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2020年)及六安市...

2020-11-30 六安市人民政府網

「十三五」時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法治政府建設工作,黨政主要負責人始終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指引,認真貫徹落實《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2020年)》(以下簡稱《綱要》),對法治政府建設重要工作親自部署、重大問題親自過問、重點環節親自協調、重要任務親自督辦,較好完成《綱要》各項工作任務。

    一、我市貫徹《綱要》及法治政府建設整體情況

2015年12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2020年)》,對全面加強法治政府建設作出部署,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建成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的法治政府的總體目標。2017年10月,市委市政府印發《法治政府建設實施方案》,對《綱要》中提出的各項任務進一步細化。為確保《綱要》各項任務在我市得到有效落實,今年以來,市委依法治市委員會辦公室召開了工作推進會,圍繞《綱要》中所列8大類152項具體任務組織開展了全面自查工作。通過自查,總體情況是:我市各級各部門在推動《綱要》落實上,思想重視,制度完善,推動工作落實措施有力,各項任務取得階段性成效。在法治政府建設上,認識統一,職責明確、分工協作、推進有序,政府工作全面納入了法治化軌道。

二、推進《綱要》落實及法治政府建設主要做法

(一)聚焦履職盡責,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動能

一是建立健全清單制度,清除權力尋租空間。推行市縣兩級政府權責清單、涉企收費清單管理制度並實現動態管理。經多輪動態調整,市級政府保留行政權力1941項,市級涉企收費清單總數由建立時114項下降到57項,減少50%,用權力「瘦身」為企業「鬆綁」。嚴格執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切實做到清單之外的行業、領域、業務等,各類市場主體皆可依法平等進入。

二是貫徹落實《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持續優化營商環境。開展涉及優化營商環境的規範性文件專項清理工作。健全市場主體參與規範性文件制定機制,在起草涉企規範性文件時,及時徵求市場主體、行業協會商會意見;對涉及市場主體權利義務的規範性文件進行公平競爭審查。構建「雙告知、雙反饋、雙隨機、雙公示」的「四雙」監管體系;逐項細化自律準則和標準,強化日常監管,採取放開準入與嚴格監管相結合,事中事後監管水平不斷提升。成立六安市中小企業法律顧問團、「市律協服務民營企業發展領導小組」「六安市民營企業律師服務團」等,深入237家企業,宣講《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等法規法規政策;結合「四送一服」「千名行長進萬企」等9個營商環境專項行動,開設法律政策講座、培訓班554場次,發放宣傳資料2萬餘份,收辦企業反映的各類涉法問題與訴求342個。成立「法治體檢工作組」,實地走訪民營企業家132人,撰寫法治體檢報告31份,梳理法律風險點86個,提出意見建議106條。實施「網際網路+法治」涉企普法宣傳行動,同步開展線上線下普法宣傳活動,在兩微平臺開設「涉企以案釋法展播」專欄,為企業發展營造良好法治環境。

三是不斷提升服務質量,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持續提升行政審批質效。市本級行政許可事項平均辦結時限2.76個工作日,申請材料2.76件,辦理環節2個;企業開辦實現「一天、一趟、一網」辦結,實施「多證合一」,多證合一目錄規範至56個;在全省領先推廣電子營業執照應用,實現企業登記註冊全程電子化。深入推進「減證便民」。市本級取消申請材料5005項,總計取消比例達62.46%;開展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進一步為企業群眾「鬆綁減負」。加快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全市建成覆蓋城鄉四級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1665個,年諮詢業務數量3.3萬餘件,辦理業務數量1.5萬餘件。開通法網店鋪253家,發布產品1394件,受理網上預約2095件。率先在全省建立首個掌上公共法律服務平臺,設立全省首個駐公證機構「不動產登記便民服務點」。

四是持續深化「網際網路+政務服務」,著力打造智慧政務新模式。實現市、縣(區)、鄉鎮(街道)、村(社區)四級網上政務服務平臺全覆蓋,提供各類政務服務149358項,政務服務事項平均辦結率99%以上。7×24小時政務服務大廳正式投入使用,首批梳理上線涉及稅務、人社、市場監管等14個部門共99項服務事項,市本級政務服務辦理事項實現「全天候」不打烊。確保「最多跑一次」,全市「最多跑一次」事項佔比99.56%,公共服務事項1日辦結率93.05%。提高事項全程網辦率,2019年共完成推廣市級試點「全程網辦」事項632項,「辦好一件事」56項。試點長三角「一網通辦」工作,共梳理30項法人事項、21項個人事項並及時推廣至縣區級。

   (二)聚焦科學民主依法決策,決策能力水平實現新提升

一是嚴格執行《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市政府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及市政府第35次常務會議專題學習了《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研究貫徹落實意見。出臺《六安市人民政府工作規則》《六安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決策公眾參與程序規定》等,將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和集體討論決定確定為重大決策的必經程序,實行重大事項決策終身負責制和責任倒查制。

二是切實增強決策的執行力。出臺了《六安市人民政府關於建立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情況約談制度(試行)的通知》《六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六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落實重大決策部署「三查三單」制度實施細則的通知》等,建立了聯絡員制度、通報制度、公示制度和約談制度。堅持並不斷完善市政府負責同志重點工作月清單制度,清單完成情況按月網上公布,接受監督點評。堅持領導幹部「帶著幹、教著幹、盯著幹」,脫虛向實、改進作風、一級抓一級,推動各項工作落地見效。

三是健全法律顧問和公職律師制度。市委市政府印發了《關於推行法律顧問制度和公職律師公司律師制度的實施方案》,吸收法學專家和律師組建了市政府法律顧問隊伍。在開展行政執法案卷評查、依法行政年度考核、審核疑難複雜的行政規範性文件、政府立法、市政府重大涉法事務和行政複議案件論證會等方面,靈活運用定向徵求意見、召開座談會等方式聽取政府法律顧問和公職律師的意見。

(三)聚焦提升制度質效,立法制規取得新成效

一是健全立法機制,積極推進立法工作。始終堅持黨對行政立法工作的領導,市政府每年第一季度向市委全面報告上一年度法治政府建設情況,及時報告上年度立法工作情況。出臺了《六安市人民政府地方性法規案和規章制定程序規定》,全面規範立項、起草、論證、協調和審議機制,進一步夯實了立法工作的制度基礎。在實體法的制定過程中,更加注重回應社會關切,體現六安特色。及時出臺《六安市飲用水水源環境保護條例》,從立法層面保障全市人民群眾飲用水安全;制定《六安市煙花爆竹管理條例》,全面禁止市區燃放煙花爆竹,我市的空氣品質大幅改善;制定《六安市物業管理條例》,及時回應小區內毀綠種菜、餐飲油煙排放、停車秩序混亂、飛線充電等熱點問題。《六安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條例》已經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22次會議審查批准,將於明年1月1日正式實施。今年以來,持續聚焦改善民生,穩步推進《六安市電梯安全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六安市餐廚垃圾管理辦法》等立法項目。

二是強化監督管理,確保制度建設質量。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關於規範性文件制定的各項要求,出臺了《六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貫徹全面推行行政規範性文件合法性審核機制的實施意見》,不斷完善評估論證、徵求意見、審核把關、集體審議、公開發布等行政規範性文件的制發程序,採取正面清單和負面清單的方式,明確規範性文件的制定主體和合法性審核主體,並督促貫徹落實,切實提高了規範性文件的質量。近年來市級行政規範性文件均依法履行了報備手續,沒有被確認違法或責令改正的情形。

三是清理陳規舊章,釋放改革創新活力。先後開展了涉及機構改革、民營經濟發展、涉及民法典的規章、規範性文件等專項清理工作。定期開展規範性文件全面清理工作,2018年我市集中力量,對2015年12月31日之前發布的646件市級規範性文件進行了全面清理,共宣布失效、廢止各類不適應當前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的規範性文件212件,確保了制度建設與改革發展實踐與時俱進。2019年,市委辦對現行有效的476件黨內規範性文件進行了全面清理,在此基礎上市政府啟動了新一輪規範性文件全面清理工作,正在對2018年12月31日前印發的934件規範性文件進行全面清理。

(四)聚焦嚴格規範文明執法,規範執法取得新進展

一是積極推進行政執法體制改革。紮實推進「五大領域」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制發了市場監管、文化市場、交通運輸、生態環境、農業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的工作方案,整合有關領域職責和隊伍,強化綜合行政執法職能,推動形成權責統一、權威高效、監管有力、服務優質的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推動公共資源交易管理領域執法體制改革。2020年8月,省正式批覆同意市政府在本市公共資源交易領域開展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工作,進一步破解多頭執法、重複處罰難題,有效提高執法效率。探索鄉鎮綜合行政執法改革。金寨縣積極探索,在全省率先採取綜合委託形式,將縣直單位136項行政執法權限委託給鄉鎮集中行使,全縣192名鄉鎮綜合執法人員取得執法資格。

二是積極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先後印發了全面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製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的《實施方案》和貫徹落實《通知》,確保行政執法「三項制度」落到實處。開展專題培訓,提升專業素養和執法水平。印發督查檢查《通知》,將「三項制度」落實情況作為法治政府建設綜合性督察的重要內容。

三是切實加強行刑有機銜接。市委政法委認真履行協調職責,協調統一危險駕駛刑事案件中血液酒精含量鑑定適用標準,保障精準打擊危險駕駛犯罪。檢察機關與銀保監局印發了關於打擊金融犯罪協作配合機制相關意見。檢察機關積極組織人員參加行政執法與司法銜接培訓會,建立兩法銜接平臺、職能辦案輔助系統,規範信息共享,案件移送。

   (五)聚焦依法化解矛盾糾紛,社會治理呈現新氣象

一是建立健全大調解工作體制。在全省率先建立了行政調解指導中心,並指導督促縣區建立了行政調解體制和機制,推動行政調解向鄉鎮延伸,實現了市以下各級政府行政調解工作全覆蓋。印發了《構建六安市大調解工作體系的實施意見》《六安市司法調解與人民調解銜接工作的意見》《六安市行政調解與人民調解銜接配合的實施意見》《關於建立訴與非訴相互銜接配合的指導意見》,充分發揮行政調解、人民調解、司法調解互為補充的優勢,完善了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綜合協調、部門聯動、多方參與的矛盾糾紛化解工作格局。

二是充分發揮行政複議功能和作用。近三年來,全市複議機關累計接待當事人6000餘人次,解答各類諮詢問題上萬個,大量矛盾糾紛調處在初始階段、萌芽狀態。受理各類複議申請752件,通過調解、和解結案的達到35.6%,大量行政糾紛化解在行政程序中,實現了定分止爭、案結事了。2019年以來組織複議案卷評查2次,抽查卷宗58本。聯合市中級人民法院就房屋徵收補償等重點領域開展專題培訓,200餘人次參加培訓。今年7月,我市被司法部確定為行政複議應訴工作聯繫點,組織對全市行政複議開展情況進行全面摸排和分析,做好行政複議體制改革前期準備。

三是暢通信訪渠道,推行「陽光信訪」。2015年1月,我市「陽光信訪」信息系統正式上線運行,把來信、來訪、網上投訴等納入網上流轉,依法依規解決群眾訴求,五年來,全市信訪部門及時受理率100%,責任單位及時受理率99.56%,綜合辦結率99.5%。深入貫徹落實《關於進一步加強信訪法治化建設的意見》,安排律師參與接訪和包案化解工作,積極加強法規政策宣傳和心理疏導等工作,切實提高領導依法處理信訪事項的水平。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們將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用力。一是牢固樹立法治思維。強化法治培訓,提高各級領導幹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應對風險的能力和水平。強化行政執法人員依法行政知識能力培訓、指導和考核監督,促使行政執法人員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加大法治人才隊伍業務培訓力度。二是縱深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在鞏固提升我市法治政府建設已有成果的基礎上,認真貫徹落實即將出臺的《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以更大決心、更強力度縱深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加快構建職責明確、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體系。三是著力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加快推進優化營商環境涉及法規規章清理。依法平等保護各種所有制企業產權和自主經營權,完善各類市場主體公平競爭的法治環境。完善政企溝通機制,在政策制定中充分聽取企業和行業協會商會意見,增強透明度。全面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規定、做法,打破各類「隱性門檻」。堅決糾正違法違規侵害企業合法權益的行政行為。四是強力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充分利用黨委法治建設議事協調機構職能,進一步健全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協同、社會參與的公共法律服務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推動將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列入各級政府議事日程,納入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內容,並對工作質量、服務效能進行考核評價。五是科學編制法治建設中長期規劃。按照中央、省要求,科學編制「八五」普法規劃、法治六安建設規劃(2021—2025年)、法治政府建設實施方案(2021—2025年)、法治鄉村建設實施意見等,進一步建立健全我市法治建設工作「四梁八柱」。

相關焦點

  • 莫於川:法治政府建設的理念與品格——學習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
    作者   莫於川,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  莫於川 [摘要]《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2020年)》要求秉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來加快建設法治政府的步伐。法治政府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和基礎環節。
  • 深圳市統計局2020年法治政府建設年度報告
    2020年,深圳市統計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統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和省統計局的指導下,認真落實《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2020
  • 法治政府建設年度報告,需要披露而未披露比例仍然較高
    自2017年以來,中國社科院國家法治指數研究中心及法學所法治指數創新工程項目組連續4年對法治建設年度報告開展第三方評估。《報告》指出,2020年是《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2020年)》的收官之年,也是新一輪法治政府建設的起步之年,各級政府機關應當按照要求編制發布法治政府建設監督報告,客觀展示法治政府建設進展。
  • 教育整頓·每日一學 |中共中央印發《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
    近日,中共中央印發了《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全文如下。
  • 我國法治政府建設向縱深推進|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綜述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法治政府建設,各地區各部門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建設法治政府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重點任務和主體工程」的重要指示精神,一系列看得見的成就繪就出一幅法治政府的壯闊斑斕畫卷:《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2020年)》頒布實施,明確規劃了法治政府建設的「路線圖」「施工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進,營商環境大幅優化;依法行政制度體系不斷健全
  • 關於黨中央的這份未來法治中國建設路線圖,法學大咖怎麼看?
    新華社北京1月12日電 題:關於黨中央的這份未來法治中國建設路線圖,法學大咖怎麼看?新華社記者白陽最近,法治領域發布了一份重磅文件。中共中央日前印發《法治中國建設規劃(2020-2025年)》,對新時代如何推進全面依法治國作出系統部署。
  • 中共河南省生態環境廳黨組關於2019年度法治政府建設情況的報告
    省委、省人大、省政府:   按照省委辦公廳《關於做好向省委報送2019年年度工作報告的通知》(豫辦函〔2019〕34號)要求,現將省生態環境廳2019年度法治政府建設情況報告如下:   2019年,我廳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在省委、省政府和生態環境部的正確領導下,在省法治政府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的精心指導下
  • 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
    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    為適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形勢和依法治國的進程,《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以下簡稱《綱要》)確立了建設法治政府的目標,明確規定了今後十年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的指導思想和具體目標
  •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時間表」、「路線圖」_新聞中心...
    新年伊始,《法治中國建設規劃(2020-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正式發布,與《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2020年)》和《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一起,共同構成了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發展總藍圖,描繪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時間表」、「路線圖」,是當前和今後一段時間全面依法治國各項工作的行動綱領
  • 在新的起點上全面推進法治中國建設
    □ 胡建淼在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鬥目標,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之際,黨中央向全社會正式發布了《法治中國建設規劃(2020-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由黨中央直接制定並實施「法治中國建設規劃」,從全局和戰略高度對全面依法治國作出系統謀劃和部署,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一次,也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的第一次,在黨和國家法治建設史上具有重大意義。
  • 任進:加快政府職能轉變與法治政府建設
    國務院提出,本屆政府任期5年內,至少取消和下放1/3以上的行政審批事項。截至2014年4月底,本屆國務院共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審批事項285項(不含評比達標表彰評估和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主要體現在向市場放權、向社會放權和向地方放權上。
  • 國務院關於印發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的通知
    國務院關於印發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現將《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 北京市體育局關於印發《北京市貫徹落實〈體育強國建設綱要〉實施...
    京體辦字〔2020〕146號 各區人民政府、市有關單位:   經市政府同意,現將《北京市貫徹落實〈體育強國建設綱要〉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北京市體育局   2020年11月27日   (此件公開發布) 北京市貫徹落實《體育強國建設綱要》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體育強國建設綱要》(國辦發〔2019〕40號),進一步明確首都體育發展的目標、任務和措施,充分發揮體育在推動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建設中的作用,制定本實施方案。
  • 全國率先採用在線告知備案 聚集武勝縣法治建設工作
    今年以來,武勝縣發展和改革局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和上級部門的指導下,以黨的十九大和習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2022年)》部署的工作任務及《法治政府建設與責任落實督察工作規定》明確的工作要求,通過規範執法行為、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推進政府職能轉變,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依法決策水平,法治政府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 紮實推進統計領域法治建設—綜合要聞...
    □王操志 在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召開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明確了習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國工作中的指導地位,為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權益。
  • 國務院新聞辦就2020年全國「憲法宣傳周」活動安排及「七五」普法...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2020年12月4日(星期五)下午3時舉行新聞發布會,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司法部部長、全國普法辦主任唐一軍,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二級大法官楊萬明,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楊春雷介紹2020年全國「憲法宣傳周」活動安排及「七五」普法工作等方面情況,並答記者問。
  • 【幹部上講臺】開啟法治政府建設的加速度
    11月23日上午,區司法局「幹部上講臺」業務培訓授課活動在四樓會議室進行,區委依法治區辦秘書室主任劉玉珠以「開啟法治政府建設的加速度」為題,為大家講授了生動的一課。>一是以開展示範創建活動為契機,深入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工作。
  • 教育部辦公廳印發《中小學貫徹落實〈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
    教育部辦公廳印發《中小學貫徹落實〈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重點任務工作方案》的通知 2020-07-07 | 來源:網絡 https
  • 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地區和項目巡禮
    2015年7月,個人訴訟保險制度成功落地克拉瑪依市。  外來務工者陳學益是該制度實施後的受益者之一。2015年10月,陳學益打工時因工受傷,賠償問題久拖未決。無奈之下,他走上信訪維權之路。信訪過程中,陳學益通過克拉瑪依市法律援助中心的幫助,了解到克拉瑪依市政府為該市特定群體統一購買了個人訴訟保險。近日,他通過個人訴訟保險制度不花一分錢打贏了官司,獲賠14萬元。
  • 北京市生態環境局2019年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工作總結
    北極星環保網訊:一、2019年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情況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的關鍵之年,市生態環境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三中、四中全會會議精神和習近平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以服務保障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祝活動為主線,圍繞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深化行政體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