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方法可使光速降為零 可應用於設計慢光設備

2020-12-04 新華社新媒體

新華社北京2月8日新媒體專電;英媒稱,光在太空中的移動速度通常為每秒近30萬公裡,但是科學家提出可以用一種新方法讓它完全停下來。

據英國《獨立報》網站2月4日報導,研究人員在2001年找到大幅降低光速的方法——把它困在一個超冷鈉原子云團中。另一種方法使用了一種名為光子晶體的物質讓光速慢下來。

科學家們最近在美國《物理評論快報》周刊上簡述了新一種理論上可行的方法——利用所謂的「奇異點」現象來降低光速。

報導稱,這些奇異點是指兩種不同類型的光波相遇、合併成一種光波的情況。

當這種情況發生時,光處於停止狀態,而在大多數時候光本身的大部分也會在這些點消失。

以色列工學院的塔馬·戈爾德扎克和尼姆羅德·莫伊謝耶夫與巴西學者阿列克謝·邁利巴耶夫在合著的論文中提出一種方法,藉助某種波導管讓光波在停止運動的同時又避免出現損失。

報導稱,波導管顧名思義是一種用於引導波的運動的物理結構。光纖就是一種波導管,用於傳輸電話信號。

這些科學家說,波導管可以用於調節穿過自身的兩條光波,由此實現完全抵消的效果。

這意味著光在接近奇異點並停下來的過程中強度能保持不變。

研究人員在文章中寫道:「我們會看到波群速度消失,也就是說,如果波導管就設計在奇異點處,那麼光脈衝會完全停止。」

他們提出,只要調整參數,就能對任何頻率的光波產生作用,還可以作用於光以外的其他類型的波,例如聲波。

此外,儘管這項研究是純理論的,但是具備現實技術應用的可能性。

研究人員說,該研究結果在理論上開創了設計慢光設備的新可能性,人們可以發掘奇異點的通用屬性,為技術開發提供更廣闊空間。

相關焦點

  • 有三種方法可讓光速慢下來,但並不否定光速最快光速恆定的性質
    光速最快光速恆定是現代物理學基本槓槓,自從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定下了這個槓槓,歷經100年檢驗越來越牢不可破。但不少人有這樣一個疑問,有沒有辦法讓光速慢下來呢?當然有,如果不設定條件,起碼有三種方法。第一種方法太容易了,不同的介質就能夠得到不同的光速。光速常量的精確值為299792458m/s,就是每秒約30萬公裡。但這種速度是指在真空中,在不同的介質中 ,光速有不同的速度,但都是會慢一些。因此,要讓光速慢下來,在不同的介質中就可以實現。
  • 可穿戴設備的健康監護設計方案
    在手指或耳垂上進行測量時,由於這些部位有相當多的動脈血,使用紅光或紅外光源可獲得最佳精度。不過,手腕錶層很少有動脈存在,腕部穿戴式設備必須通過皮膚表層下面的靜脈和毛細血管來檢測脈動分量,因此綠光效果會更好。  ADPD142光學模塊(如圖2所示)具備完整的光度測量前端,併集成光電傳感器、電流源和LED。該器件專為測量反射光而設計,可用來實現PPG測量。
  • 能讓擁有最快速度的光降速!新技術或可用來檢測新冠病毒
    光是有名的「飛毛腿」。它的超快速度對於快速信息交換來說至關重要。然而,當光穿過材料時,它與原子、分子相互作用並激發後兩者的機率就會變得非常小。因此,如果科學家能夠讓光子「踩下剎車」,就有可能促成一系列新應用。《自然·納米技術》雜誌8月17日報導,美國史丹福大學的科學家展示了一種顯著降低光速的新方法。
  • 為什麼一個物體接近光速時,時間會變慢?
    讓我們先退一步,回顧一個事實:根據狹義相對論的假設,一個物體接近光速(或者任何速度)的時候,時間都不會變慢。一種專門設計用來量化時間的儀器在運動或相對於觀測者運動時(速度接近光速),時鐘會走得更慢(稍後會詳細介紹)。愛因斯坦所描述的鐘的類型是一個特定的性質和設計的一個「光子鍾」。在光子鍾內,光在鏡子之間反射。
  • 聲波可讓光纖中的光變「聽話」
    (圖中紅色為減慢,藍色為加快,黃色顯示封鎖效應)  要讓一根光纖只向一個方向傳導光,方法已經不止一種。最近,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厄本那-香檳分校研究人員首次實驗證明了用布裡淵散射引致透明(BSIT)可以實現這種效果,BSIT效應允許光向前傳播,而向後傳播的光被強烈吸收,還可以讓光纖中的光加快、減慢甚至停止。這種非交互的性質是構建絕緣器和環形器的基本條件,也是光學設計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
  • 怎麼理解在光速狀態下空間為零時間停止的尺縮鍾慢效應?
    愛因斯坦告訴我們當引力無窮大,速度接近光速的時候時間就會變得無窮慢。打個比方說一個人以光速在宇宙中飛行,或者接近了黑洞的史瓦西半徑(姑且假設沒有被撕碎),那這個時候時間趨於停滯,這個停滯該如何理解?時間停止但是這個人身上的細胞生化反應以及人體的正常新陳代謝肯定是正常進行的,那這樣豈不是等於這個人長生不老了?
  • 作光速運動的粒子的靜止質量為零的重要原因
    應用數學公式輔助分析當外力對真空慣性系(當觀察者在該參考系中看到理論上不受外力或所受合外力為零的物體時,它們處於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即符合牛頓第一定律或慣性定律的參考系。事實證明,以銀河系的中心為坐標原點並固定於其中的參考系是很好的慣性系,以太陽中心為原點並固定於其中的參考系是較好的慣性系。
  • 作光速運動的粒子的靜止質量為零的重要原因
    應用數學公式輔助分析當外力對真空慣性系(當觀察者在該參考系中看到理論上不受外力或所受合外力為零的物體時,它們處於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即符合牛頓第一定律或慣性定律的參考系。即當任何物體的速度增大時,說明存在外力對它做正功,把能量源源不斷地輸送給了它,而根據該公式可知,這些能量全部轉化成了物質增加的這部分動能Δmc^2,最終轉變成物質增加的這部分質量Δm,即愛因斯坦所說的「質量就是能量,能量就是質量」,這才會導致其速度在接近光速時增加得越來越慢,最後幾乎不再增加,能量幾乎全部轉化成物質的質量,即至少在我們身處的宇宙範圍內,沒有任何物質的速度會超過光速。
  • 神奇的光調控!電子科技大學聯合團隊開發新方法 可實現材料的定向...
    相反,合成架構是通過根本不同的方法(例如組裝、模製、切割和印刷)構建的。如何通過合理的設計來更好的模擬生長這種行為,以此來研究其在生物工程方面的應用,於材料研發而言是一大重點。作者稱,光解作用用於產生可解離的離子基團,以增強溶脹能力,從而將含有可聚合成分的營養液驅入照射區域,光聚合將可聚合成分轉化為聚合物,酯交換反應將新形成的聚合物摻入原始網絡結構中。這種受光調節的生長在空間上是可控制的並且是劑量依賴性的,並允許對生長結構的尺寸、組成和機械性能進行精細調節。研究團隊還證明了該方法在製備表面微結構和恢復大規模表面損傷中的應用。
  • 光的最慢速度是多少?
    因為當今的雷射技術,不但應用到軍事領域,就是在民用工業,比如雷射材料加工以及剛剛討論過的雷射晶片列印,甚至醫療領域,雷射技術都已經深入發展。一個國家自身雷射技術是否領先,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科技和工業實力的重要指標。現在在雷射領域的各種實用性的突破,根本原因在於人類對雷射本質特徵有越來越深入的了解。
  • 每秒7米,破最慢光速記錄
    感謝新弄的科學博客的投遞減慢光速又破了記錄,大約1000米長的光被壓縮到0.02毫米,並且保存時間長達1.5秒,對應的光速為每秒
  • 光速離開地球一分鐘再返回,會如何?光:地球已沒,宇宙已死
    下面我們來說說怎麼回事:一切都是相對的,只有光當我們談及速度時,首先要設定一個參照物。例如:當參照物是電線桿子時,汽車是有速度的,如果參照物是汽車上的駕駛員,那麼汽車的速度則為零,因為無論汽車有多快,他始終都在汽車上,稱之為相對靜止。
  • 光的速度為什麼是每秒30萬千米,而不是更快一點或慢一點?
    光的速度為什麼是每秒30萬千米而不是更快一點或慢一點?一種新理論使我們離答案曙光更進了一步。塞納河左岸的巴黎天文臺,牆上有一塊展板,上面說光速是在1676年首次被測得的。其實,這一結果實屬無心之得。之後,人們對於光速問題頗有爭議,直到1728年英國天文學家詹姆斯·布萊德雷發現了另一種測量光速的方式。以後的很多實驗證實,羅默對光速的原始觀測數據慢了25 %。今天,我們已經確定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每秒299792.458千米。但光速為什麼偏偏是這個數據,而不是其他呢?換句話說,光速是如何產生的呢?
  • 光速並非恆定 而是越來越慢?
    如果光速始終不變,那麼自從約137億年前的宇宙大爆炸以來,光只可能在宇宙中穿行大約137億光年。光穿行的距離受到這個限制,就意味著宇宙的可見範圍是有邊界的,這個邊界的半徑大約是470億光年(儘管光只能穿行137億光年,但我們還應該將宇宙膨脹效應計算在內)。我們把可見的宇宙想像成一個半徑470億光年的大球,而我們坐在這個球的中心。
  • 艾邁斯半導體新推出的超薄傳感器為耳塞、貼片和其他可穿戴設備...
    打開APP 艾邁斯半導體新推出的超薄傳感器為耳塞、貼片和其他可穿戴設備帶來全新的血氧監測功能 艾邁斯半導體 發表於 2020-09-21 11:59:30
  • 人體移動產生靜電,可穿戴設備電路保護如何設計?
    可穿戴技術存在一個不可能出現在物聯網中的弱點:人體在移動時產生靜電。靜電可能損壞支撐物聯網應用的敏感電子設備。為了理解這個問題,我們從人體放電模型(H B M)開 始,應用於描述集成電路對靜電放電(ESD)破壞的敏感性。
  • 相對論說光速不變,那如何解釋光在介質中速度變慢呢?
    這個問題其實是對相對論光速不變原理不了解,從而產生的疑惑!光速不變原理光速不變原理是指真空中的光速對任何觀察者來說都是相同的。相對論中是不允許有質量的物質運動速度超過光速,如果達到光速,質量便會加到無窮大,所以相對論不讓攜帶質量和信息的物質超光速。因此超光速不是不被允許,只要不攜帶信息和質量就可以。所以量子糾纏和宇宙膨脹都沒有違反相對論。真空中最快,為3*10^8米/秒. 其餘介質都比在真空中慢,最接近的是空氣,約為2.996*10^8米/秒。
  • 光速飛船可以使時間靜止或變慢——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
    (一)靜質量不為0的物質達不到光速,所以飛船達不到光速。(推導)(二)高速飛行的飛船相對時間會變慢。(理論與推導)(三)假如飛船可以達到光速,時間的確可以相對靜止。(理論與推導)為什麼飛船達不到光速?當v=c時,分母為0,根據數學洛必達法則,0/0型不定型極限,要求分子必須為0才能成立,即靜質量m0為0.所以如果一個物體的靜質量不為零,你就永遠不可能把它加速到光速。
  • G.metro可調諧雷射技術在雷射雷達和車聯網產業的應用與實踐
    低成本可調諧雷射技術是一種基於DFB雷射器的流控或溫控技術,可實現C波段ITU標準波長的寬帶、快速可調諧功能,其應用領域可擴展至車聯網(V2X)和雷射雷達(Lidar)方向,實現產業雙向打通和設備共用的局面。在響應國家提速降費號召的大背景下,有助於運營商尋找新的業務方向,開拓新的利潤增長點。
  • 科學家喜獲新型綠色材料 可利用室內光為智能設備供電
    因此,科學家們一直在研究更安全、更環保的替代吸光材料,而在此過程中,他們還發現了意外之喜,即這種材料還可以從室內照明中獲取能量,效率驚人。研究發現,這種新材料在結構上與典型的含鉛滷化物鈣鈦礦相似,但它不含有相同的有毒成分,這使得它們更安全。然而,有利就會有弊,據稱這些材料吸收陽光的效率並不高:在陽光下,PIMs的效率約為1%。儘管如此,科學家們在研究過程中卻發現了意外之喜:這種材料在吸收室內光線方面更有效(達到4%至5%),其效率有望用於商業應用。