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生態環境局2019年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工作總結

2020-11-30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環保網訊:一、2019年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情況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的關鍵之年,市生態環境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三中、四中全會會議精神和習近平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以服務保障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祝活動為主線,圍繞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推動生態環境立法、提升生態環境決策水平、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深入推進依法行政,為持續改善首都生態環境提供法治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

一是制定《2019年生態環境法治建設重點工作》,並召開全市生態環境系統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會議,統籌安排部署2019年生態環境法治工作。二是落實第一責任人制度,我局負責起草的生態環境地方法規草案、重大行政處罰等均由局主要領導親自主持召開會議討論決策。三是落實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制度,在張華訴我局行政賠償、北京川頁印刷有限公司和北京中影物業管理有限公司不服我局行政處罰決定等案件中,我局主管領導出庭應訴。四是認真總結本局法治政府建設工作,並經局主要領導親自審核籤署後在我局門戶網站公開。

(二)持續深化政府職能轉變

一是深化行政體制改革。深刻領會和準確把握深化機構改革精神,修訂市生態環境局機構改革方案(草案),細化局內設機構職責;穩步推進綜合執法改革工作,本市大部分區生態環境局掛牌組建綜合執法大隊;協助起草本市生態環境綜合行政執法改革方案;有序推進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工作。

二是繼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修訂完善並發布實施《〈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北京市實施細化規定(2019本)》;優化市區兩級生態環境部門環評審批權限;壓減辦事材料、辦理時限。

三是深入推進政務服務便民化。對權力清單進行調整、規範,將劃入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的職責調入我局權力清單;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汙染防治法》等法規的實施和修訂,對我局法定職責進行調整。推進政務服務事項與權力清單全面融合,與市政務服務平臺對接;推進電子證照的申請、製作、測試等工作,全系統所有政務服務事項均實現網上可辦,行政許可事項實現「全程網辦」;建立「政務服務事項管家制度」,確保每個事項落實到人,政務服務便利度不斷提升。

四是積極推進環保信用體系建設。與北京市企業信用信息公示平臺共享行政許可、行政處罰信息;將「黑名單」信息嵌入建設項目審批流程。

(三)堅持生態環境保護決策的依法科學民主

1.推進地方生態環境保護法規制修訂工作。一是完成《北京市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汙染防治條例》調研起草。二是繼續開展《北京市生態保護紅線管理條例》調研起草,並形成徵求意見稿。三是協助做好立法項目協同工作的課題研究。四是完成關於機構改革涉及3部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的清理工作,提出清理建議。

2.加強規範性文件審核備案工作。一是嚴格審核備案規範性文件,全年共審核規範性文件17件。二是認真研究市司法局對備案的規範性文件提出的合法性審核問題,並按時答覆。三是組織開展規範性文件清理工作,會同市司法局組織對全市生態環境保護規範性文件進行清理,共清理23件,經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決定宣布失效。

3.嚴格落實重大行政決策程序。一是認真學習貫徹《國務院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局主要領導親自主持召開學習培訓會議,全面學習重大行政決策的程序要求。二是修改「三重一大」集體決策實施辦法。三是嚴格執行重大決策程序要求,廣泛聽取社會各方意見,對專業性較強的重大決策,按要求召開專家論證會。四是重大決策按照規定經法制部門審核,經局領導集體討論決定。

(四)嚴格規範生態環境保護行政執法

1.推動生態環境執法改革。一是根據機構改革要求,與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市水務局等部門進行職權劃轉交接,並按照市司法局要求報備《行政執法事項交接清單》。二是抓好建設項目事中事後監管,依法開展建設項目驗收;開展2019年排汙許可證專項執法檢查和ODS專項執法;抓好區級環境影響評價文件覆核及區域限批等。

2.進一步規範生態環境執法。一是兩次修改生態環境行政處罰自由裁量基準,印發《北京市生態環境系統行政處罰自由裁量基準》並在局政府網站公開。二是嚴格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組織全市生態環境系統學習「三項制度」主要內容、制定「三項制度」落實方案、梳理公示清單、完善有關執法文書。三是更新完善行政執法資格考試培訓題庫、舉辦全市生態環境執法崗位培訓班。四是開展全系統行政處罰案卷評查,抽取150卷行政處罰案卷進行集中評查。

3.嚴格執法查處生態環境違法行為。全市共立案查處固定汙染源環境違法案件6446起,罰款金額2.02億元,處罰起數同比增加1517起。加強與公安機關協作、做好行刑銜接,共移送行政拘留45起,移送涉嫌環境汙染犯罪16起。移動源方面,共檢查重型柴油車311.8萬輛次;立案查處生產企業違法案件1起,處罰金額1.7億元;查處檢測場違法案件31起,罰款金額85.6萬元;查處加油加氣設施違法案件132起,罰款437.5萬元。

(五)自覺接受行政權力監督

1.自覺接受人大政協監督。一是認真辦理建議提案,共辦結7件全國「兩會」、65件市「兩會」會上建議提案、1件界別提案和3件黨派提案。二是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的規定,我局主要領導代表市政府向北京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報告本市2018年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三是按照全國人大和市人大關於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汙染防治法》《北京市水汙染防治條例》檢查工作的安排,完成本市關於貫徹落實水汙染防治法和水汙染防治條例的報告;根據《市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檢查<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汙染防治法>和<北京市水汙染防治條例>實施情況的報告及審議意見》,制定整改方案。

2.自覺接受司法監督。一是認真核查民事公益訴訟案件線索,對人民法院轉來的市檢察院第四分院訴北京多彩聯藝國際鋼結構工程有限公司大氣汙染、中華環保聯合會訴中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非法處置危險廢物等多件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案件線索,及時核實並反饋辦理情況。二是與檢察機關互通信息,共享重大行政處罰和公益訴訟案件情況。

3.全面推進政務公開。一是認真學習貫徹落實新修訂的《信息公開條例》。二是建立完善工作機制,成立政務公開與網站管理組,制定《局政務公開工作暫行辦法》。三是改版網站,推進網站集約化建設,調整在線依申請公開頁面。四是按要求進行信息公開。全年通過政府網站累計公開信息3058條,累計收到依申請公開176件。

(六)依法有效化解環境矛盾糾紛

1.嚴格審理行政複議案件。全年受理行政複議案件24件,審結25件(含上年結轉6件)。在審結的案件中,通過調解、解釋和協調,當事人撤回複議申請或達成和解的案件19件,實現案結事了。此外,對於區生態環境部門存在問題的具體行政行為,予以撤銷或確認違法。

2.認真做好應訴答辯和複議答覆。全年我局被訴案件11件,包括一審7件,二審4件。在7件一審案件中,人民法院作出駁回原告訴訟請求的判決4件,準許原告撤回起訴的裁定1件, 正在審理2件。全年被複議案件17件,其中,維持我局具體行政行為的7件,責令重新處理、作出答覆的4件,申請人撤回複議申請終止行政複議的3件,正在審理中3件。對於責令重新處理、作出答覆的複議決定,我局均按照要求重新作出決定。

3.做好信訪和投訴舉報工作。一是完善信訪工作制度。修訂《信訪工作管理辦法》《投訴舉報工作管理辦法》等工作制度。二是狠抓「接訴即辦」,自2019年5月份被納入市委點評會以來,我局辦理市民訴求響應率100%、解決率100%、滿意率100%。三是組織專題培訓,進一步規範訴求辦理工作。全年共受理生態環境信訪和投訴舉報事項13.7萬件,其中市生態環境局受理0.4萬件、各區生態環境局受理2.2萬件、市民熱線服務中心12369專席受理11.1萬件,均按時辦結。

(七)加大生態環境保護法治培訓宣傳力度

1.強化領導幹部依法行政學習培訓。一是組織會前學法,通過面授、視頻等方式學習了《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中國共產黨重大事項請示報告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重大行政決策事項程序暫行條例》等。二是舉辦《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集中講座。三是組織處級領導幹部依法行政培訓班,培訓內容包括習近平新時代依法治國思想、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規範性文件審核、行政訴訟複議等主要內容。

2.加大社會宣傳力度。一是按照市司法局「法律十進」的要求,深入機關、企業圍繞生態環境保護法律責任開展專題講座。二是持續在局系統「七五」普法平臺開展局內普法宣傳,編寫普法材料。三是結合重要時間節點,在「六五」環境文化周和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期間,開展以案釋法活動,講解涉及到汙染源排放企業的重點法條與案例。四是在「12.4」憲法宣傳周,通過憲法宣誓、舉辦憲法講座、張貼憲法宣傳海報、組織觀看庭審等活動大力開展憲法宣傳。五是開展國家安全法和信訪宣傳月專題宣傳活動。

二、存在的不足和下一步工作計劃

2019年,我局法治政府建設各項工作穩步推進,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然存在不足,主要表現在:一是地方生態環境制度建設仍需加強,制度建設期的可操作性論證需要進一步加強,政策措施實施期的效果評估需要進一步完善。二是新技術、新手段在行政執法中的應用需要進一步規範,電子證據、網絡證據等新型證據規範及相應法律文書需要繼續規範。三是生態環境部門與相關部門的執法協作機制需要進一步細化,特別是與公安、公安交通管理、市場監管等部門之間的違法線索和案件移送方面,需要在案卷標準、證據要求上進一步協調統一、細化和規範。四是生態環境普法力度還需加大,覆蓋面、影響力仍需要進一步提升,生態環境法律法規宣傳與業務宣傳需要進一步融合,宣傳形式還需要進一步創新,充分運用新媒體手段,豐富形式、拓寬渠道、講好生態環境法治故事。下一步我局將繼續做好以下工作:

(一)繼續完善地方生態環境保護制度體系。完成《北京市危險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條例》等地方性法規制定工作;積極推動「生態保護紅線」「土壤汙染防治」等地方法規制定的調研起草和論證工作。

(二)認真落實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要求。落實重大決策出臺前的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核、集體討論等要求。重大決策實施後,起草部門應依法開展後評估,並將結果作為調整重大行政決策的重要依據。

(三)建立高效環境監管體系。繼續做好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的定期清理和動態調整,明確法定職責。繼續深化生態環境領域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平穩實施生態環境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改革。

(四)進一步規範行政執法行為。全面落實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製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等三項制度要求,提高行政執法透明度。建立重大複雜案件的研討機制,對於重大複雜案件,邀請專家、學者和專業律師參與案件研討,保證處罰的合法性。

(五)強化與公安等部門的銜接。繼續落實生態環境保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制度。完善與市場監管、公安交通管理等部門的案件和線索移送工作,對接市場監管、公安交通管理等部門的處罰規範,進一步完善生態環境監督檢查和組織開展監督監測的規範。

(六)積極實踐落實環境領域新制度。落實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繼續支持環境公益訴訟。推進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宣傳落實本市生態環境損害調查辦法、鑑定評估機構選定程序等八項配套制度;對於發現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件線索,積極組織推動開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實踐。

(七)加強環境法治隊伍建設。繼續加強領導幹部學法用法,在集中授課、講座培訓的基礎上,探索知識競賽、旁聽案件審理、鼓勵自學等多種形式,增強主動學法用法的意識。善於運用「外腦」,進一步發揮法律專家、專業律師的作用。

(八)大力開展環境法治宣傳教育。要增強法治宣傳工作實效,繼續推進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將生態環境法治宣傳與生態環境業務工作緊密結合,以新頒布的法律法規為重點,同時兼顧業務工作和社會公眾需求開展宣傳。拓展宣傳形式,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微視頻、客戶端等新媒體新技術開展普法活動,努力構建多層次、立體化、全方位的法治宣傳教育網絡。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中共河南省生態環境廳黨組關於2019年度法治政府建設情況的報告
    省委、省人大、省政府:   按照省委辦公廳《關於做好向省委報送2019年年度工作報告的通知》(豫辦函〔2019〕34號)要求,現將省生態環境廳2019年度法治政府建設情況報告如下:   2019年,我廳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在省委、省政府和生態環境部的正確領導下,在省法治政府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的精心指導下
  • 2019年全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總結
    2019年全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總結 發布日期:2020-02-24 17:39 瀏覽次數:
  • 我國法治政府建設向縱深推進|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綜述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法治政府建設,各地區各部門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建設法治政府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重點任務和主體工程」的重要指示精神,一系列看得見的成就繪就出一幅法治政府的壯闊斑斕畫卷:《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2020年)》頒布實施,明確規劃了法治政府建設的「路線圖」「施工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進,營商環境大幅優化;依法行政制度體系不斷健全
  • 嶽陽市生態環境局嶽陽縣分局2019年度工作總結及2020年工作計劃
    2019年,我局立足實際,務求實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堅決貫徹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縣政府決策部署,強力推進中央、省級環保督察問題整改、堅決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 堅持依法行政,嚴厲打擊各類環境違法行為,積極維護人民群眾環境權益,加快實施汙染治理項目,著力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 惠民縣司法局「四頭並進」推進法治政府建設
    中國山東網12月17日訊(見習記者 李巖紅 通訊員 李若璇) 今年以來,惠民縣司法局始終緊緊圍繞法治政府建設這一核心目標,牢記「四個意識」,堅持「四個自信」,響應全面依法治國宏偉藍圖,築牢法治觀念,夯實法治根基,從以下四個方面齊頭並進,推進全縣法治政府建設又好又快發展
  • 深圳市統計局2020年法治政府建設年度報告
    年)》各項要求,大力推進依法統計、依法治統,為確保統計數據真實準確提供紮實的統計法治保障。  一、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舉措  (一)全面落實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責任。一是認真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堅持把法治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把法治建設納入全局發展總體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對重大工作、重點環節親自督辦。
  • 蚌埠市生態環境局2019年保護工作情況及 2020年工作安排
    安徽網蚌埠消息  2019年,在蚌埠市委、蚌埠市政府堅強領導和省生態環境廳大力指導下,該局深入學習貫徹習總書記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始終把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擺在更加突出位置,緊緊圍繞生態環境保護目標任務和中心工作,研究制定推進舉措,狠抓落實,各項工作按序時進度有力推進,全市生態環境質量穩定改善
  • (第2036期)示範創建 ▏推進依法行政優化法治環境全面提升法治政府...
    >推進依法行政優化法治環境全面提升法治政府建設水平,行政權力制約監督科學有效,社會矛盾糾紛依法有效化解,政府工作人員法治思維和依法行政能力全面提高,法治政府建設組織領導落實到位。>(扎賚特旗召開依法治旗委員會2020年第一次會議,研究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扎賚特旗旗委、政府高度重視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切實落實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
  • 莫於川:法治政府建設的理念與品格——學習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
    黨的十五大確立了實行依法治國、建設法治國家的基本方略,1999年九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將此方略載入現行憲法,而依法行政方針則是依法治國戰略的重要內容。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在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方面取得許多進展,為推進依法治國、建設法治國家創建了更好的基礎。
  • 法治政府建設年度報告,需要披露而未披露比例仍然較高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法治政府建設年度報告中需要披露的部分內容披露比例較低,其中最突出的是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情況● 必須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堅持在法治下推進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更加自覺地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來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2020年12月30日,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聯合天津市社會科學院等單位舉辦的第二屆「新型法治智庫論壇
  • 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2020年)及六安市...
    「十三五」時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法治政府建設工作,黨政主要負責人始終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指引,認真貫徹落實《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2020年)》(以下簡稱《綱要》),對法治政府建設重要工作親自部署、重大問題親自過問、重點環節親自協調、重要任務親自督辦,較好完成《綱要》各項工作任務。
  • 【幹部上講臺】開啟法治政府建設的加速度
    >一是以開展示範創建活動為契機,深入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自2019年7月起,中央依法治國辦部署開展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創建活動,第一批主要面向市、縣政府,今後每兩年開展一次,梯次推進。年初,我們制訂了《山亭區創建全國、全省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區工作方案》,成立了以區委書記畢志偉,區委副書記、區長劉宗國任組長的領導小組,及領導小組辦公室和四個小組,並制訂了任務分解表。
  • 在新的起點上全面推進法治中國建設
    《規劃》是黨中央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法治建設實踐和成就,站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起點,對新時代法治中國建設作出全局性、戰略性、基礎性、保障性安排的綱領性文件。它是習近平法治思想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和實踐中的轉化和體現,是我國「十四五」時期統籌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行動綱領。
  • 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地區和項目巡禮
    近年來,該市將推進法治政府建設作為「重中之重」,從加快地方立法、推動簡政放權到創建個人法律服務費用保險,從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到完善決策制度體系,在推進法治政府建設道路上留下了堅實有力的足跡,良好的法治環境已成為該市的核心競爭力。
  • 市人大代表楊敏華: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
    各級政府在法治軌道上開展工作,促進政府職能轉變、優化經濟發展環境,是實現「四高一強一率先」奮鬥目標的重要保證。市人大代表、河南開物律師事務所主任楊敏華認為,今年,我市應繼續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
  • 強化環境審判職能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一、「十三五」規劃期間人民法院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使命擔當  「十三五」規劃期間,截至2019年底,全國建立環境資源專門審判機構1353個,共有23家高級法院實行環境資源刑事、民事、行政案件「二合一」或「三合一」歸口管理模式,建立以流域等生態系統或者生態功能區為單位的跨行政區劃集中管轄
  • 任進:加快政府職能轉變與法治政府建設
    為此,要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繼續簡政放權,推動政府職能向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轉變,全面正確履行政府職能,建設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 一、進一步簡政放權 政府職能轉變是深化行政體制改革的核心,是全面正確履行政府職能的基礎。
  • 圖解近6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的生態關鍵詞
    電話:010-68047618網址:www.zrzyb.net 中國自然資源報微信平臺投稿郵箱:gtzybwx@163.com閱讀提示  黨的十八大以來,每年政府工作報告都圍繞生態文明建設作出相關部署,生態保護與修復、綠色發展等內容成為兩會關注重點。
  • 全文實錄|生態環境部部長在2019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北極星大氣網訊:以下為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幹傑在2019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的全文實錄: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以生態環境保護優異成績迎接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在2019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 重慶市生態環境局曬出2019年環保「計劃表」
    ●「聲靜」  加強城市聲環境管理,控制社會生活、交通、建築施工和工業噪聲,確保聲環境質量穩定  1月21日,重慶市召開2019年全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電視電話會議,通過分析當前生態環境保護面臨的形勢,對今年環保工作進行了安排和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