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花拾趣】
蘇州拙政園有接待女眷的十八曼陀羅花館,種的是山茶花。明人的《二如亭群芳譜》裡確有「山茶,一名曼陀羅樹」的說法,其由來據說是蘇東坡的山茶詩:「葉厚有稜犀甲健,花深少態鶴頭丹。久陪方丈曼陀雨,羞對先生苜蓿盤。雪裡盛開知有意,明年開後更誰看。」但這並不能說山茶花就是曼陀羅花。曼陀羅,梵語意為「壇城」,曼陀羅花是壇城之花。《法華經》說:「是時天雨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陀羅華、曼殊沙華,譯做赤團花、籃花、柔軟花。
宋人的《洛陽花木記》中也有蔓陀羅花、千葉蔓陀羅花、層臺蔓陀羅花三種。《嶺外代答》則說:「廣西曼陀羅花,遍生原野,大葉白花,結實如茄子,而遍生小刺,乃藥人草也。盜賊採幹而末之,以置飲食,使人醉悶,則挈篋而趨。」司馬光的《涑水記聞》也載:「五溪蠻漢,杜杞誘出之,飲以曼陀羅酒,昏醉,盡殺之。」此花有抑制汗腺的作用,這豈不就是《水滸》中的蒙汗藥!
曼陀羅花又名風茄花、山茄花、洋金花,明代魏浚《嶠陵記》說在河南當官時,「曹長陵龍君,理曹事畢,遺吏承印還寓,吏途遇一人,雲當赴曹諜者,引去他處,飲以酒,吏即昏迷,若及覺,印為取去矣。數日,捕得盜者,予偕往訊之,對云:用風茄為末,投酒中飲之,即睡去,須酒氣盡乃罷。」醫家不簡單使用,他們講究配伍。「神仙醉,押不蘆,曼佗羅等藥,食之令人輕身通神見鬼。」神仙醉是大麻;李時珍懷疑押不蘆就是江西、滁州,六月開紫花的「坐拿草」。《普濟方》載:病人服用坐拿草、曼陀羅花各五錢,即不知痛。竇材《扁鵲心書》中的「睡聖散」也用曼陀羅花,李時珍說,用時「熱酒調服三錢。少頃,昏昏如醉,割瘡、灸火先宜服此,即不覺苦痛」。配方中一半用了火麻子花。
天花亂墜曼陀羅花,思維的火花令人禪悅。而可作欣賞的曼陀羅花,醫家用之則治病,強人用之則殺人越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