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當選6名院士 這些大牛學者牛在哪裡

2020-12-02 騰訊大浙網

昨天,他們是浙江最受人矚目的明星:陳雲敏、陳大可、羅民興、楊樹鋒、陳純、李家彪,浙江這六位新晉院士,刷爆了朋友圈。這些省內的大牛學者,在各自的科學研究領域獲得了出色的成就,很多是本報記者曾經採訪過的,這些科學家到底牛在哪裡?

陳雲敏(浙大巖土工程研究所,浙江溫嶺人)

我是搞土木的「粗人」

浙江大學建築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陳雲敏,本科畢業於浙大,現為浙大巖土工程研究所所長,是軟弱土與環境土工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和浙江大學工學部主任。

2010年錢報記者採訪陳雲敏教授,當時陳雲敏自我介紹,說自己是搞土木的。然後他這麼闡述「土木男」:「我當年進浙大時看的第一部電影,是日本的《華麗家族》。裡頭女主角指責土木工程師男主角『搞土木的男人,就是粗(粗魯)』,給我留下深刻印象。」

基於土木工程的理論和工程實踐,陳雲敏探明了我國填埋場三大環境災害比歐美國家「幹垃圾」填埋場嚴重的根源,該成果成功應用於我國112座大型填埋場的建設和治理,包括我國最高的杭州天子嶺填埋場擴建、填埋量和填埋氣發電量亞洲最大的上海老港填埋場治理,產生了重大的環境和經濟效益。

陳大可(海洋二所,湖南人)

我不想做海洋事業的旁觀者

「這次能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對我來說既是一個榮譽,也是一種責任。」1957年出生的陳大可,在當選為2015年新科院士後這樣表達了自己的心情。

陳大可是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衛星海洋環境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資深氣候研究專家,他主持改進與運行的LDEO模式是目前國際上預報厄爾尼諾最成功的模式之一,也是美國國家海洋大氣局發布短期氣候預報的主要依據之一。

「我們對於太空的了解,遠遠多於對深海的了解,人類對海洋的認識太少了。這是我當初我為何選擇這個學科的原因。」陳大可說。

陳大可2006年從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回國。「中國海洋事業快速發展,我不想做一個旁觀者。」他說。目前,他正在做颱風的機理和預報研究。「浙江每年都受颱風影響,準確預報颱風有十分重要的社會和經濟意義。」

羅民興(浙大物理學系,浙江長興人)

他握有粒子物理學25年來的重大進展

羅民興是浙江大學物理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物理學會常務理事。

他1963年6月出生於浙江湖州長興,1983年畢業於浙江大學物理系,獲學士學位;1990年畢業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獲博士學位。

羅民興教授主要從事量子場論和粒子物理理論的研究。他在標準模型與弱電實驗分析方面的研究成果,是粒子物理學近25年來的重要進展之一。所發表的論文迄今共被引用超過2500次,引文作者包括六位諾貝爾獎得主,六位狄拉克獎得主,五篇論文長期被國際粒子物理數據組(PDG)引用,共培養博士11名,碩士5名,其中2人獲浙江大學竺可楨獎學金。

楊樹鋒(浙大地球科學院,杭州人)

我國自己培養的第一個地質學博士

楊樹鋒是浙江大學地球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浙江省特級專家,也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優秀中青年人才專項基金的首批獲得者。

1947年5月20日,楊樹鋒出生於浙江杭州;1975年畢業於南京大學地質系礦物與巖石學專業,先後獲得南京大學地質系構造地質學碩士、博士學位。他是我國自己培養的第一個地質學博士。

1989年,楊樹鋒被聘為浙江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任教至今,其間曾任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兼職博士研究生導師。

楊樹鋒長期以來從事中國西部開展造山帶與盆地構造研究。其學術成就包括:在板塊學說構架下,提出了「成對花崗巖帶」的概念,豐富了花崗巖成因理論;解釋了不同成因類型花崗巖高溫高壓下物理性質變化規律,開拓了從巖石物理性質探討花崗巖成因的方向。

陳純(浙大計算機學院,浙江象山人)

他用計算機來為絲綢「繡花」

陳純是浙江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浙大網新現任總裁,國家教委「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首批入選專家,浙江省首批特級專家。

1955年12月,陳純出生在浙江象山。1982年1月畢業於廈門大學數學控制理論專業獲學士學位,1984年6月畢業於浙江大學計算機應用專業獲碩士學位,1990年5月畢業於浙江大學計算機應用專業獲博士學位。

早在2011年和2013年,陳純就兩次進入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今年終於成功入選。

陳純長期從事計算機應用領域的前沿科學研究,其中,開創研製的紡織智能CAD/CAM系統已在國內輕紡行業多家企業推廣應用。陳純的技術是用計算機完成絲綢花樣設計、分色處理及製版,該技術當時在國際上居領先水平。

李家彪(海洋二所,杭州人)

他是大陸架測定的權威

海洋地質學博士李家彪,1961年生,是土生土長的杭州人。現為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所長。他還擔任國際大洋中脊科學組織聯合主席、國際標準化組織海洋技術專業委員會主席,國際大陸邊緣科學組織科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是國際大洋發現計劃科學評估工作組專家。

作為大陸架測定的權威,李家彪長期奮戰在我國外大陸架劃界科學調查和研究的第一線。2013年8月,他作為首席科學家,代表我國赴聯合國大陸架界限委員會,就我國200海裡外大陸架劃界案的科學部分進行陳述和答辯,獲得圓滿成功。

相關焦點

  • 科學賞|兩院新增院士名單出爐 浙江6人當選
    中國工程院12月7日公示2015年院士增選結果公布,共選舉產生了70位新當選院士。根據《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和《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細則》的規定,2015年中國科學院選舉產生了61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12名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浙江新當選的4名院士為浙江大學教授羅民興、楊樹鋒、陳雲敏,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陳大可研究員。
  • 4名中國學者當選!2020歐洲科學院院士名單公布!
    近日,歐洲人文和自然科學院(Academia Europaea)公布了2020年新當選院士名單,共有來自世界範圍內的361位學者當選。其中四名中國學者當選,熱烈祝賀這四位!成秋明,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教授,地質過程與礦產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數學地球科學家,2019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劉俊國,南方科技大學講席教授,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北京生態修復學會理事長。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 4名中國學者當選!2020歐洲科學院院士名單公布!
    近日,歐洲人文和自然科學院(Academia Europaea)公布了2020年新當選院士名單,共有來自世界範圍內的361位學者當選。其中四名中國學者當選,熱烈祝賀這四位!成秋明,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教授,地質過程與礦產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數學地球科學家,2019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劉俊國,南方科技大學講席教授,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北京生態修復學會理事長。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 四名溫州人當選中國科學院新院士
    ,共有61人新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其中謝作偉、吳朝暉、滕錦光3名溫籍科學家榜上有名。院士增選每兩年進行一次,本次院士增選工作是改進完善院士制度後進行的第二次增選,2017年1月1日正式啟動,經過推薦、通信評審、公示、會議評審以及全體院士終選投票等程序產生。據悉,本次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結果為數學物理學部11人,化學部9人,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13人,地學部10人,信息技術科學部6人,技術科學部12人。在新當選的61名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男性58人,女性3人。
  • 美國人文與科學院公布2018年新增院士名單,6位華人學者當選!
    中公考研小編為各位考研小夥伴們整理了關於美國人文與科學院公布2018年新增院士名單,6位華人學者當選!的相關資訊文章,一起了解一下吧~4月18日,美國人文與科學院公布了2018年新增院士名單,共有177位院士和36位外籍院士當選,其中華人學者共有6位。
  • 六位華人學者新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
    美國華盛頓當地時間5月1日,美國科學院(NAS)公布2018年新當選院士及外籍院士名單。
  • 兩院新增院士揭榜 新當選的兩院院士你了解多少?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兩院新增院士揭榜 新當選的兩院院士你了解多少? 11月22日,2019年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增選結果揭曉。經過推薦、通信評審、公示、會議評審以及全體院士終選投票等程序,2019年共產生中國科學院院士64名,中國工程院院士75名。
  • 浙江大學:30名本科畢業生當選兩院院士
    來源:浙股2019年兩院新增院士名單揭曉,共有7位院士本科畢業於浙江大學。其中原浙江農業大學2名,原杭州大學1名。來自浙大本部、42歲的孫斌勇,成為全國最年輕的院士。這7名新增院士簡歷如下:葉志鎮,1955年出生,浙江大學1982屆電機本科,1984屆光學儀器碩士,1987屆光儀系博士。現為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任其龍,1959年出生,浙江大學1982屆高分子化工本科,1987屆化學工程碩士,1998屆化學工程博士。現任浙江大學生物質化工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浙江大學衢州研究院院長。
  • 中國科學院院士曹曉風等華人學者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當地時間4月27日,美國國家科學院公布新晉院士名單。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曹曉風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此外,還有6位華人科學家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分別為Howard Chang、程亦凡(Yifan Cheng)、黃永剛(Yonggang Huang)、華泰立(Terence Hwa)、 曹穎(Doris Y. Tsao)和楊麗笙(Lai-Sang Young)。美國國家科學院是美國科學界最高榮譽機構。
  • 2015新增院士名單公布 浙江獲大「豐收」, 6人當選
    浙江在線12月08日訊(今日早報記者 紀馭亞)昨天,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公布2015年新增院士名單。   浙江有6人當選為院士  今年是中科院院士制度改革後首次進行院士增選。
  • 中國工程院新增67位院士 四川大學王琪教授當選
    (川大供圖)  華西都市報訊(記者 李寰 劉虎)27日,中國工程院公布2017年院士增選名單,67位科技專家新當選院士。四川大學高分子研究所教授王琪當選,成為今年四川省內高校唯一入選者。另外,記者從綿陽市科知局獲悉,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的鄧建軍、範國濱、唐立三名專家也入選了本次院士增選名單。
  • 國際計算機協會宣布新晉ACM Fellows名單,12名華人學者當選
    國際計算機協會宣布新晉ACM Fellows名單,12名華人學者當選
  • 兩位中國學者當選美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新華社華盛頓5月1日電(記者周舟)美國國家科學院近日公布今年新選出的院士和外籍院士名單。中國疾控中心主任、國家自然基金委副主任高福和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結構生物學家顏寧當選為外籍院士。  高福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主要研究方向為病原微生物跨種間傳播機制與結構免疫學,如禽流感等動物源性病原跨種間傳遞的機制以及愛滋病病毒等囊膜病毒侵入的分子機制等。顏寧2017年受聘為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雪莉·蒂爾曼講席教授,此前在清華大學任教十年,致力於研究與重要疾病相關的跨膜運輸蛋白的結構與機理。
  • 14位中國學者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了解一下?
    新一屆院士名單揭曉,本次大會共增選了46位院士,其中14位來自中國。 2019年新當選TWAS院士的14位中國大陸科學家分別是: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張福鎖
  • 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教授朱利中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教授朱利中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教授朱利中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朱利中教授長期從事汙染物界面行為調控及其土壤-水有機汙染控制技術和工程應用等研究工作。    朱利中院士介紹:    朱利中,男,漢族,1959年10月出生,浙江上虞人,1985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5年2月參加工作,原杭州大學化學系分析化學專業畢業。
  • 兩名溫籍科學家當選新院士
    備受矚目的中國科學院2019年新院士名單22日出爐,其中當選的浙江大學葉志鎮、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李獻華均為溫籍科學家。葉志鎮來自蒼南藻溪,是浙江大學材料學院教授、博導,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
  • 香港學者謝作偉滕錦光當選中科院院士
    據香港媒體報導,中國科學院11月28日公布2017年新當選的中科院院士名單。香港中文大學的謝作偉教授和香港理工大學的滕錦光教授當選為中科院院士。  據了解,謝作偉教授研究領域為d- 和 f- 族過度金屬有機化學、硼籠、碳硼烷和金屬碳硼烷化學、均相催化、小分子活化和聚合物合成化學。
  • 中國最強大腦地圖:兩院院士哪裡多?浙江排第二
    截止到2017年11月,共有1367名來自全國各地區(含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專家學者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來自全球的116名科學家當選為外籍院士;共有879名來自全國各地區(含香港和臺灣)的專家學者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來自全球的66名科學家和工程技術專家當選為外籍院士。兩院院士籍貫一直是個備受關注的話題。
  • 中國最強大腦地兩院院士哪裡多?浙江排第二
    截止到2017年11月,共有1367名來自全國各地區(含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專家學者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來自全球的116名科學家當選為外籍院士;共有879名來自全國各地區(含香港和臺灣)的專家學者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來自全球的66名科學家和工程技術專家當選為外籍院士。兩院院士籍貫一直是個備受關注的話題。
  • 恭喜,這11位中國學者當選2020年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院士
    為表彰優秀學者在醫學與生物工程上取得的卓越成就,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選舉產生了156位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院士。其中包括11位來自中國的學者。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院士是美國醫學和生物工程技術領域的最高學術榮譽,評選過程極其嚴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