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害人無數的「蒙汗藥」到底是什麼?李時珍這配方太詳細了!
明清演義小說中看到蒙汗藥這種東西,比如《水滸傳》中,楊志押運生辰綱的隊伍便被吳用等用蒙汗藥麻翻了,武松在十字坡也遇見了平時用蒙汗藥殺人劫財的孫二娘夫妻。小說中,也寫到蒙汗藥還有相應的解藥,但是,蒙汗藥和解藥究竟是什麼成分都沒有交代。
宋朝的竇材在《扁鵲心書》提到「睡聖散」這種麻醉藥:把山茄花、火麻花一起研磨成末,服用後即刻昏睡,可以避免治療時痛感。竇材提到的山茄花就是曼陀羅花,蒙汗藥裡的麻醉成分主要就是它來承擔。
明魏浚在《嶺南瑣記》及清吳其浚在《植物名實圖考》中記到:「用風茄為末,投酒中,飲之,即睡去,須酒氣盡以寤。」意思是,用風茄花碾成粉末,投入酒中讓人喝,能讓人睡去,只有等酒氣散了,才能醒過來。
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也記載了以曼陀羅花研製麻醉藥的方式:農曆七月採集火麻子花,八月採集曼陀羅花,在陰乾後研磨成末,用熱酒調服,很快便昏昏入睡,這個時候,動手術或者火灸,都不會感到疼痛。
同時,李時珍在研製麻醉藥過程中,也找到了用大豆和甘草做解藥的方法。在現代醫學上,人工合成的毒扁豆鹼,也可以通過進行靜脈注射的方式可以讓麻醉病人在十分鐘醒來。
歷史上江湖中又有多少英雄好漢因「蒙汗藥」而被殺死,多少黃花大閨女因「蒙汗藥」而失身,所以「蒙汗藥」常被蒙上一種神秘的面紗,令聽者喪膽,食者斃命。可見「蒙汗藥」確實被人們視為一種神秘的神藥。現代的迷藥更是恐怖,什麼乖乖聽話丹、絕望奇癢粉、至尊睹博藥、逍遙相思散、魔鬼收債粉等等,光看名字就知道什麼用處了,希望大家出門在外的一定要小心了!
附:曼陀羅也叫楊金花,農村也有叫野大麻子的,形狀象篦麻,果實圓形長滿刺,花比喇叭花大白色。毒主要在花上,做菜少許,可挑味道,多用給人產生幻覺,或是死,建議還是不用為好。花與碘酒加蟾酥可做表皮麻藥,牙痛圖上可止痛。不可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