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楊志喝的酒中究竟加入了什麼?為何能讓人醉而不死?

2020-12-06 9爺說酒

導讀:對於《水滸傳》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可以說是我國最為經典的古代名著之一,詳細地記錄了梁山一百零八將轟轟烈烈的歷程,在《水滸傳》中少不了喝酒的鏡頭,出兵要喝酒、收了大將要喝酒,還有一種酒比較特殊,那就是《水滸傳》中的蒙汗藥酒。其中108將中的楊志就是被這種酒逼上梁山,母夜叉孫二娘在孟州道上的黑點中也廣泛運用了蒙汗藥酒,那個功效可以說是神乎其神,直到今天仍然是個謎,那麼究竟在那個時候人們在酒中加入的是什麼?為什麼會有這麼神奇的功效呢?今天9爺就來給大家分享。

關於蒙汗藥酒中加入的藥物說法

關於蒙汗藥酒中究竟加入了什麼,這是很多人都好奇的問題,不光是古人對此好奇,就連當代人對此也感到好奇,所以關於古代的蒙汗藥酒,其實古人早就有研究,其中被猜測最多的為三種植物。

第一:押不廬說

什麼是「押不廬」呢?「押不廬」說法主要來自《癸辛雜誌》,《癸辛雜誌》中有這樣一段記載,詳細記錄了「押不廬」的功效:

西土回回國有藥名押不廬者,土人採之,每以少許磨酒飲人,則通身麻痺而死。至三日,少以別藥投之,即活。

那麼「押不廬」是不是真的存在呢?根據現在的資料記載,押不廬主要存在與西域地區,是一種中草藥,也有鬼參的法,的確具有催眠麻醉作用,傳說還能起死回生。

第二:草烏末說

這裡的草烏9爺認為與我們今天所說的草烏是一樣的,也就是草烏的粉末,據《齊東野話》中記載:

草烏末食之即死,三日後活

根據現代醫學對草烏的藥效定義,草烏的確也有麻醉功效,而從這個時間來看,在當時的酒中加入草烏末來達到麻醉功效,也是有可能的,但是究竟草烏末是不是有這麼強大的功效,可能還需要更專業的人士進行證實。

第三:曼陀羅花說

曼陀羅花我們都熟悉,這也是很多古裝劇中常出現的神藥,有麻醉功效的說法也是比較普遍的,屬於一年生草本有毒植物,這也是被質疑是《水滸傳》中蒙汗藥酒的一個說法,在《嶺外代答》中這樣來記載曼陀羅花:

廣西曼陀羅花,遍生原野,大葉百花,結實如茄子,而遍生山刺,乃藥人草也。盜賊採幹而末之,以置飲食,使人醉悶,則挈筴而趨。

這裡也透露出曼陀羅花具有麻醉的功效,而在明朝魏濬所著的《嶺南鎖記》中則提到了有關蒙汗藥的製作方法,文中是這樣描述的:

用風茄為末,投酒中,飲之即睡去,乃寤。

而風茄產於廣西地區,當地人稱之為顛茄,根據上面的說法,這裡提到的風茄就是曼陀羅花。

蒙汗藥是不是一定要放在酒裡才有效呢?

其實從《水滸傳》中我們可以發現,在《水滸傳》中被蒙汗藥喝暈的幾乎都是放在酒裡,那麼蒙汗藥是不是只有放在酒裡才有效呢?9爺認為並非這樣,只是在古代的時候那些英雄俠客都好酒,酒自身具有麻痺作用,而把蒙汗藥加在酒裡面,一般人難以發現,導致成功率會更高。

當代看法

對於古代常用的蒙汗藥酒究竟採用的是什麼藥物,現在的研究中最多的認為蒙汗藥的主要成分是曼陀羅花。蒙汗藥特點是藥性靈,但是也好解,一般乾草,綠豆湯之類的對於蒙汗藥有解除作用。你還知道蒙汗藥酒的哪些故事呢?不妨也和我們分享分享,讓我們也學習學習,喜歡的朋友們可以轉發,關注,點個讚。

相關焦點

  • 古代的酒到底有多少度?為何古人喝好幾壇酒都不會醉呢?
    在文藝作品中,古人喝酒以「壇」論、以「鬥」論,一連喝好幾壇都不會醉。杜甫寫詩稱,「李白鬥酒詩百篇」,李白喝一鬥酒都不會醉,還能作詩百篇。在唐代,一鬥大概相當於今天兩升,也就是說,李白的酒量在4斤以上。4斤的酒量,擱今天絕對是令人驚訝的海量,東北、內蒙最能喝的大漢,恐怕兩斤白酒也已到頂了。那麼,古代的酒到底有多少度?為何古人如此能喝呢?
  • 武松在景陽岡酒店喝的是什麼酒?
    看過《水滸傳》中景陽岡打虎一段的人,不免要產生一個疑問:雖然店家警告「三碗不過岡」,但武松卻喝了十五碗,照樣還能打死老虎。那麼景陽岡酒店的酒是北方的燒酒,還是江南的米酒呢?其實這個問題從《水滸傳》產生後不久就已經有人注意到了。明代人《豆棚夜話》認為武松在景陽岡吃的是山東燒酒。一個原因是,既然「三碗不過岡」,那說明這種酒的酒精度很高。以一碗三四兩計算,三碗大約在一斤左右。這在今天,也可以算作海量了。如果是江南米酒的話,三碗也頂不過一碗燒酒,怎麼能「三碗不過岡」呢?第二個原因是,山東不產稻子,向來以高粱作為燒酒的原料,自然也就不會有大米酒和糯米酒。
  • 《水滸傳》中出現多次的蒙汗藥為何物?如何破解?
    文/炒米視角《水滸傳》裡的蒙汗藥那說起來就真的厲害了,即便壯得像一頭牛的壯漢,只要沾了蒙汗藥,那就只能如泥攤地,任人宰割了。要一直等藥效過了,方能恢復氣力。黃泥崗上的楊志,曾和林衝打若干回合不分勝負,此刻卻只能癱坐在地,任晁蓋等人挑走了生辰綱;十字坡下的押送武松的兩個公人,第二天才醒,頭痛欲裂,夢裡依稀被人剝光了擺在肉案上。這蒙汗藥實在厲害,摻入酒中喝菜中,無色無味,讓人猝不及防。一不小心便中招著道。
  • 「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下一句是什麼?很多人不知道!
    唐詩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之一,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一顆明珠。言簡意賅是唐詩千餘年來的魅力所在,唐詩以最少的字,說最多的意思,體現最深入人心的美。而在我們接觸唐詩的過程中,即便有的只有短短四句,但很多時候我們卻只記住了其中最為膾炙人口的一句,例如「今朝有酒今朝醉」。
  • 二斤牛肉,兩角酒,水滸傳中的好漢們吃飯都是這麼簡單粗暴的嗎?
    看過《水滸傳》的人都知道,水滸中的好漢們要吃飯時,往往來到酒店,叫喊著切二斤牛肉下酒,因為這酒肉出現的太多次,以致於總給人一種錯誤,他們這吃食也太過簡單了吧?難道宋代的食物就這麼單調嗎?切二斤牛肉下酒之所以讓人深刻印象,主要是因為武松打虎的情節太過經典,那時武松在景陽岡打虎前吃的一頓飯,是這樣的情形:「武松拿起碗,一飲而盡,叫道:『這酒好生有氣力!
  • 水滸傳中的俠義是什麼意思?
    水滸傳開頭的一句話就說明梁山好漢既是英雄,也是節俠,就是有節操的俠士。在水滸傳中梁山好漢無所顧忌地袒露打抱不平、光明磊落、一諾千金的俠肝義膽。傾情演繹一段驚天動地,轟轟烈烈的俠義故事,彰顯出中國傳統的俠義精神。什麼是俠?
  • 水滸傳中隱藏驚天騙局,武松並非病逝在六和寺,真實結局讓人心痛
    水滸傳中隱藏驚天騙局,武松並非病逝在六和寺,真實結局讓人心痛相信大家對於水滸傳並不陌生,無論是看書,還是看電視劇。都會對《水滸傳》有一定的了解,雖然不能全篇的記住,可是一定有幾位英雄好漢和故事情節給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為何說李逵死得並不冤?如果宋江不毒死他,他遲早也會被自己玩死
    《水滸傳》中有很多鮮明特點的人物形象及綽號,比如呼保義——宋江,他不能文不能武,趨炎附勢,主要事件有殺閻婆惜;豹子頭——林衝,他忠厚老實、武藝高強,主要事件有風雪山神廟、火併王倫;花和尚——魯智深,他嫉惡如仇、俠肝義膽、脾氣火爆,主要事件有拳打鎮關西、倒拔垂楊柳、大鬧野豬林;黑旋風——李逵,他直爽、忠誠、殘暴,主要事件有坐堂壽張縣、為母殺四虎;智多星——吳用,他足智多謀,主要事件有智劫生辰綱等等
  • 武松景陽岡痛飲18碗酒還能打死老虎,喝的到底是什麼酒?
    武松劇照在《水滸傳》108好漢的這些故事中,武松,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並且深受作者施耐庵和廣大群眾的喜愛,在武松眾多膾炙人口的故事中,武松打虎更是被人津津樂道,武松上喝了十八碗酒,然後在景陽岡上打死了猛虎,為民除害
  • 除了武松,換水滸中誰赤手空拳也打不死一隻三四百斤的老虎!
    喝酒那是好漢們標配,魯智深酒量也是按壇算,但魯智深喝醉了可是醉得一塌糊塗,沒有能瞬間清醒能力。十字坡武松輕鬆調戲孫二娘,魯智深被麻翻後差點做了人肉包子,還鬧出過醉打山門的笑話。幾乎一眼就能看出,在對「酒」和「醉」把握及意識恢復上,我們提轄和都頭還差的遠。是不是這樣?如果魯智深喝醉過景陽岡,老虎吃掉都不會醒,怎麼打虎?
  • 水滸傳中景陽岡武松打虎,喝的三碗不過崗是啥酒?為啥能打死老虎
    中國名酒特別多,什麼茅臺、五糧液、竹葉青啊、劍南春、瀘州老窖等等非常之多。還有一種酒,大家可能不熟悉,但是關於這個就的故事大家可能都聽過,那就是「武松三碗不過崗,醉臥山中打虎強」。簡單來說武松要回清河縣的時候,到了景陽岡地接的時候,疲勞饑渴就在一個小店裡邊吃牛肉,喝美酒。
  • 抖音花間酒人間月什麼歌?《花間酒》誰唱的歌詞完整版
    近段時間以來,在抖音上面有一首很火的歌曲,這首歌當中有一句歌詞是:花間酒人間月,這是一首什麼歌呢?據悉,這首歌的歌名叫做《花間酒》,一起來看一下這首歌的演唱者及歌詞介紹。  1、抖音花間酒人間月是什麼歌  「花間酒人間月」是來自於歌曲《花間酒》當中的一句歌詞,演唱者是澄海伯伯。
  • 酒不醉人蚊自醉?喝酒真的容易招來蚊子叮咬
    那麼,人類血液中的酒精對蚊子有什麼影響?吸了醉鬼的血,蚊子也會醉嗎?《美國蚊子控制協會雜誌》早在2002年就發現,喝酒的人被蚊子叮咬的可能性似乎會顯著增加。這項只有13人參與的小型研究表明,那些喝了一瓶啤酒的人更有可能被蚊子叮咬。至於蚊子為何更容易被喝酒的人所吸引,原因尚不確定。我們確實知道蚊子會叮咬人類,這要歸因於我們呼吸時會呼出的兩種化學物質,即二氧化碳和辛醇。
  • 喝香檳為什麼特別容易醉?
    香檳(或者其它起泡酒)在葡萄酒裡面酒精度並不算很高,但是喝起來卻特別容易醉,這究竟是印象流還是真相?香檳的酒精度高嗎?一般來說,醉酒的根本原因在於酒精的攝入量。至於其它起泡酒,如非常流行的普羅塞克(Prosecco),其酒精度則還要更低一些,大約為11%左右。喝香檳為何容易醉?既然香檳及其它起泡酒的酒精度都不算高,為什麼會給人留下「容易醉」的印象呢?這是因為,人體對於不同類型的酒,在攝入酒精的速度上有所區別。
  • 《水滸傳》中,李逵的母親被老虎吃了,為何眾好漢反而大笑?
    金聖歎在夾批裡寫道:大書宋江大笑者,可知眾人不笑也。夫娘何人也?虎吃何事也?娘被虎吃,其子流淚,何情也?聞斯言也,不必賢者而後哀之,行道之人莫不哀之矣。江獨何心,不惟不能哀之,且復笑之;不惟笑之而已,且大笑之耶?天下之人莫非子也,天下莫非人子,則莫不各有其娘也。江而獨非人子則已,江而猶為人子,則豈有聞人之娘已被虎吃,而為人之子乃復大笑?江誰欺,欺太公乎?
  • 在《水滸傳》中,梁山號稱有108位好漢,但真正的好漢只有5位
    在《水滸傳》中,梁山乃是「四大寇」中實力最強的一支,號稱有一百零八好漢,但這一百零八人真的都算是好漢嗎?其實不然,這些人中絕大部分都算是被迫入夥梁山的,還有一些本來就是濫殺無辜的惡人,這些人其實都算不得是好漢。什麼叫好漢?
  • 古人為何說「不喝卯時酒,不罵酉時妻」?永不過時的生活智慧!
    今天跟大夥聊個比較有意思的民間俗語,叫做「不喝卯時酒,不罵酉時妻」。為什麼說這話有意思呢?因為卯時是幾點呢,現在的早晨5點到7點,大清早的,誰會在這個點喝酒啊?先說「不喝卯時酒」,現代人不喝,不代表古人不喝。舉個例子,咱們看《水滸傳》第56回,金槍手徐寧大清早起來,洗漱完畢後,就吩咐丫環給他「燙熱酒上來」,可見古人就算吃早點,也不忘喝兩口。為什麼卯時不能喝酒呢?
  • 毒蛇泡在酒裡不死原因竟在這裡
    用毒蛇泡酒在我國很多地區都有這個偏方習慣,據說是用毒蛇泡藥酒這酒風溼病等很多病患者喝了有奇效。家住黑龍江的劉女士也用毒蛇泡酒,她用毒蛇在酒裡泡了3個多月,結果恐怖的事情發生了毒蛇竟然從酒瓶裡竄出還咬了人,為什麼毒蛇泡酒過來這麼長時間蛇還不死呢?
  • 《水滸傳》中與女人有感情糾葛的十位男人
    一部《水滸傳》,除了西門慶、高衙內是好色之徒外,108條好漢給人的印象是大多不近女色,其實不盡然,只是施耐庵的落筆重點有所側重,像大哥級的人物宋江實因失手殺了姘頭閻婆惜上了梁山,而在他手下混日子的好漢們,除了真君子外,自然少不了與女人有染之徒。下面按有染程度由淺至深一一列舉。
  • 開悟一瓶酒
    酒到底有什麼魔法,讓這麼多人醉生夢死。甚至連和尚加活佛的濟公都酒葫蘆不離手。貧僧出家前後皆不喜酒的,但年輕時有過一次醉酒的經歷。當時真叫是捨命陪君子,與同事乾杯,一口猛幹,立馬倒在桌上不省人事。依活在當下理論,那就把知己一念放飛吧,提起這瓶酒權當是朝供,或供佛。但不知有攀緣之心麼,酒這媒介物可是常常被有心人拿去攀緣的。桃園三結義,酒中加血名之曰「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