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舉是上肢訓練必不可少的黃金動作,同樣也是健身愛好者們打造肩部圍度的核心動作。在健美運動興起之前,大重量推舉才是衡量上肢力量的標準,運動員們以能夠舉起更大的重量為榮。
即便在今天,推舉在健身房的受歡迎程度遠不如臥推,我們對它的訓練熱情遠不如臥推那樣高漲,但這絲毫沒有改變推舉在功能性上的巨大優勢,尤其是和臥推相比。
三大項中,深蹲和硬拉都是在站立狀態下完成動作,動力鏈從地面開始,力量沿著身體向上傳遞。而且這兩個動作的訓練和我們的生活習慣息息相關,下蹲、從地上提起重物。
而臥推卻是我們在仰臥狀態下向上推起重物,動力鏈從我們的背部向上傳遞至槓鈴,這在生活中的應用空間其實很小。
和臥推相比,推舉是身體在豎直平面內向上舉起重量,主要鍛鍊肩部和手臂肌肉,但我們的腹部、背部和腿部都是這個動力鏈條的一環,確保了動作的穩定。而且生活中「舉」的場景要比「推」多得多:舉起大力神杯、舉起女朋友、舉起手來……
所以,不管是從肩部訓練、身材美觀度來講,還是從功能性來說,推舉都是不能忽視的動作。
今天我們介紹的這個徒手練肩動作,難度並不小,但對於無器械訓練者來說,是個很容易取得進步的動作。
動作詳解
選擇一個靠牆的位置,雙臂位於身體前側,雙手是肩寬的1~1.5倍。雙腿伸直支撐在牆面上,身體和地面形成一個夾角。腰腹、背部收緊,腿部沿牆面向上移動,視個人能力選擇腳面位置高度。
吸氣,手臂彎曲,控制身體緩慢下降,頭部接近地面位置處停止。感受肩部發力,呼氣的同時對抗重力將身體撐起。訓練注意事項
運動軌跡:
想要做好這個動作,首先要了解運動軌跡。我們的身體並不是直上直下,這樣的話動作行程非常短,而且肩部沒有頂出,是無法刺激到肩部三角肌的。
因此,我們的小臂在撐地時儘可能垂直地面,這樣我們在下放身體時,身體是往斜前方走的,撐起時身體向斜後方位置上移。
呼吸節奏:
呼吸節奏影響身體的發力,尤其是倒立狀態下,訓練者更應該重視調整呼吸。做動作時,記得讓我們的身體在下降時吸氣,上升時呼氣。
動作節奏:
倒立撐時,身體的移動應當「慢下快上」,也就是說身體下降時要慢,撐起時速度較快。
「慢下」是為了強化穩定性,也是安全性的考慮,畢竟任由重力下墜是比較危險的;「快上」是增加我們的肌肉爆發力,確保動作的完成度。
動作難度說明
就像伏地挺身和臥推的關係一樣,倒立撐和推舉也是一對姊妹。但倒立撐的名氣遠遠不如伏地挺身,在我看來主要是下面幾個原因:
1、倒立姿勢的難度很高。倒立對身體的平衡性、柔韌性和身體力量的要求較高,我們要用手臂力量支撐身體,還要通過核心肌群控制身體穩定,所以入門的門檻比伏地挺身要高。
2、動作行程較短,發力感不足。用槓鈴和啞鈴推舉時,我們的 手臂向上推是沒有空間限制的,但是倒立撐時我們的頭部下放到地面位置,就是動作的最低點了,無形中縮短了動作行程。
進階訓練
基於以上考慮,對於想要徒手練肩的朋友,不妨先從這三個動作做起,逐步增加訓練難度:
1、寬距伏地挺身。雙手間距寬於肩寬,大臂和身體的角度更大,不需要募集胸部發力,給肩部三角肌前束充分刺激。
和倒立相比,伏地挺身時身體處於水平面上,對肩關節的壓力更小,也非常考驗我們核心肌群的穩定性,非常適合初階訓練者。
2、折刀倒立撐。和倒立撐的發力模式相同,不需要身體倒立,難度上小了很多,但需要髖關節柔韌性較好,建議大家一定要拉伸後完成動作。
3、箱上倒立撐。這個動作的可以作為折刀倒立撐的進階版,墊高腳面高度,逐漸適應對抗身體重力做功。
最後提醒大家,在訓練前一定要充分地熱身,活動肩袖肌群!
綜上來看,倒立撐可以作為訓練肩部的補充訓練,也是在家徒手訓練時值得嘗試的動作。
和使用器械推舉相比,有優點也有缺點,建議大家綜合考慮自己的訓練水平和身體情況,不逞強不冒進,在安全前提下循序漸進掌握它。
以上就是今天全部內容了。創作不易,誠摯感謝您的每一次點讚、轉發和收藏,在評論區評論互動,我們將在後續產出更多實用的內容!
關注中國健體那些事,訓練知識、健身資訊、健美健體,總有內容適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