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 LED量產不是說說而已,各界巨頭紛紛出招!

2020-12-06 慧聰網

    慧聰LED屏網報導    

  不久前,以前僅在展示櫃和PPT中存在的Micro LED顯示屏終於進入正式的量產階段。Micro LED技術商機吸引各方英雄競逐,各大廠商紛紛出資擴產,推動Micro LED商業化進程。

  精測電子擬募資14.94億元,發力Micro-LED領域

  日前,精測電子公告披露了公司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預案。據悉,精測電子本次發行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人民幣14.94億元,(含本數),扣除發行費用後擬將全部用於上海精測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研發及產業化建設項目、Micro-LED顯示全製程檢測設備的研發及產業化項目、補充流動資金項目。

  

  圖片來源:精測電子公告

  本項目總投資 120,000 萬元,建設期 3 年。本項目擬在上海市青浦區實施,在現有業務的基礎上,通過建設研發生產用房及配套設施、購置設備、引進人才等,提升公司半導體檢測設備、泛半導體工藝和檢測設備研發及生產能力,助力公司順應行業技術發展趨勢、及時高效滿足市場需求,符合公司未來發展規劃。

  在集成電路製造前道量測設備領域,上海精測已成功開發高性能進口替代設備,自主研發的集成式膜厚量測設備在 2020 年 1 月實現來自國內存儲領域一線客戶的訂單;半導體 OCD 設備、晶圓散射顆粒檢測設備預計於 2021 年年底前實現知名晶圓廠驗證訂單,於 2023 年年底前通過驗證並實現重複訂單。上海精測現有場地、人員及軟硬體設施形成的生產能力已經無法滿足持續擴大的訂單需求,亟需通過實施本次募投項目,建設科研用房及實驗室,採購相關軟硬體設備,招聘研發生產人員,生產集成電路高端檢測設備,打破國外壟斷局面,填補國內空白,滿足下遊市場需求。

  本次「上海精測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研發及產業化建設項目」所生產的集成式/獨立式膜厚/OCD量測設備、電子束量測設備、泛半導體產品線主要應用於半導體集成電路全自動缺陷檢測和面板缺陷檢測。隨著我國集成電路和顯示面板產銷量的持續增長,相關檢測產品的市場需求也將持續擴張。

  其中Micro-LED顯示全製程檢測設備的研發及產業化項目總投資 36,476萬元,建設期 2 年。本項目擬在武漢市實施,充分利用公司現有核心技術和研發資源,配備研發生產設備、引進高端人才,提高現有主營產品的生產能力,加大 Micro-LED 領域光學探測及顏色測量、工業人工智慧、驅動與檢測、晶片數模混合測試前沿技術的研發力度。通過實施本項目,公司將增強對下遊客戶的生產服務能力,不斷提升市場佔有率和盈利水平,助力公司實現戰略發展目標。

  本項目的實施順應國家政策支持平板顯示檢測行業的發展趨勢,有利於公司把握國家政策施行帶來的發展機遇,配合國內企業在 Micro-LED 顯示面板技術領域的布局,批量製造光學量測儀器,研發核心算法,進一步完善優化公司「光、機、電、算、軟」智能一體化檢測技術體系,推進面板設備國產替代,幫助縮短我國 Micro-LED 顯示技術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

  聚燦光電擬募資7億元,布局Micro LED等高端LED晶片領域

  聚燦光電發布公告,擬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00,000.00萬元,用於研發與製造包含Mini/Micro LED、車用照明、高功率LED等在內的高端LED晶片產品。

  

  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概況

  1、項目基本情況

  高光效LED晶片擴產升級項目位於江蘇省宿遷經濟技術開發區聚燦光電科技(宿遷)有限公司現有廠區內。建設完成後,項目將用於研發與製造包含Mini/Micro LED、車用照明、高功率LED等在內的高端LED晶片產品,並形成藍綠光LED晶片950萬片/年的生產能力,其中藍綠光LED晶片828萬片/年,Mini LED晶片120萬片/年。

  2、項目實施方式

  本項目實施主體為公司控股子公司聚燦光電科技(宿遷)有限公司,公司將通過向聚燦光電科技(宿遷)有限公司增資的方式實施本項目,不涉及新增用地的情形。

  聚燦光電指出,「高光效 LED 晶片擴產升級項目」建成後,預計中高端 LED 藍綠光晶片、mini LED 晶片年度平均銷售收入合計 57,347.64 萬元,年度平均利潤總額合計9,403.17 萬元。根據本次募投項目經濟效益測算模型及發行人既往經營情況,項目建設及運營周期按 10 年計算,「高光效 LED 晶片擴產升級項目」綜合毛利率為 25.52%,稅後內部收益率為 14.81%,稅後投資回收期(不包含 2 年建設期)為 4.11 年。

  總投資50億元,北大青鳥Micro LED項目入駐合肥

  10月9日,總投資240億元的23個項目入駐中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合肥片區經開區塊。

  值得注意的是,入駐的項目中包含北大青鳥混合集成電路微顯示器研發製造項目。該項目投資方為上海顯耀顯示科技有限公司,總投資額為50億元。

  據介紹,以上項目主要運用國際一流的Micro LED技術和獨有的化合物半導體晶圓級混合集成技術生產微顯示器產品。產品小於0.5英寸,亮度高於200萬尼特,用於智能穿戴近眼顯示(虛擬實境和增強現實)、車/機載抬頭顯示、微投影、3D列印、數字瞄準等領域。

  此前北大青鳥顯示有限公司JBD(Jade Bird Display)宣布開發了一款0.13英寸的新型VGA Micro LED單紅顯示屏,並宣稱是全球最小的Micro LED顯示屏。

  

  JBD的0.13英寸MicroLED面板和米粒

  Micro-LED微顯示領軍企業JBD宣布將於今年11月份推出JBD4UM480P系列AMμLED微顯示產品。該系列產品對角線僅0.13英寸(3.3毫米),解析度為640X480,可能是迄今全球尺寸最小、亮度最高的VGA微顯示屏。該顯示屏與一顆米粒大小相當,可以輕鬆地被設計進AR智能眼鏡裡。雖然體積小,但其亮度驚人:紅、綠、藍面板分別可達20萬、200萬和150萬尼特的亮度水平,且正常運行條件下功耗僅在百毫瓦量級。

  這是世界上最小的顯示面板,解析度為VGA。用此款Microled微顯示面板做投影機光引擎體積可小至0.45CC,像素間距4um,6350DPI。內置RAM,且可以可根據需要更新,面板體積約20mw。這種面板的標準非常適合近眼提示信息類AR,運動光學以及對準器類應用。

  Micro LED公司Aledia宣布完成8000萬歐元投資

  10月9日訊,總部位於法國的3D GaN LED開發商Aledia於9月宣布,計劃在法國格勒諾布爾附近的Champagnier建立一個1.4億歐元的LED生產工廠。

  近日,該公司宣布完成了計劃的1.2億歐元D輪投資中的8000萬歐元資金。該輪的主要投資者是由法國國家投資銀行管理的工業項目公司基金(SPI),包括英特爾投資在內的大多數現有戰略投資者都加入了SPI。

  Aledia計劃於2022年之前在新工廠開始生產LED,該公司還將完成其微型顯示器的生產過程,並將開始提供Micro LED微型顯示器。

  Aledia基於獨特的3D結構開發了一種Micro LED生產工藝,該結構使用矽基氮化鎵納米線(GaN-on-silicon nanowires),其商標為「WireLED」。這項技術最初由Leti開發。

  過去,Aledia使用過Veeco製造的Micro LED研發設備,Veeco很有可能還將為該公司提供新生產線的批量生產設備。2018年,Aledia在其C輪融資中籌集了3600萬美元。

  夏普成立子公司,專注於開發Micro LED

  日前,夏普公司宣布剝離顯示部門,成立子公司夏普顯示科技(SDTC:Sharp Display Technology),專注於開發Micro LED。SDTC總部將設在夏普的龜山辦公室,富士康集團也將任命兩位常務董事。通過設立SDTC子公司,夏普計劃籌集更多外部資金用於開發Micro LED,助力夏普進入目前由索尼和三星等企業為主導的新型顯示市場競爭當中。

  據了解,夏普上個月以3.9億美元的價格向JDI購買了白山的工廠,夏普將利用該工廠未使用的區域來開發和生產Micro LED顯示面板。同時,夏普計劃將原在龜山工廠生產iPhone LCD面板的任務轉到白山工廠,並向蘋果租用設備。值得一提的是,儘管夏普將業務的方向更多指向了Micro LED,但這並不意味著夏普或放棄OLED。

  此前,媒體報導夏普將在2023年開始量產尺寸在1寸以下的高精細全彩Micro LED面板,其像素密度達3,000ppi、是現行智慧手機的3-6倍,預估將應用於市場成長備受期待的眼鏡型穿戴裝置等用途。

  夏普旗下子公司「夏普福山半導體(Sharp Fukuyama Semiconductor)」已試作出0.38寸、像素密度1,053ppi全彩及0.13寸、3,000ppi高精細藍色單色Micro LED面板產品,目標在2023-24年量產,將搶攻眼鏡型AR/VR裝置需求。夏普大客戶蘋果(Apple)正在研發眼鏡型穿戴裝置產品。

  隆達與美商XDC籤技術授權,加速推進Micro LED量產

  10月9日訊,隆達與美國Micro LED巨量轉移技術先驅XDC公司,籤署技術授權、代工合約,雙方將協同開發,加快量產化時程,此為晶電與利亞德合資利晶微電子之後,該陣營在Micro LED另一重大裡程碑,可望順利打通巨量轉移的瓶頸段。XDC是Micro LED巨量轉移技術的先驅,已建立超過400多項廣泛且基礎的專利組合。XDC利用彈性體PDMS轉印頭的巨量轉移技術,被業界認為是量產Micro LED顯示器的最佳方案,未來將可應用於電視、看板、桌上型顯示器、筆記型電腦和智慧手機屏幕。

  錼創:5年內Micro LED成本將降低95%

  錼創執行長李允立近日受訪時表示,如今關鍵客戶願意出資擴產,Micro LED 量產並不是隨口喊喊,未來營收上看 1 億美元。

  MicroLED 最大的困境在於巨量轉移的良率還是不夠,雖然目前業界已陸續展出相關產品,但顯示器等級的 Micro LED 面板要量產其實仍不容易,尤其成本仍居高不下。不過 Micro LED 供應商錼創很有信心表示,在 5 年內 Micro LED 成本將降低 95%。

  今年錼創將會持續擴大募資,且已與友達攜手研發車用相關產品。據《電子時報》報導,錼創稱自明年開始,Micro LED 成本將開始顯著下降,營收規模將拉升至 3,000 萬美元,在投資人積極支持之下,將有望拉開競爭對手兩年的距離,不僅有望避免流血競爭,更可追上 OLED。目前第一階段資金已經到位,但設備購置還需要時間,所以頂多趕在今年底擴產。

  不過相關重要策略投資人對此都很有信心,預計完成後,產能最多可擴充至 3 倍,且這還僅能滿足明年的需求,2022 年營運走向還待決議。畢竟 Micro LED 製程與傳統面板大不相同,需要供應鏈上下遊通力合作,這還需要更多的溝通協調,但明年就有計劃要上市。

  且值得注意的是,錼創仍自許為模塊整合公司,業務將專注在驅動設計等軟體走向,而非大規模製造,當然也不排除這個選項。不過更多還是傾向與晶電體系形成合作關係,由晶電來發揮磊晶與晶粒製程的優勢。

  不過錼創也說明了能降低成本的重要關鍵,就在於明年就可以縮小晶粒尺寸近 50%,並能量產產主要規格 30×60μm,當然實際進程仍有看客戶驗證,依目前最先進的技術,可以做到 5μm,但亮度仍是問題。錼創強調,雖然目前良率僅 99.9%,但加上巨量修復技術,很快就能達到商業化量產的程度。

  透過磊晶使用率、晶粒波長均勻度、晶圓利用率等技術指標的同步提升,Micro LED 在 5 年內將有望與 OLED 競爭,不過錼創認為,Micro LED 應與 OLED 做區隔,如 80~90 寸以上超大尺寸電視,OLED 成本將急遽上升,將會是更適合 Micro LED 發揮的領域。雖然投入 Micro LED 的大廠眾多,但錼創仍企圖成為高階產品供應商,及規格制定者。

   優質商鋪推薦:深圳市眾合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責任編輯:林韻婕1

相關焦點

  • Micro LED的爆發,少不了巨頭企業的齊齊「轟炸」
    而Micro LED又被譽為未來顯示之一,社會各界也十分看好Micro LED,因此在今年Micro LED技術加速落地的情況下,傳統顯示的巨頭企業也在今年紛紛開始布局相關生產線,以雷霆之勢「轟炸」Micro LED行業,由此加快促進Micro LED顯示技術的應用落地。
  • 雷曼光電:基於COB先進技術的 Micro LED超高清顯示產品是公司的...
    來源: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1月10日訊,有投資者向雷曼光電(300162)提問, 現在很多LED企業都在加大投資micro led,公司有技術壁壘優勢嗎?公司回答表示,LED同行企業和相關行業企業紛紛投資進入Micro LED超高清顯示領域,說明Micro LED是下一代未來新型顯示技術方向,具有廣闊的市場應用前景。
  • Micro LED顯示迎來了廣闊的發展前景 巨頭企業開始紛紛布局
    企業入局憑藉出色的性能表現和靈活的應用,Micro LED顯示迎來了廣闊的發展前景,巨頭企業開始紛紛布局。日前,康佳集團推出了全球首款Micro LED智能手錶APHAEA Watch。從應用來看,Mini/Micro LED可分為背光和自發光兩個方向,但自發光技術由於存在巨量轉移問題,量產是其主要瓶頸。受此影響,背光技術成為目前Mini/Micro LED的主流技術方向,但在顯示效果上卻打了折扣。而早已量產的OLED正在逐漸叩開高端市場的大門,其更輕薄、亮度高、功耗低、響應快、清晰度高、柔性好的特點也已深入人心,一直被業界稱為「下一代顯示技術」。
  • Mini LED與Micro LED的區別是什麼
    調研機構TrendForce日前發表2020年十大科技產業趨勢,其中Mini LED、Micro LED位居趨勢之一,尤其Mini LED量產在即,並且大量應用在高端產品上,Mini LED將與OLED直接競爭。
  • Micro LED的顯示原理,什麼是Micro LED,Micro LED前景
    根據歷史的經驗教訓以及企業發展需要,以BOE為代表的大陸面板廠在布局下一代顯示技術上更加主動,從研發到生產均不甘落於國際顯示巨頭並且力爭在下次顯示革命中實現真正的領先於世界。按照目前發展Micro LED將成為繼OLED之後下一代顯示技術,國際巨頭索尼/三星/LG/蘋果/谷歌紛紛對Micro LED領域展開研究,與此同時國內面板廠商BOE/CSOT/天馬等也提前布局Micro LED;除此,中國臺灣地區面板廠由於在OLED方面全面落後於大陸面板廠,因此他們也非常積極地投入到了Micro LED顯示器相關技術的研發之中,其中包括晶元光電、友達光電和群創光電等。
  • 半年報紛紛出爐,關於Mini/Micro LED各公司怎樣說?
    乾照光電:正極性紅光(620nm)已成功量產4mil產品 目前正極性紅光(620nm)已成功量產4mil產品,且產品整體性能達到國內領先水平。作為Mini-LED關鍵原材料的紅光晶片,乾照光電具備優良的外延調控水平與晶片工藝技術,大大提升了Mini-LED產品的良率與可靠性,已小批量出貨給海內外主要客戶。
  • Micro LED技術原理,Micro LED與OLED技術對比
    按照一般規律,從原形研發、樣品研發、試產研發到量產爬坡和堪用,至少需要數年之久。Apple Watch 3估計是等不及的。更為重要的是,蘋果方面的消息,大多數是二級、三級消息,甚至小道消息。一直缺乏蘋果戰略層的消息和表態。也就是說,可能的情況是,蘋果只是把Micro LED作為一個武器庫中的庫存而已。且現在,顯示技術上蘋果正在做的事情是OLED替代LCD。
  • 「乾貨」Micro LED歷史、現況、原理製程及參與企業分析
    LED 將於2018年量產的消息。為了更全面的了解micro LED的技術發展與市場潛力,在線君對micro LED的歷史、現況、原理、製程及參與企業等多方面做了全面的梳理。    歷史   說起Micro LED,先得從顯示TFT-LCD背光模組應用說起。
  • 董剛:Micro-LED Display的製造解決方案
    我演講的主要內容有下面幾個方面,一個是簡單介紹一下我們公司,第二個是介紹一下我們在Micro-leddisplay的生產方面的一些設備技術,主要是面向量產的。最後介紹一下,我們在巨量傳輸方面的一些新的研發。我們集團最早是從化工起家的,像現在優衣庫的好多衣服的材料都是自己做的。
  • 聚積首推Micro-LED驅動晶片 最小支持0.55mm點距!
    近年來,終端顯示需求不斷攀升,顯示的載體也可謂推陳出新,micro-LED已成為顯示屏產業眾所矚目的焦點,根據LEDinside研究報告指出,預計5年內led顯示屏與穿戴式裝置將會是micro-LED第一波量產品的最佳應用範圍,使得跨領域產業鏈正火速進行串聯並加快應用布局。
  • "愛是做出來的,不是說說而已"
    我說,該不會他的喜歡,只是說說而已吧。她沒有說話,看向窗外匆匆路過的行人,夏天的雨總是那麼令人捉摸不透,前一秒還陽光明媚,轉眼間烏雲密布。二筱筱是我認識了5年的好朋友,雖然外表和家境不出眾,但是性格好,開朗又隨和。
  • LED行業深度報告:Mini LED成就顯示之美,量產在即
    相比 OLED,Mini LED 背光 LCD 優 勢在於能夠以更低的成本實現可比擬 OLED 面板的顯示效果、輕薄體驗,具備大規 模量產能力,而且壽命更長、功耗更低。Mini LED 背光可以搭配柔性基板實現類似 OLED 的曲面顯示,同時在光源可靠性方面相比 OLED 更有優勢。
  • 反制薩德部署,中國絕不是說說而已!
    國防部已經明確表示反對薩德部署,針對薩德,解放軍也不會只是說說而已!薩德是美國最先進的最精確的反導雷達,它的探測範圍竟然達到了2000公裡。還只是官方說法,4000公裡也不是沒有可能,中國的中東部將會完全暴露在美韓的監控之中,即使我測試個飛彈,薩德系統都能夠監測到動向,對我軍是巨大的威脅!一旦發生戰爭,薩德系統會提前預判我軍發射的飛彈,使得美韓有足夠的反映時間來應對。
  • 小米野心顯露,這次並不是說說而已
    華為掏出了自己的麒麟9000晶片,蘋果也擁有了5G,OPPO、VIVO今年的旗艦機表現也屢獲稱讚,甚至小米都開始正式進軍高端路線,準備與巨頭們分得一杯羹。 這對於小米來說並不是不可能。
  • Micro LED元年將至,友達Micro LED有望在2021迎來量產
    圖片來源:拍信網正版圖庫 錼創執行長李允立看好,2021年將是Micro LED產業元年,錼創已做好準備,並攜手合作夥伴打造出樣品,估計明年初將進行各項測試,接著就會開始進行量產前的各種準備。由於錼創是友達Micro LED關鍵合作夥伴,市場解讀,李允立的一席話,透露友達Micro LED最快明年就會量產,領先臺灣地區面板同業。 柯富仁強調,友達集團旗下LED廠隆達與晶電合組富採投資控股公司,將在明年1月6日上市。晶電、友達均有投資錼創,通過股權投資,結盟力拼Micro LED顯示面板新產品。
  • 解析Micro-LED display彩色化的3大主要技術手段
    其中若使用UV micro-LED, 則需激發紅綠藍三色發光介質以實現RGB三色配比; 如使用藍光micro-LED則需要再搭配紅色和綠色發光介質即可,以此類推。該項技術在2009年由香港科技大學劉紀美教授與劉召軍教授申請專利並已獲得授權(專利號:US 13/466,660, US 14/098,103)。 發光介質一般可分為螢光粉與量子點(QD: Quantum Dots)。
  • Micro LED全彩化與波長一致性問題 他們是如何解決的?
    圖3則是一種螢光粉塗覆方法的應用,其中(a)圖顯示一個像素單元中包含紅綠藍4個子像素,圖(b)則顯示了micro-LED點亮後的彩色效果[3]。  該方式直觀易懂卻存在不足之處,其一螢光粉塗層將會吸收部分能量,降低了轉化率;其二則是螢光粉顆粒的尺寸較大,約為1-10微米,隨著micro-LED 像素尺寸不斷減小,螢光粉塗覆變的愈加不均勻且影響顯示質量。
  • Micro LED技術又獲突破,商用進程加快
    而Micro LED 的成本大多落在巨量轉移及修復兩大項目上,目前Micro LED都取得了哪些技術突破、有怎樣的量產進展?全彩顯示是其中最有潛力的應用之一,未來的智慧型手機、手錶、虛擬實境眼鏡等小尺寸顯示屏都將受益於micro-LED技術。
  • 國內企業率先突破Micro LED進入P0.1時代 網友喊話三星、利亞德
    但今天將面臨著變數,因為OLED目前唯一量產者LG也在布局新的micro LED技術產品:LG於9月10日推出了一款大尺寸電視 LG MAGNIT……   顯示技術變革路程從未停止過,參數方面從早期的480P、720P影碟機,到過去的十年裡1080P解析度掀起的一番高清風,再到如今4K已經是標配、8K也不是什麼新鮮技術,可謂一路升級。
  • Mini LED比Micro LED 更容易達到量產,良率更高
    (數據源: ofweek) 過高的背光模塊成本制約 Mini LED 前進腳步 (數據源: ofweek) 過高的背光模塊成本制約 Mini LED 前進腳步另一方面,以現階段發展來看,Mini LED 背光技術的接受程度比下一代顯示技術 Micro LED 來得更高,主要在於 Mini LED 比 Micro LED 更容易達到量產,良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