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奔月飛行約需112小時 將探測月面地貌

2020-12-03 騰訊網

  任務

  本次發射將使用長徵三號丙運載火箭,將嫦娥二號衛星送入近地點高度200公裡、遠地點高度約38萬公裡的直接奔月軌道。衛星奔月飛行約需112小時,其間計劃進行2-3次軌道修正,並開展X頻段測控、紫外導航等試驗和空間環境探測。

  當衛星到達月球附近的特定位置時,將實施近月制動,進入近月點100公裡的橢圓軌道。再經過兩次軌道調整,進入100公裡的極月圓軌道。之後,衛星將擇機變軌,進入100公裡×15公裡橢圓軌道,拍攝後續任務著陸的虹灣預選著陸區圖像,解析度優於1.5米,並驗證快速測定軌等相關技術。1-2天後,衛星返回100公裡環月軌道,繼續開展技術試驗和科學探測。

  嫦娥二號衛星將利用新研製的立體相機和改進的雷射高度計進行月面地形地貌探測,獲得解析度優於10米的月表圖像和更精細的月表高程數據;同時,利用改進的γ/X射線譜儀、微波輻射計、空間環境探測儀等,對月表元素和物質成分、月壤特性、地月空間環境進行探測。

  嫦娥二號任務的成功實施,將驗證直接奔月軌道發射、100公裡近月制動、15公裡變軌、高精度成像、X頻段深空測控體制等關鍵技術,還將驗證低密度奇偶校驗編解碼、紫外敏感器自主導航、高速數據傳輸、降落相機等新技術,為後續月面軟著陸及深空探測任務奠定重要的技術基礎;同時,在科學上將獲得更加豐富和準確的探測數據,深化對月球的科學認知。

相關焦點

  • 嫦娥一號肩負四大使命 將探測月面地形地貌
    嫦娥一號肩負四大使命  目標一:探測月面地形地貌。由於月球表面幾十億年來一直受到隕石的強烈轟擊,表面覆蓋了一層5至10米厚的塵土與角礫,真正的基巖物質出露較少。因此,月球成分、地質構造、內部結構和演化等諸多信息,不得不從其地形地貌中提取,這就賦予探測地形地貌以更深層次的內涵和意義。通過月球地形地貌的探測與研究,還可為月球探測後續工程如著陸點、月球基地等的選擇提供基礎數據和科學依據等。  根據規劃,嫦娥一期將從宏觀的探測著手,利用CCD立體相機和雷射高度計實施對全月面三維立體成像的探測活動。
  • 我國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成功實施近月制動已進入環月軌道飛行
    就在五天前我國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從我國海南文昌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嫦娥五號經過五天飛行,在昨日晚20時左右成功實施近月制動,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已進入環月軌道飛行。
  • 嫦娥二號任務實施過程有五大關節點
    關節點二:地月轉移——直接快速奔月火箭發射後的146.6秒、257.9秒和332.4秒將分別進行二級分離、拋整流罩和三級分離,在發射後的1533秒進行星箭分離後,衛星將進入近地點高度200公裡、遠地點高度約38萬公裡的地月轉移軌道直接奔月,而不是像嫦娥一號那樣在環繞地球的調相過度軌道飛行7天後再進入地月轉移軌道開始奔月。
  • 嫦娥二號將在軌運行半年多 仍將以撞月謝幕
    那麼,嫦娥二號升空後,又將以何種方式謝幕呢?1、嫦娥二號在天上待多久?將在軌運行半年,與嫦娥一號比時間短得多嫦娥二號衛星系統總設計師黃江川:根據設計,嫦娥二號在軌飛行的時間是半年。與嫦娥一號環月飛行482天相比,嫦娥二號的在軌運行時間要短得多。
  • 深度|「嫦娥」再次奔月,這次將有去有回
    「嫦娥」奔月中國開始籌備月球探測工程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紀90年代,當時主要進行論證工作。直到2004年1月,探月工程正式獲批立項,並命名為「嫦娥工程」。整個飛行任務過程則包括發射、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著陸下降、月面工作、月面起飛上升、交會對接與樣品轉移、環月等待、月地轉移、再入回收共11個階段。
  • 嫦娥五號的月面 48 小時
    2020 年 12 月 3 日,是中國航天史上的重要一天。這一天,我國首次實現了地外天體起飛。23 時 10 分,嫦娥五號上升器 3000N 發動機工作約 6 分鐘,成功將上升器送入到預定環月軌道。為確保其始終在適當的軌道上飛行,11 月 24、25 日,嫦娥五號先後完成了兩次軌道修正。至此,嫦娥五號已經歷了大約 112 小時的飛行,順利到達了近月點,完成了最初的兩步——發射入軌、地月轉移。第三階段則為近月制動。
  • 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奔月,落月,再到返回嘗試
    據統計,從1959年至2017年年底,人類共發射132個月球探測器,其中美國60個,蘇聯64個,中國4個,日本2個,歐洲1個,印度1個,成功率約為50%。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號衛星成功發射,正式拉開了中國探測月球的序幕。從從嫦娥一號到嫦娥四號,再到探月三期再入返回飛行試驗器,明年還將發射嫦娥五號。中國探月之路一步一個腳印,逐步推進,屢創奇蹟。
  • 嫦娥五號成功「剎車」進入環月軌道,「近月制動」究竟是什麼
    11月28日,經過約112小時奔月飛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距月面400公裡處成功實施3000牛發動機點火,約17分鐘後,發動機正常關機。根據實時遙測數據監視判斷,嫦娥五號探測器近月制動正常,順利進入環月軌道。
  • 嫦娥五號,重大進展!
    28日20時58分,嫦娥五號探測器經過約112小時奔月飛行,在距月面約400公裡處成功實施3000牛發動機點火,約17分鐘後,發動機正常關機。根據實時遙測數據監視判斷,嫦娥五號探測器近月制動正常,順利進入環月軌道。嫦娥五號探測器近月制動的原理是什麼?後續還將承擔什麼任務?
  • 嫦娥五號「剎車」制動進入環月軌道,「近月制動」究竟是什麼
    嫦娥五號成功「剎車」進入環月軌道,「近月制動」究竟是什麼 11月28日,經過約112小時奔月飛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距月面400公裡處成功實施3000牛發動機點火,約17分鐘後,發動機正常關機。
  • 嫦娥五號再度「踩剎車」進入近圓形環月軌道飛行
    國家航天局供圖中新網北京11月29日電(郭超凱)>記者從中國國家航天局獲悉,北京時間11月29日20時23分,嫦娥五號探測器在近月點再次「剎車」,從橢圓環月軌道變為近圓形環月軌道。嫦娥五號探測器11月24日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開啟其月球採樣返回之旅。11月28日20時58分,嫦娥五號探測器經過約112小時奔月飛行,在距月面約400公裡處成功實施3000牛發動機點火,約17分鐘後,發動機正常關機。根據實時遙測數據監視判斷,嫦娥五號探測器近月制動正常,順利進入環月軌道。據介紹,近月制動是月球探測器飛行過程中關鍵的軌道控制之一。
  • 嫦娥五號再度"踩剎車"進入近圓形環月軌道飛行
    嫦娥五號再度「踩剎車」進入近圓形環月軌道飛行記者從中國國家航天局獲悉,北京時間11月29日20時23分,嫦娥五號探測器在近月點再次「剎車」,從橢圓環月軌道變為近圓形環月軌道。中國國家航天局供圖 嫦娥五號探測器11月24日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開啟其月球採樣返回之旅。
  • 嫦娥五號奔月
    來源:北京商報據新華社消息,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胖五」就位嫦娥「五妹」將奔月:出發,去月球「挖土」
    「胖五」就位嫦娥「五妹」即將奔月出發去月球「挖土」任務難度大完成「2+2+2+1」探月飛行:兩次發射、兩次著陸、兩次封裝、一次交會對接實現四個我國「首次」:首次在月面自動採樣;首次從月面起飛;首次在38萬千米外的月球軌道上進行無人交會對接
  • 嫦娥五號踩了腳太空「剎車」順利進入環月軌道 「近月制動」究竟是...
    11月28日,經過約112小時奔月飛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距月面400公裡處成功實施3000牛發動機點火,約17分鐘後,發動機正常關機。根據實時遙測數據監視判斷,嫦娥五號探測器近月制動正常,順利進入環月軌道。
  • 嫦娥五號即將奔月,哪些「名場面」將上演?
    探月工程辦公室表示,嫦娥五號任務通過在預定著陸區域開展取樣,以及月面科學探測和後期月球樣品綜合分析,有望在月球形成過程、地質演變等方面取得新的科學認知。全國空間探測技術首席科學傳播專家龐之浩介紹,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俄羅斯採用探測器無人採樣,一共獲得了300多克樣品。美國通過阿波羅計劃實現載人登月,12名航天員曾抵達月球,一共採集了約381.7千克月壤和月巖樣品。
  • 嫦娥二號實現六大技術創新 將直接進入奔月軌道
    對探月工程起承上啟下關鍵作用的「嫦娥二號」,將實現六個方面的技術創新與突破:——突破運載火箭直接將衛星發射至地月轉移軌道的發射技術。相比「嫦娥一號」先發射到地球附近的過渡軌道,再經過自身多次調整進入奔月軌道,「嫦娥二號」衛星將由運載火箭直接送入近地點200公裡、遠地點約38萬公裡的奔月軌道。
  • 「嫦娥」奔月圓夢廣寒,「玉兔」落月首屈一指,國人登月此期可待
    中國首位登月的太空人,完全可以在第一次踏足月面時,吟誦這句詩文,比「一小步,一大步」更能彰顯中華底蘊與人類情懷。詩情畫意的美好場景總是令人神往,但是把思緒拉回面對現實。中國離載人登月確實還有一段距離,不過我國現今也已發射了多個探測器造訪神秘廣寒宮,一探嫦娥仙子容。2004年,我國正式開展月球探測工程,命名為「嫦娥工程」。主要分三大步,「繞」、「落」、「回」。
  • 又變軌了,嫦娥五號奔月跟「姐姐們」有何不同?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北京時間11月25日22時06分,嫦娥五號探測器兩臺150牛發動機工作約6秒鐘,順利完成第二次軌道修正。自11月24日凌晨發射升空之後,嫦娥五號已於當晚實施了首次中途軌道修正。截至第二次軌道修正,它已在軌飛行約41小時,距離地球約27萬公裡,目前各系統狀態良好,地面測控通信各中心和臺站跟蹤正常。
  • 嫦娥五號奔月,揭探月工程背後的那些秘密
    」,也就是繞月探測、月面探測和月球自動採樣返回。這將是44年來,人類首次帶回遙遠月球的月面樣本。「紀念品」順利帶回地球,是「嫦娥五號」此次奔月之旅成功與否的關鍵。如果萬事如意,「嫦娥五號」將帶著四個「首次」,即首次月面自動採樣、首次月面起飛上升、首次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