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常數RC的計算方法

2021-01-13 電子工程專輯

進入正題前,我們先來回顧下電容的充放電時間計算公式,假設有電源Vu通過電阻R給電容C充電,V0為電容上的初始電壓值,Vu為電容充滿電後的電壓值,Vt為任意時刻t時電容上的電壓值,那麼便可以得到如下的計算公式:

Vt = V0 + (Vu – V0) * [1 – exp( -t/RC)]

如果電容上的初始電壓為0,則公式可以簡化為:

Vt = Vu * [1 – exp( -t/RC)]

 
由上述公式可知,因為指數值只可能無限接近於0,但永遠不會等於0,所以電容電量要完全充滿,需要無窮大的時間。
當t = RC時,Vt = 0.63Vu;
當t = 2RC時,Vt = 0.86Vu;
當t = 3RC時,Vt = 0.95Vu;
當t = 4RC時,Vt = 0.98Vu;
當t = 5RC時,Vt = 0.99Vu;
可見,經過3~5個RC後,充電過程基本結束。

當電容充滿電後,將電源Vu短路,電容C會通過R放電,則任意時刻t,電容上的電壓為:

 
Vt = Vu * exp( -t/RC)


對於簡單的串聯電路,時間常數就等於電阻R和電容C的乘積,但是,在實際電路中,時間常數RC並不那麼容易算,例如下圖(a)。

對於上圖(a),如果從充電的角度去計算時間常數會比較難,我們不妨換個角度來思考,我們知道,時間常數隻與電阻和電容有關,而與電源無關,對於簡單的由一個電阻R和一個電容C串聯的電路來說,其充電和放電的時間參數是一樣的,都是RC,所以,我們可以把上圖中的電源短路,使電容C1放電,如上圖(b)所示,很容易得到其時間常數:

t = RC = (R1//R2)*C

使用同樣的方法,可以將下圖(a)電路等效成(b)的放電電路形式,得到電路的時間常數:

t = RC = R1*(C1+C2)

用同樣的方法,可以將下圖(a)電路等效成(b)的放電電路形式,得到電路的時間常數:

t = RC = ((R1//R3//R4)+R2)*C1


對於電路時間常數RC的計算,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1、如果RC電路中的電源是電壓源形式,先把電源「短路」而保留其串聯內阻;
2、把去掉電源後的電路簡化成一個等效電阻R和等效電容C串聯的RC放電迴路,等效電阻R和等效電容C的乘積就是電路的時間常數;
3、如果電路使用的是電流源形式,應把電流源開路而保留它的並聯內阻,再按簡化電路的方法求出時間常數;
4、計算時間常數應注意各個參數的單位,當電阻的單位是「歐姆」,電容的單位是「法拉」時,乘得的時間常數單位才是「秒」。

對於在高頻工作下的RC電路,由於寄生參數的影響,很難根據電路中各元器件的標稱值來計算出時間常數RC,這時,我們可以根據電容的充放電特性來通過曲線方法計算,前面已經介紹過了,電容充電時,經過一個時間常數RC時,電容上的電壓等於充電電源電壓的0.63倍,放電時,經過一個時間常數RC時,電容上的電壓下降到電源電壓的0.37倍。


如上圖所示,如通過實驗的方法繪出電容的充放電曲線,在起點處做一條充放電切線,則切線與橫軸的交點就是時間常數RC。


內容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電子工程專輯投稿郵箱:nickzong2016@aliyun.com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電子路上,結伴而行!

相關焦點

  • rc並聯電路充放電時間計算方法
    打開APP rc並聯電路充放電時間計算方法 發表於 2018-01-23 14:23:38 圖2 電容放電 ③、時間常數 兩圖中,RC和RD的電阻值分別影響電容的充電和放電速度。 電阻值R和電容值C的乘積被稱為時間常數τ,這個常數描述電容的充電和放電速度,見圖3。
  • 電容充放電時間常數RC計算方法
    文:孫偉進入正題前,我們先來回顧下電容的充放電時間計算公式,假設有電源Vu通過電阻R給電容C充電,V0為電容上的初始電壓值,Vu為電容充滿電後的電壓值
  • 大學物理實驗RC電路時間常數的Multisim仿真測試
    測量電容充電時電壓時所需的時間t2-t1,由式(1)間接計算出時間常數τ為:        選擇充電期間測試時間常數的Multisim仿真波形如圖2所示,其中由上至下依次是輸入方波信號、電容兩端電壓uC(t)的波形,將遊標指針1位於充電開始的位置,遊標指針2位於的位置,可讀出t2-t1=T2-T1=696.095μs。
  • RC電路充、放電過程仿真及時間常數的測定
    一、RC電路充、放電過程仿真及時間常數的測定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在示波器上讀出的時間常數τ值。
  • 合肥研究院在利用彈性常數高效計算材料熱導率方法方面取得進展
    因此,張永勝提出了一種利用材料彈性常數計算材料熱導率的方法。該方法首先通過第一性原理計算了材料的彈性常數,然後利用彈性常數與聲速的關係,求出了材料的德拜溫度Q;利用彈性常數隨體積的變化關係,得到了材料的格瑞尼森常數g;最後利用Slack提出的熱導率k與德拜溫度Q、格瑞乃森常數γ之間的關係式:
  • 低通濾波中RC時間常數設定,我是這麼思考的
    當Vin(t)為階躍信號時,從公式(2)可以看出,隨著時間t的增大,Vout(t)趨近於Vin(t)。從下表可以看出,當時間為3倍RC時間常數時,Vout(t)為輸入電壓Vin(t)的95.02%,而當時間為5倍RC時間常數時,Vout(t)為輸入電壓的99.33%,基於與輸入電壓Vin(t)相等。
  • 手把手教機械通氣(14)時間常數
    肺單位充滿和排空時間是可以計算的,順應性和氣道阻力的乘積稱為時間常數,對於任何順應性和氣道阻力的數值,時間長處總是等於肺膨脹或肺回縮到一定體積時所需要的時間常數
  • 兩次哈勃常數測量結果不一致,如何計算宇宙隨時間膨脹的速度?
    如何計算宇宙隨時間膨脹的速度想要計算出宇宙隨著時間膨脹的速度,天文學家們的計算需要涉及到三個基本步驟,然後得出一個被稱為哈勃常數的值,這些步驟的終極目是建立一個強大的「宇宙距離階梯」。測量附近星系的準確距離是首先需要進行的步驟,然後以此類推的移動到更遠的星系。
  • 哈勃常數爭論不休,到底是模型錯了還是科學家計算錯了?
    通過觀察來自遙遠明亮物體的光線彎曲的過程,研究人員增加了計算宇宙膨脹率的不同方法之間的差異。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宇宙學家Geoff Chih-Fan Chen周三(1月8日)在檀香山舉行的美國天文學會第235次會議的新聞發布會上說:「這些測量結果與宇宙學的危機相符。」科學家們爭論的是一個被稱為哈勃常數的數字。
  • 138億年的宇宙年齡是如何計算的?哈勃常數的妙用
    138億年的宇宙年齡是如何計算的?哈勃常數的妙用宇宙源於大爆炸,至今138億年的年齡,那麼這個宇宙年齡是如何計算的?自從大爆炸以來的時間和它的組成決定了宇宙今天應該膨脹的速度。如果它比我們之前懷疑的增長了9%,那麼宇宙可能比我們預期的年輕9%。這是應用於問題的天真和不正確的推理,但是宇宙不是那麼簡單。目前,宇宙的年齡是由哈勃常數計算的,即宇宙的膨脹速度。但是哈勃常數是通過幾種方法獲得的。目前,主要有三種方法提到。歸根結底,是求解宇宙時間尺度因子的一階微分方程。
  • 新方法完善了哈勃望遠鏡的常數和宇宙年齡
    迄今為止,誕生宇宙的「大爆炸」的方法依賴於數學和計算模型,其中使用了最古老恆星的距離估計值,星系的行為和宇宙的膨脹率。這個想法是要計算所有對象返回到開始所需的時間。測年的關鍵是哈勃常數,該常數以愛德溫·哈勃(Edwin Hubble)的名字命名,他於1929年首次計算了宇宙的膨脹率。另一項最新技術是利用觀測到的大爆炸留下的輻射。它繪製了時空中的顛簸和擺動(宇宙微波背景或CMB),並反映了哈勃常數所設定的早期宇宙中的情況。
  • 新方法!測量哈勃常數,探索廣闊宇宙
    傑解釋說,名為HoLiCOW的測量哈勃常數的團隊,曾使用一種標尺方法來確定距離,現在這個方法已經改進,不再那麼依賴於人類的假設這種方法通過計算一個遙遠物體的半徑(稱為引力透鏡),將其作為標尺;根據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論文,這個標尺可以提供到作為標準燭光的超新星的精確絕對距離。在觀察像星系這樣的大質量物體時,會看到其後有很多明亮物體的圖像,因為它巨大的引力會像透鏡一樣扭曲光(因此得名「引力透鏡」)。有時背景中的物體甚至會扭曲成一個圓環。
  • 新方法!測量哈勃常數,探索廣闊宇宙
    科學家還可以依賴所謂的標準尺——大小已知、距離可以根據其在天空中顯示的大小來計算的物體——來測量星體距離。傑解釋說,名為HoLiCOW的測量哈勃常數的團隊,曾使用一種標尺方法來確定距離,現在這個方法已經改進,不再那麼依賴於人類的假設。
  • NMR化學位移和耦合常數計算簡介
    計算和可視化所用的軟體分別是G16 A.03, GV 6.0.16。用量子化學方法計算NMR化學位移現在已經有了常用套路,DFT泛函一般選取B97-2(註:高斯關鍵詞寫作B972),基組常用pcSseg-1或pcSseg-2,更換其他泛函(如B3LYP, M062X)或基組(如6-311G**),結果精度在統計意義上是不會比上述常用搭配要好的。
  • 最新研究:新方法完善了哈勃常數和宇宙年齡
    迄今為止,誕生宇宙的「大爆炸」的方法依賴於數學和計算模型,其中使用了最古老恆星的距離估計值、星系的行為和宇宙的膨脹率。這個想法是計算所有對象返回到開始要花費多長時間。研究中的一個關鍵計算是哈勃常數,另一項最新技術使用了對大爆炸剩餘輻射的觀測,它繪製了時空中的顛簸和擺動(宇宙微波背景或CMB),並反映了哈勃常數所設定的早期宇宙中的情況。
  • 三種方法測出三個哈勃常數 到底哪個準?
    三種方法測出三個哈勃常數 到底哪個準?那麼,宇宙的膨脹速度有多快——也即所謂的哈勃常數有多大呢?  哈勃常數是宇宙參數,在各種各樣的宇宙學計算中都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它決定了宇宙的絕對規模、大小和年齡,是我們量化宇宙演化最直接的工具之一。此外,它也與暗物質、暗能量的屬性有關,而後兩者,是我們目前仍未揭示的宇宙幾大謎團中的兩個。
  • RC電路充放電最終電壓預測方法
    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RC電路充放電最終電壓預測方法,主要是當RC電路中電容開始進入充電或放電狀態時,快速進行3次不同時刻但等預設時間間隔的待測電容兩端的電壓值的採集,分別記為第一次、第二次以及第三次採集電壓值,然後,判斷所採集的第二次採集電壓值是否等於第三次採集電壓值,若是,則確定所述待測電容的最終電壓值等於第二次採集電壓值或第三次採集電壓值
  • 米氏常數測定方法詳細比較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雙倒數法有這一缺陷,其仍然是學術界最普遍應用的測定米氏常數的方法[1]。Eadie-Hofstee方法克服了實驗數據點分布不均的問題,然而這種方法也有一個問題,就是V被用了兩次,既出現在橫坐標也出現在了縱坐標,因此在測量反應速率時出現的誤差會被疊加,這會導致檢測Km 與 Vmax 的準確度降低。
  • 三種方法測出三個哈勃常數,到底哪個準?
    那麼,宇宙的膨脹速度有多快——也即所謂的哈勃常數有多大呢?哈勃常數是宇宙參數,在各種各樣的宇宙學計算中都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它決定了宇宙的絕對規模、大小和年齡,是我們量化宇宙演化最直接的工具之一。此外,它也與暗物質、暗能量的屬性有關,而後兩者,是我們目前仍未揭示的宇宙幾大謎團中的兩個。
  • 熱時間常數的定義及其在防護熱板法導熱係數測試儀器中的應用
    摘要:為了徹底深入了解防護熱板法導熱係數測試過程中國際標準方法ISO 8302和A-S-T-M C177對熱穩定測試間隔時間的界定,本文從熱時間常數的定義著手,進行了詳細的推導,揭示出熱時間常數的物理意義以及防護熱板法熱穩定性判斷的整個詳細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