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離岸人民幣CNH突然無預兆最高暴漲860點,勢如破竹般擊穿689關口,一時人民幣空頭相互踐踏、連連暴倉。
於是,那些沉寂多時的網紅大咖們,又發出「中國或成最大贏家」的雷霆般吶喊。
再疊加美國航母全面召回的爆炸新聞,網紅分析師們高呼美元指數甚至是美國經濟已經是強弩之末崩潰邊緣。
實際上,除了人民幣,歐元、英鎊、澳元、日元等幾乎所有非美貨幣也都對美元大幅跳升,可見人民幣並不是一個人在戰鬥,這導致美元指數在技術上出現了一個比較大的跳空。
畢竟,自川普上臺以來,美元又施行強勢周期暴政,對非美貨幣釜底抽薪。天下苦秦久矣,非美貨幣反抗發洩一下也屬正常。
然而,我們的問題是,這次暴動究竟是陳勝吳廣的小脈衝,還是劉邦的大趨勢?
解鈴還須繫鈴人,這當然要看美國後院,川普周期是否存在超調,川普周期要終結了嗎?
眾所周知,定價是在邊際上進行,預期之內的事件實際上無法擾動已經消化信息後的價格,因此價格的變動來自於預期差。
現在來看線性近似後的幾個預期差:是否對川普經濟學和美國經濟復甦過於樂觀了?是否對歐洲政治局勢過於悲觀了?是否對中國經濟的走勢過於悲觀了?是否對中國央行幹預外匯的決心和能力過於低估了?
實際上自川普上臺以來,一個反身性趨勢已經打開,那就是做多川普、做多美國經濟和美元,超配美元資產。這是個超擁擠的交易。然而,有沒有人真正去思考,川普的施政理念和現實約束之間,到底有多大的預期差風險。
一是,川普的拉票話術肯定會誇大其詞,然而到真正執行的時候又會大打折扣。你可曾記得拉選票的時候川普信誓旦旦要將希拉蕊拉入監獄,然而當選後態度急轉立即握手言和。另外,川普的財政政策主張,在美國特有的否決政治面前,真的能全部實施嗎?且等到3月份,看看川普總統能否通過新的財政預算制約。
二是,強美元對川普的新擴張主義本身就是個威脅。川普要擴大就業,就必須用好國際市場,但不斷走強的美元如何支撐美國商品在製造業回歸後與中國等競爭,要知道這些勞動密集型商品對匯率的彈性是極高的。最近幾個月的美國對外貿易逆差已經顯現出這種危害。
三是,川普的大財政政策真的不需要量化寬鬆的配合嗎?美元加息+財政擴張=赤字危機,這麼簡單的公式,川普的商人執政團隊真的不懂嗎?
等等。
這些預期差風險,大投行的交易員們難道看不到嗎?他們的研究水平和信息資源怎麼可能看不到呢。那麼為什麼形成一致性做多的局面呢?
答案是,一是對希拉蕊的交易超調了,需要反向糾正;二是,特別重要的事,在動蕩的黑天鵝時代,任何稍微確定一點的事件都是極端稀缺的,當投資者們預期到他人都將珍惜這個稀缺的確定性後,避免踏空的壓力將逼迫所有的交易員爭先恐後建立相似方向的頭寸,然後就是一個正反饋強化過程:預期與預期實現。
然而,拐點正在不知不覺中臨近,都在昭示川普周期正在走向一個短期強勢的末端,交易川普可能付出巨大的風險。最近的數據包括:中國最近幾個月的PMI繼續回暖,歐元區CPI開始明顯回升,美國一些數據開始不盡人意,等等。
尤其是,中國央行已經意識到人民幣匯率持續貶值的風險。最直接的一個風險是央行的信譽風險,「人無貶基」已經入選了年度網絡用語。為了防止滑入塔西佗陷阱,要過年了央行一定要搏一把的。
所以,在人民幣和歐元的帶領下,非美貨幣可能要製造一個大的反向脈衝。至於川普周期是否真的終結,那要看美國航母召回事件的背後真相了,當然這裡也存在一個巨大的預期差風險:網紅們的YY與過分解讀。
但有一件事是要確定的,遍觀全球,如果要引領一次康波式復甦,還得非美國莫屬。因為經濟體比拼到最後,是體制、文化和理念。
還有,貨幣之間,拼的不僅是PMI,還有PM2.5。
(關注現象背後的真相,追求心靈深處的自由——歡迎關注 聞道智庫【wendao-thinkers】 公眾號)
央觀今日下午北京活動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