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是由我國自主建設運行的重要空間基礎設施,也是我國迄今為止,規模最大、覆蓋範圍最廣、服務性能要求最高的巨型複雜航天系統。
北鬥系統建設先後經歷了北鬥一號系統、北鬥二號系統、北鬥三號系統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
北鬥一號系統——中國衛星導航
1985年,著名科學家陳芳允院士提出利用兩顆地球同步軌道衛星開展雙星定位的設想。
經過八年的艱難論證,1994年,北鬥一號正式立項。
2000年,建成北鬥一號系統,我國邁入擁有自主衛星導航大國俱樂部,北鬥成為世界上繼美國GPS、俄羅斯格羅納斯系統之後,第三個提供服務的衛星導航系統。
2003年,3顆GEO衛星進一步增強系統性能,覆蓋中國國土及周邊。首次解決了「我們在哪裡」的根本問題。
第二階段
北鬥二號系統——區域衛星導航
2004年立項,2012年建成並開始進行區域服務,覆蓋亞太地區。
北鬥二號確立了北鬥的技術體制,實現了連續導航與定位報告雙模融合、三頻信號全星座播發。在服務性能上與GPS相當,部分關鍵性能上實現超越。
第三階段
北鬥三號系統——全球衛星導航
2009年立項,2020年建成,覆蓋全球。北鬥三號將實現高精度定位授時、航行跟蹤、生命救援。
(據新華社)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