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觀世界的煙與火一一Cart細胞攻擊腫瘤細胞的真實場景

2020-12-05 健康界

圖1:準備發起攻擊的CART細胞,這個細胞把紫紅色顆粒集中於一側,進攻預備之中。(本圖版權屬武漢同濟血液實驗室)

圖2:此圖是已遭攻擊,即將解體的癌細胞,即便這個癌細胞配備了TP53突變等等超級武器,也經不住紫紅顆粒的致命一擊,死亡之吻。(本圖版權屬武漢同濟血液實驗室)

    大家看了以上兩輻照片是否能聯想到現實(宏觀)世界戰爭的煙與火的場面呢?

     實際上,我們人類身體是由多細胞組成的"命運共同體″,這眾多細胞分工合作就是完成唯一而偉大的使命″DNA的傳宗接代",DNA是″自私"也是排它的。為了保證DNA的相對純潔性,人體(或生物體)內有一整套系統完成抵抗外來生物體的入侵(各種感染)與消除自身的變異成員(腫瘤細胞等),這套系統又稱"免疫系統"。這套系統是一個相當複雜與精密的體系,保證了我們DNA正常的傳承。但是,由於種種原因這套系統一旦出現問題,就會出人體的疾病,比如,新冠病毒感染(人體沒見過此類病毒,免疫系統無法早期識別並清除)、腫瘤(自身細胞病變並逃脫免疫監控)。

    在免疫體系中,有一個重要的成員:T細胞。

    平時T細胞進攻的方式是識別了腫瘤特殊表面標誌之後,伸出觸角,融合在癌細胞上(著名的"天使之吻)並打孔,然後將紫紅色顆粒(細胞毒素)釋放到癌細胞內,這些紫紅色顆粒比任何藥物都厲害,直接解體癌細胞,癌細胞隨後膨脹並破裂分解成為碎片,碎片由細胞清道夫(巨噬細胞)清理幹靜。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癌細胞為了逃避免疫細胞的打擊往往會″偽裝",改變或調低它自身上特殊的表面標誌,使T細胞失去打擊目標。

    為了改變這種局面,Car一T治療方案就運運而生了。

圖3,Car一T治療的全部過程。

     將人的T細胞釆集出來,在體外進行工程化改造,裝上能識別特定靶點(細胞表面蛋白)的Car,經數量擴增後回輸到病人體內,Car一T細胞就能完成殺死特定腫瘤的任務,就如圖1與圖2所展示的場面。

     微觀世界的煙與火,讓我們期待人類徵服"癌魔"的那一天吧。科學進步日新月異,活著就有希望,加油!

相關焦點

  • 腫瘤細胞的離間計
    不僅人世間有離間計,腫瘤細胞也會採用離間計,從而逃避免疫細胞的攻擊。在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模型中,腫瘤細胞表面,表達CD19(注釋1),CAR-T細胞通過識別CD19,從而識別腫瘤,攻擊腫瘤。但是不久之後,腫瘤細胞表面表達的CD19顯著降低。降低的CD19分子,去哪裡了?
  • NKT、NK、T細胞,誰才是腫瘤細胞的超級殺手?
    ,相信對免疫治療有所了解的朋友一定都聽過NK細胞、CTL(CD8+T)細胞和NKT細胞,它們都是免疫治療中的一種,但是對腫瘤的殺傷性究竟誰比較厲害? 在免疫細胞大軍抗擊腫瘤的防線上,NK細胞、CTL(CD8+T)細胞和NKT細胞分別組成了抗擊腫瘤細胞的三層防禦系統。NK細胞、CTL細胞分別構成了初級、次級防禦區,NKT細胞處於核心防禦區。 NKT細胞,它同時具有NK細胞和CD8+T細胞的重要特徵,細胞內部儲存了更多的殺傷性酶類(是NK細胞和CD8+T細胞的上千倍)。
  • 科學家利用CRISPR-Cas9技術在CART細胞中實現多基因編輯
    CAR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細胞治療是非常有前景的腫瘤治療方法,中文翻譯為「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嵌合抗原受體(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是由人工設計合成的跨膜蛋白,包括細胞外、跨細胞膜以及細胞內三個部分。
  • NK細胞基礎生物學:抗腫瘤和腫瘤免疫
    這種選擇性攻擊可以通過一種創造的「耐受性」過程來實現,即成熟的 NK 細胞識別正常細胞的MHC-I,並觸發一個抑制信號(通過免疫受體酪氨酸基抑制基)來阻止對這些『自我』細胞的酪氨酸激活信號。當 NK 細胞遇到減少/缺乏MHC-I的異常細胞時,抑制受體不被激活,激活信號未被抑制,從而引發裂解攻擊。
  • NK細胞基礎生物學:抗腫瘤和腫瘤免疫
    這種選擇性攻擊可以通過一種創造的「耐受性」過程來實現,即成熟的 NK 細胞識別正常細胞的MHC-I,並觸發一個抑制信號(通過免疫受體酪氨酸基抑制基)來阻止對這些『自我』細胞的酪氨酸激活信號。 當 NK 細胞遇到減少/缺乏MHC-I的異常細胞時,抑制受體不被激活,激活信號未被抑制,從而引發裂解攻擊。
  • ...了篇53分的頂級綜述|細胞|腫瘤微環境|免疫|腫瘤|腫瘤細胞|葡萄糖
    腫瘤細胞的高代謝活性和腫瘤微環境內混亂的血管系統可能會導致營養耗竭和缺氧,從而在腫瘤細胞和浸潤的免疫細胞之間建立代謝競爭。在小鼠模型中,抗腫瘤CD4+T細胞的葡萄糖攝取和效應功能與腫瘤細胞的糖酵解活性成反比,提高腫瘤微環境中葡萄糖的可獲得性可以改善抗腫瘤CD8+T細胞的細胞因子表達。
  • CD19-CART技術在B細胞淋巴瘤及白血病中的應用進展
    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CART)細胞,是一種嵌合抗原受體的T細胞,通過基因修飾使T淋巴細胞表達特定的CAR,該細胞可以特異性識別靶抗原,殺傷靶細胞。CART細胞具備針對特定腫瘤抗原的高度親和特性,從而能高效殺傷表達該抗原的腫瘤細胞。
  • 細胞與腫瘤治療到底有什麼關係?
    而49歲的王女士與她們不同,在自己的努力堅持和醫生的幫助下,她選擇了一個特殊的治療方式——細胞免疫治療。 用自己的細胞治療自己的腫瘤,細胞與腫瘤治療到底有什麼關係?這種治療能幫助她遠離疾病嗎? 下面,來自CCTV報導的真實案例,講述了一個不尋常的重生故事。
  • 免疫療法遇上多能幹細胞 實體腫瘤或有了新剋星
    日前,日本研究人員通過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細胞)培養出自然殺傷T細胞(NKT細胞),並分三次輸入一名頭頸部惡性腫瘤患者,這也是日本首次嘗試利用iPS細胞治療實體腫瘤。臨床試驗主要用於治療退行性疾病iPS細胞技術是將已經分化好的體細胞,如皮膚、神經細胞、心肌細胞等,通過重編程的方式,將4個轉錄因子轉進體細胞裡,從而使體細胞又重編程回到多能幹細胞的狀態,也就是未分化狀態。
  • 梭形細胞腫瘤死亡率
    核心提示:    最近有人問了這樣一個問題,即梭形細胞腫瘤死亡率高嗎?事實上,很多人都不太清楚這一病症,進而才會問出這個問題來。而之所以會提到死亡率,是因為很多人都將其當成了一種癌症。     那麼,梭形細胞腫瘤死亡率真的很高嗎?它是癌症的一種嗎?     在為大家回答梭形細胞腫瘤死亡率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簡單的介紹一下什麼是梭形細胞腫瘤病症。因為其是梭型細胞所引發的一種瘤體,所以我們稱其為梭形細胞腫瘤。    那麼,梭形細胞腫瘤死亡率高嗎?這是一種癌症嗎。
  • 腫瘤內部存在抗癌工廠「NK免疫細胞」
    作為內科醫生,腫瘤內科在綜合治療中的作用和地位包括:輔助化療,術後應用消滅可能的微小轉移,提高外科治癒率;新輔助化療,術前化療可降低腫瘤負荷和及早控制遠處轉移;不能手術或不宜手術的病人。通過化療可轉化為可以手術;對於不能完全切除的病人,對殘餘腫瘤進行化療(或)放療。
  • Treg細胞能抑制免疫系統殺傷胰腺腫瘤
    最近一項研究發現,兩類細胞協同作用能夠保護胰腺腫瘤免受免疫系統的摧毀,然而,在阻斷了這一信號之後免疫系統則恢復了殺傷腫瘤細胞的功能。  這項研究是由來自紐約大學醫學院的研究者們做出的,相關結果發表在最近一期的《cell reports》雜誌上。
  • Cell:腫瘤內CD4+ T細胞介導人膀胱癌的抗腫瘤細胞毒性
    到目前為止,研究人員對介導腫瘤排斥反應的特異性T細胞尚不清楚。為了揭開這個秘密,來自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和Chan Zuckerberg Biohub公司的研究人員對7例患者的30604個T細胞進行了測序和分析,他們發現腫瘤內的CD4+ T細胞介導了人膀胱癌的抗腫瘤細胞毒性,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Cell上,題為"Intratumoral CD4+ T Cells Mediate
  • 肝癌細胞使基質細胞分泌促進腫瘤生長的蛋白質
    赴美醫療服務機構和生元國際了解到,肝細胞癌(HCC),常見於酗酒或慢性病毒性肝炎導致的肝硬化患者,是世界上最常見的肝癌形式。因此,它是癌症相關死亡的第三大常見原因,而且預後非常差。目前,手術是肝癌最有效的治療方法,但僅在癌細胞未擴散到肝臟以外的10%-20%的病例中有效。
  • Cell Metabolism:關注腫瘤代謝!科學家揭示過繼性T細胞免疫療法...
    2018年6月26日訊 /生物谷BIOON /——本研究亮點:過繼性CD4+T細胞療法治療患腫瘤的小鼠可以引起腫瘤中廣泛的代謝改變;免疫療法可以引起腫瘤中缺乏穀胱甘肽並產生氧化性DNA損傷;TNF-α和化療協同作用可以通過NADPH氧化酶提高腫瘤中的ROS水平;降低腫瘤中的ROS水平可以削弱過繼性T細胞療法的療效。
  • 免疫細胞治療|《Cell》:殺傷性T細胞新髮型,有助於CART攻克實體瘤!
    」的免疫細胞,也被稱為細胞毒性或溶細胞性CD8 T細胞。如今我們知道了這一點,我們就可以開始設計更好的利用這些強大的細胞的治療方案。」  殺傷性T細胞一直被認為是免疫系統的主力軍。每個殺傷性T細胞都攜帶像抗體受體一樣的受體,可以識別特定的靶標。殺傷性T細胞之所以被稱為「細胞毒性」或「溶細胞性」CD8 T細胞,是因為它們擁有特殊的分子武器,能夠直接攻擊和破壞顯示出它們識別的靶標的其他細胞,例如,被病毒感染的細胞甚至癌細胞。
  • 揭開細胞能量工廠之謎 微觀探索腫瘤發病成因
    線粒體是一種存在於大多數真核細胞中的半自主細胞器,它又是細胞的「能量工廠」,人們吸入的氧氣分子最終會被逐級運輸到線粒體上,通過一系列化學反應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 ...通過修飾局部和全身的免疫微觀環境驅動腫瘤轉移 腫瘤異質性及...
    癌症基因組測序研究已經確定了原發性和轉移性腫瘤之間具有極小的遺傳差異,並顯示原位腫瘤和遠處轉移病灶具有顯著的亞克隆異質性。最近的一些研究表明:微觀環境變化是腫瘤轉移傳播和生長的主要媒介,從而突出了在腫瘤進展中的非細胞自發因子的作用。
  • 漲姿勢:腫瘤生物治療|特異性|腫瘤|細胞|疫苗|-健康界
    腫瘤生物治療基礎知識介紹作為僅次於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死亡原因,腫瘤已成為當今世界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到2030年,全球因腫瘤死亡人數將增至1300萬,新腫瘤病例將增至2200萬。
  • 最新研究揭示腫瘤微環境中腫瘤細胞與免疫細胞相互調節機制
    新華社武漢12月9日電(記者李偉)腫瘤被認為是異常發育的複雜類器官。華中科技大學科研團隊的一項最新研究,揭示了腫瘤微環境中腫瘤細胞與免疫細胞相互調節機制,國際權威期刊《臨床研究雜誌》近日在線發表了這一最新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