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習指導:關於高中自然地理中幾個難點的解析

2020-11-22 高考網

伏旱天氣

  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如何影響中國氣候?

  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對我國夏半年的天氣過程的發展起主導作用,其高度可延伸至平流層。在整個對流層的同一高度上,中心溫度比四周高,是一個常年存在的、深厚的暖性反氣旋。在地面上,閉合等壓線的形狀東西扁長,範圍非常大,尤其是在夏季,幾乎佔整個北半球的1/4。其強度和中心位置有明顯的季節變化。冬季範圍較小,強度較弱,中心平均氣壓為1020百帕左右,中心位置在夏威夷群島附近,其西部高壓脊很少深入至中國沿海地區;夏季高壓強度增加,中心氣壓值平均值可達1025百帕以上,中心位置約在西經1500、北緯360處,高壓範圍較大,其西部脊線可伸至我國沿海地區。

  太平洋高壓脊的活動,與我國降水的關係十分密切。它送出的暖氣團,與中高緯大陸的冷氣團相遇,形成鋒面,形成大量降水。隨著太平洋高壓脊線的南北進退,我國東部地區的雨帶也隨之移動。6月以前對流層中、下層副熱帶高壓西部脊線,在北緯200以南活動,雨帶徘徊在長江以南地區;6月中旬,脊線突然北跳至北緯250附近,雨帶則徘徊在江淮流域,形成準靜止鋒與梅雨天氣;7月中旬,脊線第二次北跳,維持在北緯300附近,雨帶就北移至華北;9月以後脊線南撤,雨帶又復南移;10月中旬以後,脊線又回復至6月以前的位置。

  在夏季,我國南方各省、自治區都可以受到太平洋高壓西部脊線的直接控制,處於它的西南部,所以一般吹東南風。雖然東南風帶來海上暖溼空氣,但是在下沉氣流作用下,氣層比較穩定,白天沒有雲雨產生,天氣極為悶熱。如其持續時間較長,常常造成長江中下遊地區的伏旱天氣。

  如何正確理解地球自轉偏向力?

  關於地球自轉偏向力的問題,中學階段老師只是僅強調對於其偏轉方向的記憶,即:北半球水平運動的物體向右偏,南半球水平運動的物體向左偏,赤道上水平運動的物體不發生偏轉。但是為什麼存在偏向,為什麼有這個力的存在,卻很少有人說得清楚。其實道理也並不複雜。

  基於對高中物理中的慣性定律的正確理解,理解地球自轉偏向力絕非難事。牛頓的慣性定律是這樣說的:由於慣性,任何水平運動的物體總要力圖保持它原來的方向和速度。地球上的人是基於經緯網來定位的,經線表示正南和正北方向,緯線表示正東和正西方向。假設北半球有一物體起始由A1向B1運動,即向正北方向運動,亦即沿著經線方向運動。由於慣性,物體始終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所以A1B1始終要和A2B2保持平行,但是經線之間並不平行,而是越向極點,間距越小,而我們以經線來確定正南正北方向,所以看起來北半球水平運動的物體發生了偏向,北半球向右偏轉,緯度越大偏角越大,同理南半球水平運動的物體向左偏轉。赤道上經線之間相互平行,水平運動的物體始終和經線走向保持一致,所以赤道上水平運動的物體不會發生偏轉。那地球自轉偏向力是如何產生的呢?其實這個力並非真實存在的力,而是一個假想的力。什麼樣的力不改變速度大小,只改變速度的方向?這個力必須滿足在沿速度方向正交分解沒有分力,不提供這個方向的加速度。所以這個力的方向必須垂直速度的方向,只起改變方向的作用,不改變速度大小。水平運動的物體緯度越高,偏向越大,我們可以認為緯度越高,地球自轉偏向力越大,同時畫北半球地球自轉偏向力時應該垂直於速度方向畫在右側,同理南半球畫在左側。

  作者簡介:戴正才,中學地理一級教師,在中山一中從事高中地理教學13年,其中畢業班教學7年,有非常紮實的專業功底,對高中地理疑難點有深刻的認識,地理課堂教學深入淺出,深受學生歡迎,高考成績十分突出,所教班級地理成績始終列全市前茅。因為其突出表現,2010年被廣東省地理教育專業委員會評為「廣東省優秀地理教師」。

相關焦點

  • 高中數學:解析幾何專題複習,重難點攻克,專題訓練,查漏補缺
    高中數學的解析幾何專題一直是大家學習的難點,因此今天小編為大家專門帶來了這篇資料,希望同學們可以好好的收藏列印下來,作為自己的專題複習資料。許多同學有一個壞習慣,就是複習知識點時,喜歡整本書整本書的複習,但是工作量太大,中途難免複習進程會被打斷。
  • 高中地理重難點:人口
    重難點06  人口   ★★重難點解讀★★   人口部分的考查重難點主要有兩個:一是人口問題及其產生的原因,一是人口遷移及其產生的原因、影響等。   【解析】結合右側圖例,從圖中看,德國老齡人口密度分布不均勻,西部密度較大,東部密度較小,差異顯著。人口老齡化表明德國人口增長過慢,老年人比重過大,造成德國勞動力數量減少,國防兵源不足,養老壓力加大,老年人孤獨等一系列社會經濟問題。
  • 沒有老師指導的寒假裡高三考生怎樣搞好二輪複習
    語文作文:通過討論形成完整觀點  指導老師:石家莊市教科所高中語文教研員 李慎  對於語文作文,李慎說,限制學生得高分的因素主要有文體概念不強、作文素材不多、分析材料不會用、寫作思路不暢、書寫字跡不整等幾個方面。
  • 高中地理知識複習:地理河流水文學講解
    在講練的同時,不拘泥於教材的順序,將教材中相關內容融會貫通,建構每一單元的知識結構,幫助學生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歸納好的大量的知識結構,我們可以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延伸、細化,要注意指導學生自己歸納總結建構自己的知識結構。根據學生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補充題目,爭取題目對知識點的高覆蓋率,每一單元所要求的知識和技能訓練確實過關。
  • 2019中考地理複習指導說明
    地理複習指導說明 一、 依據地理課程標準,關注地理考試說明 《地理課程標準》和《考試說明》是中考命題的主要依據。要認真研究分析把握《地理課程標準》,明確相應的知識點,明確考查的基本內容,即「注重檢測地理課程標準中要求的各種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特別是運用所學地理基礎知識和技能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以加強複習的針對性。
  • 高中地理專題:中國地理複習筆記歸納,清北學霸總結(特細)
    對於如何才能將高中地理學得好是近幾年的話題討論熱點,很多同學大部分的地理成績就是很一般般,尤其是理性思維差的學生來說,如何把握高考的命根顯得格外重要。北北學姐為大家整理了「中國地理複習筆記歸納總結(特細)」,裡面不僅有對教材是精煉總結,還涉及高考的重難點知識點概括,希望大家在學習時能夠主動找到地理學科上的規律,以一點為中心,逐漸形成完整的知識網絡體系。大家可以領取一份電子版,希望能幫到同學們快速提高成績,決戰高考!
  • 高中地理順口溜,很實用的複習方法,建議高考生可以拿去輔助複習
    地理是文綜(地理歷史政治)裡理科性最強的,也是文綜裡面最難的!即使是新高考選科,地理也是不容忽視的一塊。文科的同學們都深有體會,高中地理知識點難記,學習難度大,既有需要記憶的知識點,又有分析的知識點,所以,對他們來說還是比較有難度的。
  • 福建省出臺高中9門學科教學指導意見
    在廣泛聽取意見的基礎上,省教育廳結合實際組織編寫《福建省普通高中語文等九學科教學指導意見》(語文、數學、英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9門)。福建省普通高中地理學科教學指導意見  深化課程改革的學科教育教學理念  1.
  • 2019中考地理教學過程複習指導方法
    地理教學過程複習指導方法 初中地理是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認識地理環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續發展觀念的一門必修課程,兼有社會學科和自然學科的性質。培養學生的地理實踐能力和探究意識,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愛國主義情感,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資源觀、環境觀以及可持續發展觀。
  • 2018考研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考試大綱解析及後期複習規劃
    2018年考研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的考試大綱教育部已於9月15日正式公布,文都教育考研專碩的師資團隊通過解讀考試大綱的變與不變,給複習管理類聯考的小夥伴們明確出下一步備考的方向和指導,幫助各位考生精準備考,接下來,我們就從以下幾個方面,對考研大綱進行解析:   1、整體不變   2018年管綜的考試大綱維持原有的考察框架
  • 高考首輪複習:地理助記途徑探討
    基礎好的同學甚至可以輕鬆地說出各國的首都名稱和主要城市;但後者,也就是關於「為什麼」的部分,對所有學習的人來說都是難點,尤其是關於「宇宙中的地球」、「地球的運動和地理意義」、「大氣運動和常見的天氣系統」、「世界氣候的分布和成因」以及「海水運動」等知識點,以其抽象性導致格外難於理解和記憶。因此,學生在中學階段的學習中真正掌握的知識非常有限,更談不上前後聯繫、自成系統。
  • 2020秋期地理教學指導意見
    高三地理教學要適應高考評價體系對學生地理學科素養和能力考查的要求,通過對地理基本概念、原理和規律的教學,引導學生建構主幹分明、脈絡清晰、必備的學科知識體系和關鍵能力;通過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等方式,培養學生人地協調觀、綜合思維、區域認知、地理實踐力等地理學習能力和學科素養,引導學生學會運用地理的視角,認識和欣賞自然與人文環境,提高生活品位,從地理教育的角度落實
  • 優化複習策略把握地理模塊備考方向
    自然地理包括宇宙中的地球、自然環境中的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自然環境的整體性與差異性、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四部分,是高三地理複習的重點和難點。在高中地理三大知識板塊(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區域地理)的複習中,同學們普遍認為自然地理是最難的。
  • 2011年高考地理大綱解讀及複習建議
    2011年高考地理大綱解讀及複習建議 2011-04-11 15:16 來源:高中學習網 作者:
  • 45個高中物理知識難點,經典例題剖析講解,不怕你學不會
    最近收到很多同學反饋,說對於高中物理的總體知識難點沒有形成網絡,知道某一個知識難點的方法和技巧,做專項練習還好一點。遇到綜合測試題,很多題型還是不會做。為了解決大家這個煩惱,我專門去找了一篇【高中物理重難點知識匯總】,一共45個,包含電磁感應現象、牛頓第一定律、牛頓第二定律、分子動理論,熱力學定律與能量守恆等等。裡面包含基礎知識點,重難點解析,經典例題+詳解答案,特別適合基礎不好的同學進行複習。裡面滲透的一些方法和技巧,簡單易上手,簡單易上手。建議同學們列印下來,花幾天的時間做一下知識點整體梳理。
  • 2019關於中考地理複習要點指導
    地理複習要點指導 複習要點:總論: 1、七大洲分界線(注意南美洲、北美洲、拉丁美洲的範圍)南極洲是跨經度最大、地勢最高的洲。 2、四大洋的位置(被哪些大洲包圍);及大洋中著名的島嶼。北冰洋是跨經度最大的大洋。 3、世界主要的交通要道及其地位(包括運河、海峽)。
  • 高中高一地理難點解析氣旋與反氣旋知識點這樣學易如反掌!
    :你要學到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是本領,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思維品質……當你所學的知識都忘記的時候,剩下的就是被教育的本領,這些本領就是思想、思維、價值觀、格局、視野……朱根平老師認為:高一自然地理從學習方式上可以分為語文地理和數理地理部分,語文地理重在對地理知識進行閱讀、理解、記憶、聯繫、整合等方面的工作。
  • 高中數學複習,指數函數重要題型匯總2及解析
    高中數學複習,指數函數重要題型匯總2及解析。07、函數表達式含有絕對值時,可以先去絕對值,再研究其性質,去絕對值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分類討論,一般分兩類:分別令絕對值中的式子≥0和<0;去掉絕對值後,就可以根據指數函數的性質求或者判斷其單調性。
  • 高三地理二輪複習完勝法寶:大題萬能模板
    (剖面圖中)重要地形剖面特徵  ☆影響氣溫的因素:  1.緯度(決定因素):影響太陽高度、晝長、太陽輻射量、氣溫日較差,年較差(低緯度地區氣溫日、年較差小於高緯度地區)  2.地形(高度、地勢):陰坡、陽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熱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對冬季風阻擋,同緯度山地比平原日較差、年較差小等)  3.海陸位置
  • 英語、生物、地理高考後期怎麼複習?重慶市教科院專家這麼建議
    高考臨近,重慶高三學生複課在即,各學科的後期複習怎麼做?今(13)日,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三名教研員就英語、生物、地理學科的高考後期複習,提出了教學指導意見。課後優化作業設計,針對學生的典型問題布置相應的練習,提高複習的針對性,比如針對掌握不牢固的語法可把高中課本中學習過的項目,按一定的類別分成專項,讓學生在新的語境下開展變式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