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莎豆產業組織推進農業產業化自主經濟大循環

2020-11-27 正北方網

9月27日,由巴彥淖爾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協會協辦的「百家現代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走進巴彥淖爾」活動正式拉開帷幕,巴彥淖爾市市委副書記、市長張曉兵,中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協會會長劉身利、中國農科院紀檢組組長史志國、自治區黨委巡視二組駐巴彥淖爾市優化營商環境專項工作組副組長董躍飛等領導與兩百多位嘉賓出席了活動開幕式,巴彥淖爾市市委副書記、市長張曉兵、副市長任逸群與中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協會會長劉身利分別就活動發表致辭。

巴彥淖爾市委副書記、市長張曉兵致辭

張曉兵市長表示,巴彥淖爾市地處北緯40度農作物種植黃金帶,四季分明,光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發展農牧業條件得天獨厚,是國家重要的糧油、有機原奶、葵花子、脫水菜生產基地和農產優勢加工基地,區位交通優越便利,文化底蘊厚重,招商引資基礎條件保障有力。舉辦本次活動是為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的重要講話精神和「河套灌區要發展現代農業,把農產品質量提上去,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做出貢獻」指示要求,充分展示巴彥淖爾現代農業所取得的成果,宣傳巴彥淖爾市農牧業自然資源稟賦及獨具特色的優質農產,推動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與「天賦河套」授權企業及巴彥淖爾市綠色農牧產業開展精準對接,發揮龍頭企業綜合優勢,補齊發展短板,延伸產業鏈條,促進技術、產業、產品、品牌、渠道與資本形成良性循環,為實現巴彥淖爾「塞上江南,綠色崛起」的奮鬥目標提供合作共贏的平臺。

中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協會會長劉身利致辭

劉身利會長對中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協會目前積極推進我國農業產業化發展進程的協會工作做了總結性報告,其中特別指出,在巴彥淖爾及河套地區、乃至我國中西部的大面積荒漠化、沙化土地大力開展油莎豆產業種植,把沙漠變成具有經濟與生態雙重價值資源的現實意義,並高度概括了油莎豆產業開發在保障國家糧油安全、實現油、飼原料進口大豆替代、農業供給側改革和土地生態涵養等方面的產業比較優勢,突出肯定了油莎豆產業開發在面向「十四五」時期高質量綠色生態發展中的產業價值。

中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協會油莎豆產業發展專業委員會主任楊雯茜參會

開幕式後,全體參會人員分組觀摩考察巴彥淖爾在全國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名列前矛的---「天賦河套」總部基地、優質農產品展銷中心,參觀了巴彥淖爾現代農牧業展覽館。

「天賦河套」總部基地考察

下午分組考察產業活動中,由巴彥淖爾市委市政府相關負責人陪同,中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協會劉身利會長率隊30餘名企業家,專程考察調研協會油莎豆專委會龍頭企業澤惠豐集團位於巴彥淖爾市磴口縣沙金套海蘇木1500畝烏蘭布和沙漠邊際的合作種植基地。

烏蘭布和沙漠邊際土地的油莎豆基地考察現場交流

考察過程中,巴彥淖爾市委市政府相關領導、劉身利會長分別就油莎豆實際種植中遇到的問題、難題,以及當地沙化土壤情況、用肥、用水、油莎豆種源、植株間距、管理保護、種植農藝、生產農機、加工用途、銷售情況等等,與種植基地負責人進行了充分交流。調研嘉賓特別對合作基地數年來種植油莎豆帶來的生態改良情況做了詳細了解。種植基地負責人王廣亮表示,基地種植得到協會油莎豆專委會與澤惠豐集團在產業服務、配套農機、農藝技術等多方面幫助,除了綜合收益高的經濟價值外,還有顯著生態效益,目前種植基地3年開發後,沙化土地生物有機質顯著提高,加上油莎豆莖葉有助保留灰份,與油莎豆鬚根腐殖物等共同形成土壤表質,改良了沙土性狀,在固沙、防風、防止水土流失方面有明顯的生態治理效用,像油莎豆這樣的既有經濟產業價值又有生態發展價值的優勢作物品類,對農業土地資源貧瘠、土壤沙化、荒漠化,鹽鹼嚴重的貧困地區來說,是精準扶貧的好項目。

對油莎豆基地進行全面考察了解

據此次來巴彥淖爾市參加油莎豆產業合作考察活動的企業代表反饋,此次活動主辦方巴彥淖爾市委市政府給予了高度的重視,活動接待工作完善細緻,服務熱情誠懇,對各來訪企業團隊均有專人對接服務,相關市領導在帶隊參觀設施齊備、功能完善的「天賦河套」總部基地過程中中還專門介紹了未來油莎豆合作企業入駐辦公環境。

部分考察嘉賓油莎豆基地合影

當天考察活動油莎豆企業代表表示對巴彥淖爾市農業產業化相關的資源稟賦及獨具特色的優質農產仍意由未盡,次日28號持續考察調研和重點召開了油莎豆專題會議坐談。

[責任編輯:趙鑫華]

相關焦點

  • 種子「核裂變」、產業「核聚變」的小小油莎豆
    8月29日,在神農炎帝故裡,湖北隨州舉辦了中國油莎豆產業發展論壇(隨州)暨中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協會油莎豆產業發展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中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協會會長劉身利,中糧集團原董事長周明臣,中國綠色農業聯盟主席、中國綠色食品協會原會長劉連馥,國家發改委宏觀院公眾營養與發展中心主任於小冬等四十多名相關領域高層領導、專家、企業家到場參加了本次會議。
  • 推進黃河三角洲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高質量發展的思考
    因此,發展鹽鹼地農業是保障黃河流域生態安全的內在要求,是加快黃河流域傳統農業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也是綜合利用鹽鹼地和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實施的必然選擇。與此同時,黃三角農高區著力推進農業的三大轉變,即推進化學農業向生物技術支撐、大數據驅動的節水、高效生態農業轉變,從業主體由傳統勞動力向職業農民和機器人轉變,以及由偏重生產功能向生產、生態、生活和精神享受多功能開發轉變,打造生態智慧、高質高效的鹽鹼地現代農業新模式。探索出一條依靠創新平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技術和人才支撐。
  • 濟源農業產業化市重點龍頭企業名單公布
    大河財立方消息 8月8日,濟源市政府網站公布農業產業化市重點龍頭企業名單,河南中沃實業有限公司、河南豐之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河南三佳食品有限責任公司47家企業在列。通知稱,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是現代農業經營體系中最具活力,最具創新能力的經營主體,也是發展農業產業化集群及聯合體的重要載體,對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動農業規模經營、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推進農業「走出去」和帶動農民就業增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 信陽發文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提到信陽毛尖、河南華英等品牌
    【大河財立方消息】日前,信陽市人民政府網站發布《關於加快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農業強市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到2025年,農業發展質量、效益和競爭力明顯提高,初步實現「六高」目標:生產效率高,農機總動力穩定在700萬千瓦以上,主要糧食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90%,第一產業從業人員人均創造產業增加值達到2.8萬元;經營者素質高,培育高素質農業經營者5
  • 乾貨| 「國內大循環」:核心思路、路徑及投資機會
    作為科技與產業的橋梁,其使命就是面向企業和產業需求、組織和整合科技力量進行深度研發,通過將科學轉化為技術、以中試驗證和改進技術來為企業界提供先進的技術解決方案。著名的德國弗朗恩霍夫研究所就是幹這個活的。類似這樣的機構在德國有很多,這也是德國科技創新如此先進的關鍵所在。而中國恰恰就缺乏這樣的機構。
  • 春光等海南14企業獲評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
    據海南日報客戶端丨記者傅人意  農業農村部近日公布第八次監測合格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名單,海南神農基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我省14家企業上榜。  據悉,經各省(區、市)初步監測、專家審核、全國農業產業化聯席會議審定, 1095家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監測合格。
  • 硒產業謀定功能性農業-萬祥軍:「兩會」提案推農業大健康
    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湖北省農業龍頭企業和湖北省硒產業協會會長單位,緊密圍繞特色植物硒資源開發與應用致力於農業硒產業化的恩施德源健康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儲震說。  硒產業魚龍混雜監管乏力。當前,我國硒產業進入一個快速發展階段,在國際上處於領先水平。
  • 市政府關於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的實施意見
    各轄市、區人民政府,常州經開區管委會,市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國發〔2018〕42號)和《省政府關於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的實施意見》(蘇政發〔2019〕46號)精神,結合我市農機化工作實際,制定本實施意見。
  • 宜春袁州區農業產業化提檔增速
    「我們把油茶產業作為提升生態效益和促進農民增收的重點產業來抓,促使油茶產業實現了由傳統的自產自銷、粗放型經營模式向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經營模式的華麗轉身。」該區林業局李鐵明介紹。   油茶產業化是袁州區實現農業產業化,助推農村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個剪影。今年以來,該區緊緊依託農業產業資源,不斷提高農業產業化的質量和效益,加速推動農業發展提檔增速,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 關於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的實施意見
    構建農業綠色發展產業鏈價值鏈,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和農產品深加工,叫響新疆農產品綠色生態有機品牌,提高綠色農產品有效供給,變綠色為效益,促進農民增收,助力脫貧攻堅。——堅持以制度創新、政策創新、科技創新為基本動力。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創設有利於推動農業綠色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措施,健全保障農業綠色發展的考核評價體系,形成支撐全區綠色農業發展的制度體系。
  • 2020年農業產業現狀與發展前景 - 2020年版中國農業市場調研與發展...
    「十二五」時期,深入推進新農村建設,要全面繁榮農村經濟,促進農民收入增長,建立長效投入機制,完善公共管理體制。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年版中國農業市場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未來**-**年內,我國農業領域將出現一些值得關注的重要特徵和變化趨勢。首先,糧食安全壓力將加大。
  • 福建寧德市推進大黃魚產業發展
    福建寧德市推進大黃魚產業發展2017-10-23 13:44: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寧德網        同時,以市水產技術推廣站和閩東水產研究所等單位為代表的寧德市水產科技人員開展了大黃魚人工繁殖研究,歷經30多年時間,逐步解決了人工繁殖與養殖過程中的諸多關鍵技術,實現了大黃魚養殖的產業化,並向沿海縣(市)及浙江、廣東等地輻射。在大黃魚人工養殖的帶動下,30多種海水養殖經濟魚類相繼得到開發,在我國掀起了以大黃魚養殖為代表的第四次海水養殖浪潮。
  • 【重點推薦】如何實現國內大循環?
    張立群:如何實現國內大循環?  新冠病毒疫情對中國經濟形成了嚴重衝擊。面對種種風險和挑戰,中國提出要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如何實現國內大循環?
  • 中共昆明市委 昆明市人民政府關於著力推進重點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
    創新農業發展方式,推廣「合作社+家庭農(林)場、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戶」的組織體系和模式,加快培育農業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組織、家庭農場、專業大戶、新型職業農民等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到2020年,培育「小巨人」農業龍頭領軍企業30戶,扶持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3000個。加快發展莊園經濟,到2020年,建設專業園區20個以上。3.
  • 河南公布254家農業產業化集群名單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 記者 侯夢菲 近日,省政府決定對河南省農業產業化集群進行調整。2月12日,省政府辦公廳公布調整後的254家河南省農業產業化集群名單。據了解,農業產業化集群名單每2年調整一次,此前,我省2016年農業產業化集群名單共有206家。 記者梳理發現,調整後的254家河南省農業產業化集群名單中,白象、好想你、雛鷹、思念、三全等產業化集群名列其中。在我省18個省轄市中,信陽、駐馬店分別有21家產業化集群入選,數量名列第一;鄭州入選19個,排名第二;周口入選16個,位居第三。
  • 量子科技迎產業化!濟南今年推進「量子谷」規劃建設
    濟南市政協委員、山東量子科學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勇在政協濟南市第十四屆二次會議上,接受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採訪時說,濟南在發展量子科技方面已從最初的上遊科研研發,發展到了與下遊的產業結合,去年已經有了產業化方面的準備,今年將是量子產業化的建設年。
  • 充分利用資源稟賦推進園區建設 加快產業集聚推動區域經濟發展 |...
    充分利用資源稟賦推進園區建設 加快產業集聚推動區域經濟發展 | 孫喆到呼蘭區調研 2020-07-28 19: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調研組來泰調研小麥糊粉層健康食品產業發展
    國家、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和泰安市委市政府對小麥糊粉層產業化高度重視,日前,市政府主要領導向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領導報告了泰安加快推動小麥糊粉層產業化、發展功能性健康食品產業集群有關情況調研組一行現場考察了位於泰安的全球首條小麥糊粉層千噸級產業化示範線和泰安國資功能性健康食品產業示範基地,聽取了浙江中科院嘉興中俄科技轉化中心主任吳亮,關於小麥糊粉層物理分離技術研發應用及對保障糧食安全、助力健康中國、服務消費升級的重要意義。
  • 堅定不移地推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實現規模產業化
    1 發展環境 科技創新成果更多地是在高技術產業領域中實現規模產業化。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國高技術產業得以快速發展。1998年,我國高技術產業產品銷售收入為6580億元,工業增加值1785億元,2004年分別增加至27846億元和6341億元,增長了323.2%和255.2%。
  • 河南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助力國民經濟大循環
    ……2020年5月8日,河南省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眾多行業代表獻計獻策河南文旅,引發全國關注,「老家河南」品牌不斷擦亮。河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方啟雄、河南省委網信辦主任郭巖松、河南省文旅廳廳長姜繼鼎等為優秀IP活動、優秀創作者、優秀講師、優秀組織單位和特殊貢獻單位等頒獎,倡議他們不斷唱響「河南文旅發展好聲音」。&nbsp&nbsp&nbsp&nbsp既要不斷發出好聲音,更要做實惠民舉措。閉幕式上,雲臺山景區宣布拿出一億元預算,推出「百萬張百元不限次數旅遊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