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遼寧東部生態環境改善 數百隻野生黑熊重返家園
遼寧東部生態環境改善 數百隻野生黑熊重返家園頁面功能 【我來說兩句】【我要「揪」錯】【推薦】【字體:大 中 小】【列印】 【關閉】 新華網瀋陽10月2日電 (記者 任鵬飛)近幾年的封山育林使遼寧東部山區生態環境得到極大改善
-
數百隻罕見黑熊棕熊現身遼寧林區
數百隻罕見黑熊棕熊現身遼寧林區 作者:李那 2018-09-20 10:10 來源:遼瀋晚報 近年來,隨著遼寧對天然林管護力度的不斷加大,全省天然林蓄積量增長明顯,林地質量普遍提高,生態環境持續向好,多年不見的黑熊、棕熊現已有數百隻,狍子、獾子、大天鵝等數十種珍稀野生動物回歸林區,生物多樣性得到恢復。 遼寧是全國自行開展天然林保護較早的省份。2002年,遼寧在全國率先自費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明確2001-2005年在全省範圍內禁止對天然林進行商業性採伐。
-
天津生態環境持續改善,野生鳥類已達452種
本市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日益成為適宜鳥類棲息家園。從本月開始,本市迎來候鳥遷徙季。近日,在北大港溼地巡護的工作人員觀測到,已有一些東方白鸛來到溼地。「東方白鸛屬於遷徙候鳥,每年途經北大港溼地,會停留一個月左右,一些鳥類從最初短暫停留變成現在會選擇留下越冬或繁殖。」北大港溼地自然保護區管理中心野保科的孫洪義說。
-
生態宜居 | 天津生態環境持續改善,野生鳥類已達452種
本市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日益成為適宜鳥類棲息家園。從本月開始,本市迎來候鳥遷徙季。近日,在北大港溼地巡護的工作人員觀測到,已有一些東方白鸛來到溼地。「東方白鸛屬於遷徙候鳥,每年途經北大港溼地,會停留一個月左右,一些鳥類從最初短暫停留變成現在會選擇留下越冬或繁殖。」
-
遼寧新增18種野生動物
據記者昨日從遼寧省林業廳了解到,根據最新統計情況顯示,隨著我省森林覆蓋率的持續增加、生態環境的不斷改善以及全面禁獵政策的深入人心,如今遼寧境內野生動物數量和種類與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前相比,已經有了非常明顯的增加。其中,新增野生動物種類更是達到18種之多。
-
「北方林改第一省」遼寧重現數百野生黑熊
「北方林改第一省」遼寧重現數百野生黑熊 「山還是那座山,可那是我的山;林不再沒人管,我是永久的護林員。」盛夏時節,這句林改後的順口溜,在遼寧廣為流傳,道出了集體林權改革後廣大林農的心聲。 據遼寧省林業廳最新統計,作為我國長江以北地區第一個進行集體林產權制度改革的省份,截至6月30日,遼寧省林地確權到戶面積達7500餘萬畝,超過應完成總數的93%,超過400萬戶、1300餘萬名農民從林改中受益。 遼寧省林業廳新聞發言人王海濤說,遼寧有集體所有制林地8900多萬畝,佔林業總用地面積的86%。
-
保護野生動物和森林資源:天津生態環境得到持續性改善
尤其是優化生態環境方面,實施最嚴格的野生動物資源保護。「十三五」期間,天津市深入踐行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生態優先、保護優先,推進生態治理恢復,強化野生動物資源保護,改善優化野生動物的生存棲息自然環境,使天津市的野生動物資源得到有效保護,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明顯增多。
-
三江源和青海湖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經過多年不懈的生態綜合治理,近年三江源和青海湖的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動物種群增多活動範圍擴大,植被恢復,水體質量良好。三江源動植物種群增加顯著水體質量良好三江源自然保護區覆蓋青海省玉樹、果洛全境和海南、黃南、海西的部分地區,總面積36.6萬平方公裡,是我國面積最大的自然保護區。
-
生態環境不斷改善 秋冬季數十萬候鳥過境 5000餘只東方白鸛遷徙來津
天津北方網訊:從市政府新聞辦日前舉行的「保護野生動物和森林資源 建設生態宜居天津」新聞發布會獲悉,隨著本市生態環境不斷改善,越來越多的候鳥將天津作為遷徙的必經之地。今年10月以來,本市共監測到5000餘只東方白鸛遷徙至本市。
-
天津優化生態環境效果顯現 野生動物種類數量大幅增加
隨著天津生態環境不斷改善,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候鳥經天津遷徙、停歇。據天津師範大學專業團隊監測數據,截至目前,天津市共觀測記錄鳥類已達452種,較2014年記錄種類增加了36種。 2015年以來,每年過境北大港溼地保護區的候鳥數量都達數十萬隻,並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2019年更是達到100餘萬隻。2020年過境北大港溼地保護區的候鳥,春季數量為40餘萬隻,進入秋冬季以來數量已達32萬餘只。觀測記錄鳥類種類由2017年的249種增加到2020年的279種。 古海岸溼地自然保護區(俗稱七裏海溼地)是候鳥遷徙的重要驛站。
-
津城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明顯增多
「十三五」期間,我市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生態優先、保護優先,推進生態治理恢復,強化野生動物資源保護,改善優化野生動物的生存棲息自然環境,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明顯增多。根據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鶴類聯合保護委員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社會普遍關注的瀕危鳥類東方白鸛的全球總數量已經達到9000多隻。
-
津城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明顯增多(圖)
圖:我市各溼地系統野生動植物種群與數量顯著增加,環境明顯好轉。今年10月以來,我市共監測到5000餘只東方白鸛遷徙至我市,這個數量超過全球總數量的50%,是歷年同期數量的3倍多。昨天,市政府新聞辦舉行「保護野生動物和森林資源 建設生態宜居天津」新聞發布會。
-
白洋澱水生態環境持續改善!野生鳥類種類達214種
白洋澱水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截至2020年11月,白洋澱野生鳥類種類記錄合計達214種。白洋澱魚鷹。白洋澱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關係到區域生態安全,關係到雄安新區的生態文明建設,直接影響著京津冀區域生態安全和可持續發展過程。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雄安新區」。
-
野生鳥類超過100種!走近遼寧的母親河
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不斷改善,遼河溼地已成為候鳥遷徙的補給與休養驛站。圖為東方白鸛與蒼鷺鬥豔。「保護遼河生態環境是政治,也是經濟,更是文化。」瀋陽市康平縣青龍山生態示範區鳥鳴宛轉、河水潺潺。在「遼河第一灣」五個大字的標誌前,面對著眼前的一片碧綠蔚藍,康平縣自然資源保護中心主任孫漢勇不禁感嘆道:「10年的封育治理,遼河生態環境得到了顯著改善!」
-
丹東山區發現野生黑熊 體重或超200公斤
拍到野生黑熊啦!!據專業人員目測,這頭黑熊體重可能超過200公斤。視頻來源:丹東市林業和草原局保護區裡神秘感十足遼寧白石砬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野生黑熊、有野豬等野生動物,一直是丹東市民引以為豪的話題。保護區豐富多彩的森林生態系統孕育了複雜的動植物資源,並為野生動植物棲息繁衍提供了保證。
-
遼寧丹東鐵路客運口岸關檢截獲40枚黑熊熊膽
千龍網北京12月14日訊 記者14日從國家質檢總局獲悉,近日,遼寧丹東鐵路口岸關檢工作人員在一名入境朝鮮籍旅客行李中發現黑熊熊膽40枚,淨重3000餘克,貨值5萬餘元人民幣。野生黑熊屬於《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中的保護物種,屬禁止捕殺和進行國際貿易的物種。
-
遼寧「賣身黑熊」成都療養
早報訊(記者李慶攝影李國東)昨(8)日,天剛見亮,乘車輾轉數千公裡的遼寧「賣身熊」奔奔順利抵達成都。在新都區龍橋黑熊救護中心,這隻昔日備受折磨的黑熊受到了市民的熱情接待和美食的犒勞。 當披掛著「六省市解救『賣身熊』愛心大行動」布幅的10噸大卡車進入成都時,眼尖的市民齊齊圍了上來。「車上的這幅大照片一定就是『奔奔』吧!」
-
河北近岸海域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中國環境報記者 張銘賢 2020年12月25日,河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河北省渤海綜合治理成效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會上獲悉,河北省堅決打好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堅持陸海統籌、海河共治,實施陸源汙染防治、海洋汙染防治、生態保護修復、環境風險防範、旅遊旺季環境保障等五大攻堅,全省近岸海域生態環境明顯改善,近岸海域水質達到預期目標
-
河北近岸海域生態環境明顯改善(中國環境報)
2020年12月25日,河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河北省渤海綜合治理成效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會上獲悉,河北省堅決打好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堅持陸海統籌、海河共治,實施陸源汙染防治、海洋汙染防治、生態保護修復、環境風險防範、旅遊旺季環境保障等五大攻堅,全省近岸海域生態環境明顯改善,近岸海域水質達到預期目標
-
九龍山自然保護區首次發現黑熊蹤跡:至少2隻,吃野生蜂蜜
謎底剛剛被揭開,是熊,黑熊!昨天(10月31日),遂昌縣人民政府對外發布消息:在縣西南部的浙江九龍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首次監測發現了黑熊的蹤跡。這是繼2011年開化古田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17年開化縣南華山紅外相機監測到黑熊後,浙江省第三次拍到熊。根據監測照片和視頻可以判斷,至少有2隻黑熊個體。專家稱,這在浙江乃至華東地區都極為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