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事的人,絕對不會等別人安排:主動思維,真的影響人一生

2020-12-05 讀書有恆

01

數年前,在一家公司上班的時候,公司有一個女孩小王。有一次老闆安排一個文案給她,因為當時公司的業務比較忙,老闆一個人身兼多職,有時候忙起來就顧不上我們,甚至兩三天不在公司,都是我們自己主動在那工作。

大概一周以後,老闆突然間想起來這件事兒,就問小王:小王上次我安排你做的文案你做完了嗎?

小王說:我做完了呀!

老闆說:做完了怎麼沒給我?

小王說:我給你了呀!

老闆就問她:那你現在在做什麼呢?

小王說:沒有做什麼呀,等您安排呢!

過了一段時間,小王老闆找理由給勸走了。小王走的時候還跟我們說:公司都沒有什麼業務了,留著也沒什麼意思。

02

這件事呢,後來我們幾個同事還討論了一下,為什麼小王會主動辭職。因為公司已經沒有事做了嗎?那倒不是。因為公司的業務當時還是很忙的,只不過老闆忙起來顧不上我們,讓我們主動去找他要工作。在老闆看來,等著安排公司的員工,工作只是他的一份養家餬口的生計,個人也不會有太大的提升,這樣的人,一抓一大把。

為什麼小王會有這樣的思維呢?因為在小王的潛意識裡,我就是一個打工的,我只需要等待老闆給自己安排工作,老闆不給我安排工作我就閒著,反正白拿一份工資。

在生活中有很多人有這樣的思維,比如說,父母給自己安排份工作,等老闆安排工作,等領導給自己分配工作,缺乏工作的主動性,缺乏對人生的規劃和安排,只是在被動的等待別人安排自己的工作,等待別人安排自己的人生。

03

我們的人生真的需要別人來安排嗎?別人給我們安排的人生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我們需要等著老闆、領導在後面催著工作嗎?

很多人在抱怨過的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難道我們自己就沒有責任嗎?

在2000多年前,有一個小小的糧倉管理員。他的工作每天就是負責記錄糧倉內的糧食進出情況,日子單調而重複,他領著微薄的工資養家餬口,但並沒有覺得這樣生活有什麼不妥,因為在這樣的工作在很多人看來,旱澇保收、很有穩定性!

有一天,他因為著急上廁所,跑到糧倉外的廁所,沒想到驚動了廁所內一群老鼠,這群老鼠在廁所裡個個瘦小乾枯、縮頭縮腦、毛髮灰暗、又髒又臭,見了人就趕緊躲開,他看到這群老鼠之後心裡非常厭惡。

他又想到平時在糧倉裡看到的老鼠,它們吃的腦滿肥腸、皮毛油亮,在糧倉裡悠然自得,逍遙自在,跟眼前廁所裡的這群老鼠相比,簡直過著天堂一樣的生活。

他觸景生情,想想自己一直安於現狀,在這個穩定的工作崗位上整整工作了8年。在這個小地方,看起來過著不錯的生活,但是依然是被動地為人賣命,任人宰割和剝削,跟廁所中的老鼠又有什麼差別呢?

這個時候他不禁感嘆道:人生如鼠,不在倉即在廁,要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取決於給自己給自己的定位。

於是,他重新對自己做了定位,決定給自己找一個正確的位置,他離開了自己生活多年的小地方,投奔了當時的一位大師荀況,求學多年之後,終於一飛沖天,成為了秦始皇的得力助手,把昔日寒酸的家搬進了秦都鹹陽的宰相府中,這個人就是李斯。

04

為什麼我們總是在抱怨自己的生活?為什麼我們總是對生活不滿意?因為我們當下所過的生活不是我們自己想要的,這就需要我們對自己的人生做一個規劃,對自己的生活做一個安排,給自己做一個重新定位。

那麼,如何重新定位自己的人生呢?

我們需要回答自己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我是誰?第二個問題,我的特長興趣是什麼?第三個問題,我要做什麼事?

第一個問題關乎我們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第二個問題關乎我們能做成什麼樣的事;第三個問題就是選擇我們能做成並且能做好的事情,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把這三個問題搞明白,給自己做一個人生定位,我們就能遠離人生的煩惱和困境,我們對人生就會更加充滿希望。

05

我們回到之前的話題,如果我們的生活、我們的人生不是我們自己主動想要的,我們只是等,只是被動地等待別人或者領導來安排,那麼這樣的生活,這樣的工作對我們來說,永遠是一種煩惱。

所以,在生活和工作中,我們要保持一種積極的意識,很多人說窮人和富人最大的差別就在於主動性。個人對這個觀點是非常認同的。

所以,生活不能等,人生不能等,我們要保持對生活和人生的主動性,這就要求我們做到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主動找事。不管工作還是生活中,我們要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主動去做,而不是被動的等待別人來安排。

第二,主動防範。很多人不願意主動去做事情,生怕多做多錯,其實這無可厚非,因為你做得越多錯的就一定會越多,但是我們可以以主動的姿態來防範出錯,這樣我們就可以在更多的事務中增加自己的人生經驗和工作經驗。

第三,主動學習。生活每天都是新的,人生每天都是新的,這就需要我們,一直不斷地更新自己,提升自己的實力,這樣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

相關焦點

  • 環境真的可以影響人的一生!
    環境對我們的影響是不可小覷的,環境的好與壞直接決定這個人未來的方向。如果我們處在一個和諧向上的環境中,我們自身也會附帶正能量,成為一個積極向上的人;可是如果我們處在一個帶來消極影響的家庭裡,自身也會染上那些惡習。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不同的環境中,養成了各種各樣的行為習慣,但是卻很少有人能意識到,環境對我們的人生有多大影響。
  • 洛克菲勒:越是無能的人,越有兩種窮人思維,這種人不能深交
    並且在後來他用書信的形式,將自己人生當中的各種經歷寫給了兒子,後來被整理成了一本教育的範本。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洛克菲勒在書信中表明了有兩種「窮人思維」的人,不可深交希望能夠對你講有所啟發。1、「等要靠」的弱者思維,不會主動策劃運氣洛克菲勒在信中對兒子說:我相信好的計劃會左右運氣,甚至在任何情況下,都能成功地影響運氣。
  • 《天道》:能成大事的人,往往不拘小節,狠心一點或許才有好出路
    電視劇《天道》改編於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這部劇因其驚世駭俗的思想和哲學觀念,影響了無數電視螢屏的觀眾,也讓大家看到高人獨孤,深邃思想的一面!很多人對於孝道的養兒防老,愚忠愚孝等傳統文化的理念,都有了全新的認知和理解,對人對事也看得比以往更加透徹。 丁元英,是一個「是鬼是魔就是不是人」的商業鬼才,我們說他是高人,一點都不為過。丁元英具有超乎常人的思維方式,讓人敬佩的商業頭腦,他曾經用兩個億的資本在一年時間之內賺到兩個億,真是我們望塵莫及的高人。
  • 「成大事者,一看就知」,身上有三個特徵的人,往往能成大器
    人活在世每個人都想成大事,成大事的人往往都能力非凡,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我們的欲求,我們的抵抗力,我們的耐力都可以一一被消磨,然後忘卻了自己曾經的初衷,什麼樣的人才能夠成大事呢?成大事者一看就知,身上有三個特徵的人往往能成大事。
  • 古代識人術:「具有這4個缺點的人,一生難成大器」,啥意思?
    世界上不存在絕對完美的人,每個人都有大大小小的缺點和不足,就算是所謂的聖人,身上也有一些不足。但是,為何有人取得巨大成功,獲得取得財富,有人卻碌碌無為,維持生計都比較困難。究竟什麼樣的人難成氣候呢?古人總結出一句識人術:「具有這4個缺點的人,一生難成大器。」啥意思?一、好吃懶做唐代文學家韓愈曾說:「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一語道出勤奮的重要性。
  • 學會思維模型,過好這一生!
    在這個焦慮成為主流的時代,很多人都為了緩解焦慮,很努力地讀各種書,去參加各種培訓課程。他們的理想是希望通過學到更多知識,來幫助自己更快地成長,過上更好的生活,和焦慮說拜拜。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現實是很多人學了很多的知識,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這是為什麼呢?原因就在於他們沒有構建起自己的思維模型。
  • 這5個星座女,天蠍座他們也很會照顧別人,水瓶座的人思維跳脫
    導語:這5個星座女,天蠍座他們也很會照顧別人,水瓶座的人思維跳脫 第一位,天蠍座,他們也很會照顧別人,做好自己的事情,懂得跟別人交流,天蠍座做什麼事情都想做好,不喜歡去說別人的壞話,雖說他們有防備別人的心,但不會去害別人,他們的情商很高,也不會老是炫耀自己有什麼,有再多的東西都不會炫耀,就想過個簡單的生活。
  • 能成大事的人,都是對抗「內捲化」的高手
    就像薛兆豐老師曾說過的: 「讓你996的不是你的老闆,而是其他願意996的人」。隨著經濟增速的放緩,人口老齡化加劇,社會階層開始固化,內捲成了一件越來越普遍的事情,就像捲心菜,始終在原地卷自己,既不會再長高了,也不會再變大了,從此停滯不前。
  • 思維進階:大多數人無法改變一生,是因為習慣了「路徑依賴」
    孔子說過一句話: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我們每個人當下產生的結果,都是以前的路徑和決定造成的,同時現在所做的事情也直接會影響到未來3-5年的選擇。低度的路徑依賴,在開始的時候大腦成緊張狀態,會時刻的提醒自己這件事情該不該做,會不會損害自身的利益,或者對某些方面給自己產生影響。
  • 4個學習思維與建模,讓人豁然開朗
    文/唐文科(原創首發)全文約3670字 從小到大,我們身邊都有無數"別人家的「來做比較。學校裡的學霸、職場上的高手、行業中的標兵,無處不在的讓我們反襯了他(她)們的與眾不同。也讓我們在某個時候,曾產生過深深的自卑感。 千人千面,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
  • 心中裝滿自己的看法與想法的人,永遠聽不見別人的心聲
    當他受劉備重託留守荊州時,孫權派人來向關羽之女為兒子求婚,關羽大怒,出口傷人,以自己的個人好惡和偏激情緒對待關係全局的大事,不計後果,導致了吳蜀聯盟的破裂,最後落個敗走麥城、被俘身亡的下場。假若關羽少點偏激,不意氣用事,那麼,結局肯定不會那麼悲慘。偏激是指人的思想和情緒偏離了正常軌道。性格和情緒上的偏激,是做人處事的一個不可小覷的缺陷,也是一種心理疾病。
  • 愛你的人自然會主動找你,不愛你耳朵人你又何必自取其辱
    2.丟不下面子,也拉不下臉來去和一個要離開我的人說挽留煽情的話。就算我有多麼不舍多麼心疼也不會表現出來,如果你真的懂我拜託你多花心思看透我,可你卻表現多不懂得每次都順著我假逞強的話接下去,那我也無可奈何。畢竟我是真的想要留下你,而你卻沒領情。3.和自己相處,還要學會不生他人的氣,做到心平氣和。
  • 一個能成大事的人,安靜的猶如一朵「睡蓮」
    一個能成大事的人,都是經歷過人生坎坷的人。出生在淤泥裡能生長得如此潔白,比如說「蓮藕」。他必須做人要安靜,不焦不燥,穩穩妥妥,一舉得勝。近代 魯迅《狂人日記》,」金無赤足,人無完人。「從某種意義上說追求完美是一種非常優秀的品質,但是這個世界上並沒有盡善盡美的事情,當然也不存在完美的人。就是一塊價值連城的寶玉,在顯微鏡下面都會有瑕疵,更不要說人了。所以,如果一個人對周圍的人或事物要求盡善盡美的話,就很容易引發心理問題。但凡能成大事的人,都是人生有收穫的人,不是做好看不中用的「花瓶」。
  • 情商越高的人,越懂得「麻煩」別人
    不僅在見面時主動和他打招呼,還表示願意為他提供幫助,兩人也因此成為了好朋友。 富蘭克林把這段經歷歸結為: 「相比那些被你幫助過的人,那些曾經幫助過你的人會更願意再幫你一次。」
  • 從生到死,無非是別人嘴裡的一道菜,雞的今生,就是人的前世。
    雞叫頭遍時,人還沉湎在香甜的睡夢中,一隻公雞引頸一聲長鳴,將人的好夢剪刀裁布一樣咔嚓一聲剪斷了,人揉揉惺忪的睡眼,瞅瞅窗外的天,天還像鍋底一樣黑得麻麻實實,人喉嚨裡咕噥一聲,一天難得睡個回籠覺,人伸個懶腰又將頭放回了枕頭,被子擁在下巴上要將剛剛被雞叫聲打斷了的美夢,緊接著再做下去。雞卻不會像人一樣懂得享福。
  • 套路深不可測,卻總被人感覺是個傻子的星座
    不得不說,尤其是在我們的人際交往中,那些過於直白與耿直的人,很容易就因為一些事一些話在不經意間得罪別人。而反之呢,那些總是喜歡用一些小套路的人,卻往往更容易俘獲人心,得到別人的支持。當然了,也免不了此類,那就是他們明明不管是套路還是城府,都非常的深不可測,卻總被人感覺就是個傻子。而之後,就讓我們一起看下,都有哪些星座是這樣的吧。
  • 《燕雲臺》痴情烏骨裡:害了大姐,毀了自己,聰明女人不會戀愛腦
    而另一邊的烏骨裡呢,也在丈夫喜隱的影響下,立志要當皇后,所以支持丈夫一次次造反,最後失去了丈夫和兒子,而她自己也被三妹蕭燕燕賜死。原本情深意重的三姐妹,為了權力,為了男人,最終反目成仇,也實在讓人唏噓。01.
  • 20句關于格局的句子,格局影響一生,格局的修煉永無止境
    1、終其一生,你都在努力把自己活成別人,只是因為你覺得跟著別人的步伐才不會出錯。2、對每個人而言,真正的職責只有一個,找到自我。然後,在心中堅守一生,全心全意,永不停歇。5、不管到什麼時候,你都能懂得這個世界上真的不僅僅只有你一個人,這個社會中應該有那麼一點點美好和你有關。6、在經歷過黑暗,經歷過傷痛之後,依然不辜負自己,不辜負這個世界,不用最大的惡意去揣測這個世界,應該更能體諒明白別人的痛苦。
  • 驚心動魄的思考:世界五種頂級思維,在中國文化裡不算高深的思維
    反而是那些比較崇洋的人,引進的西方一些思維和理念,成了新寵,受到了歡迎,比如這種號稱世界五種頂級的思維,說的問題,真的在中國古文裡就沒有嗎?我們首先來看這是五種什麼思維?這個法則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比如愛因斯坦說:「解決問題不過是數學或試驗的技巧罷了,發現問題才更具有實質意義!」教育家餘世雄說:「主動地發現問題,再主動地思考問題,才能主動的解決問題。」
  • 人最大的劣根性!
    他說:人最大的劣根性,就是雙眼都用來盯著別人和外邊的世界,難以自檢。所以,我們應該用一隻眼睛觀察周圍的世界,另一隻眼睛審視自己。不少人都存在著這個"劣根性",喜歡並容易盯著別人,批評別人,要求別人改變;但他們看不到自己的問題,不會自我批評,不能主動改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