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數年前,在一家公司上班的時候,公司有一個女孩小王。有一次老闆安排一個文案給她,因為當時公司的業務比較忙,老闆一個人身兼多職,有時候忙起來就顧不上我們,甚至兩三天不在公司,都是我們自己主動在那工作。
大概一周以後,老闆突然間想起來這件事兒,就問小王:小王上次我安排你做的文案你做完了嗎?
小王說:我做完了呀!
老闆說:做完了怎麼沒給我?
小王說:我給你了呀!
老闆就問她:那你現在在做什麼呢?
小王說:沒有做什麼呀,等您安排呢!
過了一段時間,小王老闆找理由給勸走了。小王走的時候還跟我們說:公司都沒有什麼業務了,留著也沒什麼意思。
02
這件事呢,後來我們幾個同事還討論了一下,為什麼小王會主動辭職。因為公司已經沒有事做了嗎?那倒不是。因為公司的業務當時還是很忙的,只不過老闆忙起來顧不上我們,讓我們主動去找他要工作。在老闆看來,等著安排公司的員工,工作只是他的一份養家餬口的生計,個人也不會有太大的提升,這樣的人,一抓一大把。
為什麼小王會有這樣的思維呢?因為在小王的潛意識裡,我就是一個打工的,我只需要等待老闆給自己安排工作,老闆不給我安排工作我就閒著,反正白拿一份工資。
在生活中有很多人有這樣的思維,比如說,父母給自己安排份工作,等老闆安排工作,等領導給自己分配工作,缺乏工作的主動性,缺乏對人生的規劃和安排,只是在被動的等待別人安排自己的工作,等待別人安排自己的人生。
03
我們的人生真的需要別人來安排嗎?別人給我們安排的人生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我們需要等著老闆、領導在後面催著工作嗎?
很多人在抱怨過的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難道我們自己就沒有責任嗎?
在2000多年前,有一個小小的糧倉管理員。他的工作每天就是負責記錄糧倉內的糧食進出情況,日子單調而重複,他領著微薄的工資養家餬口,但並沒有覺得這樣生活有什麼不妥,因為在這樣的工作在很多人看來,旱澇保收、很有穩定性!
有一天,他因為著急上廁所,跑到糧倉外的廁所,沒想到驚動了廁所內一群老鼠,這群老鼠在廁所裡個個瘦小乾枯、縮頭縮腦、毛髮灰暗、又髒又臭,見了人就趕緊躲開,他看到這群老鼠之後心裡非常厭惡。
他又想到平時在糧倉裡看到的老鼠,它們吃的腦滿肥腸、皮毛油亮,在糧倉裡悠然自得,逍遙自在,跟眼前廁所裡的這群老鼠相比,簡直過著天堂一樣的生活。
他觸景生情,想想自己一直安於現狀,在這個穩定的工作崗位上整整工作了8年。在這個小地方,看起來過著不錯的生活,但是依然是被動地為人賣命,任人宰割和剝削,跟廁所中的老鼠又有什麼差別呢?
這個時候他不禁感嘆道:人生如鼠,不在倉即在廁,要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取決於給自己給自己的定位。
於是,他重新對自己做了定位,決定給自己找一個正確的位置,他離開了自己生活多年的小地方,投奔了當時的一位大師荀況,求學多年之後,終於一飛沖天,成為了秦始皇的得力助手,把昔日寒酸的家搬進了秦都鹹陽的宰相府中,這個人就是李斯。
04
為什麼我們總是在抱怨自己的生活?為什麼我們總是對生活不滿意?因為我們當下所過的生活不是我們自己想要的,這就需要我們對自己的人生做一個規劃,對自己的生活做一個安排,給自己做一個重新定位。
那麼,如何重新定位自己的人生呢?
我們需要回答自己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我是誰?第二個問題,我的特長興趣是什麼?第三個問題,我要做什麼事?
第一個問題關乎我們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第二個問題關乎我們能做成什麼樣的事;第三個問題就是選擇我們能做成並且能做好的事情,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把這三個問題搞明白,給自己做一個人生定位,我們就能遠離人生的煩惱和困境,我們對人生就會更加充滿希望。
05
我們回到之前的話題,如果我們的生活、我們的人生不是我們自己主動想要的,我們只是等,只是被動地等待別人或者領導來安排,那麼這樣的生活,這樣的工作對我們來說,永遠是一種煩惱。
所以,在生活和工作中,我們要保持一種積極的意識,很多人說窮人和富人最大的差別就在於主動性。個人對這個觀點是非常認同的。
所以,生活不能等,人生不能等,我們要保持對生活和人生的主動性,這就要求我們做到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主動找事。不管工作還是生活中,我們要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主動去做,而不是被動的等待別人來安排。
第二,主動防範。很多人不願意主動去做事情,生怕多做多錯,其實這無可厚非,因為你做得越多錯的就一定會越多,但是我們可以以主動的姿態來防範出錯,這樣我們就可以在更多的事務中增加自己的人生經驗和工作經驗。
第三,主動學習。生活每天都是新的,人生每天都是新的,這就需要我們,一直不斷地更新自己,提升自己的實力,這樣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