪車,一身奢侈品,不少人就會斷定,要麼她爹有錢,要麼就是她的乾爹有錢。

之所以不認為這女生是自己掙到的錢,是因為在他們身邊往往沒有這樣的案例出現過,所以他們也壓根不相信有這樣的人存在。

這種隨意、狹隘的判斷,其實都是認知水平低的表現。

3. 拒絕學習,沒有求知慾

認知水平低的人,往往都比較固執,這一點大家是知道的。

正因為這種固執,以及前面所講的太過於自以為是,所以就延伸出了第三種典型的表現:拒絕學習。

他們的自我感覺一直都很不錯,自認為對很多事看得很透,見多識廣,所以便不會主動地去學習、成長、思考,時間和精力大多都消耗在玩樂、瑣碎的事情上。

相反,那些認知水平越高,見過的世面越大,真正知道越多的人,反而越是覺得自己知之甚少,越有求知慾。

正如大哲學家蘇格拉底對自己的評價: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無所知。

如果我們想檢驗自身的認知水平是高還是低,這三種表現可以作為參考,當然你也可以有不同的看法。

02

提高認知水平,主要做好三點

可以說,認知水平是拉開人與人之間差距的主要原因,認知水平低的人,人生往往都在走下坡路。

那麼,如何提高我們的認知水平呢?

方法自然是有的,主要有三點。

1. 多閱讀、多思考

一直以來,我都是「閱讀有用論」的堅定擁護者,閱讀肯定是有用的,對提高我們的認知水平而言,這是一種最為經濟、高校、直接、可行的方法。

曾看過這樣一個問題:我讀過很多書,但後來大部分都被我忘記了,那麼閱讀的意義是什麼?

得到的回答是: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吃過很多食物,現在已經記不起來吃過什麼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們中的一部分已經成為我的骨頭和肉。

閱讀也是如此,你曾經看過的一些書,或許不太記得了,但你的談吐、知識面、氣質、看待問題的角度、思考的能力、性情和修養、精神世界,這些肯定是比不閱讀要高出好幾個層次的。

2. 見世面,走出自己的小世界

井底之蛙想要提高自身的認知水平,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走出井底,走出眼前的小世界,去見識更廣闊的天地。

說白了,就是出去見見世面。

真正見過世面的人,他們往往更能理解所遇到的人和事,看問題的角度更立體、透徹,為人處世也更謙遜。

3. 多與認知水平高的人交流

很多時候,你和什麼樣的人在一起,就預示著你可能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所以,請多和有思想,認知水平高的人交流,他們的氣質和胸襟,思考問題的方式,這些都會讓你很受用的。

有道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認知水平不同,人生就會截然不同,能不能提高自身的認知水平,這真的很重要。

願我們都能努力去生長,進一寸有一寸的價值。

相關焦點

  • 認知水平越低,人越固執(深度好文)
    等冷靜下來之後,我便想他為什麼這麼固執?可能很大的原因就在於其認知能力,當發現這種問題時,他的第一反應甚至是唯一的反應就是設備故障,任你怎麼拿證據去給他看,他都改變不了自己的看法,因為他根本沒有其他的看法。一個人的認知水平越低,其想法就越單一,越缺乏判斷力,人就會表現得越固執。
  • 李子柒、薇婭當選後,評論區爆了:認知水平越低,越見不得別人好
    時代在更迭,社會在發展,國家獎勵有在某一領域有突出貢獻的人,本無可厚非。但生活中總有那麼些人,帶著偏見和惡意去妄自評價。心理學上有個「達克效應」,指的是那些能力較認知水平越低的人,反而更喜歡自以為是。就像哲學家羅素所說:「我們這個時代令人不快的事之一,那些確信無疑的人總是很蠢。」
  • 認知自己水平高低,是一個人最致命的短板
    認知水平越低的人,往往會表現得越固執,越抗拒接受和學習,越自以為是,總是活在自己的小天地裡。一個人越是如此,對世界的認知就會越局限,越不容易成長和進步。這樣惡性循環下去,人生就可能會陷入困局。這也造成了一種很有意思的現象:越是優秀的人,往往越努力,越謙遜;越是平庸的人,越自以為是,越安於現狀,越習慣為一點小成績而沾沾自喜。
  • 認知水平低,是一個人最致命的短板
    一個人的認知水平越低,就會表現得越固執,越抗拒接受和學習,越自以為是,活在自己的小天地裡。而越是如此,對世界的認識越局限,越不容易成長和進步,這樣惡性循環下去,人生就可能進入死局。這也造成了一種很有意思的現象:越優秀的人,越努力,越謙遜;越平庸的人,反而越自以為是,容易安於現狀,為一點小成績沾沾自喜。
  • 心理學家:認知水平越低的人,越愛炫耀
    有的人總是把我爸媽掛在嘴邊,訴說自己的父母有多優越。也有人一定要追求最新款,哪怕是花盡金錢去消耗,只為得體地出現在人群中,從而炫耀。 而那些愛炫耀的人,大多是由於自己的認知水平不夠高,所以選取炫耀來偽裝自己的淺薄。
  • 職場裡固執的人其實是認知低的表現,幾種方法讓你脫離固執
    那麼,這種固執是如何形成的呢?原因有很多,但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認知問題。所謂的認知水平實際上就是我們對道理的認識和理解。因此,這種能力和素質對職場來說至關重要,並將直接影響我們做出的每個決定。01認知水平的三種表現認知水平低的人通常做什麼?1.自以為是,拒絕接受不同的聲音什麼是不同聲音?
  • 一個人的「認知水平」越高,一生的福氣也越多
    歸根結底,這些毛病都是因為一個人的認知層面偏低而造成的!一個人越是表現地固執自負,越是表明其認知水平越低!認知低的人,其想法就越單一,越缺乏判斷力,人就會表現得越固執。1、一個人的「認知水平」越低,越是固執電視劇《大明王朝1566》中嘉靖皇帝說了一番超出大家認知的話,讓人印象深刻:「長江為江,黃河為河,長江水清,黃河水渾,長江在流,黃河也在流。
  • 海拔越高離太陽越近,為什麼溫度反而越低?
    理論上說,離太陽越近,也就是離發熱源越近,溫度應該會越高才對,但是,事實上,在地球上海拔越高,溫度反而越低。這不是互相矛盾嗎?其實並不是的。下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首先,我們來看一下,是不是離太陽越近,溫度就越高?以我們的角度看太陽,太陽是在一直發光的,而且當夏日來襲,給我們滾滾熱浪的也是太陽。
  • 哲思|人的一生,都在為自己的認知水平買單
    身邊總有一些人,你跟他講努力,他跟你聊出身;你跟他說實力,他跟你聊運氣。你捶胸頓足,心力交瘁:為什麼這麼簡單的道理,他就是聽不懂呢?其實關鍵在於你們「認知模型」的不同。認知,為什麼重要?1認知層次,決定了看世界的高度就像這張圖,每個人所站的高度不同,看到的世界也不一樣。
  • 真正活明白的人,在這4件事上往往都很慫,越慫反而越有前途
    當時聽起來覺得這是扯淡,怎麼可能越開越慫呢?車開得越多經驗越豐富,那應該是越大膽才對啊!但是,現在自己開了5、6年的車了,感覺教練說得是真的對!因為我現在基本已經是個慫人了,能不加速的儘量不加速。真正活明白的人,在這4件事上往往都很慫,越慫反而越有前途。一、在幫助別人時很慫前段時間《三十而已》非常火,其中的鐘曉琴是一個典型的老好人,無論是列印文件還是倒咖啡,她都熱心上前幫助。
  • 層次低的人,往往喜歡用這3種微信頭像,很真實別不信!
    在微信上,你不僅可以通過「朋友圈」的內容來了解別人是什麼樣的人,而且最有趣的是,通過觀察別人的微信頭像,你可以看出他是個什麼樣的人,是高層次的人還是低層次的人,可以通過他人的頭像來看到他誇張的性格。每個人都想追求更高的層次,它代表著一個人的品質,也是人們所擁有的一種性格。
  • 小眼睛,單眼皮男人,往往會固執但膽子不大
    人的運程就是由先天和後天共同主導的。舉例來說,你父母是誰,出生在哪,這是定數。你能遇到什麼人,學到什麼知識,這是變數。有一句話看似粗俗,卻是真相:「廁所吸引來的多是蒼蠅,花朵吸引來的多是蜜蜂。」你想吸引什麼人,你想成為什麼人,這句話就可以作為指導。道理很簡單,能在俗世的紛擾中,做到的才是成功者。
  • 〖把脈〗從毛洪濤到段靜濤:一旦心理出問題,越優秀的人就越要命!▯大國策·警世鐘▯
    根據有關方面聯合調查結論:毛洪濤生前身心健康存在異常狀況,其社會角色、自我預期與心理感受落差較大,缺乏專業醫療幫助和有效疏解,在較長時間內其焦慮情緒日益加重,在認知上逐漸形成一種思維定勢。↑↑這個結論已經眾所周知,我們不再提供截圖。
  • 固執是病?不要開始忘事才發現老年痴呆!阿爾茨海默症的早期症狀
    有道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老人往往是一家的核心凝聚力,而老年痴呆就像懸在所有人頭上的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老年痴呆(阿爾茨海默症)有著發病急,病程超長(12-15年),喪失行為能力時間長等諸多特點,而阿爾茨海默症隨著病情逐漸加重病人衰老失能最終走向死亡,而家屬往往也因為多年的操勞而積勞成疾妻離子散
  • 人的一生都在為認知買單
    人們對世界的認知往往受限於自己的認知力。越大的失敗,往往能激起越大的成功。但前提是,創業者擁有克服挫敗的決心與提升認知力的勇氣。 對於企業發展而言,大步向前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及時總結復盤,越大體量的公司,越需要在前進中不時地「後頭看」,從而發現細微之處的問題。
  • 認知越低下的人,越喜歡星座/算命/風水!
    其實在高認知的人眼裡,或者在高能力的人眼裡,根本就沒有命運的說法,一切都是可以遵循的,順著各種現象就可以摸清邏輯,然後判斷趨勢和必然。而那些認知低下的人,因為無法從各種表象看到本質,所以只能給自己貼上標籤,同時也喜歡給別人貼標籤,用標籤的思維去下結論。1舉個例子,為什麼很多人喜歡交流星座?
  • 人與人最大的差距,不在貧富,而在認知層次
    人類的認知,好似一個巨大的天坑,呈漏鬥態勢排布。 越往下,所見越少,機會越少,越是感受到社會不公,憤怒無比;越往上,所見越多,機會越多,越是感覺世界美麗,風光無限。 下愚莫揣上智。
  • 越「變態」越成功?
    但是,在目常生活中, 相當一部分「變態」除了給自己與身邊的人造成無盡的麻煩與困擾外,在另一個層面,他們往往更容易取得成功。據國外媒體報導,一項最新研究指出,約有五分之一的企業高層人員的心理變態特徵屬於「極高水平」。  那麼,是不是越變態,越成功呢?或者天才向左瘋子向右,二者幾近無從區分?
  • 認知水平,是人與人之間最大的鴻溝(深度好文)
    其實,那幫搶金子的人並非沒有能力搶鑽石,而是: 自始至終,他們就不知道有比金子更值錢的東西。 1 認知水平的高低,決定了一個人的行為方式。
  • 一個認知,教你洞察事物的本質
    認知到這個有什麼用呢?認知到這個本質之後,我們就可以變得沒那麼固執,以及能夠更好地說服固執的人。① 自己變得沒那麼固執當我們基於常識,習慣性地想否定他人的某個想法,或者不願接受新事物的時候,就可以先停下來問自己「我這個常識背後的假設是什麼?這個假設在當前情境下合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