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百度派 @沒有思想丶丶
2017年7月11日,山東大學正式啟動搬家之旅,按計劃,2017年秋季學期開學前,山東大學的6個學院和8個科研機構將整體搬遷至青島校區辦學。學生行李統一搬遷時間為7月11-16日。
原則上2018屆畢業生視實際需要可不搬遷到青島校區,具體方案由各學院制訂。其他年級按學校統一安排搬遷。針對濟南、青島兩校區實際,從方便學生、有利工作的角度,搬遷採取集中統一搬遷為主,行李和人員分批到位的方式,即學校統一組織並承擔學生行李搬運,搬遷學生在規定註冊報到時間自行到青島校區報到。
2016年9月17日,山東大學青島校區正式啟用,迎來6個學院的1006名首批新生。山東大學青島校區2012年12月經教育部批准建設。校區位於即墨市鰲山灣畔,規劃總用地3720畝。青島校區作為山東大學創建一流大學的新基礎,定位於高端人才的聚集和培養基地、高端學術和應用技術研究基地,將按照錯位發展原則,布局生命、信息、環境、海洋和社會科學5個優勢學科板塊和3個國家級平臺,未來也將成為高新技術成果的孵化和產業化基地,高水準的國際學術交流基地。
2016年9月24日16點,山東大學青島校區啟用暨2016級新生開學典禮在鰲山灣畔的新校區隆重舉行。從2012年校區奠基到現在,山東大學青島校區兌現了與青島的四年之約;從1958年山東大學揮別青島至今,歷經將近一個甲子的等待,山大與青島再續前緣。
山東大學青島校區的美景:
山大青島校區博物館:
山大前任校長徐校長曾經說過山大以後會有濟南、威海、青島三地校區,借鑑了美國加州大學的辦學模式,欲建世界一流大學。徐校長還說,山大青島校區將以建設新興學科為主。簡單點說,在青島建校區是為了山大以後更好的發展。
經過數十年的封閉和滲透,山東大學已然是一個人浮於事、效率極低、缺乏大師、亂講情懷、隨波逐流、捨本逐末的類二流高校。尤其一些年輕專業,更是如此,而更適合社會需要且最能體現一個所謂的綜合性大學實力的就是交叉學科和交叉性專業,這代表著一個學校與時俱進的能力,當然這也是以傳統專業實力作為基礎的。
缺大師,就意味著都在自己原來擅長的地方玩,而不能在專業本身提升,那麼就很好玩了,玩文藝,鼓吹藝術性,玩不好換數學的鼓吹統計,玩不好再換哲學,換經濟,換心理,最後都玩不好就說一句這是一個需要綜合知識的高大上學科。缺大師咋辦,最簡單的挖和引進,但對山大說挺難的,事實證明也並沒什麼效果。最穩妥的是自己培養,那需要土壤啊,至少學術氛圍要有,要幹一個高校該幹的事,去行政化就是迫在眉睫。
出路只有一個,挪走,長此以往,校將不校,第一票青島即墨,一個小地方,行政化幹擾弱,環境優美,況且也有青島的名頭,青島畢竟也算個開放的沿海城市,而且有淵源,對吸引生源也有好處。這就是所謂的加州大學模式,棄車保帥的迂迴策略,也是各大高校嘗試的去行政化手段之一。
十年二十年必有分曉,青島校區從規劃開始就奔著真正的現代化大學去的,絕不只是換換地理位置那麼簡單,未來肯定還會有陸續搬出的動作,一個學校的底蘊與位置無關。
知識延展:
山東大學青島校區:
繼去年6個學院首批1007名新生入住即墨鰲山灣畔的青島校區後,今年,6個學院和一批科研機構將整體搬遷至青島校區辦學,到時新老學子人數將達到7000人。
山大6個學院簡介:
1. 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
山東大學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的前身是1979年成立的科學社會主義系,1994年更名為國際政治經濟關係學院,2000年三校合併組建成立新山東大學後改為現名,是山東大學首批遷往青島校區的六所學院之一。
2.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山東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由原山東大學計算機科學系、山東工業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山東醫科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部於2001年1月合併而成。
3. 法學院:
法學院以著名法學家喬偉為代表的幾代山大法律人奠定了法學院的學術聲譽,造就如今備受尊敬的法學院。2016年9月,2016級本科新生入住青島校區,2017年7月全院師生整體遷入青島校區。
4. 生命科學學院:
1901年山東大學堂(山東大學前身)創辦時,就開設過生物學方面的課程。1930年,私立青島大學(後改為國立山東大學)成立時正式設置生物學系。1996年3月,在原有的生物學系、微生物學系、微生物研究所等單位的基礎上組建了生命科學學院。
5.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此前位於山東大學中心校區,目前已確認整體搬遷青島校區。2001年成立的該學院是集教學、科研、科技成果轉化於一體的理工類學院。
6.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山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是山東大學和山東省環境保護廳共建的學院,學院由原山東大學環境工程系、實驗中心和原山東工業大學環境與化工學院的環境學科於2001年初組建成立。
以上內容由百度派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