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訪談︱葛劍雄談譚其驤:為老師立傳,也要實事求是
我寫過一個例子,每次發薪水的時候,大家都等在財務的門口,有自行車的都放在門口,一拿到錢趕緊騎上車去買東西,最快的速度過去可能買到一百斤米,譚先生不會騎自行車,家裡也沒人能騎,當時還年輕就是直接奔過去,這時候大概只能買到八十斤,再慢一點走過去的,那些錢可能就貶值到只能買六十斤了。所以大家都認為國民黨是人心喪盡了。現在的人都不太了解情況。
-
1955年的中國歷史地圖,和當今流行的版本有什麼區別(下)
南北朝時代到隋朝,兩個版本的地圖沒有多大的差異,這裡不再論述。 在顧版地圖上,唐朝勢力最西到達了裏海沿岸。而譚其驤版本的地圖是一個種顏色,到達了鹹海一帶。小編認為,唐朝的地圖應分為幾種顏色,分別按照統治的強度來標記。另外,小編認為唐朝的勢力範圍不包括青藏高原的吐蕃和東北地區。
-
譚其驤作品集合,小編力薦《中國歷史地圖集(第六冊):宋、遼、金...
譚其驤(1911.2.25-1992.8.28),字季龍,浙江嘉善人,中國歷史學家、歷史地理學家,中國歷史地理學科主要奠基人和開拓者。1932年(民國二十一年)獲燕京大學研究院碩士學位,1951年加入九三學社,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
西洋人繪製的第一幅中國分省地圖
由葡萄牙耶穌會士、傑出的地理學家巴布達(LUIZ JORGE DE BARBUDA)1584年繪製的西方世界第一幅單張的、並以中國命名的中國分省地圖,最近在北京大學圖書館發現。 在這幅地圖上,巴布達概括了自16世紀以來葡萄牙的航海探險者、商人、國家公使、耶穌會士傳教士等在中國的發現和觀察。
-
明學者羅洪先<廣輿圖>:中國最早的分省地圖(圖)
「尚書府」為羅洪先所書 最早繪製出中國分省地圖的人是誰?中國地理學界有專家最近破解了這個歷史謎團:江西吉水縣人羅洪先繪製了中國最早的分省地圖。羅洪先為明代學者,因繪製《廣輿圖》成為當時東方最偉大的地圖學家。羅洪先,這位具有傳奇色彩的地圖學家有著怎樣的人生經歷?他是怎樣繪製出中國最早的分省地圖的? 告別官場後繪製《廣輿圖》 近日,國內地理學界最新研究成果顯示,中國最早的分省交通地圖集為明代學者羅洪先首制的《廣輿圖》。
-
譚其驤將地圖開疆玩到了極致
現在網上流傳的唐朝的版圖,基本都是根據譚其驤版的繪製的,似乎已經成為了一種權威。譚版的669年唐朝版圖是唐朝疆域的頂峰,在這張地圖上,唐朝的疆域西到鹹海、波斯一角,東到朝鮮,北越貝加爾湖,南到交趾,面積在1000萬平方公裡左右。不過,譚其驤的每個時代的版圖都有「地圖開疆」的成分。在669年的唐朝地圖中,其中最大的問題出現在西域中亞一帶。
-
幾幅英文版的中國歷史地圖,看看和中國人畫的區別在哪裡
英文版的中國歷史地圖有很多,各個版本之間的差異還是比較大的。由於西方人對中國的歷史、地理情況不是那麼熟悉,在製作地圖方面也會出現較大的誤差。另外,由於觀念不同,中國人和西方人在畫歷史地圖方面也會出現偏差。
-
中國歷代客觀的版圖一覽:明朝的新地圖值得欣賞
目前中學使用的歷史教材基本都是採用譚其驤版的地圖。譚版地圖存在許多不客觀的因素,存在許多地圖開疆的現象。對此,小編自己選擇和製作了一些相對客觀的版圖,形成從夏朝到清朝時期的一系列版圖。夏朝的版圖,明確來說不是疆域範圍,而是活動範圍。
-
中國古代地圖數量龐大,為何沒有得到重視
數量如此龐大的地圖在以往中國古代地圖的整理與研究中基本被忽略了,其原因一方面是古籍中的插圖大多是刻版印刷的,精美程度難以與繪本地圖相比;另一方面,傳統中國古代輿圖的研究大都只關注那些體現了「科學性」、看上去繪製「準確」的地圖
-
歐洲人過去是怎麼繪製中國地圖的?
該圖於1584年問世,最早收錄在奧特柳斯(Abraham Ortelius)的《寰宇大觀》地圖集中,在西方造成巨大影響,並成為接下來近70多年中西方人繪製中國地圖的標杆。巴爾布達地圖在西方地圖繪製史上無疑是有重大意義的,因而,復旦大學周振鶴教授說,「這是歐洲人繪製中國地圖的奠基之作。」巴爾布達的1584年版《中國新圖》及圖上信息。
-
《原神》1.1版本新寶箱在哪 1.1版本新增9個寶箱位置分享
導 讀 原神遊戲中1.1版本最近更新了,原神更新後,新版本有了不少變化,不過最讓玩家關注的是大地圖新增了的寶箱
-
快查查你家在不在地震帶!加州發布地震風險地圖,輸入地址可查
://maps.conservation.ca.gov/cgs/EQZApp/app/),民眾可以輸入自己的地址看自己家是否在地震帶上,是否有土地液化以及山土滑坡的風險。所有的地震專家都認為南加州未來發生6級以上大地震的機率在90%以上,民眾雖然知道這個風險,但是南加州地域廣闊,自己的家以及辦公地點的地震安全風險到底有多少,恐怕還是未知數。最近加州地質調查局最新發布的這個地圖,可以幫助人們查找自家地點的地震安全風險情況。
-
使用中國地圖要注意 湖南去年共查處13起涉國境線「問題地圖」案件
使用中國地圖要注意我省去年共查處13起涉國境線「問題地圖」案件不久前,熱播劇《親愛的熱愛的》被《人民日報》點名批評,因為在該劇中出現了不包含臺灣、海南島和阿克賽欽等地區的中國地圖畫面。 使用地圖有哪些注意事項?從哪種渠道能獲取正規地圖?
-
O2O:中國地圖行業新機遇
而雖然中國近幾年包裝類產品(實物)的電子商務飛速發展,但大部分人用於實物產品網購的消費約佔個人日常消費的10%不到,90%的消費都發生在線下的各類生活服務商家中,2011年團購市場中約100億交易來自線下商家的團購。
-
官網真偽難辨企查查撥雲見「真」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王智東說,「去年其實也發生過兩次,都跟這次一樣,網上搜索進了另一家類似的企業網站,等到雙方坐在會議桌上,才發現並不是我們要找的那家企業。」 現在,大數據徵信平臺的出現,正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掉入「信息陷阱」的風險。 上個月,王智東偶然了解到大數據企業徵信平臺——企查查。彼時,企查查剛剛上線「查官網」的新功能,通過一鍵搜索企業名稱,即可迅速查找到該企業對應的唯一官網地址。
-
你真看得懂世界地圖嗎?原來我們都被騙了好多年
>有多少人看俄羅斯時,第一反應是:「我去,俄國這麼大,這得有幾個中國那麼大了吧。。。」查查數據,俄羅斯國土1707.54萬平方公裡,中國國土963.406萬平方公裡,為啥看上去會差那麼大?格陵蘭島似乎比中國還要大↓↓但把它放到中國的緯度上,僅相當於1/6個中國↓↓
-
2019版中國標準地圖上線:有啥特點?在哪下載?
今年的活動主題為「規範使用地圖 一點都不能錯」。2019版標準地圖也在今日上線。↑2019測繪法宣傳日暨國家版圖意識宣傳周海報熱播劇漏繪錯繪已責成相關部門依法處理自然資源部總工程師程利偉在活動中提到了不久前在某熱播劇中出現的漏繪、錯繪中國地圖領土及國界線的問題
-
「天地圖」讓天下人共享中國地理信息
油井、引水渠、孤寡老人、牛肉拉麵館、大運河遺產點、藏羚羊遷徙路線……全標註在一張最精確的中國地圖上。 「天地圖」是世界上唯一由國家政府啟動的地圖平臺。它融合中國各級測繪部門成果,給出統一的標準高清地圖集。
-
科普| 西方近代地圖發展(中)
它被視為第一部真正具有現代意義的地圖集:所用紙張整齊統一,與隨附文本一起裝訂成書,採用專門刻制的銅質印版印刷。1570 年的版本推出之後,其拉丁語、荷蘭語、法語、德語和西班牙語譯本又相繼出版,所收錄的地圖數量也不斷增多。
-
抗疫紀錄片譯製多語種版本,讓世界看到中國方案、聽到中國聲音
人的詳細名單。西城大爺不僅憑藉著自己的「最強大腦」為此次北京防疫立下了首功,更是在就診路上特意避開了公共運輸,自己戴口罩騎自行車去往醫院,減少了疫情傳播的風險,著實讓人敬佩。#外賣小哥#一位外賣騎手確診的消息讓大家的心再次懸了起來。但是壓力大的不止我們,還有外賣小哥本人。外賣小哥在接受採訪時,屢次表示害怕自己會連累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