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路橋人編著的《製藥化學》為我國第一本藥物化學專著

2020-12-06 浙報融媒體

1913年浙江公立醫藥專門學校校門

藥師,乃藥工﹑醫師之古稱。

在中國古代,醫師與藥師是不分彼此的。鴉片戰爭以後,中國逐漸形成了中、西醫藥兩個體系並存的局面,醫學、藥學分工日益深化,現代意義上的藥師職業誕生了。1929年,國民政府衛生部公布了《藥師暫行條例》,並於1943年修訂為《藥劑師法》,從此,藥師成為專門職業。

藥師,即指受過高級藥學專業教育或在醫療預防機構﹑藥事機構或製藥企業中長期從事藥物調劑﹑製備﹑檢定和生產等工作並經衛生部門審查合格的高級藥學人員。那麼,中國第一位現代意義上的藥師是誰呢?

據於傳福、於燕蓀合作的《懷念於達望教授》一文記述:「於達望教授是我國藥學界的先驅者和奠基人之一,是取得我國第一號藥師證書的藥師。」所以,稱於達望是中國第一號藥師,可謂實至名歸。

當選為中華藥學會會長

於達望(1886—1956),又名禪定,號線定,黃巖縣路橋鎮後於(今路橋區)人。早年曾留學日本,在東京帝國大學(現東京大學)攻讀藥學。當其學成回國之時,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初任協約國組織衛生學校教練官,後入浙江公立醫藥專門學校擔任製藥化學教師。

1912年6月,心懷醫學救國信念的韓清泉等在杭州西子湖畔創辦了第一所國人自己的醫學院校——浙江醫學專門學校,開啟了中國自辦高等醫學教育的先河,在現代醫學史和教育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考慮到當時全國尚無藥科,1913年,韓清泉聘請藥學專家李繩其為藥科主任,招收藥科學生,校名也因此改為「浙江公立醫藥專門學校」,成為我國自己創辦的最早藥科學校之一。於達望等留日藥學專家來到浙江醫專,撐起了我國早期藥學教育的一片天空。

1917年,在日本東京舉行的中華藥學會(中國藥學會的前身)第三屆年會上,於達望當選為會長,負責編輯、發行了《中華藥學雜誌》共4期。

編纂《中華藥典》

1919年「五四」運動後,於達望與周軍聲、趙燏黃等浙江醫專同事響應華鴻教授的倡議,共同發起籌辦《藥報》。1920年10月4日,藥報社成立,選舉周軍聲為社務主任,華鴻為編輯主任。

1928年12月17日,為了編纂中國第一版藥典,於達望致函國民政府衛生部,希望能設立一個由10個常任委員和4個諮詢委員組成的「國定藥制編纂委員會」,專門負責藥典的編纂。此設想雖然頗具建設性,但在編纂過程中卻未能得到很好落實。

1929年1月4日,由國民政府衛生部主導的《中華藥典》開始編纂,時任衛生部部長劉瑞恆擔任總編纂,實際負責編纂的是國民政府衛生部醫政司司長嚴鍾智、調任衛生部技正的孟目的和於達望、國民政府衛生部秘書薛宜琪和南京市衛生試驗所所長陳璞等5人,由於達望與孟目的共同主持。隨後,國民政府教育部編審處譯名委員會召開藥科名詞審查會議,於達望等藥典編纂人員均被邀為委員,並與藥科同仁一起將藥科名詞一一議定,為藥典所採用。

1930年10月,《中華藥典》由上海中華書局印製,次年8月由國民政府內政部衛生署發行,共收載藥物718種,這是中國近代管理中西藥品質量的第一部國家藥典。1932年,教育部編審處譯名委員會委員於達望等編纂的《藥學名辭》公布。由於《中華藥典》的審查和出版比較粗率倉促,於達望在1934—1935年間的《藥報》上發表一系列的文章,如《中華藥典實驗報告》《中華藥典實驗報告(第二報告)》《藥典補遺》《對於中華藥典改正時之我見》等,分別就藥典中藥物成分含量測定、未收藥物以及藥典再版時需注意之原則、編審委員會之設立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修正和補充意見。

被衛生部聘請為

藥典編纂委員

在完成藥典編纂任務之後,於達望回到杭州,繼續擔任浙江醫專製藥化學教授。其間,浙江醫專受醫師、藥師公會委託,代辦藥劑科職業補習班,此事由於達望主持。1934年,《藥報》改由於達望擔任主編。1935年起改選於達望為報社常務主席,林公際為主編,直至1937年第47期。《藥報》發行時間前後達18年,對我國藥學事業的發展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1936年,國民政府教育部成立藥學教育專門委員會,於達望與張輔忠、陳璞、周夢白、曾廣方等受聘為委員,在確立藥學教育制度,擬定各級藥科學校課程、教材、設備標準,修正藥學名詞,編輯藥科教科書等方面作出了重要努力。同年9月,中華藥學會在南京中華路青年會召開第八屆年會,於達望當選為監事。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由於日機狂轟濫炸,浙江醫專被迫向後方轉移,最後合併於浙江省立英士大學醫學院,於達望擔任藥學系教授。1943年國民政府浙江省教育廳同意恢復浙江省立醫藥專科學校,於達望擔任藥科主任。雖戰火連天,於達望與師生們同甘苦、共命運,堅守工作崗位。1943年中國藥學會在重慶重新立案,舉行第九屆年會,於達望再次當選為監事,並負責在福建籌建分會。

抗戰勝利後,英士大學醫學院、浙江省立醫藥專科學校改組,於1947年成立浙江省立醫學院,於達望繼續擔任教授。1947年中國藥學會在上海八仙橋青年會舉行年會,於達望又當選為監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浙江省立醫學院與浙江大學醫學院合併改稱浙江醫學院,於達望擔任教授,並被衛生部聘請為藥典編纂委員會編纂委員。1956年6月19日,於達望因高血壓在杭州逝世。

《製藥化學》是

中國第一本藥物化學專著

於達望一生著述甚多,除參編《中華藥典》外,主要著作還有《製藥化學》《國藥提要》《藥學名詞命名原則》等。

其中,《製藥化學》是中國第一本藥物化學專著,曾是中國藥學界的主要參考書之一,全書約60多萬字,1935年首版,由國民黨元老戴季陶題寫書名,國民政府行政院秘書長褚民誼、國立編譯館館長陳可忠、福建省教育廳長鄭貞文為之作序,以後再版數次。書中搜羅無機、有機藥物六七百種,詳細敘述各種藥物的製法、性狀、鑑別、含量測定、用途等,內容豐富,尤其是製藥方法,均經驗證切實可行,檢驗方法準確,解說明了清晰。

《國藥提要》於1936年開始編寫,1948年最終完成,由化學史家和分析化學家王璡(黃巖人)、天然藥物化學家曾廣方等為之作序推薦,出版後重印3次,1954年增訂1次。內容包括中藥1200種,按動植物科屬分類,採用表解方式。在每種中藥項下詳細記述其中文名、拉丁名、藥用部分、成分、用途及產地等,並且註明了藥理試驗和性味、功能和用途等,在整理和發揚祖國醫藥遺產方面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何時取得中國第一號

藥師證書

至於於達望是何時取得中國第一號藥師證書的?筆者認為還得從1929年1月15日國民政府衛生部公布的《藥師暫行條例》說起。該條例就藥師資格、認證程序、義務、懲戒等作了明確規定,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部關於藥師的專門法規。

為了實施對藥師進行考試認許資格,國民政府衛生部於1931年6月19日公布了《高等考試藥師考試條例》,對藥師的應試資格、考試科目作了具體規定,經按條例考試和面試及格者,才能依法充任藥師。目前雖無確切史料佐證,筆者推測,於達望可能是在《高等考試藥師考試條例》公布後,通過考試和面試合格,再加上早年留學經歷和在當時藥學界的崇高地位,才取得中國第一號藥師證書的。具體時間暫無史料佐證,以待後考。

作為中國藥學界的先驅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國第一號藥師,製藥化學家於達望孜孜以求,獨立或參與完成了我國近代藥學許多開創性的研究;其誨人不倦,培養了不少藥學專門人才,著名的有中國科學院院士黃鳴龍、藥理學家葛克全、天然藥物化學家姜達衢等,為我國的藥學事業作出了傑出貢獻,成為我國近代藥學界的一代宗師。斯人雖已遠去,但其留下的不朽業績、道德文章,卻是後人寶貴的精神財富,永遠值得敬仰和傳揚。

(原標題《中國第一號藥師:於達望》,原作者陳建華 周建燦,編輯趙靜。)

相關焦點

  • 八本從事有機化學合成反應工作者必讀的書
    今天為大家推薦幾本關於有機化學合成反應的書籍,推薦的書籍僅供參考,也許在你的心目中有更好的書,也歡迎您推薦給我們。>《基礎有機合成反應》由孔祥文編著,全書共9 章,分別為氧化反應、還原反應、成烯反應、取代反應、偶聯反應、縮合反應、成環反應、重排反應及雜環合成,涵蓋有機化學中常用的、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常考的99個有機化學反應。
  • AI+化學與製藥,人工智慧為藥物研發和化學研究按下快進鍵
    將人工智慧的關鍵技術應用於化學和藥物研究,能夠加速化學信息的處理,提升藥物研發的效率。尋找最優的合成路線、構建分子結構與性質/活性的定量關係模型,實現化合物的虛擬高通量篩選,是當前人工智慧與化學、製藥、生物等學科交叉研究熱點。
  • 《AI+化學與製藥》論壇:有AI就不搬磚,化學逆合成也可以借鑑Alpha...
    作者 | 青暮編輯 | 陳彩嫻2020年6月29日,未來論壇·青創聯線上學術研討會YOSIA Webinar舉辦第三期論壇,主題為《AI+化學與製藥,人工智慧為藥物研發和化學研究按下快進鍵》。本期AI+化學與製藥主題研討會將匯集化學、製藥行業代表及人工智慧專家學者,一同探討化學與製藥行業的價值、研究路徑及未來發展方向。在論壇中,我們可以看到人工智慧經常在化學和製藥領域中碰撞出創新的思想之火花。
  • 2018-2025年中國化學製藥市場深度調查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
    **年,包括註冊分類1、註冊分類2和國際多中心臨床試驗申請在內的新藥臨床試驗申請(IND)共382個,而無論國際多中心臨床試驗申請還是國內IND申請,比例最大的均為腫瘤治療領域的藥物。在化學仿製藥註冊申請方面。近年來,低水平重複申請狀況依然嚴重。**年,新申報的仿製及改劑型申請(ANDA)共2427個。
  • 人物| 這位榮獲「最美科技工作者」的化學大咖,當年差點沒考進高中
    人物 | 這位榮獲「最美科技工作者」的化學大咖,當年差點沒考進高中 2020-09-10 17: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國化學藥品製劑行業進入壁壘分析
    創新藥一般指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專利的藥物,它研製過程包括發現階段、臨床前開發、新藥臨床前申請(IND)、新藥臨床試驗 I 期、新藥臨床試驗Ⅱ期、新藥臨床試驗Ⅲ期、新藥申請(NDA)。仿製藥一般指創新藥在專利期滿後由非創製廠商生產的具有同樣活性藥成分、劑型、規格和給藥途徑,並經證明具有相同安全性和治療等效性的非專利藥品。
  • 青島科學家編著《海洋生物地球化學》,系我國該領域的第一部研究生教材
    近日,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宋金明等編著的《海洋生物地球化學》由科學出版社出版發行,這是我國在海洋生物地球化學領域的第一部研究生教材。《海洋生物地球化學》重點闡述了碳、氮、磷、矽等生源要素海洋生物地球化學過程的基本原理、規律和研究發展趨勢,由編著者結合自己多年研究成果並系統歸納總結近四十年來國內外相關研究文獻基礎上傾力完成。
  • 原創 | 合成化學在製藥工業中的重要性
    歷史上小分子藥物如嗎啡、阿司匹林來自自然界。雖然自然界有很多奇妙的藥物,但是這些藥物多半是宿主在生物演化過程中為了自我保護合成的、並不是為了治療人類疾病,你需要的類似物自然界未必有。如果遇到天災如罌粟遭蝗蟲襲擊大面積銷毀則藥物供給就成了問題。當然有些藥物沒有天災也天然產量有限,如紫杉醇。所以人工合成無論從擴展化學空間到保證供應鏈穩定都十分重要。
  • 化學合成類製藥廢水如何處理
    漓源環保為您簡單介紹化學合成類製藥廢水處理技術。隨著我國製藥工業的發展,製藥廢水也成一種嚴重的汙染源,對於製藥廢水處理也應該被重視起來。 物質和抑菌劑,不利於微生物生存繁殖。
  • 瑞士羅氏製藥化學工程、建模和仿真博士後獎學金
    化學工程、建模和仿真博士後獎學金(2年,2020年9月開始或有時間開始,全日制)「小分子技術開發」(PTDC)在藥物物質(DS)、藥物產品(DP)、分析科學和製造科學方面具有廣泛的經驗,並與部門研究和早期開發(pRED / gRED)、製藥技術開發PTD和商業製造(PTG)的主要合作夥伴密切合作。
  • 問答| 仿製藥物與參比製劑的化學成分一樣嗎?
    問答 | 仿製藥物與參比製劑的化學成分一樣嗎?仿製藥物與參比製劑的化學成分一樣嗎?仿製藥是指與被仿製藥具有相同的活性成分、劑型、給藥途徑和治療作用的藥品。參比製劑原則上首選原研藥品,也可以選用國際公認的同種藥品。仿製藥一致性評價中包括化學物質一致性,因此仿製藥物與參比製劑的化學成分一致。答問2.
  • Science:合成化學對於製藥工業有多重要?
    面對這些非凡的成就,有人認為合成化學已經發展的足夠完善,達到頂峰難以更進一步,再大的投入也罕有相匹配的產出。以製藥領域為例,著名化學期刊Organic Process Research & Development 就曾發表社論,表示對合成人員前景的擔憂,他們發現僅在英國,製藥巨頭如GSK、Astra Zeneca和Pfizer就裁員了數千個合成研究員 [1]。
  • 人物 | 這位榮獲「最美科技工作者」的化學大咖,當年差點沒考進高中
    長期從事手性催化研究的遊書力,提出「催化不對稱去芳構化」新概念,開發出多個原創手性配體,其中十餘個已實現商品化,發展系列手性催化新反應,可便捷高效地合成多種天然產物及藥物分子,其成果被多部教材和專著收錄並被國際同行廣泛應用。發表論文300餘篇,被引用17800餘次,H-index為78,主編英文專著兩部,獲授權中國發明專利30餘項。
  • 著名無機化學家遊效曾院士:演繹最美化學人生—新聞—科學網
    一踏上美國這片新奇土地,遊效曾就覺察到我國在配位化學和無機化學領域與世界的差距。「我把中國無機化學落後的時間搶回來!」他暗暗咬牙,如饑似渴地做實驗,常常用功到夜半。為了讓中國儘快引進科學前沿知識,遊效曾組織翻譯了美國、英國研究生必讀配位化學領域的新專著,大大促進了我國無機化學教學和研究的多元性。
  • 漫漫化學路——寫在我國著名無機化學家遊效曾院士逝世一周年之際
    他參與創建了我國第一個「配位化學研究所」和「配位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並長期指導配位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學術研究,曾兩次獲得科技部「國家重點實驗室金牛獎」,為我國配位化學的發展做出了傑出貢獻。他參與創建了「配位化學研究所」和「配位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並長期指導配位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學術研究,曾兩次獲得科技部「國家重點實驗室金牛獎」,為我國配位化學的發展做出了傑出貢獻。
  • 致力全球新藥研究與開發 2017中國藥物化學學術會議落幕
    8月27日-30日,由中國藥學會主辦、清華大學藥學院承辦的2017年中國藥物化學學術會議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隆重舉行,本次會議是我國藥物化學研究領域的最高科學盛會,旨在為藥物化學工作者和企業界討論、交流藥物化學及相關領域的前沿進展提供一個高水平的平臺
  • 生物製藥分離純化網絡會議即將開講!報名從速!
    2019年10月15日,儀器信息網網絡講堂將舉行第三屆「生物製藥分離純化技術」網絡主題研討會,邀請業內專家為大家介紹生物製藥分離純化技術的最新進展及應用。為廣大生物製藥領域用戶提供一個突破時間地域限制的免費學習、交流平臺,讓大家足不出戶便能聆聽到專家的精彩報告,節省時間和資金成本。
  • 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美國化學文摘社在滬發布全球生物製藥主題...
    美國化學文摘社(美國化學會分支機構)的信息解決方案及此次數據分析合作致力於通過化學的力量促進人們的生活,這就是美國化學會的使命所在。 劉細文表示,今後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和美國化學文摘社將持續開展深入合作,進一步聚焦全球熱點、突破性和顛覆性技術主題,不斷了解和凝練需求、持續創新分析方法,以把握技術的關鍵趨勢和研發熱點,打造具有代表性、權威性和廣泛影響力的全球報告趨勢系列產品。
  • 化學合成類製藥行業工藝廢氣VOCs排放特徵與危害評估分析
    化學合成類製藥行業工藝廢氣VOCs排放特徵與危害評估分析北極星大氣網  來源:VOCs前沿  作者:李嫣 王浙明等  2016/6/18 9:18:20  我要投稿  北極星大氣網訊:摘要:以浙江台州6家典型化學合成類製藥企業為代表,對其排放工藝廢氣中的
  • 我國第一部《海洋生物地球化學》研究生教材出版
    近日,我國第一部《海洋生物地球化學》研究生教材由科學出版社正式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