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容充放電時間常數RC計算方法

2021-01-13 職需學

文:孫偉

進入正題前,我們先來回顧下電容的充放電時間計算公式,假設有電源Vu通過電阻R給電容C充電,V0為電容上的初始電壓值,Vu為電容充滿電後的電壓值,Vt為任意時刻t時電容上的電壓值,那麼便可以得到如下的計算公式:        

 Vt V0 (Vu – V0) [1 – exp( -t/RC)] 

 

如果電容上的初始電壓為0,則公式可以簡化為:       

 Vt Vu [1 – exp( -t/RC)]  (充電公式)
  
由上述公式可知,因為指數值只可能無限接近於0,但永遠不會等於0,所以電容電量要完全充滿,需要無窮大的時間。     當t RC時,Vt 0.63Vu; 
  
    當t 2RC時,Vt 0.86Vu;  

    當t 3RC時,Vt 0.95Vu;   

    當t 4RC時,Vt 0.98Vu; 
    當t 5RC時,Vt 0.99Vu; 
     可見,經過3~5個RC後,充電過程基本結束。  


    當電容充滿電後,將電源Vu短路,電容C會通過R放電,則任意時刻t,電容上的電壓為: 
            Vt Vu exp( -t/RC)       (放電公式)

 

對於電路時間常數RC的計算,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1).如果RC電路中的電源是電壓源形式,先把電源「短路」而保留其串聯內阻; 
       2).把去掉電源後的電路簡化成一個等效電阻R和等效電容C串聯的RC放電迴路,等效電阻R和等效電容C的乘積就是電路的時間常數; 
       3).如果電路使用的是電流源形式,應把電流源開路而保留它的並聯內阻,再按簡化電路的方法求出時間常數;   
       4).計算時間常數應注意各個參數的單位,當電阻的單位是「歐姆」,電容的單位是「法拉」時,乘得的時間常數單位才是「秒」。  
   對於在高頻工作下的RC電路,由於寄生參數的影響,很難根據電路中各元器件的標稱值來計算出時間常數RC,這時,我們可以根據電容的充放電特性來通過曲線方法計算,前面已經介紹過了,電容充電時,經過一個時間常數RC時,電容上的電壓等於充電電源電壓的0.63倍,放電時,經過一個時間常數RC時,電容上的電壓下降到電源電壓的0.37倍。


校對:faye

職場人士共同的理想是走的更高更遠!加入此微信號,共同努力,互相交流,一起學習,一起成長,攀登高峰!




相關焦點

  • rc並聯電路充放電時間計算方法
    打開APP rc並聯電路充放電時間計算方法 發表於 2018-01-23 14:23:38 電阻值R和電容值C的乘積被稱為時間常數τ,這個常數描述電容的充電和放電速度,見圖3。
  • 時間常數RC的計算方法
    進入正題前,我們先來回顧下電容的充放電時間計算公式,假設有電源Vu通過電阻R給電容C充電,V0為電容上的初始電壓值,Vu為電容充滿電後的電壓值,
  • 電容充放電時間計算方法
    充放電時間,不光與L、C的容量有關,還與充/放電電路中的電阻R有關。「1UF電容它的充放電時間是多長?」,不講電阻,就不能回答。RC電路的時間常數:τ=RC充電時,uc=U×[1-e(-t/τ)] U是電源電壓放電時,uc=Uo×e(-t/τ) Uo是放電前電容上電壓RL電路的時間常數:τ=L/RLC電路接直流,i=Io[1-e(-t/τ)] Io是最終穩定電流LC電路的短路,i=Io×e(-t/τ)] Io是短路前L中電流
  • RC電路充放電最終電壓預測方法
    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RC電路充放電最終電壓預測方法,主要是當RC電路中電容開始進入充電或放電狀態時,快速進行3次不同時刻但等預設時間間隔的待測電容兩端的電壓值的採集,分別記為第一次、第二次以及第三次採集電壓值,然後,判斷所採集的第二次採集電壓值是否等於第三次採集電壓值,若是,則確定所述待測電容的最終電壓值等於第二次採集電壓值或第三次採集電壓值
  • 圖示電容的充放電
    怎麼判斷電容在直流電路中充放電時電流的流向?  1 應該是電池負極放出電子到一塊極板,電池正極將另一塊極板上的電子吸了過去。  2 此時電路是通路 電容的充放電過程,你這麼理解是對的。  3 這個問題,要看這個電路對電容充放電的時間周期。如果高於交流電的周期,那麼電容電還沒放完,電流方向就改變,開始反向充電,這樣電容電壓始終不能回零。 如果小於交流電周期,電流還沒有回落到零,電容已放電完畢。 總之,只有兩周期相同時,電容電壓才和電路電壓變化一致。
  • 電容充放電問題——基於Multisim8示波器的使用(1)
    由於用示波器太麻煩,因此之前在實驗室裡都是用萬用表測電容兩端電壓的,所以我就在電腦上仿真了一下。但卻在仿真的過程中出現了一個比較鬱悶的問題。圖1 阻容充放電電路原理圖 按照圖1所示連接好電路,從理論上說,在將開關合上去之後,就開始對電容進行充電,在示波器和萬用表上顯示的電壓都將增加(U=UC*(1-e-t/rc))。
  • 大學物理實驗RC電路時間常數的Multisim仿真測試
    測量電容充電時電壓時所需的時間t2-t1,由式(1)間接計算出時間常數τ為:        選擇充電期間測試時間常數的Multisim仿真波形如圖2所示,其中由上至下依次是輸入方波信號、電容兩端電壓uC(t)的波形,將遊標指針1位於充電開始的位置,遊標指針2位於的位置,可讀出t2-t1=T2-T1=696.095μs。
  • 科普時間:電容充放電原理
    在有需要的時候,電容能夠把儲存的能量釋出至電路。電容由兩塊導電的平行板構成,在板之間填充上絕緣物質或介電物質。圖1和圖2分別是電容的基本結構和符號。  若電容與直流電源相接,見圖3,電路中有電流流通。兩塊板會分別獲得數量相等的相反電荷,此時電容正在充電,其兩端的電位差vc逐漸增大。一旦電容兩端電壓vc增大至與電源電壓V相等時,vc = V,電容充電完畢,電路中再沒有電流流動,而電容的充電過程完成。
  • 你會計算電容充放電時間嗎?這篇分步驟詳解,一目了然
    充放電時間,不光與L、C的容量有關,還與充/放電電路中的電阻R有關。「1UF電容它的充放電時間是多長?」,不講電阻,就不能回答。RC電路的時間常數:τ=RC充電時,uc=U×[1-e(-t/τ)] U是電源電壓放電時,uc=Uo×e(-t/τ) Uo是放電前電容上電壓RL電路的時間常數:τ=L/RLC電路接直流,i=Io[1-e(-t/τ)] Io是最終穩定電流LC電路的短路,i=Io×e(-t/τ)] Io是短路前L中電流
  • 電容充放電原理
    在有需要的時候,電容能夠把儲存的能量釋出至電路。電容由兩塊導電的平行板構成,在板之間填充上絕緣物質或介電物質。圖1和圖2分別是電容的基本結構和符號。若電容與直流電源相接,見圖3,電路中有電流流通。兩塊板會分別獲得數量相等的相反電荷,此時電容正在充電,其兩端的電位差vc逐漸增大。一旦電容兩端電壓vc增大至與電源電壓V相等時,vc = V,電容充電完畢,電路中再沒有電流流動,而電容的充電過程完成。
  • 法拉電容放電電流的計算
    超級電容可做成超級電容模組,適合高容量的需求。   缺點:   (1)目前超級電容的耐壓均不高。實際使用中過壓保護電路必不可少。有人經常將二個到多個超級電容串接來接入大電壓環境中。這種做法是不對的。因為隨著電容的漏電,而電容的品質又不盡相同,在後期多次的充放電後容易造成局部單元過充而擊穿的現象。
  • 電容的那些公式兒
    3、電容充電有關:電容充電電容充電公式其中,τ(tao)=RC為時間常數。一般來說,電容經過3~4τ的時間,電容電壓可達到充電電壓的95%,我們便認為電容充電完畢。4、電容放電有關:電容放電電容放電公式同樣,經過3~4τ的時間,我們便認為放電完畢。
  • 大功率IGBT中濾波電容的選擇與計算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8/386270.htm第一、濾波電容的功能由於IGBT柵極的寄生電容比較大,柵極電壓變化時就會需要很大的柵極充放電電流,而IGBT驅動器的功能就是放大驅動信號並提供這個電流。
  • RC電路充、放電過程仿真及時間常數的測定
    一、RC電路充、放電過程仿真及時間常數的測定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在示波器上讀出的時間常數τ值。
  • 附圖詳解電容充放電原理,一目了然
    電容是一種以電場形式儲存能量的無源器件。在有需要的時候,電容能夠把儲存的能量釋出至電路。電容由兩塊導電的平行板構成,在板之間填充上絕緣物質或介電物質。圖1和圖2分別是電容的基本結構和符號。當電容連接到一電源是直流電 (DC) 的電路時,在特定的情況下,有兩個過程會發生,分別是電容的 「充電」 和 「放電」。若電容與直流電源相接,見圖3,電路中有電流流通。
  • RC微分電路、積分電路和低通濾波電路LPF
    若矩形脈衝的幅度為U,脈寬為tp。電容上的電壓可表示為:即當 0到t1時,電容被充電;當t1到t2 時,電容器經電阻R放電。(也可以這樣解釋:電容兩端電壓不能突變,電流可以,所以反映在圖中就是電阻兩端的電壓發生了突變。)
  • 貼片電容怎麼看正負_貼片電容正負極區分
    貼片電容   貼片電容是一種電容材質。貼片電容全稱為:多層(積層,疊層)片式陶瓷電容器,也稱為貼片電容,片容。貼片電容有兩種表示方法,一種是英寸單位來表示,一種是毫米單位來表示。   貼片電容一般都為高檔晶片組的型號採用,但因為價格高昂,往往不是普通消費者所能接受;而TNT2PRO晶片組以下規格的顯卡,一般又不採用貼片電容,以減低生產成本,以致家用或者一般商用用戶,很難買稱心的貼片電容顯卡。
  • 關於電壓型變頻器直流環節濾波電容的計算方法
    詳細論述了三相輸入和單相輸入變頻器濾波電容的計算方法,為電壓型變頻器不同功率的負載所需濾波電容的選擇提供了理論依據。最後通過實驗證明了該算法可行、可靠,不僅保證了產品的性能,更節約了成本。1.3.2 等效電阻的計算 為計算方便,對於輸出功率為P的逆變器,將其直流側輸入端阻抗用一個純電阻R等效,則1.3.3 電容的充放電過程分析 由於整流後的直流電壓有波動,假設ur的波動幅度為a%,則 假設電路工作已經處於穩態,電容兩端的電壓如圖2所示,在t2時刻,電容電壓達到最大值
  • 鉭電容的識別方法以及鉭電容實效原因的分析
    打開APP 鉭電容的識別方法以及鉭電容實效原因的分析 吃泡麵的雞 發表於 2020-12-01 08:56:38 鉭電容失效原因分析,鋰電容器全稱是鉭電解電容,也是屬於電解電容的一種。
  • RC電路總結
    只要脈衝寬度tW>(5~10)τ,在tW時間內,電容C已完成充電或放電(約需3τ),輸出端就能輸出正負尖脈衝,才能成為微分電路,因而電路的充放電時間常數τ必須滿足:τ<(1/5~1/10)tW,這是微分電路的必要條件。由於輸出波形VO與輸入波形VI之間恰好符合微分運算的結果[VO=RC(dVI/dt)],即輸出波形是取輸入波形的變化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