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公眾號「把科學帶回家」(ID:bringsciencehome)
在我們的刻板印象中,大師通常憑藉著個人能力一戰成名,很少聽說誰的理論或作品是被別人捧出名的,至少在科學界似乎是這樣。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難道不是因為自身的美才降服了物理學界乃至全世界嗎?
實際上有時候還真不是這樣。試想一個人的大作過於超前,因為引商刻羽而沒有當代人能夠理解或欣賞的話,它和它的主人或許就會被永遠埋葬在時間的斷層中了。險些被埋沒的,就有我們所熟知孟德爾的遺傳學理論,他的理論在他死後16年才受到了學術界的重視。
我們不會知道有多少超前的理論已經在歷史的洪流中消逝了,或許伯樂比千裡馬更難尋。所幸的是,歷史上的一些伯樂,成功地挽救了那些驚世駭俗的科學理論,不經意地成就了一代大師。
今天要說的,就是賦予達爾文的理論形體和血肉,繼而捧紅了進化論的德國博物學家恩斯特·海克爾(Ernst Haeckel,1834-1919)。
恩斯特·海克爾(Ernst Haeckel,1834-1919)
論名聲,同為生物學家的海克爾顯然不及同時代的達爾文,他自己的復演說理論也早被生物學界拋棄。但是這都不能掩蓋他作為天才藝術家的非凡成就,以及他通過畫筆使進化論被世人關注的功勞。
鈣質海綿綱動物,1872
水母,1879
當海克爾和達爾文在1866年第一次見面時,海克爾只有32歲,達爾文已經57歲了。那時達爾文有些焦慮,因為他的《物種起源》一書並沒有在德國引發轟動。因此達爾文邀請了海克爾以及自己忠實的捍衛者赫胥黎組成了推廣進化論的三駕馬車。
蛇尾,通稱陽隧足,棘皮動物門的蛇尾綱的一種動物。
達爾文對海克爾的評價是,他從沒遇見過像海克爾這樣開明而又熱忱的人。
海蕾(一類已滅絕的棘皮動物)
海克爾區別於一般科普藝術家的主要特徵在於,他不滿足於繪製樣本的正面大頭證件照,他還從側面、背面、底部把生物和它們的毛孔和皺紋細密地描繪了出來。換句話說,海克爾的作品相當於手繪的3D視圖。
刺胞動物,1899–1904
世上還沒有一個人能像海克爾這樣做到在準確還原生物特徵的同時,將它們的美淋漓盡致地體現出來。海克爾的描繪如此精緻準確,以至於現在許多教科書依然沿用了他的作品。
真菌
作為生物學家,海克爾創造的許多詞彙沿用至今,比如ecology(生態)、phylum(門)、stem cell(幹細胞)。
刺胞動物和管水母,1899–1904
實際上,海克爾的插圖為19世紀的新藝術運動提供了無窮的靈感來源。他的筆觸細膩、取材廣泛,他繪製的一些冷僻生物連我們這個時代的一些科學家都不認識。
海鰓(一種腔腸動物)
海克爾的同代人認為作為科學家,他不必在繪製生物圖片這件事上如此較真,但是他比誰都明白,要讓進化論被大眾了解,就必須要用什麼去觸動他們挑剔的視神經。
苔蘚
蛛形綱動物
海克爾不僅是少有的藝術天才,作為教授,他的師德和人品還深受學生的熱愛。
海星
海葵
海葵
即使在海克爾逝世的幾百年後,他留下的作品也依然會立刻抓住學生的眼球。在海克爾的筆下,水母和管水母仿佛在紙上遊動,無心向學的搗蛋學生也不忍在海克爾的插圖上塗鴉。
圖片來源和參考資料:
http://www.petersurrena.com/collection/ernst-haeckel/
http://www.fossilmuseum.net/fossil-art/haeckel/arachnida/haeckel-arachnida.htm
https://www.theguardian.com/books/gallery/2017/nov/01/ernst-haeckel-the-art-of-evolution-in-pictures
來源:把科學帶回家
編輯:霧裡熊
近期熱門文章Top10
↓ 點擊標題即可查看 ↓
1. 封殺這個公式,AI智商將為零?
2. 我這麼優秀,姑娘為什麼不喜歡我?
3. 那個學生物的自學量子力學,考研考了148……
4. 不懂量子力學?那你可以試試在家裡做這五個實驗!
5. 今天,物理所歡迎傑哥回家!
6. 《物理評論》125周年推出49篇精選論文,物理所這篇成為國內唯一上榜論文
7. 橡皮為什麼能擦掉鉛筆字?| No.89
8. 這是一個北方人輕而易舉而南方人很難做的實驗 | 正經玩
9. 就怕騙子有文化!量子隱身衣、滴血測癌、月球背面有外星人,都是假的!
10. 愛因斯坦最著名的方程的三個重要意義
點此查看以往全部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