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由去旅行看世界獨家發布,歡迎小夥伴們閱讀。本作者希望,自媒體帳號運營者以守法為基,以誠信為本,以崇德立身,合法合規的運營好,有序健康的發展。水滸傳開頭的一句話就說明梁山好漢既是英雄,也是節俠,就是有節操的俠士。在水滸傳中梁山好漢無所顧忌地袒露打抱不平、光明磊落、一諾千金的俠肝義膽。傾情演繹一段驚天動地,轟轟烈烈的俠義故事,彰顯出中國傳統的俠義精神。
什麼是俠?金庸認為俠的定義可以說是奮不顧身,拔刀相助這幾個字,俠是主持正義,打抱不平。說霞是一個人的性格、骨氣,見到不平的事情要挺身而出,幫助人家,這就是所謂的俠氣。俠士追求的是公平,公理,公正,是人間的正義。先是一旦見到不平的事情,就會挺身而出,幫助合乎公理的一方,不惜生命。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是水滸傳俠義精神最基本的含義。
武松醉打蔣門神,幫施恩奪回了快活林。小門神仗勢欺人,公然強佔了施恩的酒店和買賣。而武松與施恩並沒有交情,純粹是打抱不平。即使丟了姓名,也毫無所懼。這正是對「俠義」最好的解釋。
石秀遇見楊雄被張保等無賴欺負,連忙上來幫助。將無賴打得東倒西歪。戴宗說」此乃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真壯士也」!石秀平生性直,路見不平,是一個正直的壯士,遇見弱者便會挺身而出。哪怕丟了性命,也在所不惜。有的故事雖未提到路,見不平拔刀相助8個字,但事實卻是如此,好漢仍有此俠義精神。魯達聽說金翠蓮鎮關西欺負了,按捺不住就要拔刀相助。華州賀太守,強搶王義之女為妻,反把王義發配遠惡軍州。史進路見不平,殺了防送的公差,救了王義,又去刺殺賀太歲。這就是俠客見到路人被欺負了,就好似自己受欺負一般心不平,氣不順,飯不吃。
哪怕搭上性命,都要替弱者討回公道。魯達也是如此,鄭屠做肉鋪戶,仗勢欺人,欺負金老父女,魯達看了很生氣,路見不平就要拔刀相助,到房裡,氣的晚飯也不吃,氣鼓鼓地睡下了。第二天,他打了鄭屠的幫兇店小二,安全送走金老父女,然後幾拳就打死了鄭屠。
李逵也是路見不平,碰到欺壓弱小老百姓的人就打,為此江州滿城人都怕他,特別是江州城裡那些仗勢欺人,欺負老百姓的人,都特別怕他。殷天賜仗著太尉、知府撐腰,要強佔柴皇城宅院,帶人打進柴皇城,令人毆打柴進,使其慪氣而死,那模樣那氣勢,真是橫行霸道。李逵便拳腳一起上,打死了殷天賜。氣的李逵說」即使是活佛,遇見這事也忍不得」。你饒了他,他就會改邪歸正,棄惡從善了嗎,答案是絕對不會的。放過惡人,就會留下後患。
且看武松的遭遇。
武松喝醉打了蔣門神,心軟沒有打死他,而蔣門神卻聯絡張團練、張都監,設奸計陷害武松,報仇雪恨。張都監出面,對武松以禮相請故施恩惠,著意籠絡,然後栽贓陷害,欲將武松置於死地。可謂用心歹毒,情理難容。武松饒過惡人的代價是什麼?自己身陷囹圄,九死一生,施恩頭破血流,臥病不起。因此,武松殺了防送公人,再回城去殺了蔣門神、張團練、張都監等15人,血濺鴛鴦樓,直殺得「心滿意足」才罷休。正所謂「殺盡奸邪恨始平」。
俠士們最大的特點就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八個字,他們最怕碰到弱者被欺負,就好比被欺負的人是他們自己一樣,絕對不會袖手旁觀,一定會把欺壓弱小的惡霸打的頭破血流甚至打死才肯罷休!
本作者希望,自媒體帳號運營者不造謠,不傳謠,不散布不良信息,不侵犯他人合法權益,堅守法律道德,嚴格行為自律。編輯:大鵬講生肖/作者:楊宇坤 本文為百家號作者獨家原創內容,未經允許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