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上自衛隊「霧雨」號護衛艦起航赴中東

2020-12-04 國際在線

中新網5月11日電 據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5月10日,作為日本自衛隊派往中東地區的第2批護衛艦,海上自衛隊的「霧雨」號護衛艦從長崎縣佐世保基地啟航。

據報導,此次派遣的部隊由大約200名自衛隊員組成。「霧雨」號將接替2月起部署在當地的第一批護衛艦「高波」號,主要任務為收集情報,並確保與日本相關船隻的安全。

鑑於新冠疫情擴大,本次護衛艦離港後,將在船上對全體隊員實施核酸檢測,並在日本近海停留大約兩周,在確認沒有人員感染後再赴中東。

據介紹,此前日本自衛隊在向海外派遣隊員時,隊員的家屬和來賓會在艦船離港時前來送行,但為了避免接觸,此次送行的只有自衛隊員,獻花環節也被取消。「霧雨」號預定於6月以後抵達當地海域,開始執行任務。

2019年12月27日,日本內閣決定派遣自衛隊赴中東海域執行情報收集與保護日本相關船隻的任務。其中,海上自衛隊護衛艦「高波」號於2020年2月2日從橫須賀起航。

(原標題:日本海上自衛隊「霧雨」號護衛艦起航赴中東)

相關焦點

  • 日本「霧雨」號護衛艦抵達中國青島港進行訪問
    環球網駐日本特約記者溫庭竹報導,據日本新華僑報網12月19日消息,排量4550噸、準乘240人的日本海上自衛隊護衛艦「霧雨」號於12月19日上午駛入中國海軍北海艦隊的基地青島港。這是日本海上自衛隊自2008年6月訪問廣東省湛江港以來,時隔3年半,第二次訪問中國。
  • 日本「高波」號驅逐艦中東巡航返回後,又派「霧雨」號接班
    據日本時事通訊社報導,周二,在中東執行完任務後,日本「高波」號驅逐艦返回了神奈川縣橫須賀的海上自衛隊基地。據悉,該任務已交給另一艘日本海上自衛隊驅逐艦「霧雨」號繼續進行。根據安倍內閣在去年末做出的一項決定,日本海上自衛隊首次派出驅逐艦前往中東開展信息收集活動、以確保與日本相關船隻海上航道安全。2月26日,「高波」號開始在阿拉伯海北部公海和其他水域活動,作為任務的一部分,驅逐艦在截至6月9日期間檢查了通過該地區的總共約8000艘船隻的航線。
  • 日本海上自衛隊考慮派遣船隻參與中國海軍海上閱艦式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70周年,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建軍70周年,中國海軍將在山東青島外海舉行國際觀艦式。目前日本政府正在考慮安排派遣海上自衛隊船隻參加。2018年中國曾在南海舉行海上閱兵式25日,據熟悉日中兩國關係的消息人士於透露。
  • 日本自衛隊中東巡航任務將期滿 當局擬延長一年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 029-63907150 029-85356217 日本自衛隊中東巡航任務將期滿(NHK)19日報導,目前,日本自衛隊的一艘護衛艦和一架預警機正在中東海域巡航,該編隊的任務時間將在12月26日結束。
  • 日海自還沒去中東就弄得裡外不是人,安培只好親自向中東各國解釋
    於是日本就取了個折中的方法,計劃派遣自衛隊到波斯灣護航,但不參加護航聯盟,準備單幹,和歐洲單獨組建護航隊伍如出一轍。12月1日,日本政府相關人士透露,日本政府計劃向中東派遣海上自衛隊的1艘護衛艦和1架P-3C巡邏機進行護航。護衛艦將是4000~5000噸級、可搭載直升飛機的軍艦,預定搭乘約250人,目的地設想為阿曼灣、阿拉伯海北部、曼德海峽東側的公海。
  • 徵兵難題下,日本海自新護衛艦即將下水
    (觀察者網訊)日本時事通訊社12日報導,長期面臨招兵難題的日本海上自衛隊(下稱:日本海自),最早下個月將迎來一款3900噸級的多功能護衛艦(30FFM)下水。該艦計劃到2023年建成10艘,每艘乘員只有約100人。
  • 中國海軍與日本海上自衛隊,究竟誰是亞洲第一?美國說了句公道話
    作為二戰的發起國之一,日本在戰敗後受到了國際社會的制裁,軍事力量極度削弱。但是由於美國的庇護,日本的軍事實力一直在進行緩慢的增長,尤其是海上實力方面,在美國的支持下,日本海上自衛隊更是成為了亞洲強大的海上軍事力量。
  • 美媒:中國海軍規模已經超過日本海上自衛隊 但單艦平均實力落後
    報告稱,雖然中國海軍從數量上看是全球規模最大的海軍,但數量規模大,不代表質量高、戰鬥力強,比如,中國海軍艦艇雖然眾多,但大部分排水量小,戰鬥力弱,因此在艦艇的平均噸位上,日本海上自衛隊仍然領先中國海軍。「更重要的是,一旦有事,海上自衛隊能得到美國的幫助」。
  • 新宙斯盾艦急缺船員,「徵兵難」讓日本自衛隊發愁
    作為解決方案,防衛省正在研究讓陸上自衛隊承擔海上自衛隊基地的防禦任務,使海上自衛隊的基地勤務人員能騰出手擔任宙斯盾艦的乘員。但這種做法效果如何,防衛省也沒底兒。日本自衛隊在紙面規定裡有「轉換」制度,允許在陸海空「不同軍種」進行人員調動,但幾乎從未實際實施過,原因是「各軍種」的任務和訓練內容有很大不同。為儘量騰出編制人員,防衛省還將主意打到未來的艦隊更新項目上。
  • 中國海軍「襄樊」號飛彈護衛艦抵新加坡[組圖]
    新華社記者張永興攝新華網新加坡5月14日電(記者張永興)中國海軍「襄樊」號飛彈護衛艦(舷號567)14日抵達新加坡樟宜海軍基地,準備參加將於15日至20日由新加坡主辦的「2007亞洲國際海事防務展」和在新加坡附近海域舉行的「第二屆西太平洋海軍論壇多邊海上演習」。這是中國海軍首次派軍艦參加「西太平洋海軍論壇」框架下的多邊演習。
  • 日就中國軍艦進釣魚島所謂"日本領海"姿態強硬 稱12海裡是"底線"
    日媒體引述防衛省講述的「事實」是:8日晚9時50分許,俄羅斯海軍3艘艦艇駛入釣魚島海域久場島(即我黃尾嶼)與大正島(即我赤尾嶼)之間的毗連區北上,被海上自衛隊護衛艦「旗風」號發現。9日凌晨0時50分許,一艘中國護衛艦南下駛入久場島東北的毗連區,被海上自衛隊「瀨戶霧」號發現,它隨後走出一道U形軌跡,駛出大正島西北偏北的毗連區。
  • 日本海上自衛隊與中國海軍相比,孰強孰弱?
    山內敏秀曾是日本海上自衛隊潛艇的艇長66歲的山內敏秀是日本海上自衛隊前軍官,官至一等海佐,指揮過海上自衛隊精銳的潛艇部隊,也被稱為是日本了解中國海軍「第一人」。在東京見到精神矍鑠的山內,他拿出自己寫的一本關於中國海軍和海事的書籍,如數家珍。1988年,山內擔任潛艇艦長,後來離開自衛隊到防衛大學做教授。
  • 中國4年造出整個日本海上自衛隊,中國海軍成新計量單位
    英國的一個國際戰略研究所表示,我國海軍水面艦艇的增長速度非常快,尤其是最近4年,我國建造的軍艦噸位與目前日本海上自衛隊的軍艦總噸位相當。要知道,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實力在全球範圍內也是排的上名號的,所以我國最近4年建造的軍艦數量的確非常多。如果用一個比較接地氣的詞語來形容,那麼就是"下餃子"。
  • 我國海軍「襄樊」號飛彈護衛艦凱旋返回
    我國海軍「襄樊」號飛彈護衛艦凱旋返回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5月24日 16:16 來源: 中國海軍「襄樊」號護衛艦 (中新社發/張全躍 攝)新華網三亞5月23日電(李根成)圓滿完成西太平洋海軍論壇多邊海上演習任務的中國海軍「襄樊」號飛彈護衛艦,23日下午順利返回海南省三亞市
  • 日本新型潛艇「大鯨」號戰鬥力如何?|軍情觀察
    據日本共同社10月14日報導,日本海上自衛隊的新型潛艇命名與下水儀式14日在神戶市的三菱重工業公司神戶造船廠舉行,該潛艇被命名為「大鯨」。資料圖:日本「大鯨」號潛艇下水(共同社)   「大鯨」號潛艇正式入列之後,必將使日本海上自衛隊的戰鬥能力得到極大的提升,首先就是日本水下力量將得到進一步的擴充。日本海上自衛隊目前擁有9艘2750噸級潛艇和11艘2950噸級潛艇。
  • 日本出現大問題,自衛隊快瘋了,男人不想當兵,網友:只能女人上
    ,自衛隊已經連續六年未達到所需的徵兵名額。    與此同時,日本自衛隊雖然人數較少但執行任務的頻率卻在增加;如2020年日本就派戰艦到中東地區護衛該國的油輪,這讓士兵的工作量大大增加。    雖然日本防衛省在全國擁有50多個招募機構,但申請參軍的日本大學生人數卻在每年減少,這讓海上自衛隊很難招募到足夠的合格兵源。
  • 中國軍艦進入釣魚島毗連區,日本急了
    安倍後向日本相關省廳下達3點指示:1.為防止不測事態發生,要求相關省廳密切合作聯合應對;2.與美國等相關國家取得聯繫,密切合作應對;3.盡全力保持高度警戒監視。且慢,海上自衛隊「監視」中國海軍,那日本海軍豈不是也在釣魚島附近海域?中方給出的事實則與日本完全不同。
  • 日本全球首艘鋰電潛艇「凰龍」號下水,2020年交付海上自衛隊
    日本「凰龍」號潛艇(三菱重工神戶造船廠)【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日本三菱重工從日防衛省獲得訂單的「凰龍」號潛艇10月4日在神戶造船所下水。「凰龍」號是首艘配備鋰離子電池的潛艇。由於蓄電容量增加,在不使用發動機的情況下,「凰龍」號能在更長時間裡安靜潛航。
  • 美媒:中國海軍實力超過日本 但有一點日本依然領先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中日兩國海上實力對比一直是外界津津樂道的話題。美國福布斯網站25日援引戰略與預算評估中心的最新報告稱,中國海軍規模現已超過日本海上自衛隊,但在艦艇的平均噸位上,海上自衛隊仍然領先。「更重要的是,一旦有事,海上自衛隊能得到美國的幫助」。報導稱,中國如今已超過日本,成為亞洲領先的海軍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