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務
本次發射將使用長徵三號丙運載火箭,將嫦娥二號衛星送入近地點高度200公裡、遠地點高度約38萬公裡的直接奔月軌道。衛星奔月飛行約需112小時,其間計劃進行2-3次軌道修正,並開展X頻段測控、紫外導航等試驗和空間環境探測。
當衛星到達月球附近的特定位置時,將實施近月制動,進入近月點100公裡的橢圓軌道。再經過兩次軌道調整,進入100公裡的極月圓軌道。之後,衛星將擇機變軌,進入100公裡×15公裡橢圓軌道,拍攝後續任務著陸的虹灣預選著陸區圖像,解析度優於1.5米,並驗證快速測定軌等相關技術。1-2天後,衛星返回100公裡環月軌道,繼續開展技術試驗和科學探測。
嫦娥二號衛星將利用新研製的立體相機和改進的雷射高度計進行月面地形地貌探測,獲得解析度優於10米的月表圖像和更精細的月表高程數據;同時,利用改進的γ/X射線譜儀、微波輻射計、空間環境探測儀等,對月表元素和物質成分、月壤特性、地月空間環境進行探測。
嫦娥二號任務的成功實施,將驗證直接奔月軌道發射、100公裡近月制動、15公裡變軌、高精度成像、X頻段深空測控體制等關鍵技術,還將驗證低密度奇偶校驗編解碼、紫外敏感器自主導航、高速數據傳輸、降落相機等新技術,為後續月面軟著陸及深空探測任務奠定重要的技術基礎;同時,在科學上將獲得更加豐富和準確的探測數據,深化對月球的科學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