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書名到底啥意思?原來作者用意這麼深!
水滸傳一書成書於明朝,在後來的明清之時都被列為禁書。為什麼說它是禁書呢?因為在封建王朝時期,沒有幾個君主願意百姓讀這種宣揚造反的小說。雖然書的末尾還是被朝廷招安,但是老百姓天天看這種書,不免心中升起一股江湖的豪氣,真要是哪天昏了頭,大家一起打家劫舍,造起反來,豈不是把皇帝都給坑了?
水滸傳中英雄輩出,就連小學生都能順嘴說出幾個,諸如武松,林衝,魯智深等。這是一部宣揚農民起義的書籍,書中以幾個重點的英雄好漢背景故事為脈絡,最終走向了一條路,那就是梁山的水泊。
正常來講,有很多讀過水滸傳的人通讀了全本書籍,對裡面的英雄好漢和背景故事瞭若指掌,但是卻不知道書名的含義。水滸傳中的水滸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為何作者要取這麼一個生僻的詞彙來作為書名呢?下面小編一一為您解答。
水滸一詞來於詩經,詩經中曾經有這樣一句話「古公覃父,來朝走馬。率西水滸,至於岐下。」那麼這兩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古公覃父就是周文王的爺爺,周武王的太爺爺!意思是說在大周王朝建立之前,周文王的爺爺曾經騎著馬,沿著西面的水邊溜達,一直溜達到岐山腳下,所以後來在武王伐紂時總會出現西岐這個地方。很明顯水滸的意思水邊,岸邊!
當時的水滸傳在出版時,其實還有另一個名字,叫做江湖豪客傳。後來是老爺子覺得這個名字可能是太俗了,一看就是地攤兒貨,所以才取了一個水滸傳這個名字,讓其他的讀者第一眼看不明白書裡面的內容到底是什麼?看來施耐庵應該是那些標題黨的祖宗吧!那麼把江湖豪客傳改為水滸傳,到底有什麼優勢呢?大概有以下幾點
1.朦朧美
人有時是一種非常奇怪的動物,求知慾和探索欲一直是人類本能之一。水滸兩個字本意就非常的抽象,給人的第一感覺是有點發懵,這種抽象的詞彙,讓人會有很多的理解方式。水滸傳這一本書,其實還是諷刺當時社會黑暗的,但是還要披著俠義與替天行道忠君愛國的外衣,每一個讀者讀過水滸傳後,都會有自己的感悟。有的人看到的是江湖豪情兄弟情誼,有的人看到的是貪官汙吏社會腐朽,還有一些人看到的是梁山內部的爭權奪勢以及派系鬥爭。假如將其冠以江湖豪客傳的書名,那麼這本小說的寓意就沒有那麼深了,充其量也就是讓人看著過癮的地攤故事會而已。
2.寓意深
說起水滸二字,水滸的解釋可以有多種。第一種就是我們前面所說的,周文王的祖父騎著小毛驢在水邊溜達,取水邊之意,這是最初的理解,也是表面的字意解釋!第二種解釋就是,雖然在水邊棲身,但是宋江與眾兄弟們還是在大宋的王土之內。正所謂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書名取水滸之意正是暗合後來的宋江想要與朝廷招安,緊扣題目。第三種解釋,水滸確實是水邊的意思,無論是在古代還是現代,一般的河邊都會漂浮著一些雜物和生活垃圾,讓人臭不可聞,難以靠近。宋江等人棲身梁山,他們之中很多都是因為作奸犯科殺人犯法才不得不上梁山,那麼施耐庵完全可以把他們比作是河邊的一群垃圾。雖然在書中口口聲聲說江湖義氣,稱其為好漢,但是在諸多的故事情節和脈絡中,發現梁山的這些人並非都是好漢,甚至有些人是真正的惡人。有這群人在水邊佔山為王,豈不就是被排斥在社會邊緣的一群垃圾聚集在一起了嗎?
3.作者用意
作者之所以將其取名為水滸傳,就是因為本小說的立場一直被眾人評說爭論不休。有人說它是一部煽動民眾造反的書籍,還有人說它是一部歌頌英雄好漢的江湖小說。更有人說它是一部吹捧朝廷貶低江湖之人的大作。總之,眾說紛紜一直沒有一個確切的定論,施耐庵將書名改為水滸,用意正是如此。施耐庵:書,我是給你們寫出來了,書名嘛!給你兩個字,自己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