鎂技術:EV31A和WE43C鎂合金U型彎頭試樣的環境腐蝕開裂行為

2020-12-04 鎂途

論文概述

EV31A鎂合金和WE43C鎂合金在300℃高溫下具備較高強度主要是由於添加稀土Nd、Gd、Y元素引起的固溶強化和析出強化。然而,鎂合金的耐蝕性較差,極易產生應力腐蝕開裂(SCC)和氫致開裂。通常變形鎂合金比鑄造鎂合金更容易產生應力腐蝕開裂。關於鎂稀土合金在慢應變速率測試條件下的應力腐蝕開裂已有較多研究,但由於這種測試條件下試樣受到持續的拉伸應力,在試樣表面形成的鈍化膜可能處於不穩定狀態,因此難以探究穩定鈍化膜對應力腐蝕開裂的作用。此外,前期研究表明:鐵基合金中位錯堆積易導致裂紋萌生,位錯堆積的形態也會影響合金的應力腐蝕開裂行為。然而,目前關於變形特性對於鎂合金表面鈍化膜的擊穿和應力腐蝕開裂行為的影響尚無充分研究。

近日,來自泰國皇家海軍學院的Jakraphan Ninlachart博士等人將軋制態EV31A和WE43C合金經不同熱處理後製成U型彎頭試樣,通過測量U型試樣在含不同Cl濃度的NaOH溶液中的開路電位,對比了兩種合金在不同熱處理條件下的應力腐蝕開裂敏感性,並探究了合金的斷裂模式和裂紋萌生行為。發現鎂稀土合金的應力腐蝕開裂敏感性由其表面鈍化膜的穩定性決定,Cl濃度增加對合金應力腐蝕開裂敏感性的影響較小。只有在含80 ppm Cl的溶液中,試樣才出現了應力腐蝕開裂。

論文以軋制態EV31A、WE43C鎂合金為研究對象,分別對樣品不進行熱處理(AR)、進行峰時效(PA)和過時效(OA)處理,再將材料加工成如圖1所示的U型彎頭試樣。U型試樣外測產生拉伸殘餘應力,內側產生壓縮殘餘應力。同時製備了無應力的平直試樣(EV31A-PA unstressed)。將試樣浸泡在不同Cl濃度的溶液中,浸泡的前48 h利用恆電位儀測量試樣的開路電位(OCP),48 h後每天測量試樣在非恆電位下的開路電位兩次,直至試樣開裂失效。

圖1 U型彎頭試樣製備過程:(a)第一階段形成近似U形;(b)第二階段形成試驗應力

論文對試樣在不同熱處理條件下的微觀組織進行了表徵,並對比研究了不同試樣在開路條件下的應力腐蝕開裂行為。圖2為經不同熱處理的EV31A和WE43C試樣浸泡在含80 ppm Cl的0.1 M NaOH溶液中的開路電位-時間圖。對於無應力試樣而言,在恆電位條件下浸泡48 h,開路電位呈現先增加後降低最後再增加的規律。這可能與試樣的鈍化膜形成-破裂-修復過程有關。而對於EV31A-U型彎頭試樣,其在恆電位條件下浸泡48 h的開路電位也呈現先增加後降低最後又增加的趨勢,並出現波動,這可能與試樣發生局部腐蝕有關。由圖2獲得試樣開路電位的變化情況以及試樣浸泡至完全破裂所花時間見表1。EV31A試樣中,過時效態合金的裂紋萌生和裂紋擴展所花時間最長,分別為26天和38天。峰時效處理的EV31A試樣裂紋萌生時間比未進行熱處理的EV31A試樣長,但由於峰時效處理後,合金的硬度更高,故其裂紋擴展速率更快。未進行熱處理的WE43C合金的應力腐蝕開裂抗性最好,在浸泡43天後未發現裂紋。結果表明,峰時效處理後的EV31A和WE43C試樣在開路條件下對應力腐蝕開裂敏感,其斷口表現為晶間斷裂和穿晶斷裂混合模式;過時效處理後,兩種合金的開裂敏感性均降低。

圖2 不同熱處理條件下的EV31A和WE43C試樣在含80 ppm Cl-的0.1 M NaOH溶液中:(a)浸泡48 h,(b)浸泡48 h後,(c)未進行熱處理的EV31A試樣出現裂紋後的開路電位-時間圖

表1 圖2中試樣的開路電位,以及試樣浸泡至完全破裂所花時間

為探究溶液環境對試樣應力腐蝕開裂行為的影響,將未進行熱處理的U型EV31A和WE43C試樣置於含不同Cl濃度的0.1 M NaOH溶液中,試樣電位變化情況如圖3所示。未進行熱處理的EV31A試樣在含80 ppm Cl的NaOH溶液中浸泡13天後斷裂失效,而在含100 ppm和200 ppm Cl的溶液中,試樣未發生斷裂,且在試樣彎曲區域(應變區域)未發現任何裂紋。未進行熱處理的WE43C試樣在含80 ppm、100 ppm和200 ppm Cl的溶液中電位相近,試樣表現出相似的應力腐蝕開裂抗性。當溶液中不含Cl時,未進行熱處理的U型EV31A和WE43C試樣在0.1 M NaOH溶液中浸泡21天後,兩種合金的電位相近,表面存在穩定的薄膜,未觀察到裂紋。Cl濃度增加,但合金對應力腐蝕開裂的敏感性並未發生明顯變化。因此,鎂稀土合金的環境腐蝕開裂行為由其表面膜層的穩定性決定,在含80 ppm Cl的0.1 M NaOH溶液中的裂紋萌生與合金表面膜層的破裂和陽極溶解有關,裂紋的擴展則可能受氫吸附誘導位錯發射機制影響。

圖3 試樣在0.1 M NaOH和不同Cl-濃度的溶液中:EV31A(a)浸泡48 h,(b)浸泡48 h後直至斷裂;WE43C(c)浸泡48 h,(d)浸泡48 h後直至斷裂的開路電位-時間圖

圖4(1)標記了試樣在極化曲線中的應力腐蝕開裂(SCC)和氫致開裂(HIC)敏感區。其中SCC 1區,鈍化膜發生破裂,試樣開始出現點蝕;SCC 2區,鈍化膜剛形成,處於不穩定狀態;HIC區由於發生了析氫反應,材料易發生氫損傷。為探究鎂稀土合金的鈍化膜處於不穩定狀態(SCC 2區)時是否會導致應力腐蝕開裂,對U型彎曲試樣施加不同的電位,研究了材料的應力腐蝕開裂行為,結果如圖4(2)所示。當在過鈍區、活化/鈍化區施加陽極電壓時,峰時效處理的EV31A試樣發生了嚴重的局部腐蝕。在鈍化區施加-0.2 V電壓時,峰時效處理的EV31A試樣表面腐蝕均勻。而對未進行熱處理的EV31A試樣施加陰極電流(-10 mA/cm2)時,在試樣表面未觀察到局部腐蝕和裂紋。在過鈍區對峰時效處理的WE43C試樣施加1.6 V的陽極電壓會加速試樣開裂失效。為保證鎂稀土合金部件的安全使用,避免事故的發生,對試樣的開路電位進行監測以判斷試樣是否發生應力腐蝕開裂失效十分重要。

圖4 (1)極化曲線中的SCC和HIC敏感區;(2)不同熱處理試樣在施加不同電位後的形貌:(a)過鈍區施加1.6 V電壓的峰時效處理的EV31A試樣,(b)鈍化區施加-0.2 V電壓的峰時效處理的EV31A試樣,(c)活化/鈍化區施加-1.0 V電壓的未進行熱處理的EV31A試樣,(d)析氫區施加-10 mA/cm2的未進行熱處理的EV31A試樣,(e)過鈍區施加1.6V電壓的峰時效處理的WE43C試樣的橫截面,(f)峰時效處理的WE43C試樣的混合斷裂模式,(g)峰時效處理的WE43C試樣的穿晶斷裂

相關焦點

  • EV31A和WE43C鎂合金U型彎頭試樣的環境腐蝕開裂行為
    關於鎂稀土合金在慢應變速率測試條件下的應力腐蝕開裂已有較多研究,但由於這種測試條件下試樣受到持續的拉伸應力,在試樣表面形成的鈍化膜可能處於不穩定狀態,因此難以探究穩定鈍化膜對應力腐蝕開裂的作用。此外,前期研究表明:鐵基合金中位錯堆積易導致裂紋萌生,位錯堆積的形態也會影響合金的應力腐蝕開裂行為。然而,目前關於變形特性對於鎂合金表面鈍化膜的擊穿和應力腐蝕開裂行為的影響尚無充分研究。
  • 上海交大丁文江院士等:首次報導砷對AZ91鎂合金腐蝕性能影響
    然而,鎂在結構應用中是一種活性金屬,特別是在酸性和NaCl溶液中極易腐蝕,這限制了其更廣泛的應用。儘管已通過各種技術(如表面塗層技術,表面處理技術和合金化)致力於提高鎂合金的耐腐蝕性,但通常製備過程較為複雜。
  • 《Acta Mater》晶界遷移與應力腐蝕開裂的關係
    並且發現,在較高的H2蒸汽環境溫度可以促進PIO和DIGM的發展。而在低壓H2蒸汽環境下和應力腐蝕開裂(PWSCC)相關的氧化電位範圍內,沿著晶界應力腐蝕開裂主要表現為擴散誘導的晶界遷移(DIGM)以及Al和Ti的富集。
  • 鎂科研:往復擠壓工藝對工業純鎂進行室溫劇烈塑性變形
    論文概述鎂合金由於其密排六方結構,室溫變形困難。在室溫下採用傳統的軋制或擠壓等加工方式容易導致鎂及其合金開裂失效,而在較高溫度下進行加工會導致材料發生回復和動態再結晶,減弱加工硬化效應。該工藝使試樣具備良好的塑性變形條件,可在保持純鎂試樣尺寸不變的情況下,實現其組織和力學性能持續變化。
  • 單智偉團隊7月《科學》刊文一作劉博宇:原位電鏡研究鎂合金的應用...
    一、原位電鏡技術應用之鎂/鎂合金防腐蝕新技術:對材料表面改性的啟發  鎂易腐蝕的原因包括:自身屬性(最活潑的結構金屬材料)、原生氧化膜不緻密等。所以人們在尋找一種緻密、穩定、牢固的防腐蝕膜層。  在原位電鏡研究過程中,有趣的發現了電子束活化CO2與MgO可以生成MgCO3。
  • 616鋼腐蝕環境性能
    抗彈檢測執行GJB 59.17和GJB 59.18。生產執行:GJB 1496b-2014標準。採用超聲衝擊處理工藝對22SiMn2TiB裝甲鋼試樣進行了表面衝擊強化,採用四點彎曲加載裝置將處理和未處理的試樣在3.5%NaCl溶液中進行了150 d的應力腐蝕試驗。用X射線應力測定儀測定了應力腐蝕試驗前試樣表面的殘餘應力,用掃描電鏡和透射電鏡觀察了處理後試樣的斷面組織。
  • 鎂合金中常見合金元素的作用一中
    (1)錳:鎂合金中添加錳對抗拉強度幾乎沒有影響,但是能微提高屈服強度。錳通過去除鐵及其他重金屬元素,避免生成有害的金屬間化合物來提高Mg-Al合金和Mg-Al-Zn合金的抗海水腐蝕能力,在熔煉過程中部分有害的金屬間化合物會分離出來。
  • 金屬頂刊:定量研究鎂合金高速變形下的位錯和孿晶演化!
    導讀:本文採用EBSD,中子衍射和Hopkinson拉杆實驗,首次定量研究了ATZ311鎂合金在不同應變速率下孿晶密度和位錯密度的變化。為分析應變速率對鎂合金微觀結構的影響方面起到了指導作用,為後續分析合金不同應變速率下的微觀變化提供了研究方法。滑移和孿晶是鎂及其合金中兩種主要的塑性變形機制。
  • 金屬頂刊:定量研究鎂合金高速變形下的位錯和孿晶演化
    導讀:本文採用EBSD,中子衍射和Hopkinson拉杆實驗,首次定量研究了ATZ311鎂合金在不同應變速率下孿晶密度和位錯密度的變化。為分析應變速率對鎂合金微觀結構的影響方面起到了指導作用,為後續分析合金不同應變速率下的微觀變化提供了研究方法。
  • 鎂燃料電池的研究進展
    其中,容量損失大和負極利用率低主要是由於鎂的自腐蝕引起的,而鎂的負差效應將進一步加劇鎂的自腐蝕,因此,很多學者通過製備鎂合金和運用電解液添加劑兩種途徑來降低鎂的自腐蝕,提高電池容量和負極利用率。而電壓損耗大則受鎂及鎂合金放電產物和正極活性物質的影響,可通過運用電解液添加劑和製備新型催化劑來解決。
  • 興化市鎂合金板今日報價
    鎂合金板 唐人金屬(東莞)有限公司主要經營鋁合金、鈦合金、鎢鋼、鎂合金、模具鋼、電子衝壓材料等。以「專業品質,精益求精」為宗旨,以「科技優先、以人為本、誠實守信」為經營理念,以 「服務客戶、滿意客戶、提升客戶」 為目標,產品以品質好,服務好博得眾合作夥伴的好評,從而得到各商家的合作支持,形成了一個良好的銷售環境。 公司成立至今,一直以客戶需求為導向,尊重人才,不斷提升自身實力及水平,提高服務水平及質量。我們充分發揮團隊的合作能力,追求永續經營, 創建高品質的產品。
  • 鎂合金鍛造工藝流程
    鎂合金中所含的氯化物,氧化物和氮化物等非金屬夾雜,會使金屬完整性受到局部破壞,降低合金的塑性,並在半成品鍛件和模鍛件中形成缺陷,另外,鎂合金具有吸氫特性,在熔煉和澆注時,鎂合金中有大量溶解的氫氣隨著鑄錠緩慢冷卻而析出,導致鑄錠內形成氣泡,大大降低合金的力學性能,特別是伸長率和斷面收縮率,因此,為了保證鎂合金鑄錠的質量,除了用半連續澆注的方法外,還必須嚴格控制熔煉和澆注條件。
  • 鎂科研:含少量LPSO相鎂合金的熱壓縮行為的原位同步輻射研究
    長周期堆垛有序(LPSO)結構增強Mg-Y-Zn系合金由於其在室溫和高溫下優異的力學性能而備受關注。LPSO相比鎂具有更高的硬度和彈性模量,除了增加了鎂基體基面滑移的臨界剪切應力(CRSS)外,LPSO自身也是鎂合金中一種有效的強化相。
  • 北航ACTA打破Hall-Petch模型,闡明純鎂晶粒尺寸對力學性能影響
    Yu等還使用具有不同尺寸的鎂單晶在TEM中進行了原位拉伸試驗。結果表明,除了典型的「變小,變強」趨勢外,尺寸極小(橫截面約為100 nm×100 nm)的樣品在破壞前表現出明顯更大的塑性應變,這被認為是由於各種滑動系統之間CRSS各向異性的降低。結果,Burgers矢量中具有<c>成分的異常滑動系統被明顯激活,從而產生較大的延展性。值得注意的是,在該單晶試樣中沒有晶界。
  • 大口徑對焊彎頭金昌加工廠家原理和優點是是什 麼
    彎頭整理,硫酸浸沒不鏽鋼彎頭試驗能把302和304與316和317區分開來。其次漏磁通檢測的基本塬理是建立在鐵磁材料的高磁導率這一特性之上,彎頭腐蝕缺陷處的磁導率遠小於彎頭的磁導率,彎頭在外加磁場作用下被磁化,當彎頭中無缺陷時,大口徑法蘭的鍛造工藝一般包括:選擇優良的毛坯進行加熱、成形、鍛造和冷卻。
  • 菱鎂礦、鎂錠、鎂合金等產品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鎂底部反轉已現
    儘管近年來國內鎂冶煉技術工藝不斷改進,但機械化、自動化水平仍然較弱,節能減排和回收利用水平亟需提高。我國原鎂冶煉企業有 80 多家,產能分散且幾乎為民營企業,資金鍊緊張,在去槓桿要求下存活率低,而一次性的環保投資更是眾多企業無法逾越的鴻溝。在環保和去槓桿雙重影響下,2018 年我國鎂行業供給縮減 32%。2019 年由於鎂價回升,鎂行業開工率提高,國內原鎂產量同比增長 21.48%。
  • 金屬材料應力腐蝕分析
    應力腐蝕主要是金屬材料在特有的合金材料環境下,由於受到應力(一般或主要是拉伸應力,現在發現壓縮應力狀況也存在) 或者特定的腐蝕性介質影響,產生的一種滯後開裂或滯後斷裂的腐蝕性破壞現象。對於鎂和鎂合金來說,常見可產生應力腐蝕破壞的介質有:溫空氣、氟化物、高純水、KCl + K 2 CrO 4溶液。對鋯合金來說,常見可產生應力腐蝕破壞的介質有:含氯離子水溶液、有機溶劑。
  • 西安交大研究超臨界水環境中鎳基合金垢下腐蝕行為
    這是因為傳統的高壓釜掛片腐蝕實驗裝置難以在試樣表面獲得穩定的無機鹽層存在:隨著物料逐步升溫升壓到超臨界水狀態,無機鹽會優先在溫度達到其飽和析出點參數的壁面結晶,而傳統的掛片腐蝕實驗,試樣懸掛於高壓釜的中心位置,無機鹽無法在試樣表面長期、穩定結晶,從而無法開展無機鹽結晶層垢下腐蝕研究。圖1 超臨界水環境中無機鹽在管道表面的生長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